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蔡润接受以色列发行量最大的希伯来语媒体《今日以色列》专访,介绍中共二十大精神、中以关系及两国务实合作等方面情况。采访全文如下:
一、您如何总结中以建交后的第一个30年?未来的第二个30年会是什么样的?
答:2022年是中以建交30周年的重要年份,就双边关系发展回顾成果、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30年来,中以关系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我们对两国关系良好发展势头感到满意。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中国迈上新的发展征程。中国的新发展将为中以关系发展和务实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展望未来30年,我们对中以关系取得更大发展、迎来更加美好前景充满信心。
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赫尔佐格总统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以关系发展达成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指明方向。在中以建交30周年之际,两国元首互致贺电,一致同意以建交30周年为契机深化双边关系。3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以关系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两国领导人保持密切互动,各层级友好往来频繁。两国分别于2013年、2014年建立了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机制、创新合作联委会机制,2017年宣布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2022年,双方克服疫情等因素影响,成功召开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第五次会议,隆重举办庆祝建交30周年系列活动,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互利合作蓬勃发展。两国贸易额从建交之初仅5000万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28亿美元,2022年1至11月已达235.7亿美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额,同比增长15.7%。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以色列广受欢迎,今年1至9月中国对以整车出口同比增长176%,其中新能源汽车占绝对比重,形成两国经贸合作新的增长极。中国对以出口、以色列对华出口保持“双向增长”势头。中国已成为以色列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也是以色列最大货物进口来源国。双方正加紧推进自贸协定谈判,双方一旦完成谈判、签署协定,将为中以合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以色列基础设施建设,为以色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双方共同打造中以常州创新园、上海创新园等标志性合作项目,目前已有160多家以色列企业或者中以合资企业入驻园区,创新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亮点和助推器。
三是民心相通持续深化。建交之初两国每年人员往来只有几千人次。到2019年,赴以中国公民达17万人次,以公民赴华约10万人次。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香港等中国城市都开通同特拉维夫的直航航线。中以地方交流合作密切,已累计结成28对友好城市。中国多所高校开设希伯来语专业,以色列将中文列入大中小学课程。面对疫情,中以各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体现了“患难见真情”。以色列派出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并首次派员参加冬残奥会,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其中有一家三口,父亲是滑雪教练,兄妹二人是滑雪运动员,他们都代表以色列参加北京冬奥会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成为中以友好交流的一段佳话。
30年来,中以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势头,带给我们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一是两国领导人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以关系,为两国关系发展把舵定向,提供战略引领,确保两国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二是双方恪守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断筑牢两国关系的政治根基。三是两国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四是中犹两大民族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双方传统友好不断发扬光大,为中以关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和路径,绘就中国未来发展宏伟蓝图。中国的目标是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共二十大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中国的新发展将为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新机遇,也将为中以关系发展开创更加广阔的前景。
建交30周年是中以关系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中以关系一定会书写更加美好、精彩的新篇章。
二、“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打造贯通亚洲的现代“丝绸之路”,以色列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
答:“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重大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这一倡议旨在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积淀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精神,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为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提供新动力。这一倡议是开放、包容、透明的,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理念,致力于全球互联互通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年多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热情参与。目前,已有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一大批务实合作、造福民众的重要合作项目成功落地,开辟了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新前景,“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中方欢迎以方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欢迎以方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虽然目前中以之间尚未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但这并不影响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合作,以方也是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之一。我们期待着同以方加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共同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三、中以关系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美关系?
答:中国致力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发展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以关系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因素的干扰。
四、中以双方能从彼此身上学到什么?
答: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伟大民族,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都重视家庭、亲情和教育,双方在很多价值理念上都有着相通之处。同时,双方在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宗教文化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无论是两国之间的共同点还是相互之间的差异,都不是双方交流的障碍,而是双方互学共鉴的动力。以方朋友对我讲,中方善于制定并实施国家长远发展规划、有着强大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丰富经验、采取强有力减贫举措并取得显著成就,这些都令人钦佩,值得学习。中方朋友常常谈到,以色列是全球闻名的“创新国度”,拥有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与创新体制,在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拥有领先全球的科技水平,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中方希望进一步加强双方间的交流沟通、互学互鉴,携手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五、近期中以两国间是否将恢复更多直航?
答:最近,深圳、上海到特拉维夫的直航航班已先后复航。疫情前,中以两国保持密切人员往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香港等五个中国城市开通了至特拉维夫的直航航线。随着疫情形势缓解,相信两国现有直航航线将进一步恢复。随着今后双方人员往来进一步增长,我们也期待着能开通更多新的直航航线,为双方人员往来提供更大便利,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六、在您眼中,疫情结束后中以经贸合作的前景是什么样的?
答:面对疫情等因素的严重冲击,中以经贸合作呈现“逆势上扬”积极态势。根据中方统计,2020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7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2021年达到228亿美元,同比增长30%;2022年前11个月已达235.7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同比增长15.7%。这一势头充分证明了中以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强大韧性。
随着疫情进一步缓解,中以经贸合作还将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目前,两国正加紧推进自贸协定谈判,一旦完成谈判、签署协定,将为中以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以色列农业科技和医疗健康产品服务为代表,中以经贸合作不断出现新的增长极。两国人员往来更加密切,也将为双方带来更多合作机会。
七、以色列游客十分渴望重返中国旅游,中国在游客体验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我们充分理解以色列朋友们的心情。我相信当朋友们重返中国之时,一定能更加深刻感受到中国民众的热情,更加深刻感受到中国新的发展变化,更加深刻感受到中方为朋友们“走遍中国”提供的各方面便利。同以色列朋友们一样,中国游客也同样期待着能够早日重返以色列旅游观光,开展更多面对面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以色列朋友们经常跟我讲,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只是政府间的关系,同时也是民众之间的关系。两国人民密切往来交流,加深相互了解,能够为两国关系筑牢更坚实的社会根基。
八、许多以色列商界人士迫切希望在疫情缓解后重启同中国合作伙伴的联系,中国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将如何发挥促进作用?
答:近期我走访了多家以色列企业,他们都表达了在疫情缓解后进一步加强同中方交流合作的迫切愿望。工商界合作是中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边关系发展特别是务实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方支持两国工商界加强交流合作,支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为双方企业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愿为两国企业间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当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否开展合作、如何开展合作,这是企业自主决定的事情。中以双方需要做的,是为双方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为他们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九、中国企业对投资以色列的兴趣是否还像以前一样强烈?未来是否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在以色列进行的大型投资或项目?
答:在这个问题上,企业最有发言权。在此,我愿根据同企业接触交流情况,谈一谈看法。近年来,一批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以色列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合作项目成为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中国企业参与这些项目建设,为以色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自身也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这些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惠及两国和两国人民。中以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到第三方的干扰。中方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主张为双方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到以色列寻找合作和发展的机会。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以色列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
来源:以馆为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