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eth 来源:菁kids北京(ID:Jing-kids)
很多家长一直纠结的问题:身在国际学校(同时招收中国籍和外国籍学生),为什么我的孩子总跟中国孩子玩儿在一起,天天讲中文,而不肯多和班上的外国同学交朋友呢?送你去国际学校,就是要希望你能尽早国际化呀!
出国后,家长的如意算盘基本都是这样的:孩子交个本地的朋友,每天在一起,耳濡目染,很快便能融入当地的文化,语言也能突飞猛进。
但事实是,有些中国孩子从一到国外就开始扎堆儿,甚至越扎越紧密,抱成小团体。
01
国际生和本地生之间
有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
女儿在加拿大读书。
前几天我们闲聊的时候她告诉我,她观察到班上新来的中国孩子,因为语言不是特别好,总喜欢扎堆儿在一起玩儿,老师也会特意安排中国老生照顾中国新生。
因为之前在国内读了很多年国际学校,女儿语言不太成问题(虽然她的朋友会开玩笑,说她有Chinglish口音),很快就交了个只会讲英文的朋友。
得知她交到本地的朋友,我正准备长长的舒口气,觉得她的异国融入开端做得不错时,她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补充了一句,“我的朋友是一个加拿大土生土长的华人,长了一张标准的中国脸。你知道,我还是看亚洲脸觉得比较亲切。”
国际生和本地生之间到底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微妙关系?
女儿上幼儿园大班时,我见到过她和同班金发碧眼的小姑娘一起玩游戏玩得很开心,但是,她的好朋友永远是一水儿的黑眼睛黑头发。
我还观察到,在国内时,不光中国孩子扎堆儿,外国孩子也扎堆儿
对一个外籍孩子来说,他的交友优先级大致是这样的:首选和自己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孩子一起玩儿,其他外国孩子次之,然后是风格比较西化的中国孩子(当然,有可能是拿着外国护照的)。
当语言已经不成问题,到底是什么隔阂,使得国际生与本地生之间,总是有一条看不见的线,阻挡着双方进一步的深入交流? 
这两天,我似乎从一本书中找到了答案。是龙应台早年的 《亲爱的安德烈》。书中,在香港大学学习的国际生安德烈(德国人),这样和他的母亲讲述:
我知道你要罗嗦,要我去结交香港本地生,去认识大陆学生。我不是没有试过,可是这真的很难。国际生自成小圈子,不奇怪。大部分人都是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摸索(需要互相扶持,分享经验)……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比语言更深层的文化背景造成了这种划分——你很自然的和那些跟你成长背景接近的人交朋友。美加来的和欧洲来的,差别大吗?我觉得蛮大的,虽然那个区分很微妙,很难描述。文化气质相近的,就走到一起去了。
交友是实实在在的社交需求,以在一起感觉舒服、有共同语言,且能够用轻松的语言(母语或熟悉的语言)表达,是他们最看重的。
在陌生的、尚不熟悉的环境中,找到和自己相近的人,是对自己的一种慰籍。
这让我想起,早些年曾经有几个一句英文也不会讲的外国孩子,加入当时女儿所在的国际学校,连homeroom老师都发愁怎么和他们沟通。
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来自同一个国家、说着同样母语的孩子相伴左右,那将是一种多大的安慰。
有的时候,我们把孩子想得太强大了。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就应该可以应付得了同学间的沟通,就算磕巴点儿,哪又怎样?他们就应该去尽量挑战自己的潜力,主动点儿不要那么胆小,尤其是在新的环境中;他们应该理解,父母“逼着”他们尽快结交当地朋友,完全是为了他们好。
02
“融入”是必选项,还是可选项?
这半年总有人问我“融入”了没有。我一直觉得,待得时间越久,这问题越没法回答,直到现在依然觉得自己说不清楚。
你觉得你适应了,渐渐熟悉了,知道如何生活。但是说到融入,却总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就像吃了几十年的中餐,突然有人问你现在习惯吃西餐了吗一样,吃是可以吃,但是不习惯、不喜欢、不是真爱。
融入还真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事,除非你刻意的逼自己走出舒适圈、高标准、严要求挑战自己。
以我现在的生活为例:过着国内的节,看着中文公众号的新闻(都帮你翻译好了),在中文网站和app上买东西(再不用一个词一个词的查字典翻译了),学校有中国家长微信群,义工活动也是华人聚集在一起。
好像根本不需要什么文化融入,也可以生活得挺好。尤其是在一些华人高度聚居的城市,据说可以做到出趟门全程中文畅通无阻,邻里之间你来我往、祥和一片。
可问题是,作为陪读妈妈,我们会希望在这国外生活的这几年里,一直这样生活吗?到了新的环境下,内心深处,谁不希望能把这种“旅居生活”的文化收益最大化呢?
但是想体验不同的文化,仅仅扎在现有的中文小圈子里是远远不够的。
我是学英文专业的,不怵英文,可以跟人交流,虽然马马虎虎不标准。
即使这样,在有选择的时候,我还是会不自觉的选择通过阅读中文网站来了解时事;去银行办事,如果正巧碰到可以讲中文的工作人员,我会格外开心、觉得一下子就不那么担心事情说不清楚了。
我也想大胆一点走出去,找机会和当地人沟通,可是how?where?总不能在咖啡馆里直接找人搭讪吧;
我家的左邻右舍,基本终日见不到人影,电影里常出现的那种邻里间一边除草一边打个招呼的场景从未出现过;
开车的时候特意调到当地的新闻台,主持人一半的谈话就像白色背景噪音一样在耳边飘过,什么信息也没给我留下;
也曾考虑过去申请做社区的志愿者,可是疫情之下全都停了。
03
我们的孩子也是多元文化的给与者
想来想去,融入或许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首先是融入一些社交团体。就像学校里留学生们自然而然形成的小团体,住在同一个社区的中国家长们,渐渐聚到一起,成为了中国好邻居。
我们用熟悉的社交互动,抚慰一颗颗在陌生环境下忐忑的心,获取并互相交换生存经验,我们首先抱团取暖,才能获取到进一步开启文化融入之旅所需的能量
理解了自己,再去理解孩子,就容易多了。
留学生们总是喜欢扎堆儿,能说中国留学生跟本地学生就完全没有互动,没有交流?没有和当地学生成为最好的朋友,就无法融入、了解不到当地文化?
其次,谁说那些本地学生对我们的孩子带来的中国文化不会产生兴趣呢?我们一方面在要求我们的孩子在新的环境中向别的文化靠拢,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的孩子也是多元文化的给与者。
我家先生早年在美国工作时,喜欢和身边的中国同胞一起下馆子、唱卡拉ok、周末结伴出游。平日里在办公室、在工作中,他照样和美国同事侃大山、拉近感情,也会被老外同事们邀请一起去泡酒吧,听他们聊着各种他有时候get不到笑点的话题。
所以,我们会不会把“融入”这件事想得太绝对了?以为我们表现得和当地人一样、转换到本地人的思维方式时,我们就彻底的融入了?
最近认识了一位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年、一直从事教育行业的朋友。交谈中,我在她身上清楚地看到中国应试教育留下的印记——严苛,在评判一个学生的时候,专门强调孩子的不足之处,而忽略了他表现得好得地方。
加拿大本地老师都是以鼓励为主的风格。可见,十年的浸润,都无法改变一个人骨子里的某些理念。
一位早年就读美高的留学生在接受一次采访中讲到,她会为了尽快融入而刻意模仿同龄人的行为与习惯,让自己表现得和当地人尽可能相似,内心却充满挣扎
直到工作多年以后她才意识到,她的优势不是自己表现得有多像美国人,而是她的多元文化背景。
不论是把孩子送进国内多元文化的国际学校,还是送出国,我们的终极目标是给孩子创造一个接触不同文化,适应、了解、接纳,并成为自己的过程。
借用在网络上看到的一句话,就是“不依从单一文化,不拒绝异域文化,实现对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
我们真正在意的,是我们的孩子今后在多元文化环境下,能否游刃有余、进退自如。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时,会因多元文化的洗礼而多一些竞争优势
有网友这样总结:
迁徙到加拿大生活的第一年最苦,什么都不适应、不习惯、不理解;
第二年开始渐渐少苦一些;
第三年才能真真正正把心搁回肚子里,日子才开始相对舒心、从容起来。
这不就是漫长的融入过程的真实写照。
写到这里,我决定再次向女儿求证,你到底怎么看待“融入”这件事?
她看着我,一脸的嫌弃,“谁管这些呀!”
文 | Beth 编 | Mina.L  Yuan
图 | pexels
本文授权转载自菁kids北京(ID:Jing-kids),北京国际教育和社区资讯首选中文平台,带你了解京城所有国际学校,汇集各类好玩的社区活动,还有家务技能、亲子度假、国际教育动态等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关注我们,掌握第一手的国际教育资讯。
-End-

更多美国校园直播
敬请扫码关注FS视频号频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