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人教版数学教材#突然引爆热搜。
网友刚开始的讨论点都集中在“人物畸丑”的画风,大批如今的教材艺术审美全面倒退。
可随着话题热度上涨,有网友指出教材内插图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缺乏美感”这么简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疑似出现了下身未着裤子、暴露生殖器的男孩,还有大量表情奇怪、吐舌头的人物。除此之外,还有人在幼儿园绘本中发现了“男性抱着女性手臂舔舐汗液”的奇怪情节。
这些内容让大量网友瞠目结舌,纷纷对此表示担忧:如此错误导向,涉嫌性骚扰的“插画”,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观念和行为。如果书上的人物可以随便在同学面前裸露下身或者任意舔舐别人的身体,那么孩子们会不会就此认为这样做是被允许的、合理的呢?
人对性别的认知,是从孩童时代便开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及其过程中,能注入更加友好和平等的性别视角,那么我们将有机会迈向一个更加公正与美好的明天。
反之,则是在制造伤害与痛苦。
今天这篇旧文,我们想和你分享一些观察和思考关于今天孩子们的性别观念,是如何被教育成的。
前段时间有篇小学作文被网友发到微博上,我看了眼,直接李安上身,“大受震撼”。
这篇作文名为《我眼中的男生》,刊登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最新小考满分作文1000篇》。内容不长,诚邀大家共赏。
图 / 搜狐新闻
我不知道是怎样的契机促使作者刘小朋友写出这样的文章。但显然,从写出来到被评为满分作文,再到刊登成书呈现到读者手中,这整个过程是存在诸多问题的。

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如果是教育出这样一种性别观来,那,还是得反思一下。
生而为男,我很骄傲?
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作文里呈现的性别观念存在严重的偏误。
全文内容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生而为男,我很骄傲。
骄傲是好事,打压式教育盛行的社会,孩子们需要内化一些骄傲来提神。只不过,这份基于性别的骄傲是通过贬低女生得来的,这就不好了。
作者刘小朋友从性格、体能、学业、生活习惯等方面举例比较,试图证明男生更勇敢、更聪明、效率更高
在他的讲述中,男生不会像女生一样哭哭啼啼,洗漱穿衣不会那么磨蹭,数学竞赛中获奖者也大多是男生,遇到坏人抢劫时,也总能看到男生见义勇为的身影。就连“把袜子乱扔”这样的邋遢行为,也属于是,男生这样做不会被人说,“十分幸福”。
这是一个小学男生眼中的世界。他所看见的两性形象,刻板且浮于表面
图 /《面具之内》
但是,孩子们并非生来就以这种偏颇的性别眼光看待世界,也不会生来就认为自己的性别优于他者。
在成长早期,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不差分毫地映照着社会灌输给ta们的东西。刘小朋友在作文里所描述的,可能只是他在生活中看见的、被告知的,只不过折射到我们眼里,就全是直白刺眼的性别偏见。
从这个层面来说,这篇作文反应出的更多是大人的问题。
是怎样言传身教的环境,让孩子产生这种性别观的偏差?为什么看见作文的家长老师们没有进行干预与引导?为什么编辑会将这篇作文筛入满分精选集并出版?
小孩子不懂性别偏见,大人也不懂吗?
前几天我还看到一则视频,文案是“女儿护爹有多硬核”。视频里,妈妈一边晾晒衣服,一边数落洗坏衣服的爸爸。女儿看上去三四岁,说话还不太利索,就站在沙发上结结巴巴地替她爸说话,并作势要打妈妈。

在和妈妈的争辩中,女儿说:“男生可以懒,女生不行。”
这则本被当作家庭趣事上传的视频,意外激起了网友们愤怒、心酸、不解交织的情绪。不仅是因为女儿对母亲说的话,从旁人视角听来有些无情,还因为好奇,女孩小小年纪,怎么就能理直气壮地说出这套陈旧的性别刻板印象?
视频播放到结尾时,屏幕中出现了一个点赞的手势。手的主人是拍摄这段视频的爸爸。他躺在沙发上,不时发出笑声,没有纠正女儿说的话。
因为不了解视频中家庭的实际情况,我也只能猜测,这样的刻板印象,或许是爸爸以开玩笑的口吻告诉女儿的,又或许是女儿从家庭内部分工里看到学到的。
只是她还太小,只会照单全收这些刻板印象,而不会追问为什么。
甚至,还可能把视频中爸爸的态度视为一种支持,进一步内化偏见。
就像前面的刘小朋友,应该也挺为那篇满分作文骄傲的。自己一板一眼写下的东西得到肯定,甚至被发表,畅销全国,应该也换来不少老师亲戚的称赞、同学朋友的艳羡,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够吹嘘一阵子了。
可这些骄傲和支持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可能,是一副焊得更牢固的有色眼镜。
孩子不懂性别偏见,大人也不懂?
刷到那篇满分作文的微博时,我正在书店,于是突发奇想,去中学毕业后就再未涉足的儿童区逛了逛。
书目琳琅满目,叫人感慨,现在小孩的精神食粮简直爆仓,但另一方面,由于本身就带着点捉虫的目的,我也发现了部分性别偏见明显的内容。
在一套针对男孩女孩的百科类书籍里,有一本叫做《优秀男孩的领导力手册》,与之对应的女孩版,却叫做《完美女孩的私密手册》。从书目编排的侧重上,已经能看出不少刻板印象。
打开那本私密手册,看到有一页介绍男生有和女生不一样的性格,给出来的几点为“坚强勇敢”“讲义气”“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等。
可是,这些形容难道不是不分性别、因人而异的吗,怎么就成了男生专属?
更离谱的是,在一则男生掀起女生裙子的故事下面,编者对于如何制止男生失礼的行为给出了三点建议,其中两点赫然写着,“不要穿太暴露的衣服”,以及“不要排斥和孤立男生,以免适得其反”……
我想知道,这套书里有没有哪一章会教育男生“不要去掀女生的裙子”
,后来又意识到,这些“私密”的性别问题,没有专门的手册去教育男生,他们有的,是“领导力手册”。

从定位上看,这是一本面向女孩的性别教育书籍,但其内容所呈现的性别观却是陈腐甚至有毒的。
这让我意识到,如今很多市面上的书籍、老师家长言传身教的性别教育,都并不是为了给予孩子们更丰富的选择和可能性,反而是基于已有的标签和刻板印象,打造模型,让孩子们加速代入,成为世俗眼中这一性别“应该有的样子”。
于是回到那个问题,小孩子不懂性别偏见,大人也不懂吗?
大人可能真的不懂,不懂类似观念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性,甚至坦然接受。不然那篇满分作文也不会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又或者,懂,但没当回事。
因为长久以来,社会文化呈现出的性别文化就是这样的。性别刻板印象幽微地深入到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中,影响人们的行为和选择,有时甚至隐晦到难以察觉。
此外,它也并非单一地作用,而是集社会之力,深深刻进社会的组织架构中,让人即使有心反抗,也在现实语境下败下阵来。
随后,这些无处不在的刻板印象,就会影响到同样身处这一环境的孩子们。
作为女孩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图 / 橙雨伞公益字幕组
性别刻板印象,都是学来的!
心理学上的研究指出,大部分儿童在3岁之前就知道自己的生理性别。而在3岁到5岁,ta们开始理解身为男孩或女孩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开始形成基础的刻板印象,比如把粉色及玩偶和女孩联系在一起,把蓝色和汽车玩具和男孩联系在一起。
这些刻板印象在5岁时已经足够成熟,5-7岁时越发固化。
也就是说,早在生命前几年,性别刻板印象就已牢牢扎根于孩子们的意识中,并直接影响ta们的行为。
ta们会把自身的性别和一些物品及行为联系起来,贴上标签,划分界限,并排斥纠正那些逾规的行为,比如嘲笑一个爱哭的男生,又或是把女孩手中的飞机玩具抢走。
ta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ta们所了解的小小世界就是这样的。
ta们需要维护这套运转逻辑。
家长们为孩子们挑选摇篮和玩具、选择衣服时,性别标签就已经在悄悄形成(这些商业化的购买步骤背后,又涉及到一整个性别化的营销策略,限制了人们的选择);又或者是一两句“女孩子别跟他们乱疯,会弄脏衣服的”的叮嘱,圈定着孩子们的行为模式和关注重点。
性别营销是如何生成的
图 / B站@JoinFeminisim字幕组
家庭中的性别分工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有多少人回忆起童年来,想起的会是妈妈忙于家务的身影呢?这一身影,或许已经在孩子心中形成了一种性别行为认知。
在学校层面,性/别教育的缺失加深了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隔阂,催生出许多冒犯性的行为来。当校园文化认同男生就应当“阳刚”,而贬低、歧视和排斥不够“阳刚”的男同学,很容易导致基于性别气质的校园霸凌。
老师们也可能受刻板印象的影响,倾向于针对不同性别展开不同的教育方式。在表扬女孩时,多侧重于服装、发型和助人行为,表扬男孩时,则聚焦在力量、身体技能和学术成就上(Chick, Heilman-Houser & Hunter, 2002)。
此外,我们还能从广告、动画和童书这些文化产物中轻易地发现歧视性性别观念的渗透。这种渗透无处不在,从广告类型和出场人物的性别分工,到动画片中角色形象的刻板塑造。
举个比较微妙的例子。
我曾经在豆瓣看过一个帖子,里面讲到《大耳朵图图》中的一集。
在一个全是妈妈参与的家长会后,图图妈张小丽,决定告别家庭主妇身份,重拾事业。随着张小丽脱手家务活,老公和儿子陷入了没饭可吃的境地,各种去邻居家蹭饭。
故事的结局,张小丽哭丧着回到家,说她是不合格的老婆,没出息的妈妈,因为这几年的家庭主妇生活荒废了知识,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并乞求父子俩不要嫌弃她,说:“我还是安心在家,给大家做好吃的饭菜。”
图 / 豆瓣
这一集的剧情写实得可怕,清楚展现了家庭中的刻板角色分工、女性在职场中的困境,以及困境下的无奈选择。
但是,对于动画的受众群体孩子们来说,这一集是危险的。孩子们无法领会其现实讽刺意义,就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性别分工概念。
动画编剧还需要做的,是借角色之口,告诉男孩,厨房也该成为你未来的一部分,告诉女孩,你的未来,也可以不囿于厨房。
进行更为适宜且友好的性与性别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它值得我们去努力。随着越来越多人了解到性别相关的理念,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脚上的镣铐,那么我们有理由向前推进,让新一代从小去革新观念,推翻性别刻板印象对所有人的压迫。
这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去逐步扭转社会期待,也需要我们自下而上的觉醒和纠正,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对有性别刻板印象的儿童读物保持敏感,就像指出人教版教材存在的问题一样。
写在最后
今天的世界,有一个怪象——
在受众明显是成年人的影视作品评论区,满是三观警察,基本上打着“有害未成年人”“带来不良影响”的旗号,而大量的平台审查也意出于此。
但我们的孩子真正在翻看,甚至需要烂熟于心的那些课本上,却不乏有害的性别刻板观念甚至是对性别歧视和骚扰的戏仿,或者说默许
社会一直在呼吁性教育进课堂,不是单单要求女生保护好自己的性教育,而是视所有性别的孩子为同样需要被尊重身体自主权、情绪感受、与形象表达的人,教会ta们如何以友善的方式与ta人互动,同世界相连
女孩不是温柔到有人随便“调戏”,都会不发脾气的;男孩也并非没能成为男子汉,就是一个失败者。
无论性别,每个人都有权利也应该接受关于尊重、友善与平等的性与性别教育。
请记得,今天的课本上,描绘的是我们的未来
尼日利亚作家阿迪契的TED演讲:《人人都应该成为女权主义者》

图 / 微博@字幕少女
P.S. 本文整合自橙雨伞往期文章《我眼中的男生,应该学会不要掀裙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