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的上海老照片
惊艳了时光
又到年底,很多人喜欢拍一张充满仪式感的照片,来跟过去告别。
其实,拍照留念这件事,早在百年前就流行开了。在那个没有美颜相机的时代,人们烫着时髦的卷发,化着精致的妆容,在朦胧光影中尽显摩登时尚。
这些照片的拍摄者是犹太摄影师沈石蒂。从1921年到1957年,他在上海生活了30多年,拍了20000余张照片,记录了昔日上海的万千风情。
外交官儒勒·乐和甘曾评价道:“上海,这个城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历了黄金时代成为一个神话,沈石蒂的照片无意间为这个神话留下来旁注。”
01
沈石蒂在上海
沈石蒂来上海,是一场意外。
1902年,他出生于俄国克里米亚半岛,父亲是一所学校的教师。他从小没去过学校,在家接受教育。
19岁的他,原本在中东铁路工作。一次,他负责去海参崴拿一些生产设备,但阴差阳错之下,跳上一艘从海参崴开往上海的英国客船。
身无分文的他落地上海后,只能在一家照相馆门前摆摊擦皮鞋谋生。
他不甘心一直如此,于是慢慢攒钱,买了一架相机,开始学习摄影。
沈石蒂夫妇
随着技术愈发精湛,1927年,他在当时的南京路73号开了一家“上海美术照相馆”,最早的一批顾客是外国人。
沈石蒂收费很贵,拍一帧照片要4块银洋,能拍得起的人非富即贵。
在那个时代,这笔钱差不多是普通人一个月的薪水。比如教师刘大鹏就在1921年4月1日的日记中记载:“聘定女教员彭孝卿为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校教员,担任一切科学,每月薪水大洋六元。”
不过,因为沈石蒂拍的照片像油画般耐看,依旧有不少富豪名流慕名而来。
生意最好的时候,他在上海开了4家照相馆,有11间工作室,雇了几十名员工。
沈石蒂开在南京东路的照相馆
1957年,由于公私合营,沈石蒂的照相馆不再对外营业。他带着在上海拍的照片,前往以色列特拉维夫生活。
沈石蒂在上海
02
一代人的回忆
虽然离开了上海,沈石蒂依旧对这里念念不忘,“每当想起上海,我总会喃喃自语,这是一个如此特殊、充满活力的城市,我仿佛能看到她缤纷的色彩,闻到她丰富的气味……”
他把自己的房间布置成中国风,还邀请中国留学生吃饭,期待有机会重回上海。不过,直到1986年在以色列去世,84岁的他也未能如愿。
后来,他的继子摩西帮他实现了这个愿望,带着他的作品回到中国。
沈石蒂与继子
2011年,以色列总领馆在网站上发消息,寻找照片中的人及其后代,还举办了“沈石蒂老上海照片展”。照片发出后,不到24小时,就有一张被转发了3000多次,并找到了6位照片主人。
曹莉贞就是其中之一。沈石蒂给曹莉贞拍过订婚照和单人照,她回忆说:“他好像一个导演,指导着我们怎么站,手怎么放。照片里的手绢就是他让我拿的。”
她本以为拍几张就结束了,没想到沈石蒂特别认真,让她和丈夫摆了很多姿势。等拿到照片后,两人都很满意。
有了这次好的体验,她本想和丈夫继续去这里拍结婚照,却发现沈石蒂已经离开中国,只能空留遗憾。
她去其他照相馆拍,发现他们要么拍得黑白分明,要么色彩过于鲜艳。只有沈石蒂拍得有回味,艺术气息浓重。
时隔几十年,头发花白的他们,拿着年少时的照片合影,让人不禁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
“芭蕾小姐”洪落霞同样在这里拍过照。17岁的她有了一件漂亮的芭蕾服,演出结束后决定拍照留念。
沈石蒂让她随意摆出芭蕾造型,照片里的她姿态优雅,充满古典气息,就像一幅绝美的不朽画作。她说:“我以后拍的照片都不如这张。”
60多年后的她保养得很好,眉宇间依稀能看出当年的神采。
03
百年前的时尚大片
沈石蒂拍摄时,背景大多是纯色,但用光很讲究,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片晕染开来的灯光,给人如梦如幻之感。
他还会在相纸上进行手工着色,让照片有种高级质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这些老照片,算是那个时代的大片。
照片里的女子或坐或立,姿态不一。虽然大部分照片已经无法辨识主人的身份,但都美得各有神韵。
她的眼神深邃,似乎在期盼着什么,又似乎在眺望着遥不可及的远方。
她恬淡地笑着,光彩照人。我们隔着屏幕,似乎都能感受到她心底洋溢出来的快乐。
她低垂眉目,双唇紧闭,自带一股莫名的忧伤。
双手放于胸前的她,展示了柔弱女性干练的一面。
容貌清纯的她看起来浪漫无邪,轻抬着头,有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淡然。
她的端庄靓丽中不失俏皮,红色的美甲格外吸睛。
一袭黑衣衬得她的身材十分苗条,流露出独特的气质。
身穿旗袍的她温婉清秀,彰显出东方女性的典雅。
她同样穿着深色开衩及膝旗袍,落落大方,华丽而不张扬。
西装白裙,手捧花束,两人眼里满是柔情。
她们的打扮即使放到今天,依旧时髦洋气。
除了各具特色的女子,沈石蒂还拍过稚气未脱的孩童、英姿勃发的绅士......
时过境迁,沈石蒂的照相馆不再,但他镜头下的照片历久弥新,把刹那美好变成永恒定格,讲述着老上海的故事。
他自己也像这些照片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和传奇,留住了一代人的回忆,也让我们得以窥见上海曾经的繁华与时尚。
文/Silence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 THE END -
点击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