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这篇文章的编号是:0412
全文共有50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最近,在《打开心智》的答疑后台里,看到不少读者朋友对 INKP 有一些实践上的疑问。
于是,今天想聊聊这个话题。分享几个限于篇幅没有写在书里的小技巧,同时也对几个问得较多的问题,做一个整理和汇总。
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整理信息,让知识真正地「为你所用」。
1. 信息预处理(I):多走一步,事半功倍
许多朋友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困扰:
收集信息的时候,非常方便、高效,往收藏夹里一丢,就再也不用管,特别省心;
但等到你要使用的时候,就发愁了:面对着收藏夹里成千上万条未经加工过的信息,束手无策,既不知道怎么去整理,也不知道该如何动手去应用。
这就导致我们对信息的积累,其实成了无用功: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精力,从各个渠道所收集到的素材、观点、案例、知识点,由于缺乏有效的整理,只能被我们束之高阁,放在一旁积灰。
甚至,我们收集得越多、越勤快,堆积的信息就越多,也就更加不方便我们去使用。
这就是许多人常犯的「囤积症」,只懂得不断囤积,却从来没想过,这些囤积的信息,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我提出 INKP 的一大初衷,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如果你觉得 INKP 稍微有点庞大,还未能完全上手的话,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技巧,可以立竿见影地帮到你。
这个小技巧就是一句话:当我们收集信息的时候,多走一步,问一问自己:
我可能会在什么场合下用到它?
具体来说,就是对信息进行「预处理」,提炼出它的要点、场景、关键词,让自己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这条信息是关于什么的,我当初为什么要把它保存起来;以及,在我们需要使用时,能够有迹可循地搜索、定位到它。
举几个例子:
你看到一个很好的网站,传统的做法可能就是丢进书签,但现在,你可以添加一句描述,告诉自己:这个网站是关于什么的,我为什么要收藏它。
你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传统的做法可能就是放进收藏夹,但现在,你可以打上几句批注,提醒自己:这篇文章的观点、大意、要点是什么,我感兴趣的是它里面的什么东西。
你学到一个知识点,传统的做法可能就是记下这个知识点的内容,但现在,你可以再用自己的话去表述:我是在什么场合看到这个知识点的,它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它能够解答我的什么疑惑,跟其他什么知识点联系起来。
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很久,可能就是几十秒到几分钟 —— 你只是把你当下脑海中的想法记下来,并不需要过多地去咀嚼和加工。但是,它可以非常有效地帮你回忆起这条信息的「上下文」,让你在脑海中建立起关于它的「认知地图」,帮助你了解:它从哪里来,可以往哪里去。
这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习惯,不论你是否使用 INKP,我都强烈建议你把它内化、应用起来。
2. 应用型笔记(N):以应用为导向消化笔记
我们做笔记是为了什么?正常来说,肯定是为了「使用」,对不对?
这种使用,可能是向别人转述,可能是引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可能是实践到生活和工作中,可能是解决自己的具体问题,也可能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对某个话题、某个现象的见解和思考……
总而言之,笔记的本质在于:我们的大脑不擅长储存细节,当我需要去获知某个细节时,我能够通过笔记快速地找到它、使用它,不需要再去花费时间,从茫茫的信息海洋里搜寻和整理 —— 这才是笔记的价值所在。
但许多人的习惯是什么呢?要么,就是单纯地摘录,记录下一篇文章、一本书里面的「金句」;要么,就是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对读到的内容发表感慨和评论。
不是说这样不好 —— 这倒是的确「把书读薄」了,但这样一来,你的笔记会变成什么样呢?充满着一条条句子。
这些句子可能是松散的:上一条可能来自这一章,下一条可能来自那一章;同时,它们可能是独立的,无法形成一个整体,也就无法归纳出有效的观点、步骤和思想出来。
你只是捕捉到了瞬间的吉光片羽,它们当然很有价值,但还不足以很好地榨干这条笔记的价值。
一个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以应用为导向去消化笔记。也就是问自己一句话:
当我需要使用这则笔记的时候,我希望它是什么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读到一篇报告,很翔实、很丰富,传统的做法可能是一边读,一边记下你脑海中闪过的想法和评论,这很好,但可能还不够。
更好的做法是:在阅读之前就想一想:如果我有一天需要这份报告,我会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如何整理它,才能更加方便到时我去使用?
那么,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就可能会这样做笔记:
这篇报告最主要的结论是什么?有哪些要点是我最关心的?有哪些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实和数据?它们给了我什么启发和思考?如果我想进一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可以从哪些渠道补充?等等。
换句话说,就是做一份「以我为主」的总结。这样,当我再一次打开这页笔记时,我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这篇报告对我而言最有价值、最符合我需求的信息,无需再对其进行重复的阅读和加工。
再比如,你读了这篇文章,传统的做法,可能是「正着」去整理文章的梗概和框架:这篇文章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怎么讲……这是一个「以作者为主」的思路,但它是不够好的。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倒着」去整理和消化。比如:这篇文章里有哪几个方法是我感兴趣的?它们可以如何融合到我的生活里?它的具体步骤是什么,要注意些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地方可以根据我的实际情况调整?最后附上文章的链接,方便需要溯源时能够找到它。
这样一来,你看到这则笔记,就能立刻知道:这则笔记对我的价值是什么,我该如何把它「用起来」。
这个技巧跟第一点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呢?它相当于是第一点「信息预处理」的延伸和完整版。换句话说:
  • 「信息预处理」是用在收集(I)的阶段的,通过对信息打标记,让我们更好地「熟悉」它。
  • 而「应用型笔记」是用在整理(N)阶段的。通过对笔记进行提炼和整理,把它变成符合我们需求的样子,让我们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可以立刻上手,无需花费时间去重复整理。
它们背后的原理,都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 工作台(K和P):把视野拔高,让思想连接
「应用型笔记」讲的是对于单则笔记的加工和优化,把它变成我们需要的样子。不过,仅仅止步于此是不够的。
关于一个话题,我们往往会积累大量的资料 —— 我们不仅仅需要消化这些资料本身,还需要把它们结合起来,提炼出对自己有帮助的养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时,就需要一个工作台,也就是 K。我们可以把 K 作为一张工作台,把这些相关的资料和笔记作为素材,在上面任意地拼贴、组合、连接、碰撞……
也就是说,不妨多问自己一句话:

这些内容之间可能存在什么联系?
举个例子:你读完这篇文章,按照「应用型笔记」记录下来,就没了吗?不是的。这篇文章是关于知识管理的,那么,你可以找一个空闲的时间,梳理一下自己关于「知识管理」这个话题所知道的东西,问自己:
我从某某那里学到了方法A、方法B,从某某那里学到了方法C、方法D,又从某某那里知道了原理E、原理F……那么,所有的这一切彼此间有什么关系?我能否结合这些知识,整理出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结论?
不妨把「知识管理」这页笔记 K 当做画布,把你从其他地方获得的相关知识作为颜料,按照你的思路,在上面尽情地碰撞,研究,思考,挥洒。
最后你留下的是什么呢?可能是一系列你思考过的「草稿」,以及一个大致的流程。这个流程可能是你糅合百家的思路整理而成的,这一步可能主要参考自方法A,下一步可能主要参考自方法C,再下一步可能结合了原理E对方法D进行微调……等等。
当然,这只是一个雏形,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你还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去试着使用它,记录下你使用的感受和想法,把它们作为反馈,去微调的这个方法的步骤,改变它的参数,一步步把它调整到更加适合你的实际情况,让你感到如臂使指,贴切无比。
那么,它就是属于你的,是你自己提炼出来的方法论。
这就是 K 的作用:我们并不是要建立一个百科全书,而是通过 K,让思想进行碰撞和融合,最终得出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翔实的操作指南。
当然,这个例子可能有些复杂,实际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简单的例子,都可以用这个思维方式来践行。比如,关于某个有争议性的话题,你读到好几篇文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办?相信其中某一篇吗?还是都不信?
不是的。更好的做法,是浏览一遍这些文章,提炼出它们各自的观点和论据,再把这些观点和论据放到一起,看看它们彼此能否形成交锋。比如,你可能会发现:A的某个观点其实被C的文章推翻了;B的某个论据其实在D的文章里有更新的版本……诸如此类。
那么,你就可以糅合这些文章的观点,来得到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更全面、更准确的结论。
简而言之:
  • 对于实践性的知识而言,你最终留下的 K,可能就是一份操作步骤、注意要点和经验总结;
  • 而对于理论性的知识而言,你最终留下的 K,可能就是你自己对各种观点通读之后,自己的解读和结论。
这个方法对于工作和项目笔记也是非常适用的。比如,你在处理某个项目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那么,不要只是把这些资料堆积起来,放在那边,这样它们是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的。你不妨「多走一步」,对这些资料进行提炼和消化,问自己:这些资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有一天我需要用到这些资料,我会希望它们是什么样的?
那么,你就可以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
我在这次项目中尝试了什么做法;获得了哪些经验;遇到了哪些问题;有什么要点是可以迁移到下一次的项目里面的;如果我想进一步了解上述内容详情,我可以在这堆资料里的哪些地方找到它们,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以点(K/P)带面(N),把信息编织成网络,组织成有序的结构,让自己能够鸟瞰和检索它们,这才是有效的管理方式。
4. 其他几个简单的技巧和答疑
1)延后笔记
很多朋友问:读文章、读书、看视频时,经常觉得每一句话都很重要,都想记下来,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怎么办?
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你接收到的新信息太多,大脑对新信息会有一种近乎于贪婪的欲望,因此你会感到每一句话都不舍得放弃。解决的方式也很简单:不要立刻做笔记,而是延后一段时间再做。
举个例子:我读书的时候,不会一边读一边做笔记,而是以知识点为单位,读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可能几页到几十页),我会休息一下,在脑海中咀嚼和回想刚才读到的内容,再用关键词的形式记下要点(可能就是几个字或几句话)。
然后休息完了,继续读。等到晚上,我再对白天记下来的要点进行整理,按照「应用型笔记」的方式做成笔记。
那么,有了这么一段「延后」的时间,就可以抵消掉大脑对新鲜信息的渴望效应。你会更加清楚地发现:哪些内容是你感兴趣的,需要详细研究;哪些内容是你不太感兴趣的,仅仅知道就可以。
与此同时,这种延后做笔记的方法,还可以迫使大脑通过「回想」去巩固和加强记忆,避免把信息记下来随即就抛之脑后,非常有效。
2)时间安排
经常有人问我:我每天花在知识管理上的时间是多少?但其实我的时间对大家并不太具有参考意义,因为我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因此,大家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安排时间才好。
我个人建议:如果有时间,可以每天花半小时到一小时整理自己的一天(包括日记、笔记、任务等);如果实在太忙,也可以降低频率,比如两天一次、三天一次,甚至一周一次,都可以。
进一步,实际上,所有的知识都一定要经过大脑的加工和咀嚼,才能真正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传统的记录和收集方式,实际上是把「加工咀嚼」这一步放到了最后,等到去使用时才被迫拿出来咀嚼,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信息被堆积,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看起来节省了时间,实际上是降低了效率。
而 INKP 也好,其他的知识管理法也好,其实无非只是用更合理的步骤去优化这一整套信息管理的流程。让更多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加工咀嚼,被我们所利用,提高效率。
简而言之:
你需要吸收、内化的知识越多,你所付出的时间就必然更多,在这个情况下,INKP(及其他方法)能够帮你提升的效率就越高;
反过来,你需要使用的知识越少,你花费的时间就越少,在这个情况下,方法能够为你提高的效率、起到的作用,也就越少。
所以,并不是我们使用的方法消耗了多少时间,而是我们为了满足需求需要消耗多少时间,方法只是一种满足需求的手段而已。
3)重视整理
许多人容易遇到一个问题:由于收集信息的速度远远高于整理的速度,日积月累,就一定会导致我们收集的信息过多,经过整理和吸收的信息太少,怎么办?
我自己的做法是这样的:
(1)安排好输入和整理的时间比例。比如1:1。这个时间比例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但整理的时间一定不能太短,要培养起重视整理的习惯。
(2)整理时先纵览一遍收集箱,让思绪游动,充分去发散,看有没有能够触动、碰撞、联系起来的事物。
(3)整理N和K时,按一定的框架结构去梳理,会事半功倍。比如我自己一般采用金字塔结合What-Why-How的模式。
(4)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收集箱里面的信息还是很多,那就让它们堆积着吧,不用过度在意。如果有些信息点一直停留在收集箱里面,没有被我们分发和整理,那么可能意味着我们现阶段并不太需要它。因此,放下对「清空收集箱」的执念,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清空它,而是从外界信息中获取、提炼我们想要的知识点。
4)工具推荐
关于 INKP 和知识管理,我自己现在是用 obsidian 来完成。我把 obsidian 作为知识管理的主阵地,同时再辅以 flomo + Raindrop.io + Cubox + Zotero 来辅助。
其他工具,像 Logseq、Notion,也都是不错的。你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看看哪一款更加符合你的「手感」。
简要来说:
  • 喜欢灵活、轻便、功能强大,愿意折腾,首推 obsidian。
  • 喜欢大纲模式,首推 Logseq。
  • 喜欢一站式管理,喜欢设计各种各样的模板和数据库,首推 Notion(以及类似的国产工具)。
  • 平时使用比较轻度,希望在手机上有良好体验,那可以试试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老牌工具。
另外,最近也有几款比较新的工具,值得推荐:
  • 如果你对白板有较高要求,喜欢可视化的呈现,可以试试 Heptabase(及类似的国产工具)。
  • 如果你不介意云端储存,可以试试 Tana,体验很棒。
当然,用纸笔也是可以的,我自己也用纸笔实践过 INKP。原理和流程都是一样的,只是整理起来稍稍麻烦一点,不方便搜索而已。
——  闲聊时刻 ——
很久没有写效率类和生活管理类的文章了。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和指导。
最近优化了疫情防控措施,相信许多人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可能也开始有了出门的计划。一定要做好防护喔!气温较低,流感和新冠都更加活跃,大家千万好好保护自己。

也很欢迎大家分享自己应对疫情的计划和经验。
————
我为《打开心智》做了一个答疑通道,点击图片即可进入:
也可以从:公众号 菜单栏 - 书的答疑 进入。
里面有3个内容:
  • 提问通道:阅读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里面提问,我每天都会回答问题。
  • 更新通道:关于书的更新、补充和修正,我会集中汇总到里面,可以时不时进去看一下。
  • 书评通道:汇总读者分享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现正举办「书店打卡征集」和「读书笔记征集」,每周抽奖,欢迎参与!
————
《打开心智》正在天猫热销中:
复制下面淘口令,打开淘宝APP粘贴即可:
1:/《bnuvdZqGb2n₴
谢谢大家的支持!
最近比较受欢迎的文章:
THE END
-  晚  安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