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 有深度 有广度
就等你来关注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La rose | 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人类渴望了解未知,掌控未来,就像渴望食物,需求水一样迫切。因为我们的大脑,将模棱两可视为一种威胁,将未知视为风险和挑战。
洛夫克拉夫特,在《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中表示:「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最古老而强烈的恐惧,则源自未知。」
对未知的恐惧,缔造了焦虑和不安,也催生了学习和努力,但即便如此,书本里的知识,父辈们的经验,也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因为局势瞬息万变,世界纷繁复杂。恰如学者约翰 • 艾伦 • 保罗斯所言:「知道不确定性,是唯一确定的;知道如何与不安全感相处,是唯一的安全感。
当一切都变得失控时,我们该如何面对?本期分享九种策略,或许会帮助我们更好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不断突发的状况和风云变幻的局面。
我们应该有恒心
更要有信心
NO.1
学会接纳
会使你变得强大



心理学家雅各布,提出一套关于「接纳」的理论,这套理论认为:苦难=痛苦×对抗;伤痛×接纳=零
雅各布认为,生活中的痛苦不可避免,无论是苦难、丧失、担忧和心碎,都是个人无法回避和压抑的。个人如果与之对抗,往往只会让痛苦变得更加强烈。
心理学导师丹 • 米尔曼甚至认为:「苦难是对发生的事情的心理抗拒。事情可以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但事情本身并不能造成苦难。抗拒才会形成苦难。」
「当我们认为某一时刻,不应该是当下的体验时,就会产生心理斗争。而这种心理斗争,就是对抗。越对抗,烦恼和痛苦可能越挥之不去。」
此时,不妨选择接纳、静观和体察,以不对抗的心态面对,不压抑的方式处理。这意味着我们承认不喜欢现在发生的事,但承认这件事确实发生了,并放下不如所愿的执念。
发生的事情没有好坏之分。你能处理好,坏事里藏着危机;你处理不好,坏事可以成为经验和阅历。真正的成功来自于接纳。因为与自己对抗,永远成不了赢家,与现实对抗,永远道阻且长。
正如诗人莱昂纳德 • 科恩所言:你放松手掌,然后滑落,进入伟大杰作之中。你必须保留上天给你超然的力量。
NO.2
混乱中寻找意义
建立内心的富足
大多数人渴望生存中的秩序,以应对世界上可怕的不确定性。
而意义就是人生中的定海神针,帮助我们在风雨飘摇的大海之中,依然有坚定的方向。假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有始终不渝的斗志和追求,从而也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因为意义和目的是希望的源泉。
临床心理学家,乔丹 • 彼得森教授,在《12条生活规则》里表示:「要追寻有意义的东西,而不是权宜之计。如果紧紧追随有意义的东西,就可以实现个人成长。权宜之计是一种短期解决方案,而意义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这世界上有六种寻找意义的方式:第一种经济型,意义来自于创造和拥有财富;第二种政治型,意义来自于权力感;第三种审美型,比如艺术家,他们的意义来自于创造美。
第四种理论型,比如孔孟之道,他们的意义来自于理论的突破;第五种是社会型,比如特蕾莎修女,他们的意义来源于为他人做奉献;第六种是信仰型,他们的意义源于与神的深度联结。
寻找你生命的意义,在可能的地方创造,在必要的地方忍受。因为《罗马书》五章四节说:「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
NO.3
以过程为导向
不以结果为导向
人生大部分的痛苦,有时并不是因为现状多么难熬,而是因为夸大了对未来的不安,放大了可能会有的严重后果。于是,背负着超出内心复原力的重压,蹒跚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觉得过程痛苦不堪,前途坎坷煎熬,终点遥遥无期。
但其实,能够持续奔跑的人,对于「目标」并不过度执着,反而不断享受过程,发掘当下成就感。因为他们深知,过程是体验,是无数当下片段的集合。
虽然结果也很重要,但个人能够掌控的只有当下无数微小的片段。而正是这些「此时此刻」,成就了当下的我们,也构建了遥远的未来。
在《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这本书中,作者托马斯 • 斯特纳表示: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练习,过分执着于目标的拥有,导致我们没有办法享受人生。人应该始终以过程为导向,总目标作为船舵,聚焦于当下,专注于过程,带着平和、客观的心态去练习你的人生。
结果是死的,专注于结果,只有成败之分。但专注于过程,就全是经历和体验,历练和积累。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说的也是,给人一个好的结果,不如让人拥有走向好结果的能力。
NO.4
看清生活真相
默认DOC心态
一个人遇事慌张,对不确定充满恐惧,很多时候源于内心不够强大。而内心不强大的原因,大多来自于欲望太满,期待太高,或者见识不够,经历不多。
换言之,有时欲望太满,对生活期待高,也是因为阅历不丰富,以及见识不够。因为越是经历少,越是对人生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梦想成为钢琴家,真站在鲜花和掌声中,人生就得以永恒了吗?倘若细细思量,大约成功之后,也不过如此罢了。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是怀着浪漫的幻想去生活,而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并认真的生活。
他们懂得将人生的心态,设置为「DOC」默认模式:即「做、观察和纠正」(Do,Observe,Correct)。
就像一个热爱钢琴的人,他不会过分追求谈钢琴的意义。只是弹钢琴,并在弹奏的过程中,自我观察,不断纠正,日复一日的练习。钢琴家也好,奖励也好,只是一个附赠的奖励而已。
「DOC」默认模式,不过分追求幸福,而相信人类的本能是求生存,生活存在于「做」之中,从而给心灵以空间和自由。
NO.5
学习环控论
控制可控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很多动物都会通过留下排泄物或气味,告诉其他同类这是自己的地盘。若其他同类进入这个区域,会遭到「攻击」。这是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本能,动物从确定性中获得安全感。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有这种需求,比如大男子主义等表现。而不确定让我们不安,就是因为违背了我们的控制本能。
如果环境让我们失去控制感,我们就会不安和焦虑,敏感和激动,甚至做出一些应激反应,进而处于应激的战斗模式。
心理学家 Dec 和 Ryan,通过研究发现,完善个人控制系统,可以增加个体的健康和幸福。另外,心理学家 Timko Moos 也发现,在那些和谐的家庭中,一个人如果可以自己决定早餐吃什么,晚睡还是早起,可能活得更快乐。
所以,越是世界处于不确定时,我们就越需要控制自己能控制的事,让自己处于一种有秩序的状态中,以期减少焦虑和失控感。
比如,按时吃饭,坚持运动,保持健康,多晒太阳等,这些看似简单且容易完成的事情,可以极大缓解失控感。
NO.6
培养ECRS思维模式
践行 4S 的执行方法
面对纷繁复杂的选择,和不确定的未来,个人要试着培养 ECRS 思维模式,并践行4S 的执行方法。
ECRS分析法,用于对生产工序进行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工序,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ECRS,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调整顺序(Rearrange)、简化(Simplify)。
这四大原则,也被心理学应用到生活中,即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时,可以将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认真列举出来。然后从中选择自己最渴望且最必要的,取消非必要的,合并相似或路径一致的,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和简化。
ECRS 思维模式,可用于策划阶段,而4S方法则用于目标具体执行阶段。所谓的4S方法,是指简化(Simplify)、细分(Small)、缩短(Short)和放慢(Slow)。
简化:不要设定太遥远,以至于自己达不到的目标;细分:在清楚具体目标后,要将总体目标细分成一些较小的部分,以便你能专注地实现它们。
缩短:把任务的时间缩短。比如每周看完一本书,细分为每天看半个小时书,这样容易达成目标;放慢:放慢指的是不要过度追求效率,追求内心的高度与专注,这种放慢反而让你更容易享受过程。
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心理素质和身体状况一样重要。马拉松比赛,能坚持跑到终点,比跑得快更重要。
NO.7
设置行动触发扳机
重要的事情重复做
Peter M Gollwitzer,是行动心理学集大成者。他通过相关实验证明,可量化具体的计划,能有效激发人们采取行动,他将之称为:行动触发扳机。
比如,他告诉学生,如果在圣诞夜当天提交一篇文章,学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加分,结果只有33%的人如期完成任务。但如果他要求学生写好规划,具体到几点去图书馆,花费多久完成作业时,如期提交文章的比例高达75%。
这是因为,如果推进任务时设定了时间和地点,就会多一股推动自己的「承诺型力量」,规避很多诱惑、坏习惯和其他琐事的影响。
在畅销书《思维导图》中,心理学家 Tony Buzan 和 Barry Buzan 认为,「一旦我们开始执行一件重要的事,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变成本能,从而战胜诱惑和拖延。
换句话说,当我们长期进行一种行为,大脑会专门形成处理该行为的「绿色通道」,并进一步形成自动化反应。这可以解释,为何我们每天早晚都要刷牙,却不觉得很难坚持的缘故,因为有效重复会形成习惯,习惯驱动好的行为坚持下来。
也许一开始非常费劲,但随着你经过这条路的次数增加。这条路会开辟得越来越彻底,你所遇到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小。到最后,这条路会变得平坦而宽阔。
所以,如果一件事对你的人生很重要,那就设置行动触发扳机,然后按部就班的重复去做,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NO.8
跳出老鼠赛道
学会控制欲望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提到了两种赛道:一个是「老鼠赛道」,一个是「快车道」。
在「老鼠赛道」里,人们靠每月固定工资维持生活,却发现拼命赚钱,依然还不完房贷和车贷,就像笼子里面的老鼠 ,不停的在原地转圈,直到累死。而「快车道」里的人,却靠投资或创造资产,就能生活的轻松而舒适。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进入「快车道」很难。因为认知没有配备齐全,就很难挣到认知以外的钱。但可以通过精简需求,认清良性资产和伪资产,以及合理管控欲望,让自己不断摆脱「老鼠赛道」。
比如:很多年轻人,会发现自己为了钱而工作,拿到工资后又陷入消费陷阱。买了一堆被欲望支配,并无多大用处的东西,从而陷入恐惧和贪婪的死循环。
这个时候,就要理性管控自己的大脑,尤其是购物时要认清,我们所购买的东西,有升值空间吗?是生活必需品吗?会带来不必要的债务吗?
如果一定需要花钱购买快乐,那么请学会花钱投资自己的大脑,或者花钱购买体验和经历,比如报班学习或深度旅游等。一个人最大且最稳固的资产,是他的人生阅历。
越是生活不确定时,越要努力实现认知升维,努力打开格局。因为安全感不是来自于稳定的工作,也不是稳定的环境,而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NO.9
建立有效社交
形成安全人际网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天然的需要与人联结。我们需要归属感,需要被爱、被认可,被接纳。
所以人际关系很重要,但很多现代人的人际关系,更多建立在利益之上,资源交换,以及有用性上。这是自然的人性使然,但这也是不安感的来源。
因为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
越是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时,越要明白一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人品是底线。
如果你结交的是小人,那你建立的就是充满不确定的人际网。在动荡不安中,你不但要花精力应对危机,还要花精力应对可能背后捅刀的风险。这样的精神消耗,会让生活充满更多不确定性。
积极的人际交往,不单指结交比我们优秀的人,更需要结交那些让我们安心的人。
心理学家 Altman,有一个人际交往的「自我表露」理论 —— 由浅到深四层分别为:表层水平(如兴趣爱好),对事物的看法(对人事物的喜恶),人际关系和性格的分享,以及个人隐私。
当我们打算建立安全人际网时,可以主动接近那些值得信任的人,然后再根据自我表露分层,慢慢建立更深层的交往。
信任,建立在相互了解之上,更建立在人品之上。只有敢于托付的关系,才具有真正的信任感和生命力的联结。
Reference
1.  史欣悦 |《自洽》
2. 格来哲·摩根 |《不确定性》
3.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反脆弱》
4. 丹尼尔·卡尼曼 / 保罗·斯洛维奇 |《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
5. 雷德·海斯蒂 / [美] 罗宾·道斯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
人人都懂大道理
却难以控制小情绪
箴言 22:6 |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
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Copyright
||

ing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