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前阵子,我朋友问了一个挺有代表性的问题:
“你说现在孩子吃喝不愁,也不像我们小时候被父母打骂,各种资源这么丰富,怎么问题还这么多?
特别是不愿意学习,一学习跟要他命似的。”
是啊,怎么会这样呢?
经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我发现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总扮演着“打击”孩子学习积极性的角色。
这些角色很难察觉,常常隐匿于“为孩子未来着想”的表象之下。
其实,真正被唤醒内驱力的孩子,他的父母都懂得在这4个角色中及时退出。
从“管理者”的角色中退出
A是一位严格的妈妈,有个快上初中的儿子。
她觉得孩子必须对学习有个认真的态度,她能接受儿子因为不会做题丢分,但不能接受儿子因为马虎丢分。
所以从儿子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对作业质量、错题数量、知识掌握程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A每天都会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整洁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发现儿子字写得不够工整,就得擦掉重写。
错题更不会放过,做错一道题,不仅要改正,还要写上十遍加深记忆。
有一回,孩子的作业比较多,为了早点儿写完看动画片,字写得比较潦草,也没有认真审题。
A一检查,顿时火冒三丈,平时三页作业顶多错一题,这回竟然一页作业错三题。
为了让儿子长记性,A就把有错题的几页作业都撕掉,让儿子重新写。
孩子当场就崩溃了,哭闹着不写,A一点儿都没退让,就一句话,“不写完就别睡觉,从此不准看动画片”。
最后孩子妥协了,抽抽噎噎写到半夜。
当然,检查作业只是其次,考试才是重中之重。
每次考完试,卷子拿回家,A马上给孩子订正。哪道题做错了,就把相关知识点整理出来,给儿子巩固一遍。
要是儿子明明会,却因为马虎丢了分,就得把错题写上一百遍。
在A的严格管理下,孩子养成了认真的好习惯。作业几乎一点儿错误都没有,考试时反复检查,基本也不会出现马虎丢分的情况了。
一开始,A很欣慰,但自从孩子升入五年级后,成绩开始急速下滑,从班级前三掉到中游,而且还有下降的趋势。
A问过老师才知道,随着考试难度的增加,卷子上会有一些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孩子做题是很认真,可因为写得慢,经常发生做不完题丢分的情况。
而且,孩子知道妈妈不允许自己马虎,就优先做最有把握的题目,并反复检查,对稍有难度、容易做错的题目,宁肯空着也不作答。
孩子对一件事产生内驱力的基本条件是:相信自己能做到。
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上,一直接收父母传递的“你可以笨,但不能错”的信息,他就只会把注意力放在对错上,不习惯思考和探索,且会在潜意识里暗示自己“我很笨”,让自己真的不会,以逃避马虎带来的惩罚。
孩子天生向上,谁都喜欢自己是聪明的、理解力强的。暗示自己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和胜任感。
学习的目的如果只为不出错、不被罚,怎么给予孩子长久的自信,让他对学习本身产生真正的兴趣,又怎么可能产生内驱力呢?
回头想想我们上学的时候,到底是严苛的要求让我们自觉学习,还是宽容的引导帮助我们逐渐完善并认同自我的学习能力呢?

答案不言自明。
从“监督者”的角色中退出
很多父母或许会说:
“我允许孩子出错啊,改了就行,但是孩子一定要多加管教才行,给他自由,不就养成随心所欲、偷奸耍滑的坏毛病,更不愿意学习了吗?”
我们先来看看B的故事。
B是一位爸爸,他的儿子正在上初三。
他觉得儿子都初三了,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乱七八糟,学习效率一点儿都不高。
B跟儿子商量,说要跟孩子一起订个详细的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表。儿子也同意了,并保证按照计划表执行。
可计划表做出来了,孩子却一天都没认真执行过。每次B问孩子原因,孩子都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
“中午吃撑了,肚子不舒服。”
“有道题不会,一直研究来着。”
“老师网课压堂了。”
……
于是,B就开始一遍遍修改计划表,改一次,儿子保证执行一次。结果呢,儿子根本就不执行。

B更苦恼了,把计划表拿给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看,请老师帮忙改改,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老师问了B一个问题:“这个计划表谁来执行?”
B说:“当然是孩子了。”
老师再问:“孩子自己能坚持吗?”
B说:“还是得我督促才行,小孩子不懂得管理时间,就得我们当家长的盯着才行。”
老师回道:“由家长定计划,孩子还要在家长的监督下执行,是不可能去主动学习的。因为学得好是家长的功劳,学不好反倒是自己的锅。”
你看,再完美的计划、再委婉的督促,也不可能让孩子生长出真正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执行力,生长出来的只会是
逆反和无能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失去自由,不能成人。”

这句话用在学习上,翻译过来就是,孩子都没有自由决定如何学习的机会,怎么可能对学习产生自觉意识呢?
自己能做主,才会感受到内心的欢喜和满足。而这才是内驱力真正的模样,无需父母过多地督促和安排。
确实,有的父母给了孩子学习上的自由后发现,孩子并没有自觉学习啊!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如果给了孩子几天自由,就期望孩子马上变得爱学习,本质上还是控制,只不过是从明晃晃变成了暗戳戳,并没有真正给予孩子自由决断的机会;
其二是,之前的教育方式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伤痕”,他不可能一夜之间被治愈,孩子需要一段时间从无序走向有序。
但不管怎样,拥有学习自由的孩子,才可能会在学习上自觉。
就像尹建莉老师所说:“家长从监督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这种权力的下放,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从“差评师”的角色中退出
C是一位脾气暴躁的爸爸,有个10岁的女儿。
女儿自打上学开始,就不是个坐得住的孩子,上课总是溜号,很难长时间认真听老师讲课。
每每老师跟C反映孩子的上课情况,他都会贬低孩子一通:
“全班那么多孩子,怎么就你坐不住?”
“乖乖听老师讲课很难吗?比你调皮的男生都比你认真!”
“你再不好好学习,看我怎么收拾你!”
孩子呢,老实个几天,然后又恢复成老样子了。
次数一多,C更加生气了,经常恨铁不成钢地训斥孩子,还经常拿自己当年读书时的上进和自觉来教训女儿的不自觉不上进。
C觉得自己如此苦口婆心,女儿总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吧。
可与他的期待相反,随着女儿年级的升高,她从上课溜号发展到上课睡觉,学习上更是懒散,一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非要拖到三个小时。
有一次,C又狠狠训了女儿,本以为女儿跟以前一样,能收敛一阵子。
结果,女儿对他大吼:“我就是个差生,天生不会学习,谁也比不上行了吧!”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孩子一直处在情绪内耗之中啊!
从C第一次批评开始,孩子内心就充满了负面情绪和自卑。
她怯懦,觉得自己谁都比不过;
她恐惧,怀疑爸爸不再爱自己;
她忿恨,为什么爸爸不能理解自己;
她沮丧,认为自己达不到父母和老师的要求。
孩子把大部分的心理能量,都用在应对这些负面情绪上了,她根本不能正常思考,更没有多余的心力去改进自己,只会用各种行为去“证明”爸爸对自己的评价。

于是,一个恶性循环产生了。
我们要明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就要找到她的优点和做得好的地方加以肯定。
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变得自卑;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训斥的孩子,变得胆怯;经常被打压的孩子,学会了逆反……
我们对孩子的言语评价,一定程度上就是孩子行为的方向。
当我们不再是孩子的差评师,而是好评师时,孩子才会打心底里相信“我通过努力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从“攀比者”的角色中退出
D是位焦虑的妈妈,自打生了女儿,就对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幼儿园时,如果谁家孩子会背的唐诗比女儿多,D就多教女儿背几首,直到女儿会背的比其他孩子多为止;
小学时更是不得了,成绩排名、兴趣爱好、书籍阅读数量、获得多少证书等等,都是D关注的焦点,不说一定要比别人强,但绝对不能差。

而且,她不仅引导女儿跟他人比,更推动孩子跟自己比,她的口头禅是:
“这次赢不过别的小朋友,我们下次再比,但这次的你一定要比上次你进步才行。”
有一次,孩子数学小考跌出了班级前三,回家就开始崩溃大哭。

D激励女儿:“这次成绩不理想,你反思一下原因,下次考好就行了,我理解你难受的心情,但哭不能提高你的成绩,努力学习才行。乖,不哭了,我们订正卷子吧。”
女儿听了之后不敢哭了,虽然情绪还是很低落,依旧订正了卷子。
但自此之后,女儿变了,变得争强好胜却又畏难怯懦。
孩子怕别的学生超过自己,一道题都不愿意给同学讲;
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上课坐得笔直,每次提问,不管会不会都把手举得高高的;
遇到稍微有挑战的事,生怕做不好被人笑话;
但凡成绩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必先痛哭一场。
……
表面看起来,孩子很上进,可这种上进犹如镜花水月,有点儿风浪就被吹散了。

孩子被过早地赋予了竞争的责任,承担着父母的焦虑,背负着攀比的重担。

驱动她的是虚荣和恐惧,并非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
被虚荣和恐惧驱使着向前的孩子,只会努力去适应外界的标准,忽视自己内在的需求。
这样不好吗?
从长远来看,非常不好。
尹建莉老师讲过一个案例:
她认识一个年轻人,微博内容只发两类,不是励志就是抱怨和骂人。
年轻人的父母都是当年经过艰苦奋斗,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在事业上小有成就。
年轻人遗传了父母的智商,小时候很聪明,父母对其寄予厚望,一直不停地给他励志,要他处处胜出,孩子达不到,父母就不停地对他训诫。
孩子成年了,对自己不满意,总想做出个样子给父母看,又力不从心,只能在励志和咒骂中纠结着过日子。
童年是一个向内积累心理力量的阶段,只有内在力量足够强大,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世界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把控自己,克服面前的挫败。
当然,解除焦虑,社会制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要靠父母的意识。
我们放下攀比了,孩子才能专注自身;我们输得起了,孩子才能淡定。

威廉·叶芝说: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这把火的燃料是什么?
是自信,是求知欲,是对自我的认可,是坦然面对的勇气。
所以,别急着去“培养”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先从这4个角色中退出来,把成长空间留给孩子。
你说呢?
孩子的内在动力本是与生俱来的,
可父母却在日积月累的岁月里,
用错误的方式破坏孩子内在动力。
如何培养、修复孩子的内在动力?
家庭教育领域的天才杨杰老师
亲授培养孩子主动性的教育心得
5大常见问题+6项行动指南,
20节高质量音频课
给孩子装上“小马达”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让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
原价99元
双11福利价 79元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了解详情↓
作者介绍
晴川,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编辑,育儿学习者、观察者、分享者。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给孩子装上“小马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