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崩了”,忙于找工作的毕业生大概都有这样的共鸣。
马上走出校园脱离学生身份、自主安排人生,本应对社会生活充满期待与向往。但事实是,很多人一边祈祷答辩通过顺利毕业,另一边又害怕毕业。
所谓害怕,往往不是因为真的没有工作机会,而是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感到毫无头绪。
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为什么会这么难?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还没想好要做什么
在知乎上,毕业常常和“迷茫”这个关键词捆绑出现。快乐的大学时光过去,到了面对现实的时候,一些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学四年什么也没学到”“不知道能干什么”。明明快毕业了,却有着失业般的心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校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虽然绝大多数在读大学生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也只是停留在“想想而已”的层面,有清晰明确规划的仅占一成[1]。
不提前为未来做打算,让很多毕业生在求职季手忙脚乱。简历“一键海投”,要么由于不匹配石沉大海,要么在面试过后感到不满意。就像滴滴司机的那句灵魂拷问,“你有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
恰恰是“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让毕业生择业时缺乏全面、长远的考量,变得无助、急躁。
 许多大学生正是因为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而处于毕业即失业的状态 / 视觉中国 
比如,应该继续留在学校所在城市还是回家工作?应该进入专业对口的行业,还是在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行业重新开始?选择大公司的平台还是在小公司独当一面?适合做幕后执行还是与客户正面沟通?
很多人毕业证上的专业虽然写得具体,却甚至连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领域、发展的大方向都还没有想好。
工作领域在就业中,是最基础的一环。不过看着社交媒体上的“金融民工”、“传媒打工人”、“大厂螺丝钉”的发言以及各种“劝退贴”,毕业生难免望而生畏。再加上缺乏实践经验,他们也不知道科创、互联网、快消等领域到底哪个更适合自己,所以更加迷茫和纠结。
媒体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毕业生干脆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先找份工作干着,大不了日后再换[2]。
但要知道,对于初次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并不是公司规模或所在岗位,而是工作本身所处的领域。第一步踏在哪里,对日后轨迹有着连锁性影响。毕竟,换公司容易,转行却难得多。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工作本身的行业领域尤为重要 / 视觉中国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关于第一份工作的调查显示,7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会影响职业观念和规划;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个人的职业基调和未来从事的行业,也是由第一份工作决定的[3]。有媒体对小红书、豆瓣等社交媒体关于转行的统计发现,许多人因当初入错了行而后悔,在走了不少弯路后准备转行时,最看重的就是“职业前景”[4]。
假如一个毕业生选择了教育领域作为第一份工作,当他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行业,而想转行到自己更感兴趣的游戏领域时,恐怕有着非常高的学习成本。相比具有相关经验的从业者,他的竞争力也会更弱。
因此,各领域本身的高门槛和转行要付出的高成本,让毕业生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零基础学编程”,不是人人都能轻易成功的。
选择工作领域,思路要打开
既然没想好选什么领域,随大流选最热门的一定没错,这是很多应届生找工作时的心理。
但其实跳出框架会发现,就业不一定要在热门领域扎堆。
比如互联网领域在“大厂光环”的加持下,已然成为年轻人眼中的“香饽饽”和“高薪”的代名词。
智联招聘《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表明,约四分之一的应届生期望进入互联网、IT相关领域,对比之下,其余各领域的偏好均不足10%[5]。
这一领域也恰好符合毕业生对找工作时最看重因素的排序——60%以上的毕业生将票投给了“薪酬福利”[5]。麦可思对本科毕业生10年间的薪资统计发现,“互联网开发人员”已经连续10年登上应届本科生高薪职业TOP10榜单[6]。
互联网大厂依旧是大学生们扎堆选择的热门领域 / 视觉中国
除了常年热门的互联网,有报告显示,教育业和建筑业曾成为2020届毕业生就业数量最靠前的两个行业,同样属于热门行业[7]。
大家都想搭上这趟列车,也意味竞争必然更加激烈。在智联招聘对互联网领域相关职位竞争指数的统计中,“僧多粥少”几乎是普遍情况[8]。今年的春招中,认为今年比去年更难找到工作的,房地产、金融、教育行业从业者比例位居前三[9]。
不难看出,“钱景”固然重要,“前景”同样不可小觑。与其一味追求多数人眼中的热门领域、高薪工作,不如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多关注其他处于上升期的新兴领域,为未来发展考虑。
对比麦可思对2010届和2019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的数据能够发现,十年前最吃香的还是金融、财务行业的相关职业,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到了2019年,“游戏策划员”这样的新兴领域职业反而成了薪酬最高的[10]。
 游戏领域的薪酬待遇就很不错 / 视觉中国
当下,新能源、元宇宙等领域已经展现出充满活力的发展态势。如《新能源行业人才需求与发展环境报告》显示,新能源行业的职业薪资不但高于平均水平,也被全行业超半数职场人认为是“潜力股”[11];《2022元宇宙行业人才发展报告》数据表明,今年1-7月,全平台元宇宙的相关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16.6%[12]。
所以在做选择时,要看的并不是人人追捧的领域或已经步入成熟期的“夕阳产业”,而是未来有巨大潜力、蓬勃发展的蓝海。
我们或多或少了解过的5G、新能源汽车、芯片、超级计算、大飞机等,都属于科创领域诞生的硕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科创领域作为加速崛起的蓝海,就是个非常好的就业选择。
近年来,科创领域一直是国家政策倾斜扶持的重点,从科技体制改革、成果转化、产权保护、奖励机制到人才发展等多个层面均有全面覆盖,彰显了科创的重要地位,促进了良好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的形成。
科创领域未来有着巨大潜力、蓬勃发展的蓝海 / 视觉中国
在不断壮大的科创领域中,不但聚集着许多“由小到大”成长起来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也汇聚着一批 生命力旺盛的中小微企业。
“科创小厂”发展势头迅猛,2020年和2021年两年间,科创企业应税销售额平均收入增速超25%。在有融资历史的科创型中小型企业中,其收入规模比全量平均高81.8%[13]。
良好的效益同时增强了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在校招中的吸引力。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科创中小微企业竞争指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17%,新兴风口行业如智能制造、芯片、生物医药等成为了最受关注的求职选项[13]。
在科创领域,根据微众银行微众企业+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年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校招趋势报告》,中小微企业中的年轻人有机会获得比期望值更高的薪酬,也得以突破自我、创造价值。
报告还指出,2022年的校招中,一些科创中小微企业校招的职位起薪超过万元。年轻人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配备和充分的项目经验,在喜爱的领域发光发热[13]。
因此,将科创领域作为毕业后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许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选择,其实没有那么难
伴随着一大批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崛起,许多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已经开始凭借强硬的实力走向大众视野。
很多科创型的中小微企业的公司体量相对较小,但已经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亮眼的成果,相当具有发展潜力。
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些中小微企业已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些企业拥有强大的科研型技术团队,致力于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等称号[14]。
同时,这些企业也更灵活包容,愿意给予毕业生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有力支持来培养新生力量、储备力量。如在对一些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采访中,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基于公司既有研发实力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吸纳年轻力量进入核心岗位、组建高质量团队,有利于通过创新元素和差异化策略赢得市场竞争[15]。
 不少中小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 图虫创意
在科创型中小企业,年轻人有大量的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实现个人价值。《2022年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校招趋势报告》表明,78%的校招生在一年半内完成了晋升,不断打开事业格局[13]。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些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由于知名度较低,虽然实力强劲,却面临着“有岗位,无人才”等招募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快速更迭的行业风口中,毕业生容易缺乏判断力,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忽视、错失合适的就业机会。
选择,其实不该那么难。
 面对信息差的不对等难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 图虫创意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微众银行企业金融品牌微众企业+联合智联招聘,推出2022年科创企业校园招聘“惠蓝种子计划”。这一计划通过免费为科创中小微企业提供云上双选招聘服务,帮助毕业生和企业实现精准匹配。
“惠蓝种子计划”能够帮助参与的科创中小微企业突破一般招聘平台的被动性,搭建一个与高质量应届毕业生直接对话的通道,让毕业生更加了解企业实力和发展方向,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截至目前,“惠蓝种子计划”已经云集了超500家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超过一万个招聘岗位吸引应届毕业生,吸引近27万毕业生投递简历,累计投递近80万次。不少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借此机会实现了“双向奔赴”。
入驻双选平台的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绝大部分是微众银行微众企业+的客户,他们大多拥有非常良好的资质及发展势头,为毕业生的选择增添一份安心 。这些企业覆盖高端制造、新能源、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国家级战略赛道,大量开放的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项目管理、机械设计等专业性岗位与毕业生所在专业十分对口。
毕竟,让有实力“造火箭”的人才去“拧螺丝”,对企业和求职者双方来说都有些浪费。“双向奔赴”的新型模式,不但能够帮助企业高效锁定最适合的人才壮大团队,也能吸引更多“专精特新”的人才选对方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持续在热爱的领域深耕和作出贡献。
 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覆盖面广,让更多的毕业生有了新的选择 / 图虫创意 
在当下,“人才”正被视为自主创新的关键。微众银行此次联合智联招聘推出的“惠蓝种子计划”正是看到了人才资源的重要意义,旨在助力重点产业、创新型产业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以人才为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惠蓝种子计划”专属网页已在智联招聘平台上线,不但对所有志向在科创的毕业生们敞开大门,也欢迎更多科创企业踊跃报名加入。学生可在网络搜索“惠蓝种子计划”2023届科创企业联合校园招聘,企业可关注微众银行企业金融公众号回复“校招”参与项目,共同拥抱大科创时代!
以这次校招活动为起点,微众银行微众企业+将在未来面向各领域提供更多人职业机遇和人才培养支持,不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处于其他阶段的求职者,都从中获益,画出最优美的职业曲线、把握人生发展方向。
[1]孙宏艳.(2020).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大学生找到发挥自我潜能的路径.光明日报.
[2]程婷.(2020).应届毕业生求职图鉴,“骑驴找马”心态的人多.澎湃新闻.
[3]中国青年报.(2022).快看数据|第一份工作重要吗?超七成受访者认为会影响职业观念和规划.
[4]DT财经.(2022).2022年,转行的打工人都去了哪里?
[5]智联招聘.(2022).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6]麦可思.(2021).2012-2021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7]麦可思.(2021).就业蓝皮书: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8]智联招聘.(2021).2021年互联网产业求职指南.
[9]智联招聘.(2022).2022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第一期).
[10]DT财经.(2021).高考出分了,学什么专业有钱又幸福?
[11]智联招聘.(2022).新能源行业人才需求与发展环境报告.
[12]智联招聘.(2022).2022元宇宙行业人才发展报告.
[13]微众企业+,智联招聘.(2022).2022年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校招趋势报告.
[14]中国经济新闻网.(2022).微众银行微众企业+“惠蓝种子计划”已获20万次简历投递.
[15]中国经济新闻网.(2022).专精特新直播招人 微众银行微众企业+“惠蓝种子计划”空中宣讲会上线,为科创企业跨空间实现人才对接.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小熊  图片编辑 | 小熊
审核 | 李梦一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