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四不像的贬义吗?”
近日,在参加全新综艺《无限超越班》时,赵樱子用“迪幂孟扎”四个字向在座的导师介绍自己。这样的一个新造词让观众和在场导师一时之间都摸不到头脑。随后她解释到,“迪幂孟扎”代表着娱乐圈四位面容姣好的女星——迪丽热巴、杨幂、孟子义和古力娜扎。
此话一出,迅速激起网友们关于此番称号的讨论,一方面有人支持导师们的观点,认为赵樱子抖机灵式的“幽默”实属不妥,自我介绍应该突出自我特色,如此行为颇有“蹭热度”的嫌疑;另一方面有网友认为“戏称”没必要上纲上线,谁不希望有一张绝对美貌的通行证呢?
(赵樱子解释“迪幂孟扎”)

一个拼凑出来的代号透露出赵樱子的野心。此番操作不禁让人回想起之前在浪姐节目中,她刻意塑造的“耿直笨蛋美女”人设。在新人辈出的娱乐圈中,纵使收获一众恶评,立人设也似乎成了赵樱子的生存方式之一。
当面临自产难销的困境时,拼接嫁接好像成为了众多艺人的新手段。就像宁静在节目中曾经说到:“在这个圈子里,最绝望的是没有人看我们了。”
(赵樱子解释为何使用“迪幂孟扎”)
只要有关注度,有流量,有热搜,“黑红”也是红。四不像的“迪幂孟扎”犹如一颗人设核弹重重地投在争取曝光度的战场上。可硝烟褪去,留下的只有对此代号的无尽戏谑和嘲笑。
我们不禁要问,拼贴的代号究竟为什么会引起一众网友的反感?随着观众们的品味提高,明星人设的打造之路究竟该何去何从?
他人的拼图
凑不出自己的形象
自我介绍,本应该是介绍个人特点和优势的重要环节,但赵樱子选择在介绍之前加上一层厚厚的“美人滤镜”。“迪幂孟扎”这四个字不仅掩盖掉了她自己的个人特质,同时还将演员的工作价值委身于外貌价值。

这种行为将女性演员的身体价值放置在聚光灯前重新抛光、美化,就算代号真出自于网友,但作为演员,其本质工作却被抛在脑后,徒留虚幻的美貌浮云。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时会听到网友在评价某些新人或长相精致的素人时,使用例如“小杨幂”、“平替刘昊然”等说法。将一位耳熟能详的明星与另外一个人建立联系,从而将原本不熟悉的人简单脸谱化。
(小红书平台的“平替刘昊然”)
如此操作省时省力,将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在陌生情况下粗略直白地展现出来,但这也在无意之间为被评价者贴上了隐形标签。
纵观大多数演员,当他们收到像另外一个人的评价时,往往是抵触的。这也是为什么尔冬升导演会在《无限超越班》中犀利地指出:“这个名字不能用!”
然而,赵樱子却主动将原本别人粘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二次回收,重新利用。这种关系犹如攀附在其他物体之上的藤蔓,尽管一时受到热议无数,但同时也面临着随时可能坠落谷底的危险。
(导演尔冬升指出“迪幂孟扎”不可用)
演员这个职业存在不可脸谱化的特性,不同于重复性的机械工作,它的最大价值来源于个人情感体会的凝练与放大,在同一张演员的脸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万种“哈姆雷特”。
如近段时间广受好评的演员热依扎,她并未被“屠龙战士”叶澜依的标签所束缚,而是潜下心来,深耕演技,找到适合自己的戏路和角色,最终实现了与《山海情》的双向奔赴。
(《山海情》热依扎剧照)
不论是作为明星还是演员,将别人的脸谱拼贴在自我形象之上都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一方面,模仿者陷入了原本的审美循环之中,难以自拔;另一方面,这种迷恋“集合式”美貌的行为犹如希腊神话中在水池边顾影自怜的纳克索斯。
可惜的是,纳克索斯最终因为自恋成为了常驻水边的水仙花,而拼贴他人形象的演员最终只能在“恰似大蒜又似水仙”的自我迷思中停滞不前。
框定的人设
是一套隐形的枷锁
“迪幂孟扎”撕开了娱乐圈众多人设的遮羞布,不论是“好男人”还是“老干部”等人设,其本质都是对明星的个人形象进行扁平化的概括,将一个原本活生生的人用几个抽象的词条粗略概括。
明星塑造人设,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件稀疏平常的事。不论是如同“迪幂孟扎”的外貌设定,还是更加高端的“性格设定”、“智商设定”。这些不尽相同的人设都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一般,打开后既可能会迎来观众们的喜欢,也可能让明星自食恶果。
除了本次掀起轩然大波的“迪幂孟扎”,人设崩塌在娱乐圈并不少见。例如,之前营造“博士学霸”人设的演员翟天临,因为不知“知网”为何而导致人设崩塌,从而有了“天临元年”的戏谑说法。
(翟天临知网事件)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模糊了明星生活和工作的边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真人秀”类的综艺节目上。真人秀节目亦真亦假,明星的表现也真假参半,生活和工作界限的模糊增加了明星转换不同社会角色的难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人设”崩塌的可能。
社交媒体将人设无限放大和加工,最终成为一件完整的工业化产品。“迪幂孟扎”的人设经历了从尴尬建立、短暂维持到轰然崩塌的过程,尽管它转瞬即逝,并且遭到了全网群嘲,但这种产出思维并不会停歇,而是催生更多新的人设。
这些人设有明星团队的有意为之,当然也存在被观众或粉丝所贴上的标签。不论其形成的过程是主动亦或是被动,它们都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圆桌派》探讨明星人设问题)
遥不可及的模糊形象被人设特征勾勒描摹,观众对于偶像明星逐步形成符号化的基本认识,明星借助着人设特征增加知名度。然而,观众对明星人设的认知与解读并非千人一面,不同的观众会存在对原本人设的理解偏差,但解读的过程也是加固原本人设的过程,如此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个人符号。
而“迪幂孟扎”便是一种吊诡的认知错位。当赵樱子自认为是“迪幂孟扎”时,网友却质疑“哪个网友给她评价的”?双方认知上的矛盾便促成了网友们对于赵樱子自贴标签的口诛笔伐。
(“人设崩塌”呈现海报)
怪人设、尬人设深深地刺痛了观众们,关注度于是如同聚沙成塔一般,汇聚成奔涌不断的舆论洪流开始反噬这些光有热度的“空皮囊”。
而对于明星本身,人设作为明星行为的一套“面具”和“枷锁”,限制了其真实自我的展现,从而绑架了明星可展现的个性范围。人设的崩塌,其实就是本我和这套“面具”及“枷锁”对立的结果。
人设的偏爱
是一场庄生晓梦
说到底,不论是“迪幂孟扎”这种失败的人设,还是例如“国民闺女”、“学霸”等耳熟能详的常见人设都不过是在消费社会的影响下所构建出的“消费符号”。
当前现代人面临着“自由度膨胀”和“归属感贫瘠”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我们迫切地渴望有一条情感纽带,以应对随时的孤独。
明星人设就是经纪公司、明星和粉丝三方共同合力铸造的一枕槐安。在这场大梦里,经纪公司收获着明星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明星收获着万人瞩目的关注度和众星捧月的宠爱,粉丝则在其中寻找到群体的归属感。
但是梦终会醒,明星不硬凹人设,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真诚的态度和过硬的实力回馈观众,同样可以收获真挚的爱。
(李健接受访谈的回答)
事实上,一波又一波的塌房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对娱乐圈的人设脱敏,转而期待着真实的“活人”。偶像一词紧贴着“像”的后缀,注定只是一种相似性,一种呈象的表达;而在如今的娱乐圈,更缺乏的是真实的榜样。
榜样紧贴着“样”的后缀,是可以学习和靠近的模板。他们并非十全十美,但有着真实的喜怒哀乐和值得学习的闪光点。
当我们去审视悃愊无华的明星们,有如李健一般不会自诩学霸人设,只是真诚表露多读书的爱好;也有如同吴青峰般自我揶揄只是个唱歌的人......他们不愿意背负过多负担不起的人设枷锁,只想用最真诚的表达透露出对观众的感谢。
我们期待着最真挚的演员、歌手、艺术家。希望看见活生生的人性依然能在聚光灯之下闪闪发亮,成为能激励我们成长的“一道光”。
(何炅谈艺人人设问题)
尽管真实偶尔也会被误解,被重伤。但只有以真诚示人,以努力待事,才能收获观众情真意切的评价。毕竟,“糅杂”的人设永远拼凑不出“完整”的面孔。
当褪去舞台假面,略有缺陷的明星才更让人感觉可以靠近,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真面孔、硬实力才是走上星光坦途的长久之道。
参考资料:
[1]刘诣,汤国英.生产、维持和崩塌:明星人设的三重逻辑[J].中国青年研究,2019(12):80-86.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