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90后新家长在爱与痛的边缘来回徘徊?
大约是娃。
又是什么让90后新家长在暴走和平静的两端来回试探?
除了加班,大约只有带娃了。
在90后称霸千禧年互联网的那段时间里,社交网络上充斥着的,是各种火星文和非主流造型。而到现在,充斥社交网络的发言就只剩各种带娃段子和熬夜过多导致的秃头。
在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中,“是男人总要卡一下”的父子双双脑袋卡凳情节,因太过有画面感而广为流传,这段把脑袋放进栏杆中钻来钻去的经历,唤起了许多人的会心一笑,不同的是70后80后都已经在家庭生活中逐渐成熟稳重,而90后新家长却还是在跟娃一起卡头。
90后新家长带娃,为什么总有点像小朋友一起过家家?
 “这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家长”
90后做家长,第一大发现或许是如下这样:
小时候的我真的很气人!!!
这种认知通常来自于从孩子到父母的身份转换期间,毕竟,只有当你真正承担起亲手养育的责任时,才能明白照顾和满足别人的需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相当一部分90后直到结婚前都还在跟父母一起住,这种生活用一位网友的话来说,大约就是“住在市中心,通勤不用怕;回家有饭吃,快递有人拿,偶尔洗洗碗,自己带个饭;不用背房贷,有时旅旅游”,这种天塌下来有父母顶着的生活当然很爽,同时却也让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照顾别人的成长经历。
对大多数90后新一代家长来说,从被父母照顾到自己成为父母,这种身份的突然转变本身就很难快速适应。
对于年轻家长来说,照顾孩子颇具挑战 / 图虫创意
根据2018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有52%的人表示给孩子买玩具都是借口,其实只是为了给自己玩[8]。这项数据恰好说明了这届90后童心未泯,
仅凭分娩的阵痛,很难猛地让他们深刻意识: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被照顾的孩子了。
2019年的一份报告揭示,约40%的新手妈妈最大的困惑来自于自己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带娃[1]。这可不能怪她们功课没做好,毕竟光拥有理论,没有实践积攒的经验。许多新手家长才离开父母没多久,还在适应自己照顾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时,难免手脚慌乱。
新生代父母的育儿焦虑,除了来自于对育儿常识不够了解的担心,更多则来自家长过度关注“标准”育儿程式、介入范围与程度过高[2]。
更糟糕的是,这种过度介入导致的焦虑,又反向催生了精细化“育儿标准”的持续增加,中国父母的焦虑就在这种过度介入与“育儿标准”的挟裹下越滚越大。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2019年的一项成长调查报告显示,竟然有多达91.5%的父母对孩子成长各方面的问题感到焦虑,乃至于孩子已然成为了他们的焦虑制造者[2]。
孩子成了父母焦虑的重要来源 / 图虫创意
“娃还没长大,自己心态先崩了。”

即使心态不崩,时间不够也成为了90后新手父母的绊脚石。
“双职工家庭”这种略显时代感的词汇,已然能概括当下中国家庭的主流现状。快节奏的生活中,时间不够用的魔咒萦绕在每个父母心头。那句“我放下砖就没钱养你”与其说是对恋爱关系的总结,倒不如说是双职工父母在照顾孩子时精神与物质上的矛盾。
大部分90后新手父母为了承担起养家的责任,不得不邀请父母帮忙照看孩子。
而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在2016年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3],同时超过6成的父母在上班时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顾[1]。和娃相处的时间太短,或成为当代父母心中的最大痛点。
由于工作繁忙,90后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上一辈照顾 / 图虫创意
被迫放弃的亲子互动时间,这也让他们失去了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人生体验,错过了那些“第一次”的时刻,成为许多人最大的遗憾。

这种亲子关系的被迫让位,让一部分90后父母不由得开始为孩子和自己不够亲近发愁。
除此之外,新手父母们和自己的父母之间,也存在着不小的育儿冲突。
“喜忧参半”是这些请求隔代育儿援手的父母最大的感受,43%的新手妈妈表示长辈的帮忙有用,但也带来了“甜蜜的烦恼”;10%左右的妈妈表示隔代育儿最大的难题之一,是两代人在育儿理念和习惯方面的巨大差异难以弥合,导致长辈们带娃“越帮越忙”[1]。
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治愈
考虑到这些问题,有超过6成的90后父母还是选择了尽量自己陪伴孩子,其中陪伴孩子的时间在3-5小时的90后父母占三成,多于70和80后父母[4]。

和上一辈人陪伴孩子的方式截然不同的是,城市出生长大的父母们更趋向于开车带孩子出去玩,一路上无论是沿途山野间的风景,还是目的地的尽情玩耍,都让孩子和父母互相得到了陪伴的满足感。
露营,已经成了90后父母带娃的重要活动之一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它是人一生中与外界接触的起点。有父母的庇护和引导,才能更好习得如何应对人生中的困难、理解自己的情绪。
父母的陪伴和互动从婴儿时期就非常重要,或许你也曾经听说过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一般来说,普遍认为儿童的安全依恋有助于社会化和情绪的发展,帮助婴儿适应于亲人分离、探索环境,发展自我,非安全依恋型则相反。
近代心理学著作人格发展理论的《依恋三部曲》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研究结论:同为15个月大的儿童,母亲不在场时,安全依恋型的儿童比起非安全依恋型的儿童,社交能力更强,玩耍时更有效率、更具好奇心,对其他儿童的痛苦更加同情[5]
父母的陪同,对孩子之间发展社交活动显然相当重要,但父母无法陪同时,安全的依恋关系就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倚仗。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是亲子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命题。
安全依恋型的亲子关系建立,离不开父母和婴儿之间的亲密互动。拥抱,恰恰是父母与婴儿之间最普遍的亲密互动方式之一。一项研究表明,拥抱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在这项研究中,婴儿和父母拥抱时,双方的心率都有所增加,但当婴儿被陌生人抱着的时候却没有产生相同的现象[6]
这说明婴儿完全可以识别出父母的拥抱和爱意,并回馈给父母同等的爱意,这是亲子关系建立的基础。父母拥抱婴儿除了照顾孩子,也是为了表达对婴儿的积极感受,例如快乐、爱、幸福,这些感受会反过来激励父母,并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情感纽带[6]
拥抱孩子可以显著提高亲子之间的亲密程度 / 图虫创意
然而,“隔代育儿”让很多父母同自己的子女之间缺乏亲密互动。别说经常亲吻、拥抱这些亲密举动了,忙碌的工作让家长们一天几乎见不到孩子几面,让大人们陪孩子过个完整的周末,他们可能都抽不出来时间。

亲子间的亲密互动,指的并不仅仅是肢体接触。哪怕是同在一个空间,看着孩子自己玩,也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在场的温馨,感受到父母加诸在自己身上的关注,陪同的时长同样相当重要。
一份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情感忽视和生活缺席,加上长时间进城务工的社会现实状况,都给留守儿童带来了童年创伤和消极的情感体验。父母的缺席导致的家庭情感支持不足,让留守儿童出现了焦虑、自卑、被边缘化等情感枯竭状态,而这种消极的情感现象,有可能继续传递给下一代[7]
即使有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陪伴,父母的陪伴仍然是亲密关系的稳定核心,孩子需要在与父母的互动和陪伴中学习到最初的依恋模式,充分适应社会,才能更好地独自面对生活的凄风苦雨。
跟孩子说话、一起做游戏,都是陪伴的过程,甚至只是去超市采购的时候带上孩子,一起在货架间挑选各自想要的东西,也能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意见被听到。
这期间产生的情感联结,不仅能治愈孩子的创伤,也能反向抚慰父母焦虑的心灵。
陪伴孩子,本就可以是享受
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彼此的陪伴,都显得格外重要,和孩子一起玩耍的大人,往往总能跟着孩子的视角一起看待世界,让自己的世界也开始显得新奇有趣,跳出固定的观察模式。
一位网友表示综艺停更的周五晚上,都拿来陪孩子使劲看书了,一本接一本的看,发现孩子的书比大人的书好看多了;
另一位网友也表示本来是带孩子去玩蹦床,结果带着带着自己也蹦了起来,跳一跳很解压,难怪这几年这么流行。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能学到许多 / 视觉中国
每一个成年人在无条件被爱着的时候,都可以变回小孩。而孩子永远是无条件爱着你的,这就意味着当你和孩子在一起时,可以跟着孩子一起再做一次小孩。跟着爱你的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就是跟着孩子再重新体验一遍不同的人生。
和上一辈人想象中的不同,90后新家长并不是像多数认知里那样不负责任的父母,相反,正因为他们使尽浑身解数,试图承担起自己的育儿责任,才会让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如此之多的焦虑和困惑。
父母之爱则为之计深远,正是因为太过为孩子担心,才会如此紧张,无法松弛下来。其实,“松弛感”并没有那么难拿捏,把陪伴孩子玩耍的时光当成一种放空的方式,跟随孩子的思维去重新理解世界,让玩乐就只是玩乐本身不好吗?
陪伴孩子,也是治愈自己的过程 / 图虫创意
如何让陪伴孩子从“沉重的任务”中走出来,成为舒缓的享受,则是比亚迪海豚精心为你营造的舒适带娃体验。

12月17日在杭州网易蜗牛读书馆的比亚迪海豚车主活动,就是这样一场让孩子和父母都能感到松弛的亲子活动。
在这个杭州市知名网红打卡地中,比亚迪海豚为了促进亲子间的平等对话,打造了以和睦交流为目的的“海豚港湾”,提供了许多换位思考的体验环节,既能体验海洋艺术,又能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理解。
比亚迪海豚为家长们营造舒适带娃体验
除此之外,现场还邀约了真实的海豚车主家庭参与体验疗愈大师王忠升老师带来的亲子疗愈课程,用艺术疗愈的方式请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孩子们打开肢体,用五感沉浸式地互动,让参与者不仅能被认真倾听,也能从作品中被看见和理解。
比亚迪海豚车主活动现场
比亚迪海豚不止准备了室内活动,也特别准备了室外活动——户外疗愈车辆,不仅能亲近自然,也能在开阔天地中建立私密的空间,允许家长和孩子说悄悄话,一起听由海豚VTOL移动电站外放电功能所带动的音响,还能一起做手工,用植物拓印做一副关于比亚迪海豚的作品。

即使是没有去活动现场的家长们,比亚迪海豚也贴心地为他们准备了线上亲子书单,由网易蜗牛读书精选的2021年30本精选好书中,不乏《苏丹的犀角》、《我有一点儿小麻烦》这样可爱而温馨的图书,小孩读了开心,大人读了治愈,一起在精神世界中给疲惫的心情做个按摩,不失为一种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为让海豚车主家长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增温,比亚迪海豚带领亲子家庭感受海洋疗愈,为家长和孩子之间搭起一座增进沟通的温暖营帐。
这个冬天,不妨来一场反向带娃,一起建设新时代的亲子关系。
1.Cbndata. (2019, December 30). 四型养娃路:新生代妈妈科学育儿白皮书. CBNData.
2.艾瑞. (2019, November 5). 成长焦虑白皮书. 艾瑞网.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6, October 19).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 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
4.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2017, September 19). 2017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
5.依恋三部曲: Vol. 第一卷 依恋 (9787519229276th ed.). (2017).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6.Yoshida, S., Kawahara, Y., Sasatani, T., Kiyono, K., Kobayashi, Y., & Funato, H. (2020). Infants show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specific to parental hugs. Iscience, 23(4), 100996.
7.孟亚男, & 张璨. (2022). 父母情感陪伴缺位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基于留守表述的情感社会学分析. 少年儿童研究, 8, 16–24页.
8.The lego fundation. (2018, August 22). 2018家庭玩乐调研——中国洞察.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唐不苦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