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精神忧郁更痛苦的,
是文明带来的压抑
文:渠敬东  编:荞麦
在文明的压抑下,哪里才是归宿呢?在弗洛伊德的眼里,文明的一大功用,就是用“一部分的快乐来交换一定的安全”。
安全的代价,就是人被剥夺了满足欲望的可能性。压抑与反抗是同步的,这种紧张关系表现为人的性驱力因文明化而产生的社会规范。这是一种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斗争,人以无意识的“反常”来反抗意识中的“正常”,被文明意识定了性的“变态”,却成了生命得以拯救的一线契机。
诸如幻觉、呕吐、噩梦等,连同“正常人”的梦、笑话与口误等,都成了身体在无意识层面的表达。
意识的自我审查,统统要将此革除掉,就像今天的那些学科评审机制将各种非常态的奇思异想都排除在外一样。
弗洛伊德告诉我们,所有这些无法通过正常意识得到表达的病症,恰恰是一种正常的灵魂机制,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都是官能症的患者,都有获得解救的机会。
思想又何尝不是呢?一旦置于学科体系,失去应有的言说力度,思想就会沦落,成为反常。
精神分析简直就是现代科学的隐喻,其常态化的时刻,就是被压抑的时刻。然而恰恰是这个时刻,也是可能得以升华的时刻。升华实际上是现代人从爱欲到神圣的解救之路。
这是一种个体灵魂的“生长机制”,不过,这里所说的个体,并不是自足的,假若没有精神分析师,患者便找不到升华的途径,而没有患者,精神分析师的灵魂也是无法得到成长的空间的。
人类若不从婴儿降生,便永远处于文明的堕落
在弗洛伊德看来,在人的身上一直存在回归原始状态的保守性,重返事物早期状态。
从希腊神话和哲学,直到《圣经》故事,皆强调人的原初性乃为两性合一的人。而且,人的生命与死亡驱动力紧密地联系起来,远远超出现代人防护自己的动力。
生与死的交织,不是由从个体到现世的安全筹划可以把握的,而是将原始与现实、儿童与成人、凡俗与神圣错综复杂地交叠结合起来。
同卢梭一样,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是神圣的,没有两性分化,并没有受到成人的那种性别意识的压抑。儿童的纯洁无瑕的形象,与欧洲文明中关于神圣的想象直接叠合在一起,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圣子”。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的诞生状态,也说明了这种神圣性状态。但让儿童进入到社会之际,情况便全然不同了。
从儿童到成人的生命过程,与人类从史前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的进程是相互叠合的。儿童时期那种分散的快乐原则,逐渐被社会性的规范原则所遮蔽,强大的“超我”覆盖在了灵魂之上,羞愧、忏悔与自律成了保全生命的法则。
不过,就像巫术的幽灵总是徘徊在宗教和教化时代里一样,所谓成年,也并不意味着童年期的消失;俄狄浦斯终究只是一位王子,他只有弑杀和取代了自己的父亲,才能解除压抑。但也恰在此时,“所有官能症的根源”都依此情结而生成了:“违反律令的欲望,仍然继续存在于无意识与服从当中。”
在俄狄浦斯的寓言中,“弗洛伊德建立了一种人借以渴求其自身限制的法则。
一方面,作为俄狄浦斯情结驱动力的反律法的情感,带来了自责与罪恶感;另一方面,自责与罪恶感所带来的对于自由的摒弃,则体现为抑制。
弗洛伊德构建起了他自己关于压迫与反抗的学说。而精神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这一系列无意识重新暴露在意识之中,建立一种从儿童的神圣性到被压抑的情结所带来的无意识反抗,从一种对童年记忆的揭示,再到对人类历史原始的溯源,并在意识中得以彻底敞开,这样一种涅槃般的灵魂新生的完整链条。
▲俄狄浦斯王的悲剧
从无意识的抗争到思想史的回溯
精神分析的工作需要广泛铺开:既要回到人类的历史的童年,又要回到个人的童年的历史,既要回到患者的压抑和反抗的历史,又要回到治疗者的同样的历史,既要回到治者与患者双方之间移情展开的历史,又要回到思想本身被科学文明所遮蔽并与之斗争的历史。
在这个意义上,弗洛伊德的思想,也像黑格尔那样,做出了类似于“真理即全体”的探索和尝试。
巫术时代乱伦禁忌中的触摸恐惧症,俄狄浦斯悲剧中的灵魂矛盾,从犹太教的“割礼”到基督教的“圣餐”,再到新教理性化的除魔,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所经历的灵魂压制和无意识抗争,乃至一种思想在一套成熟的学科体制中所遭受的吊诡的命运,都是同样的。
那些依照所谓的常识被我们视作偶然的神话、寓言和故事,一个人的口误、梦话和臆念,甚至无意识言说中的双关、感叹和静默,也都同样与人类的多重历史有着本质的关联。
只有寻找人类与个人的、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历史的全部关联,我们才能发现灵魂的隐秘,才能重返一种真正神圣的真理之中,让灵魂获得“拯救”。
由此看来,思想永远存在于整体历史和世界的关联里,所有人的历史与一个人的历史是同样的历史,患者的历史与治者的历史是同样的历史,思想发生的历史存在于每个人的历史之中,若没有了像平常人的那种压抑与挣扎、快乐与痛苦、沉想与呓语,就不会有真正的思想,学问也无法寻得自己的根基。
▲彼得.沃森
不懂思想史,便无法理解弗洛伊德,更无法发掘自己内在心理的潜在可能。弗洛伊德思想深深镶嵌在了整个思想史的脉络之中,无疑是一种思想的闭环,对它的任何挖掘都可能带来新的惊奇和震撼,并牵一发而动全身,让人对思想的感悟一发不可收拾,这正是思想史的魅力。
彼得沃森借这个伟大人物,将人类的20世纪思想与之前世纪做了最明确的划分,从火的发明、使用到互联网技术的遍及,他的承上启下地位在沃森思想史中被完整的呈现。
为此,我们诚挚推荐这套“不被简化的思想史”——彼得·沃森的《思想史:从火到佛洛伊德》及其续作《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阅读收藏本书至少有以下几点理由: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思想史,写作视野堪称后来者的楷模
以往思想家写作虽被称作百科全书式,比如狄德罗、康德……然而或者受限于现代知识体系尚未形成,他们的思想很难回应当下各种社会症状,比如人们对进化论的误解、基因技术带来的伦理困境……其作品只能算作人类全部思想的一部分尽管他们思想影响巨大,也有相应的写作意识,但却很难写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史”。
彼得沃森的思想史写作在学术日趋成熟的时代,他的多学科的视角——汲取各学科的最新学术成就,通过增添古生物学、科学史等最新的视角,不仅保证写作的完整、还借助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增进思想的真实。其细致编织的思想之“结”与“环”,手笔令人惊叹。
·被学者赞誉为“吉本、司马迁”一样的写作
堪称恢弘的历史书写,在东方首推司马迁的《史记》,西方则非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莫属,他们的历史写作之所以能流传后世,不仅是对历史真相与教训的呈现、反思,更在于他们能链接到那些历史中那些永恒与不变的东西——天道、人性。
在某种意义上,沃森的历史书写也正是接续于这一传统。不仅记录了历史上的各种人类创造,还将不同文明相互勾连,通过“历史”为纲,思想为“要”,连结人类的智慧与永恒。因此有学者赞誉为“吉本、司马迁”一样的写作。
·先知书店独家定制私享版
这套书作者倾一己之力撰写的这本百万字的巨著,一经出版便在西方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自2000年初版以来,已多次重印和修订,被誉为从当代视角解读人类思想的最为杰出的作品。先知书店有幸与出版社达成合作,专门为书友定制了这一私享版本。识图扫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