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读者:梅子
每一天我们和多少人擦肩而过,每一秒我们和多少故事失之交臂?科技的发展,让生活越来越便利,我们无需周围的人就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渐渐对于附近的人和事变得“无感”。作家路遥曾在《平凡的世界》里感叹:“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演员的鸡毛蒜皮吃喝拉撒,也不愿去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所以,有段时间我迷恋上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录制场景很简单:两把椅子,两个人,面对面,你说,我听。没有窥探隐私的猎奇,没有居高临下的评价,主持人温柔平和,静静倾听,只是偶尔简单回应。
《和陌生人说话》剧照
这是一个信息过载,充满了焦虑不安,充满了喜悦兴奋的魔幻年代,每个人都捧着手机,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失去了和他人交流的欲望和兴趣。但是,她总觉得人与人内心和内心之间的连接恐怕还是需要这样一些最朴素、最原生态,甚至是很笨的瞬间吧。比如,面对面,试着靠近,试着倾听。
主持人陈晓楠说,听多了别人的故事,再看见那个马路上筑路的工人,以前觉得他们是城市的符号,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多看一眼。但是她在农村采访了非常多的家庭,再回来就会觉得他们是一个又一个的父亲。快递小哥到把东西送上门,她总在偷偷地想,这个人给他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做工的人》剧照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生命固然复杂,但基本的主题无非十二个字: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从这个层面来说,无论是富贵显赫,还是贫穷卑微,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曾经看过一部很火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虽然是讲家庭暴力的,但给很多人留下了心理阴影。不主动和陌生人说话,也成为很多人的处世准则,包括我自己。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照
几年前,去云南旅游,一碧万顷的洱海,浪漫唯美。豪华气派的游轮上,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汽笛长鸣,提醒还在岛上流连的游客船要开了。我身边有个中年男人对着远处黑压压的人群用我听不懂的方言大声喊着什么。忽然,男人切换成普通话对我说:能借用一下你的手机吗?迟疑了一下,我还是把手机递给了他。
在我目不转睛警惕的注视下,他拨出了一个号码,用方言呜哩哇啦说了几句话。不一会儿,一个气喘吁吁的女人拉着一个半大的孩子来到男人身边。估计他们是一家人,在人潮里走散了,终于团聚。满头大汗的男人把手机还给我,并一再表示感谢。我为自己刚才一刹那的迟疑和犹豫感到汗颜。
《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剧照
清晨去集贸市场,水果蔬菜米面粮油买了一大堆。肩扛手提,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三步一停。身后忽然响起一个温和的声音:要不要我送送你。原来是位骑三轮车的老奶奶,满头银发,笑眯眯地看着我,眼神充满期待。我脱口而出:不要,谢谢你。三轮车迟疑了一下,开走了,但又在我旁边停下来,老奶奶又说了三个字,不要钱。因为确实快到小区了,我拒绝了老奶奶的好意。但这三个字让我羞愧,是不是因为生活太艰难,我们慢慢遍体鳞伤,充满戒备,也慢慢硬了心肠。
你会主动和陌生人说话吗?现在的我经常会。比如小区里的保洁大姐,门口的保安大哥,菜市场摆摊的阿姨,打扫卫生的环卫大妈,都能成为我的聊天对象。你可能以为我是社牛,不,以前的我是货真价实的社恐一枚。
整个学生时代,我都是埋头学习,沉默寡言,甚至直到毕业也没和班里有些男生说过一句话。很多同学对我的印象是:成绩优异,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封闭自己。
《垫底辣妹》剧照
但随着阅历的增长环境的变化,人是会变的。不知道哪一天,我成了话痨,一度被压抑的表达欲望喷薄而出,同事朋友聚会聊天,我总是话语最稠密负责活跃气氛的那个人。单位的团拜会上,我竟然勇敢到可以上台讲脱口秀、演小品。而且,忽然有一天,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我爱上了和陌生人聊天。也许因为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记者,也许因为我前半生的人生轨迹是从校园再到校园,工作环境单纯,想在仅此一次的人生里多些体验,想在别人的故事里丰富我的人生,拓宽感受生活的半径。
比如,夏天早晨,我去绿地公园跑步,看到一群席地而坐等着领活干的大妈。她们衣着简朴,面容沧桑,头发花白。一瞬间让我想起了生活在乡下的母亲。我立马社牛附体,主动和她们搭话,类似电视上的街头采访。
《老闺蜜》剧照
百无聊赖沉默不语的大妈们立刻兴奋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回答我提出的各种问题。有的说工作内容是给绿化带拔草、浇水等,太阳那么毒辣,很受罪。一天60元,不管饭,只发一瓶水。有的说不能马上拿到工钱,几个月甚至半年才给结一次。有的说年纪大了不好找活,闲着又无聊,多挣俩钱总是好的。我说,这个绿地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丽,也有你们的功劳,谢谢你们啦。她们都开心的笑了。
有段时间迷恋上养花,对自然界的花花草草特别感兴趣。晨跑时总会经过一座公厕,看到前面有块菜地,蔬菜长得郁郁葱葱,油绿喜人,还有几株很高的植物开了绣球花一样的花束,很美。我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并自言自语“这是啥花啊。”负责打扫公厕的大妈走上来告诉我这是胡萝卜开的花,菜地是她开辟的,蔬菜是她种的。
《欢迎光临》剧照
然后,我和大妈就顺势聊上了,很快了解到如下信息:大妈老家是东北的,为了爱情,背井离乡,嫁到我们河南。说到这儿,大妈神情有些羞涩。40年了,大妈一口地道的东北话顽固地一点没被同化。乡音虽然未改,大妈的饮食习惯倒是改了。刚来河南,喝不惯河南人爱喝的面汤,黏黏糊糊的,跟浆糊一样,怎么下咽?现在一天不喝都不行。说到这儿我和大妈都乐得前仰后合。
其实,我每天都能看见她要么孤独地坐在公厕门口,要么背对我打扫厕所,要么操着一口东北话高门大嗓吐槽那些素质不高不冲便池的人,但因为矜持从没打过招呼。但那天,我和身边这个熟悉的陌生人有了一次小小交集,一次温柔的靠近,真是一个美好的早晨。
《八零九零》剧照
对我来说,“熟悉的陌生人”还有小区的保安师傅。保安这行,是这个社会最不起眼的职业。大众眼中的保安,社会地位低,钱少,事多,心累,受气,流动性大。和保姆、保洁并称“吉祥三保”,是很多农村人进城找工作退而求其次无奈之下的选择。每天像个木桩子一样站着,夏天冒酷暑,冬天吹冷风,成长空间有限,就是熬时间,还要经常看人脸色。对抗枯燥和无聊,是他们绕不开的命题。所以,想招年轻人很难,但对进城务工失去劳动优势的大龄男性来说,这是和他们“匹配度最高的工作”。
我们小区物业对门岗保安要求很严,平时练军姿,重仪表,上下班换岗交接仪式感拉满。每天在门岗匆匆而过,看到站岗的保安师傅们对每一位业主庄重敬礼,业主们大多脚步匆忙,视而不见,毫无反应。我心里不落忍,对他们的敬礼回以点头微笑,有时候跟他们聊几句,或者把买的水果、糕点分给他们一些,师傅们千恩万谢,百般推辞。看到门口的保安师傅们,我总会想起在异乡建筑工地当保安的父亲。这世上的美好环环相扣,希望在遥远的异乡,有人也能对他温柔以待。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前几日外出办事,回来时已是华灯初上时分,为了赶火车,挥手招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师傅目测四十岁左右,戴眼镜,穿灰色卫衣,深蓝牛仔裤,普通平凡得毫无辨识度。
因为是第一次来这座城市,我贪婪的扒着车窗向外望街景,当经过那座城市著名的地标建筑,忍不住发出赞叹:真美。司机师傅开始带着略微骄傲的语气为我介绍这座建筑的历史,说普通话,轻微口吃。
话匣子一打开,然后,他开始主动聊起自己:我俩娃,双胞胎儿子。我结婚晚,四十四了,孩子才七岁。我由衷地赞叹道:那多好啊。俩娃,有个伴,不孤单。司机师傅说:压力大啊。一睁开眼必须300块钱才能度过这一天,全家的吃喝用度全在我这车轮上,不敢停。三十岁以前,我对钱完全没有概念,那时候做手机批发生意,来钱容易,花钱也随心所欲。后来行业衰落,生意惨淡。那段日子,我很苦闷,天天借酒浇愁。媳妇劝我,这样不行,身体搞垮不说,日子总得过啊。我开始开出租车,人不能坐以待毙,要自己救自己。
《出租车司机》剧照
从谋生之艰聊到孩子教育,不停变换话题,我俩聊了一路。下车结账时,司机师傅说:和你谈话如沐春风。他竟然用了“如沐春风”这个词,这让我受宠若惊。也许只因为我不像其他乘客,一上车一言不发或者只顾低头刷手机。其实,我说的不多,只是当了一路的忠实听众,偶尔赞叹、附和、安慰几句。城市好大,好热闹,好繁华,但也好孤独,夜色中,每个人都揣着各自秘而不宣的心事,不动声色。也许因为这份孤独,他才毫不保留的向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倾吐心事。
下车后,我下意识看了一下手边的行李。那已经开出去的车子竟然停了下来,司机师傅从车窗探出头特意大声问我一句:你没有东西落在车上吧?我摇摇头,心里一暖。车子无声的滑进车水马龙里,消失不见。
《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剧照
我们慢慢习惯了城市的包容,也习惯了它的冷酷。因为戒备,因为警惕,我们慢慢对陌生人关闭了自己的心门。那份遥远让我们足够安全,却也造成了冷漠与疏离。但我相信善意会遇到善意,美好会回馈美好,温暖会邂逅温暖。
国庆假期,下着下雨,我去小区门口的理发店做头发,快结束时门口进来几个面容青涩大学生模样的男孩,胆怯礼貌地问理发师理发价格等事宜。理发师报出价格,他们大概是嫌贵,但外面又下着雨,他们犹豫不决,站在门口窃窃私语,久久没有离去。我听出大意,他们是附近大学的大一新生,因为军训,得按照学校的要求理发。嫌贵,又不熟悉周边环境,有点为难。我忍不住走上前去,悄悄告诉他们,前面不远还有一家理发店,价钱比这便宜,理得还可以。他们纷纷对我表示感谢,然后离去。
《热带雨》剧照
也许自己曾经被大雨淋得很狼狈,所以,总想为别人撑把伞。也许曾经遭遇过这个世界满满的恶意,所以,总想向别人释放善意。也许因为女儿今年去了外地上大学,我希望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她也能被温柔以待,所遇皆良人。同情帮助他人,意味着同情帮助未来无数命运可能中那个不幸的自己。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温暖和善意能把孤岛连成陆地。
虽然像《爱在黎明破晓前》那样一见钟情爱上陌生人的概率很低,但我们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无论任何时代,人情最有温度。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麻木,不要丧失敏锐鲜活的生命力,去感受生活的细节,去爱具体的人。感受爱与被爱,感受真实的“我”的存在。当你去感知生活,生活也会反过来滋养你。你爱生活,生活才能更爱你。这个冬天很冷,对那些在生活泥泞中挣扎的人更为严酷。但没关系,你好,陌生人,我在春天等你。
《爱在黎明破晓前》剧照
 排版:树树/ 审核:小风
三联人物故事征稿
投稿要求
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征稿说明】
投稿方式
稿件字数5000字以内为佳。
稿件请同时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稿件示例
来稿请注明联系电话,方便沟通。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