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防控政策的调整,更多人开始担心新冠感染的后遗症了,最近评论区也看到过很多相关留言,今天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需要明确后遗症的概念,后遗症指的是病好之后还存留的一些症状,包括功能障碍和不适。
通常来说疾病带来的身体损伤越大、范围越广、时间越久,留下后遗症的机会也会越大。
我们要知道,任何疾病都是有可能留下后遗症的,哪怕是一个小外伤也可能留下影响外观的疤痕,哪怕是最常见的普通感冒,也可能因为出现心肌炎最后遗留心律不全、心功能不全等问题。
就新冠感染而言,它是一种比较新的疾病,我们目前对它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感染后有哪些后遗症,比例由多大,有多严重,目前还处于总结、分析的阶段,还没有清晰、一致的结论。
而且在新冠病毒问世的这3年里还发生过比较多的重大变异,目前还在变异,后遗症情况也可能因为变异带来的致病能力改变而改变。
只不过,作为一种感染反应比普通感冒重,重症比例比感冒高很多的疾病,新冠感染后有一定比例人群会出现后遗症应该是很确定的,毕竟普通感冒都有。
医学界也一直在关注新冠后遗症的问题,也有很多研究在进行中,也为了让这些研究的标准更清晰,WHO也做了一个“长新冠”的定义:感染新冠3个月后还有症状,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不能用其它诊断来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长新冠是新冠感染后的一个症状群,是为特殊目的设定的一个定义,长新冠症状不等于都是新冠感染导致的后遗症。
因为一个新冠患者从发病到康复,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包括病毒感染本身导致的身体和心理问题,还有居家隔离、病房治疗、用药造成的影响,如果是住院治疗,还有ICU的治疗,呼吸机的使用等各种变量,都可能对康复后的症状造成影响。
而且,由于新冠对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比如老年人、有哮喘、慢阻肺、癌症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是重症的高风险人群,他们受新冠的影响最大,最后遗留的症状,是新冠导致的,还是原本那些健康原因导致的,还是共同协同产生的,也很难区分开来。
由于过去3年新冠在不断变异,而且发生过比较大的变异,不同毒株的致病性存在差异,尤其是奥密克戎,但目前我们都是在“新冠感染”这个框架里去统计这些后遗症,并不能准确的体现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后遗症的严重程度,毕竟奥密克戎流行也就一年。
目前对长新冠的研究,最全面的是今年10月份发表在JAMA上的一篇文章[1],这是一项对54个研究的汇总分析,涵盖了来自22个国家120万有症状新冠感染者的数据。结论是:6.2%有1-3个自述症状,其中3.7%有持续的呼吸问题(比如咳嗽、喘息、气短等),3.2%有持续疲倦和身体疼痛或情绪波动,2.2%有认知问题(比如记忆、注意力集中等)。
经历了我们国家这种大规模核酸筛查,我们现在还知道,新冠的“无症状感染”比例很高,按照我国最近公布的这些数据,核酸阳性病例里,有症状的也就10%左右,虽然我们的无症状标准各地执行的可能不一样,即便标准放宽,有症状的比例也不至于太高。
按JAMA的这篇文章的统计的病例,这些有症状的患者出现长新冠症状的为6.2%,所以整体有“长新冠”症状的人占总的新冠感染人员比例就是0.62%左右,放宽一些也就1%左右。
而且JAMA这些研究涵盖的病例都是奥秘克戎之前的数据,根据英国的一项研究[2],奥秘克戎与德尔塔相比,长新冠症状的几率降低0.24到0.50(差异取决于最后一次疫苗接种的时间)。
所以就现在流行的奥秘克戎感染后的长新冠,大概率不会超过1%,而且这些症状也还是主观感受为主,也不完全是病毒感染本身所致。
按医学常识来推断,现在奥秘克戎主要影响到上呼吸道,而且大部分没症状,有症状的大部分反应轻,持续时间也短,重症比例低,这样的感染性疾病产生严重后遗症的可能性肯定也低,毕竟同类的其它呼吸道病毒也可以做参考。
新冠是一种新病毒,科研人员还需要对它的方方面面,包括症状、后遗症这些做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我们更全面、准确的了解它,所以也不断会有相关的研究公布。
我们公众也可以不断了解这些信息,但如果为了让大家配合防控,把感染风险和后遗症这些做夸大宣传,就会导致公众产生认知偏差,最后大家永远无法正确认识新冠,我们就很难走出疫情。
正如前面所说,任何一种疾病都可能会有一定比例的有后遗症人群,比如感冒遗留的心功能不全,比如一个小外伤遗留的疤痕,这些每天都在发生,大家都不会感觉有什么,甚至开车还会遇到惨烈的车祸,但也不影响大家买车坐车。
担心车祸我们可以制定交规,提高汽车安全标准,普及安全驾驶和乘车知识,以尽可能降低车祸风险,为什么担心新冠后遗症我们就要选择封控清零的方式放弃正常的生活?
再说了,害怕车祸,我们可以选择不买车不开车,害怕新冠的后遗症,但它已经遍布全球,我们有不被感染这个选项吗?
参考资料:
[1]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97443?continueFlag=27963ad234e96558baeb7da15000f693
[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212672/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