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圣诞快乐呀🎄!
虽然距离那场精彩绝伦的世界杯决战已经过去一周,但梅老板的热度依旧不减。
除了梅西的职业生涯外,讨论度最高的莫过于他和妻子的爱情佳话了;也有不少人蹭着梅老板的热度,开始盘点起了球星太太们。
我这才发现,之前一直关注的模特Izabel Goulart(IG),居然是德国队门将Kevin Trapp的未婚妻?
这位来自巴西的老牌超模,有着希腊雕塑般的好身材,人称“钢铁腹肌IG”
也许你对她的名字不太熟悉,但一定见过维密舞台上这张经典的甩头定点pose。

不少女孩也是因为她走进了健身房,算是妥妥的“马甲线鼻祖”了。
我之所以关注到她,是因为她总会在ins晒出各种核心轰炸“炫技”,她的训练也常出现在微博的各种虐腹九宫格动图里。
我也曾遇到过一些不满足于普通卷腹的学员,跟着IG各种花式“虐核心”。
但练了这么久,练得这么猛,腰腹形态似乎并没有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发展。
腰非但没细,肚子反而越来越鼓,肋骨外翻也没有改善
因为核心机制的差异,
会导致同样的动作带来不同的身材。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背后的原因,文末会分享一个能够帮助到你的小练习。

01
动作自测
你会练出哪种形态的腰腹?
大多数人练腹,都是从卷腹开始。
其实这个动作,也能基本测出你会练出哪种形态的腰腹:
腰线内收、腰腹紧致;还是肚子外鼓、腰越来越粗
屈髋屈膝仰卧,将手放在腹部,用你最自然和习惯的方式做一个卷腹。
感受一下,你的肚子是会随着卷腹隆起来,还是保持平坦?
如果肚子隆起,且你不改变现在的发力模式一直这样练下去,那腰腹大概率会越练越粗
腹直肌在顶部有明显的膨出
如果肚子保持平坦,那说明你的发力模式非常健康,若没意外,你的腰腹会随着训练变得纤细、紧致且有力量
肚子保持平坦,腹直肌没有顶出来
仔细观察IG晒出的那些训练,无论动作如何,在募集核心发力的时候,肚子都能保持平坦,而不是往外鼓起膨出。
02
核心机制的差异
深层 vs 浅层
肚子有没有鼓起来,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核心机制的差异
深层vs浅层
我们的腹肌分为
深层和浅层

深层主要是腹横肌,主要负责稳定
由于腹横肌的走向就像束腰一样,发力后腰腹会被收紧,让腰更细、腹部更平坦
腹横肌 示意图
浅层主要是腹直肌与腹外斜肌,主要负责运动
在身体需要大幅度、高速、大力度运动时,浅层的肌群会被募集 —— 基本所有动态的腹肌训练,都在侧重浅层。
腹直肌和腹外斜肌 示意图
浅层总被激活,深层却被抑制
这种核心机制的差异在于:身体是依赖深层核心肌群进行稳定,还是依赖浅层
理想状态下,我们天生具备“深层稳定机制”,在你需要稳定的时候,它会近乎有前瞻性地收缩以维持腹内压,让身体稳定。
练腹太多(浅层用多了、深层又不练),再加上日常姿势的不良,核心机制就会异化,浅层腹直肌变得特别容易主导发力“向心收缩”(肌肉发力并缩短),限制我们的身体。
在卷腹测试中肚子隆起,就是深层腹横肌募集不足、浅层腹直肌过度紧张募集的表现
浅层总被激活,深层却被抑制,越练腹,腰越粗。
再加上浅层腹肌作用于下胸廓,它们的发力会限制下胸廓在吸气中的扩张
为了吸进足够的气体,膈肌就不得不下沉更多来充分提高胸廓的容积,于是腹腔就被大程度地向下挤压,肚子更加往外鼓
(腹腔呼吸变化)
03
小练习
提升浅层腹直肌延展度
下面,分享一个提升浅层腹直肌的延展度的小练习。
让总是过度被募集的腹直肌,从痉挛、缩短的长度,恢复到放松自然的长度,能够有效改善因为核心机制异常导致的腰粗、肚子外鼓、肋骨外翻
腹直肌延展度提高
视频时长2分13秒
04
解决方案
《水滴形腰腹纠正》
因为老化、环境、习惯等因素,我们的身体排列和功能逐渐没有了秩序。

幸运的是,模式可以再次习得。
优先练就正当的稳定策略,再将这些策略应用于日常练腹,获得外形与功能的平衡。
如果你想进行更系统地纠正
欢迎参加由根正派教学团队
开发的《水滴形腰腹纠正》
报名后主动联系【客服】发送已购截图进群
若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参加新课
可以扫码联系客服发图评估
课程共安排21天,7个计划,每天训练20min,无场地限制,工作间隙即可完成。
通过紧致化盆底肌&腹横肌、灵活化胸廓、挺拔化姿势,让腹腔这个水球,发生可持续性、健康性的形变
 ↑上下滑动查看《水滴形腰腹纠正》学员案例↓
👇扫码直达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