当今世界有两大阵营,一个是包括美国、西欧、日本在内的西方阵营,另一个是以中国、俄罗斯、伊朗在内的“反西方”阵营。面对美国的压力,近几十年来中俄伊抱团取暖,互成掎角之势,在亚欧大陆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
“中俄伊”铁三角架构:
事实上,中国和俄罗斯、俄罗斯和伊朗之间都有地缘矛盾,这三个国家之所以抱团取暖,更多是因为相同的反美诉求。“中俄伊”铁三角的出现,使美国不敢轻易单独对其中任意一国开战。举个例子,假如美国进攻伊朗,那必然会陷入战争泥潭,给中国和俄罗斯提供宝贵的战略窗口期,中国大陆可以利用这个窗口期收复台湾,亦或是大力发展经济,就像01年-08年那样。如果美国单独与中国作战,则会给俄罗斯和伊朗提供百年一遇的崛起机会,俄罗斯会趁机整合东欧,伊朗则会尝试统一中东。即便美国能惨胜,战后也将面临两个更强大的威胁。
对我国来说,世界上还有五个国家能在对抗美国的时候提供帮助,分别是朝鲜、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白俄罗斯、叙利亚。这五个国家有很强的反美意愿、跟中俄关系较好、战略位置很重要,因此也是“中俄伊”铁三角的补充,使这一体系保持稳固。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虽然跟中国关系不错,但中巴友谊是建立在印度的威胁之上,巴基斯坦跟美国关系也不差。如果中美对抗,巴基斯坦大概率保持中立。
古巴、委内瑞拉虽然反美,但二者位于美洲,被美国牢牢控制。除非有一天我国能把导弹部署到古巴,否则其战略价值非常有限。
沙特虽然跟我国走近,但沙特本身并不反美。沙特跟美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油价和政治领域,沙特更多是想以投靠中国为要挟,从美国那里获取好处。
至于非洲国家,它们只想要钱。当中国能给这些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时候,它们会表现得异常友好;可一旦这种经济援助中断的时候,它们只会翻脸不认人。
因此在面对美国的时候,世界上真正能为我国提供帮助的国家,只有七个:俄罗斯、伊朗、朝鲜、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白俄罗斯。其它国家大多都是墙头草,谁赢帮谁。
对美国来说,如果想在外交上遏制中国崛起,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拆散/破坏“中俄伊”铁三角,并分化/打垮所有反美亲华的国家。正因如此,塞尔维亚成了美国的下一个目标。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导火索:
在近现代史上,塞尔维亚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巴尔干地区民族和宗教形势一直很复杂,历来有“欧洲火药桶”之称。一战的导火索,就是因为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矛盾引发的“萨拉热窝”事件才被点燃的。塞尔维亚虽然人口较少,但战斗力非常强,曾一度牵制住奥匈帝国三分之一的军队,表现远在意大利之上。
南斯拉夫的分裂:
对很多人来说,塞尔维亚可能略显陌生,相比之下南斯拉夫的知名度会更高些。南斯拉夫的主体正是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民族占南斯拉夫总人口36%,比占比第二的克罗地亚人多了一倍,南斯拉夫的首都也位于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在冷战时期,凭借自身的勤劳奋斗,南斯拉夫一度建设成发达的工业国,人均收入甚至在苏联之上。南斯拉夫的电影《桥》曾是老一辈人的集体回忆。
1999年,被北约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对我国来说,塞尔维亚也是一个伤心之地。世界上曾经有一个叫南联盟的国家,是塞尔维亚与黑山联合组建,其中塞族人占94%。1999年,美国为了打击欧元,特意策动南联盟境内的科索沃独立。北约军队对南联盟发起无差别轰炸,即便是民用设施也未能幸免于难。不仅如此,美军还专程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投掷炸弹,造成三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举国哗然。
因为科索沃战争,南联盟及其继承者塞尔维亚,与美国结下了深仇大恨。在其后的日子里,塞尔维亚与中俄保持良好关系,共同抵制美国霸权。
科索沃战争使中国和塞尔维亚结下了共患难的友谊:
对我国来说,塞尔维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因为塞尔维亚是除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外,欧洲唯一真正对华友好的国家。塞尔维亚曾经也是社会主义体制,也遭受过美国霸权威胁,中国面临台湾分裂之苦,塞尔维亚面临科索沃独立之痛,中塞两国在追求领土主权完整方面有相同的诉求,两国拥有共患难的情谊。因此塞尔维亚在台湾、西藏、新疆问题上一直支持中国立场,中国也一直不承认科索沃独立。
北约入侵南联盟:
美国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把南联盟炸得稀巴烂,使其国民经济倒退十年,并制造了上百万难民。不仅如此,在之后的日子里,美国不断策动南联盟分裂。终于在2006年使黑山共和国成功独立出来,曾经的南斯拉夫仅剩塞尔维亚这根独苗。
今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塞尔维亚力挺俄罗斯,拒绝加入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行列。塞尔维亚公开阐述支持俄罗斯的理由:“既然北约认为科索沃公投合法,以民族自决的原则让科索沃独立。那为什么北约不承认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合法,为什么反对克里米亚以民族自决的形势加入俄罗斯?这不是双标吗?”塞尔维亚的观点在西方世界捅了马蜂窝,遭到强烈批评。
如果仅仅是跟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塞尔维亚还不至于被美国视为眼中钉。历史上塞-俄关系一直很不错,一战和二战苏俄都是塞尔维亚的支持者,科索沃战争时期俄罗斯也对塞尔维亚提供过帮助。对美国来说,塞尔维亚最大的错误,就是跟中国走得太近。
今年4月,我国通过“运-20”向塞尔维亚提供防空武器:
今年4月,按照中塞武器购买协议,我国动用6架“运-20”大型运输机,在三天的时间内横跨8000公里,向塞尔维亚提供“FK-3防空系统”(红旗-22外贸版)。这是我国第一次超远距离运送军事物资,展示了战略空运的能力。这在美国国内炸了锅,美国声称中方这一行为是“在欧洲展示武力,破坏巴尔干地区和平。”美国公开警告,如果塞尔维亚继续保持与中国军事联系,会“加剧”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局势的紧张。
对美国来说,中国才是其最大竞争对手。如果塞尔维亚只是支持俄罗斯,那估计美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塞尔维亚想跟中国也保持良好关系,并让中国的运输机把武器卖到欧洲,那美国就不能忍了。因此今年4月之后,本来已经平息十多年的科索沃局势逐渐发酵。
今年5月,西方要求塞尔维亚承认科索沃独立,科索沃“总理”高调访美,对塞尔维亚发出挑衅。
7月,科索沃当局计划吊销塞尔维亚人身份证和车牌,西方对科索沃的行为表示赞赏。
8月,科索沃特种部队闯入塞族人村落,双方发生交火。
9月,塞尔维亚向西方呼吁,表示愿意与科索沃和谈,并做出妥协让步。
11月,塞尔维亚和科索沃谈判破裂,北约声明已做好军事介入准备,塞尔维亚国防军进行戒备状态。
12月初,居住在科索沃境内的塞尔维亚民众举行抗议,并反对西方拱火,遭到科索沃当局强行镇压,期间发生流血事件。
12月中旬,科索沃签署加入欧盟申请书,并计划加入北约。
12月下旬,塞尔维亚宣布特种部队扩军,并要求军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科索沃关闭与塞尔维亚主要过境点,北约对塞尔维亚发出强硬通牒。
纵观本轮塞尔维亚局势,本质上是西方率先挑起,借科索沃吊销塞尔维亚车牌这一事件对塞当局不断施压。其手法和套路跟去年美国挑起俄乌冲突一模一样。都是不断踩红线、逼迫你打第一枪,然后把发动战争的罪名扣在你头上,以此为由对你发动严厉制裁。塞尔维亚体量远小于北约,没有动力主动制造争端,尽管其已经做最大努力妥协退让,但西方依旧步步紧逼,这次冲突从最开始就是西方给塞尔维亚设下的圈套。
塞尔维亚地形:
塞尔维亚北边是平原,南边是山脉。对塞尔维亚来说,科索沃虽然面积很小,但却是其南部屏障,一旦丢失的话,会使其门户打开,沦为易攻难守之地,国防压力倍增。而且科索沃本身有大量塞族人定居,一旦放弃的话,塞国民众必然不答应,会危及塞尔维亚政府合法性。因此塞尔维亚在科索沃问题上很难退让。
塞尔维亚一直尝试加入欧盟,按照西方的要求建立了民主体制,政治上三权分立,总统是靠人民一人一票选出来,按理来说跟西方没有意识形态冲突。但其最大的罪孽,就是跟中俄关系太好,塞尔维亚位于欧洲腹地,地理位置太过重要。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跟中俄走近的塞尔维亚是西方所不能容忍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要专门针对塞尔维亚的原因。
塞尔维亚被北约四面包围:
从地缘的角度,塞尔维亚被北约四面包围,一旦与北约发生军事冲突,恐怕凶多吉少。俄罗斯目前深陷乌克兰战争泥潭,中国又鞭长莫及,均无法对塞尔维亚提供有效支援。一旦战争打响,北约可以从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波黑、科索沃等多个方向同时对塞尔维亚发动军事打击。塞尔维亚体量很小,全国军队人数仅2.5万人,首都附近无险可守,很难形成有效抵抗。
但如果塞尔维亚选择忍让,默认科索沃实质性独立的行为,不仅日后外交上会更加被动,更容易被西方拿捏,加速科索沃加入欧盟/北约的进程。其内部也会形成动乱,总统武契奇会被民众视为丧权辱国,政府信誉破产,权威一落千丈。因此对塞尔维亚来说,目前可以说是进退两难。与北约发生冲突,自然是没有胜算;但如果妥协退让,那外交和内政会陷入危机。
如此一来,美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无论塞尔维亚如何选择,其国力都会被削弱。如果能趁此机会把塞尔维亚搞乱的话,说不定还有策动其国内颜色革命的可能,扶持塞尔维亚反对派上台,以加入欧盟为诱饵使其疏远中俄。这样的话我国将会丧失在欧洲的重要盟友,使我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进一步降低,以后欧洲可再没人帮我们说话了。
而且也要认识到,这次美国煽动科索沃局势,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报复4月塞尔维亚以空运的方式接收我国防空武器。很明显,这就是冲着中俄来的,因此我们这次应该坚定站在塞尔维亚这边。如果塞尔维亚被打垮,那我国不仅会丧失重要盟友,也会导致其它国家不敢再向我国购买武器。
塞尔维亚局势可能只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张,近期来看,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12月美国通过2023年《国防授权法案》,纳入一部分《台湾政策法案》的内容。美方将向台湾提供1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射程300公里的“海马斯”战术导弹系统、“鱼叉”反舰导弹等远距离杀伤性武器,攻击范围可覆盖福建沿海。
9月以来俄罗斯对“巴赫穆特”进行反攻,以期望能提振士气,但如今来看反攻已陷入失败,俄军未能攻克这一地区。在开战之前俄罗斯有1500万枚炮弹库存,如今已经消耗超过1100万枚炮弹,弹药库存压力非常大。另一方面,今年欧洲出现了罕见的“暖冬”,冬季平均气温远超往年水平,欧盟天然气缺口不大,这意味着俄罗斯原寄希望于“冷冬”来迫使欧盟和谈的可能性破产。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进一步上升,前几日泽连斯基访美,美国一口气乌克兰批了450亿美元援助,欧盟则答应向乌克兰提供180亿欧元援助,这笔钱加起来已经超过俄罗斯一年的军费。明年来看,俄军压力只会更大。
近几个月,伊朗国内出现大规模抗议,有触发“颜色革命”的风险。伊朗局势恶化,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境外势力煽动的原因。在西方持续制裁下,伊朗经济每况愈下,社会失业率很高,很多民众对此不满,因此这次伊朗女性案件成了民众抗议的导火索。当然了,俗话说打铁还得靠自身硬,伊朗政府最开始的时候无视民众诉求,强行镇压也是局势升级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伊朗长期依赖中俄的经济输血,如今俄罗斯深陷乌克兰局势,对伊朗的援助力度大幅下降,这使伊朗政府失去了重要的外汇来源。今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为了帮助俄罗斯,伊朗一直拒绝跟美国签署《伊核协议》,放弃了石油出口这一重要来源,还向俄罗斯提供军用无人机。因此近期伊朗也遭到欧美疯狂制裁,内部压力急剧上升。
今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包括哈萨克斯坦等中俄传统盟友都在跟西方走近。哈萨克斯坦改总统制为议会制,按照西方要求变更体制。哈萨克斯坦在外交上也明显向西方靠近,并提高了俄罗斯石油过境费。另一方面,白俄罗斯虽然尚未完全倒向西方,但也在积极与西方接触,谋求与西方缓和关系。
12月中印在藏南地区发生武力冲突,这是双方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以来最大冲突。此次印度主动向中国挑衅,主要是为了向美国递交反华的“投名状”,在此之前印度甚至主动邀请美军到中印边境举行联合军演。今年俄乌战争爆发之初,印度曾一度在美俄之间保持“中立”,向俄罗斯购买打折石油。但随着俄军进展不顺,有输掉战争的可能,印度开始疏远与俄罗斯关系,不仅取消了印俄峰会,还在公开场合对俄罗斯进行谴责。可以说,印度外交已经越来越向西方倾斜。
今年以来全球地缘形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恶化,这一切的起因在于俄乌战争持久化。随着俄军进展越来越不顺利,深陷战争泥潭的俄罗斯国力受到严重削弱,这带来严重后果:
1、离开俄罗斯的支援,伊朗国内压力越来越大,有“颜色革命”的风险;
2、失去俄罗斯和伊朗的帮助,叙利亚垮台也只是时间问题,中东会完全被西方掌控;
3、眼见俄罗斯境况不妙,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都在寻求倒向西方的机会。如果西方愿意收留的话,它们随时会跳车;
4、在俄罗斯强盛的时候,塞尔维亚国防安全尚能得到保障。但在俄罗斯自顾不暇的时候,塞尔维亚面对北约的威胁毫无招架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5、俄罗斯的传统盟友印度,在俄罗斯落入下风的时候,果断疏远与俄罗斯的关系。为了获取西方的支持,印度对华越来越强硬,中印关系急转直下。
当下来看,亚欧大陆反美亲中的国家:俄罗斯、伊朗、朝鲜、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叙利亚、塞尔维亚。除了朝鲜之外,其余要么被削弱,要么有倒戈风险。延续了几十年的“中俄伊”铁三角有被西方破解的可能,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应高度重视潜在的地缘风险。
如果再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会发现未来几年我国的外部压力并不低。
先拿美国来说,今年11月中期选举,共和党可谓惨败,不仅没能形成红潮,在参议院的席位反而变少了。这也反映出一个事实——特朗普的影响力在下降。按理来说拜登内政干得那么差,美国又面临几十年一遇的通胀,共和党应该很受选民欢迎才对。但共和党的一大劣势在于内部分裂太严重,挺川派和反川派互相内斗,在扯皮过程中使共和党无法形成合力,以致于中期选举大败而归。
这意味着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依然有可能输掉。我们知道大部分共和党选民都支持川普,大部分民主党选民都讨厌川普。如果川普参选,凭借他在党内的支持率,他一定能通过初选,但这势必会激起更多的民主党选民在终选的时候站出来投票,届时拜登可以轻易“躺赢”。如果共和党不提名川普参选,那以川普的性格,他可能会通过另立党派的方式参加总统选举,这将分流大量选票,届时共和党依然会输。
因此2024年美国大选大概率是民主党继续执政,再干四年。这意味着寄希望于川普上台,然后把拜登的外交政策推翻重来是不太可能的了。拜登的外交政策应该会得到延续,无论是他的援乌反俄,还是在台湾问题上对华极限施压,以及联合盟友围堵中俄,都是非常有威胁的杀招。未来六年,美国内部可能相对稳定,指望它内部出现动乱也不太可能,它可以全力对付中国。
2024年台湾省也有选举,按照现在的趋势,以国民党拙劣的斗争水平,大概率还是会输给民进党。这意味着寄希望于国民党上台,然后重新修复两岸关系也变得不太可能。民进党作为台湾本土政党,一直打着“反中亲美”的旗号,未来台海局势难有缓和空间。
更值得重视的风险是印度。
2022年前三季度各经济体GDP增速:
印度
7.7%
中国
3.0%
美国
2.5%
德国
2.2%
日本
1.4%
俄罗斯
-1.6%
如果问2022年哪个国家经济一枝独秀,那应该是印度。今年前三季度,印度GDP增速达到7.7%,增速是中国的两倍多,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2022年印度经济总量预计会突破3.5万亿美元,达到2007年中国的水平。与以往不同,如今的印度让人刮目相看,不仅大搞基建,使全国到处都是工地,外贸订单也排到了明年,经济景气程度超过疫情前。印度也是俄乌战争和中美对抗的最大受益者,今年开战之初印度凭借左右逢源的外交手段向俄罗斯购买打折石油,节省了大量外汇成本。印度也利用中美关系恶化的机会,大搞招商引资政策,一批批印度官员在全球各地奔波,鼓励西方资本从中国向印度转移,印度的纺织、钢铁、化工、汽车等行业均迎来飞速发展。
2024年印度也要迎来大选,按照现在的趋势,人民党应该能继续执政。人民党在经济政策上学习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验,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到处修基建,激发市场活力。因此人民党的莫迪上台以来,除了疫情年份之外大部分时期印度GDP增速均维持在6%以上,高于我国同期水平。
印度的“人口红利”优势越来越明显:
相比我国,印度虽然政策效率较低、基建水平落后,但印度的人口结构却比我国更合理。我国自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抚养比快速下降,很多夫妻在只带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可以腾出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1980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人口红利显著,这是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关键,也使经济维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而同时期印度人均生育率非常高,以致于人口抚养比也很高,明显拖累经济增长。
但2010年以来,中印人口结构出现逆转,中国老龄化、少子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印度随着生育率回归合理水平,年轻人占比越来越高。这是印度GDP增速逐渐赶上甚至超过中国GDP增速的重要原因。按照现有趋势来看,预计到2025年印度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中国,进入人口红利阶段。
当前印度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处于25岁以下,中国仅四分之一的人口处于25岁以下,这意味着未来几十年印度的人口红利是非常可怕的。只要它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基建,鼓励市场化运转,那印度GDP有可能在5年内超过日本和德国,跃居世界第三。并在20年内超过欧盟,成为全球经济重要一极。
对我国来说,印度经济崛起并不是好事,这意味着我国既要在东面跟美国竞争,又要在西面跟印度对抗。而且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很难再发挥牵制印度的作用。未来如果想对抗印度,我国恐怕得亲自下场才行,整个西部地区的国防压力在上升。
因此对我们来说,时间是很紧迫的。试想一下,如果俄乌战争最终以俄罗斯战败而告终,塞尔维亚、伊朗、叙利亚估计也难独善其身,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则有倒向西方或者爆发“颜色革命”的可能。到那个时候,亚欧大陆可能只有朝鲜还站在我们这边,但我国将要面对的,是世界霸主美国、有历史矛盾的日韩、国力蒸蒸日上的印度。未来十几年,地缘安全可能会是我国面临的最大隐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