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发现只要在社交网络上提及新冠相关话题,总有人来问:小孩子要不要打疫苗?小孩子刚满三岁,要不要去打疫苗?为什么要强调三岁,是因为去年我国启动了「3 至 11 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有的小孩子去年还不到 3 岁,今年满三岁了但还没打,这几天一看情况,于是不少家长朋友就很慌。
当然,我理解大家实际担心的是小孩子感染了怎么办
要不要去打疫苗,自己决定。这个我不能给建议。但是,如果是担心小孩子感染新冠后的风险问题,我认为担心的思路不太对
儿童面对的有风险的病毒远比我们成年人多。比如:腺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手足口病、RSV(呼吸道合胞病毒)…… 如果查一下相关统计层面的数据,这些病毒(或许除了手足口)对小孩子的风险都比新冠高,比如轮状病毒,每年全世界保守估计 1 亿儿童感染,会造成 20 万儿童死亡。诺如病毒更厉害一些,每年超过 6 亿病例感染,死亡人数超过 21 万。而且,目前在我国基本也都没疫苗,咋不惊慌呢?


防抬杠说明:手足口死亡率不高,和新冠对儿童的风险在一个量级,但每年感染率也很高。轮状病毒目前有疫苗,但是要付费,估计很少有家长有主动去给孩子接种这个疫苗。
如果担心新冠病毒引发肺炎,还不如担心一下腺病毒感染后造成的肺炎,更为严重。如果有点小问题都往医院里挤,遭罪不说,交叉感染带来的风险其实更大。
当然这么说,不少朋友还是有点担心,万一感染了新冠病毒呢?有没有生命危险?看一下具体的统计数据分析。
上图是我国台湾地区今年以来的数据,从图中的数据看,0-9 岁的儿童,感染后病死率十万分之四。还是 10 岁以下的年龄段。已经发生的场景而不是预测。
有人说这不也有死亡吗?十万个人里还有四个呢。是不是也挺可怕?
这个数据值得害怕吗?
对比一下就知道了。来看一下这个官方数据:2021 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下降至 5.0‰,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 7.1‰。这个已经是历史最低水平。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千分之 7.1。和新冠相比,风险高出两个数量级。
根据我国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的统计数据,2017 年,导致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前 5 位死因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和意外窒息
这种统计报告是 2019 年披露的,统计的是 2017 年的数据,还没看到这两年的数据。里面虽然有个肺炎,但这个肺炎肯定和新冠无关。
有细心的读者会琢磨,似乎有点不对啊。上面图里的是 0-9 岁的,可你说国内儿童数据用的是 5 岁以下的,这能一样吗?再说了,你也没区分打疫苗还是没打疫苗差异。
一般来说,6 岁以上相比 0-5 岁的年龄段,风险其实还略小一点。台湾针对儿童的疫苗一开始是针对 5-11 岁的年龄段的,所以这个年龄段还有疫苗的保护作用。更小年龄段允许打疫苗的时间较晚,更不要说三针了。
有读者或许会问,你弄这个数据图,可信吗?我认为这个数据已经有足够的参考意义,样本涵盖范围足够大,时间范围足够长。唯一有问题的是,病死率(个案致死率)会偏高一点。因为不是全民核酸,不是所有病例都上报,有些人可能无症状或是自己痊愈了。
如果你担心自己小孩子感染了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小孩子的风险要比成年人小多了。如果家里有老年人,重点关注老年人的风险。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到,老年人的风险要比小孩子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80 岁年龄段的老年人的病死率是儿童的 700 倍,即使是 60 岁年龄段的,病死率也是儿童的 50 多倍。
如果还是不放心,非要操心小孩子的风险,那重点也应该关注孩子的日常风险。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一个新冠上,徒增焦虑。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给小孩子吃药千万要谨慎,尤其是要注意肝肾损伤的风险。也请参考一下我之前的这篇文章: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除了关于小孩子感染新冠的担忧,或许还担心别的事儿?再向大家推荐一下这份应对新冠居家防治手册
长按上方的小程序码,即可访问。

题图:由 DeepAI 生成

最后总结,建议记住三个要点:
1.  小孩子的风险比成年人低很多
2 .不要给小孩子吃中成药
3. 不推荐给婴幼儿戴口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