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和)意为和谐与宁静,是日本文化的主要基石。
Wa(和)意为和谐与宁静,是日本文化的主要基石。
这种心境在日本社会中的地位之重致使大众对自然的深切欣赏、对极简主义的审美偏好,以及注重保持平和的传统价值观。
当所有这些概念融合便孕育出极致的文化产物——环境音乐和新时代音乐,一种于1980年代初开始在日本国内引起广泛创作兴趣的音乐流派,在过去40年中在该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极大地影响了整个日本音乐界。
随着电子乐器逐渐普及,这类流派开始成为日本音乐的主要构成部分,愈来愈多流行、电子和管弦乐队等各种流派中的知名音乐人开始尝试这种风格,这一流派开始腾飞。
正如日本音乐场景经历的许多情况一样,YouTube的算法近年来在西方国家给这类流派带来了流量与曝光,并引起国际对该音乐流派的广泛兴趣。
在日本以外,这些风格越来越受欢迎,并许爱好者希望追溯其历史,Sabukaru团队此番便进一步介绍这一流派的历史,并展示过去几十年中我们最喜欢的一些作品。
HIROSHI YOSHIMURA -
MUSIC FOR 9 POSTCARDS (1982)
吉村浩 [1940-2003]
已故的吉村弘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氛围音乐大师,为该流派的音乐奠定了标准,并成为20世纪日本音乐中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幻想家之一。
他的许多作品至今仍是该流派中极具标志性的作品,譬如1986年的《Green》和1993年的《Wet Land》,但真正为这一流派奠定基础的,是他于1982年发行的《Music for 9 Postcards》。
这张专辑最初是作为东京品川原当代美术馆的背景音乐,它对乐器的极简式演奏、直接采样自大自然的录音以及动听的氛围吸引了参观者,不久之后,专辑就得到了广泛的发行。
2003年,63岁的吉村弘因癌症逝世。他的唱片在几十年后依旧焕发着生机,甚至在过去五年里由唱片公司Light in The Attic和Empire of Signs重新发行了其精选作品后,在西方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听众。
HIROSHI YOSHIMURA -
MUSIC FOR 9 POSTCARDS (1982)
细野晴臣是日本的音乐巨匠,最被大众熟知的身份莫过于是作为前卫电子合成乐队黄色魔术交响乐团的成员
继乐团于1981年发行的《BGM》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日本零售商MUJI找到细野晴臣,希望他能帮忙制作店铺的背景音乐。
MUJI正在寻找一种愉悦、宁静和极简的背景音乐,细野晴臣提供了一个友好但高度实验性的曲目集合,这些曲目由平静的钟声和渐进的钢琴和弦组成。
这张专辑成为该类型歌迷的最爱,后来于1984年以盒式磁带的形式面向消费者发行。
MIDORI TAKADA -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1983)
高田绿被誉为日本实验氛围音乐场景中的早期先驱,她是日本音乐史上最成功的女作曲家和打击乐演奏家之一。
20世纪70年代,高田绿在欧洲的交响乐团表演,很快她的风格就转向更具实验性,开始探索海外的音乐文化,并对更简约的音乐产生了兴趣。
她在1983年发行的专辑《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因其极具创意的打击乐曲目和超凡脱俗的乐器选择而广受欢迎,从风琴到玻璃瓶应有尽有。
这张专辑时至今日仍是日本最著名的氛围音乐作品之一,并巩固了高田绿作为备受尊敬的音乐远见者的地位。
SATOSHI ASHIKAWA - 
STILL WAY (1982)
1982 年的《Still Way》是芦川聡《Wave Notation》系列的第二张专辑(第一张是吉村弘的《Music for 9 Postcards》),这是芦川聡唯一一张完整发行的专辑,不幸的是他在次年去世了,享年30岁。
这张专辑以突出的竖琴和钢琴为特色,沿袭了吉村弘第一张中的许多相同主题,并以迷人的极简主义舒缓心灵。在这些想法的基础上,芦川聡凭借他的器乐创作在专辑中大放异彩,通过微妙管弦乐的协同作用平衡了每个部分。该专辑的打击乐部分由高田绿演奏。
尽管英年早逝,且推出的唱片数量极少,但芦川聡因其对氛围音乐类型的贡献而受到高度尊重。他富有远见的《Wave Notation》系列将在1984年推出第三部,由柴野小月演奏,并由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埃里克·萨蒂 (1866-1925)作曲。
SUSUMU YOKOTA - SAKURA (2000)
横田进以其创作的传奇Techno和House曲目而被世人所熟知,他偶尔会以化名Ebi进行演出,在1990年代后期涉足氛围音乐,并于2000年发行了《Sakura》。
他的电子音乐作品总是带有层次感、氛围的元素。《Sakura》是一张成熟的氛围音乐作品,横田进巧妙地在其中融合了类似于出现在其House和Techno作品中的结构化节拍。横田进将传统管弦乐队和受自然启发的声音与Glitch Hop的失真和现代电子制作相结合,进一步衍生出了自己的风格。
横田进于2015年英年早逝,享年54岁,但他仍然是当代日本音乐界的偶像,因其对实验音乐的热情而被世人铭记。
TAKASHI KOKUBO - 
OASIS OF THE WIND II (1993)
小久保隆最初以为Docomo和Roppongi Hills Arena等公司和场馆创作各种铃声和背景音乐而被人熟知,他是氛围音乐领域久经考验的工匠。后来因其在1992年至1993年间发行的分为10部分的《Ion》氛围专辑系列而名声大噪。
特别是该系列的第六部,《Oasis of The Wind II》,专辑对大自然的参考和对放松背后的大脑化学反应的仔细关注使其脱颖而出,包括微妙的粉红噪音和高频立体声。
MERZBOW - 
MERZBIENT (2010)
秋田昌美是传奇噪声项目《Merzbow》背后的远见者,他在2010年将他的经典噪声元素注入了氛围音乐类型。
尽管这张长达10小时的专辑从过往的流派先驱那里汲取了大量灵感,但《Merzbient》无疑继承了《Merzbow》的基因,其压缩和失真的乐器近乎令人不安。
尽管这张专辑对于氛围音乐的休闲聆听场景来说太长且太激进了,但它作为将氛围与噪音流派结合的开创性毋庸置疑,一直在推动新的实验视野。
STOMU YAMASHTA -
 IROHA: SUI [1982]
由于父亲是京都市交响乐团指挥的缘故,山下勉在管弦乐的包围下长大,由此对打击乐表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在京都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和伯克利大学进修。
在他以《Iroha》系列踏入氛围音乐风格之前,他持续地在探索从摇滚乐到电影配乐的一系列风格。每张专辑都探索了一个不同的核心元素:天空、水和火。
探索水的专辑《Sui》是特别有趣的作品,受到山下勉的管弦乐根源的深厚影响。

TOSHIYA SUKEGAWA -
 COMPOSITIONS FOR MAGNETIC TAPE (1983)
助川敏弥因其1990年代的《Biocic Music》系列而在氛围音乐领域广为人知,与山下勉的《Iroha》系列相似,系列中的每一部作品都在探索自然的元素或抽象的概念。然而,在这之前,有一个更前卫且可以说更具探索性的项目,即1983年发布的《Compositions For Magnetic Tape》。
这张专辑极富挑战性,它的氛围不是来自大自然,而是来自当时的科技,对这一类型的独特诠释与其同代人对这一类型所采取的轻松而愉悦的方式截然不同。
助川敏弥捕捉声音的不是涓流和鸟鸣,而是扭曲的静电和故障的反馈,尽管他的后续作品在这一流派中仍然备受瞩目,但《Compositions For Magnetic Tape》才是真正展示其创造力和独特视角的作品。
氛围音乐仍然是日本众多最著名的音乐出口产品之一,通过重新发行和数字媒体算法继续继续触达吸引新的听众。

日本社会的结构不仅激发了本土音乐家在该流派中脱颖而出的创造力,还激发了他们追求音乐所营造的氛围的渴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