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一章 伯乐不常有
姜子阳到达省城第三天,省委第一书记程文岘说要面见他。
前一天,子阳还在江州军区大院魏家做客,就接到省委办公厅电话通知,告知省里一把手要见他,要求他早上八时务必到省委第一书记程文岘办公室,不得迟到。
当天下午,子阳来到孟立达家,孟夫人和文涵、雅涵都在家,一起热热闹闹吃了晚饭。饭后,孟立达把子阳叫到书房。
看到这一幕,文翰知道这是要谈话的模式,就跟在后面,孟立达佯嗔道:“你跟来做什么?
“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机密,还不让人听了。我就要在旁边听听你们说些什么”,文涵娇嗔道。
看到女儿耍无赖的节奏,孟立达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没有办法,主要是的确也没有什么机密,只是谈些官场规则和为官诀窍,提醒一些注意事项什么的。就同意文涵留下,但警告“只许带着耳朵听,不许随意插话。不然,我还是会赶你出去。”
文函吐了吐舌头,在父亲背后做了个怪象,乖乖在一边,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孟立达开场白是这样说的:“明天,省委程书记要跟你谈话,这次谈话的重要性,不用我说,你应该明白吧?程书记要谈些什么,我也不知道,总之你要反应灵敏。”
稍作停顿,孟立达又道:“从明天起,就是你仕途的起步,这之都是在铺路。因为你自己的努力,更因为你所处的大环境,还有你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有你父亲,林书记,有我,你这一路可以说风调雨顺,一马平川。至此,我们为你所铺的路告一段落,把你推到了省委办公厅这个平台。不要小看了这个平台,站在这个平台上,你就比别人高三丈。
在县里,平台就那么大,多少人一辈子干到科局级就到顶了,几千上万人竞争,有几个能当上县官?我们之间说话也不用藏着掖着,你现在已经是县处级,想想吧,以后把你从这个平台放下去,是个什么情况?
可以说,你面临的国运好,时运好,国家搞经济建设需要大批有文化、有专业的青年才俊。现在各级领导班子正处在青黄不接的关键时刻,你恰好碰上了。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千载难逢,错过了就不会再来。
想想看,按照现在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十年后会是个什么样子,有多少大学生蜂拥而来,到那时各级领导岗位早已经被塞得满满的,还有多少机会?可能需要的是更高层次人才,像硕士、博士;再往后来,会出现知识平均化趋势,博士还可以,硕士可能不会那么吃香了。所以,你现在遇到了好时机,要珍惜、再珍惜,争取在这几年搞出名堂,登上更高台阶,把脚跟站稳。如果不努力,虚度了这几年的黄金机遇期,后悔都来不及。”
子阳心想,姜还是老的辣,孟伯伯这个级别的领导还真是有大格局,把未来都看透了。想想也是那么回事,现在大学生吃香,而未来高等教育的普及是个趋势,看来这几年再忙,也必须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
孟立达继续道:“现在看来,除了遇到了黄金机遇期,很重要一点,你的履历又恰好对上了,更主要的是,你有深厚的官场背景,官运就来了。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吗?”
子阳接过话道:“我知道,没有林书记的提携,我不大可能这么快进入东方厂领导班子;没有孟伯伯的关心,我还是会被派遣回东方厂的;没有您的推举,我也进不了程书记的视线。中江省成千上万的官员,没有人举荐,程书记哪里会关注到我?!我父亲也跟我讲了这个理。”
听到子阳如此说,孟立达心中满意,知道自己的心思没有白费。这小子是个记恩、感恩的人。说实在话,孟立达很欣赏子阳,更是喜欢他,不然也不会为了他这么用功。
他接着说:“人们都会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是这样吗?金子埋在泥沙里,没有被人淘出来,它还会发光吗?没人发觉,含金量再高的金沙也只是一粒沙尘。从古至今,被埋没的人才多了去。
所以,你首先必须是金子,但重要的是要被人发现,要被纳入伯乐的视野。这个时候,英雄才有用武之地,金子才会发光。
姜子阳心想,还真是如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换句话说,没有伯乐,千里马在哪里蹦跶?他禁不住插嘴道:“孟伯伯,你就是我的伯乐,没有你,我哪能入得了程书记的法眼。”
听得姜子阳如此说,孟立达心里只有两个字:”满意“,再加上一个”很“字,”很满意“。他满脸堆笑,说出来的却是:“最大的伯乐是程文岘书记,是他看中了你,你要记住这一点。”
  随即又道:“子阳,你现在已经进入了省委第一书记的视野,关键是明天谈话,谈话时,要姿态谦恭,态度诚恳,语言朴实,语调平缓,简明扼要。切记:说话时,眼睛要清澈透明,直视对方,不要左右晃动,虚头脑的东西都免了,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朴实无华的印象。这是一场面试,能不能面试过关,决定了你未来的走向、走势。不出所料,如果程书记满意了,可能会把你留在身边,如此则潜力不可限量。但也可能会考验你后,再做安排。
第一百一二章 官场禁忌
“先不说这个话题,今天主要跟你谈谈官场上的注意事项,也可以视为官场禁忌。”
说到这里,孟立达看了看子阳和文涵,严肃起来,强调了几点官场禁忌:
第一个,切莫恃才傲物。曾国藩说,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咱不说懒与奢,相信你不会有。这里专说‘傲’字。古人说,事败皆因傲,惟谦受福,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谦逊有礼,是世间最动人的姿态。人生风雨,智慧无涯,谦虚与宽容,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学会了谦虚,就学会了成功的要素;做到了宽容,就得到了充实的人生。
知识分子,有才华者,很容易骄傲,这是官场大忌。从古至今,恃才傲物者都没有善终。诗仙李白唤高力士为其脱靴,可谓狂妄的顶峰,却因此被踢出官场,一辈子郁郁寡欢。
王勃写下《滕王阁序》的千年篇章,是有真才华。他十四岁为官,少年得志,却恃才傲物,放荡不羁,为沛王写了篇《檄英王斗鸡文》,掺和皇子间争斗,刺激了唐高宗,被赶出了沛王府邸,郁郁不得志。有人说是“天妒英才”,认为他“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实则是因为不懂得人情世故和违背了官场规则所致。
曾国藩有句名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个懒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第二个,切莫做一个能干人。能干没有错,官场也需要能干人,但在官场,让人觉得太能干的人危险最大。为何?遭人嫉妒,成为众矢之的。古人有很多话都是说的这个道理,诸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等。能干而不懂得谦让,不懂得收敛,很容易夭折。
你知道曾国藩,他很能干,却常常要显示自己不能干。就说朝廷命他去剿捻军,他不能抗旨,但又不能很快剿灭捻军,让朝廷觉得他既打败了太平军,又剿灭了捻军,且不是太厉害而心存戒备。于是,他屡剿失利而被诟病。却仍然不为所动,为了彻底解除朝廷戒心,最后连官位都让给了他的学生李鸿章,让李鸿章去剿灭了捻军。如此一来,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更加巩固。
由此衍生出第三个注意事项,切莫贪功冒进。三国中的马谡失街亭、关羽大意失荆州,都是贪功冒进的典型,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司马懿能打败诸葛却永远不打败他,所以笑到了最后。所以,凡事冷静观察,三思而后行,要善于守拙。
不仅不能贪功,还要学会让出功绩。曾国藩的最大成就,莫过于自己不贪功,而把功劳归结为自己的部下,每每有战绩,他都上奏朝廷,举荐下属功绩,于是一段时期,他下属的进步超过他,像胡林翼、左宗棠、刘长佑、刘坤一、彭玉麟,多了去了。结果他成了朝廷顶梁柱,始终保持屹立不倒。
与此相关的是礼让。你们都知道孔融让梨,这远不是谦让这么简单,而是更高层次的礼让。孔融一句‘小儿,法当取小者。’遵循的是长幼尊卑的次序。其中的核心要素是让利,把手中利益拱手相送,这是多大的胸怀,所以能够千古流传。官场,就是分权,平衡利益。
与以上相关,很重要一条,收敛自己的野心。事业上要有野心,野心就是上进心,没有野心就没有奋斗的动力。但是,高手善于掩藏野心,让人看不出来,让人看出来你有野心,所有人都会提防你,排斥你。处处显示聪明,小事情上耍小聪明,终究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可以这么说吧,大凡大智若愚、忍辱负重、深藏不露、韬光养晦的都会成功。忍辱负重,要有韩信忍胯下之辱那种狠劲。
子阳,仔细想一想你父亲,就是大智若愚、忍辱负重的榜样。还有,你要认真琢磨你父亲书写的十二个字中的“不妄”二字。
告诉你一个信息,程文岘书记知道你父亲书写的这十二字,说道:“不取是取,不争是争。很符合中国文化中的‘舍得’二字。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有得?”还说:“这十二字,关键在一个“不妄‘二字上。《说文》诠释’妄,乱也。’古人云:施妄者,乱之始也。姜丰禾不是妄自菲薄,他的不妄,就是对权力没有非分之念,不贪恋。”
子阳一怔,没想到程文岘书记如此解读。
孟立达继续道:“最后一条,莫论官场是非。古人都知道,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嚼舌头是官场大忌,所有人都会对这种人敬而远之。官场上做人要低调,少说话,多做事;说好话,不挑刺。陆游诗曰: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说的是,花朵要是能说话,一定会像人一样蜚短流长,惹生事端;石头虽然不能说话,却诚实而坚韧。所以说话太多,背后喜欢说是非的人,千万不要深交。
有很多东西需要你进入官场后自己去领会。今天就说到这里。”
听了这些,姜子阳心里冒出一句话:一入侯门深似海。这是他当时真实的心境。
而文涵听了这些,撇了撇嘴,嘀咕了一句:“官场太麻烦了,挖空心思,防这防那。这也不能做,那也要谨慎。”就对着子阳道:“子阳哥,还是不要当官,太累了。”
子阳笑了笑,刮了一下文涵的鼻子,没有回应。
第一百一三章 子阳说茶
姜子阳很早就起来了,在洞湖边上活动了一会筋骨,然后到附近一家小店花了一角二分,吃了碗热干面+蛋酒,回宿舍擦了擦身子,换了一身衣服,就去见程文岘。出示工作证,进了省委大院,上了三楼,先去了秘书长芈书章办公室。时间还早,芈书章让他等一下,递给他一份当天的省报。
姜子阳开始浏览报纸,眼睛定格在头版头条:“省政府在青龙乡召开撤社建乡现场办公会议”,标题十分醒目。报道说,省长邵勤褚亲临会场,发表重要讲话;报道还说了古城县常委副县长姜子昊汇报了青龙乡撤社建乡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看到这篇报道,姜子阳心头一动,他知道省委第一书记此前曾到青龙乡搞过调研,还关注了子昊的任职安排,没想到任命这么快就下来了。还知道程文岘亲临青龙乡调研,省报次日头版头条,以新闻通讯形式,做了长篇报道,既突出程文岘深入基层,推进农村改革,又聚光于撤社建乡的典型-青龙乡,显示这个典型是程文岘亲自树起来的。
更令人炫目的是,当天中央机关报也是头版头条全文转载了这份新闻通讯,显然,程文岘的关注点和深入调研的举动得到了中央高层的关注,以突出的方式表达了肯定和支持。
姜子阳不知道的是,舆论如此突出此事,深深刺激了省长邵勤褚,亡羊补牢,他决定以省政府名义在青龙乡召开现场办公会。说是重视也好,别苗头也罢,总之,这是件好事。青龙乡改革同时受到省委、省政府关注,热度已然上涨。
外界不知道的是,邵省长此次现场会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就是他也在关注姜丰禾,想借此次机会进一步考察姜丰禾,让他归于自己麾下。
这位邵省长从京城获得可靠信息,上层将建立中顾委,为顺利实现领导集体新老交替做准备,各省也要设立相应机构,他是中央属意的中江省顾问委员会的主任人选,这意味着他将卸任省长一职。
他得到的另一信息是,省委第一书记程文岘将进入中央入局,这也意味着程文岘也要离开中江省。
所以,他希望书记省长都能在中江省产生,希望很快找到合适人选来接班。从中江省严打的情势看,他原来的班底中一些人经不起考验,于是把目光盯在了姜丰禾身上。从关系远近来说,姜丰禾虽不是嫡系,但和他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是很早加入中州军区的,算得上老部下。此外,姜丰禾的品行和不争的理念很让他放心,而且现在成为推动农村改革的典型,被纳入中央视野。如果能够让他进入中江省下一届领导班子,不失为一种合适选择。
所以,他在现场会结束后,也像程文岘一样来到了姜丰禾家。不同的是,他是一人前往,并且和姜丰禾进行了一次坦诚的长时间谈话,肯定了姜丰禾的品行和政绩,表示对姜丰禾寄予希望,总之是递上了橄榄枝,拉拢意味浓厚。
姜丰禾自然感受到了邵省长的不同寻常,把姿态放得很低,真诚地、反复表达了对这位省长的敬重。看起来,此次谈话很融洽,看起来,邵省长也很满意。
姜子阳正在琢磨这件事,秘书顾秋来告诉他,程文岘书记已经等在办公室,请他现在过去。
顾秋领着姜子阳进了程文岘办公室。这是一个套间,外面是一个会客室,也可以说是一个小会议室。已经有几个人坐在会客室里,除了他认识的孟立达、芈书章、尚锦修外,正中间三人沙发里坐着一位,南方人模样,大约六十来岁,中等个子,着灰色卡其布裤子,上身白色衬衣,清瘦但眼睛炯炯有神。姜子阳想,这就是省委第一书记程文岘了。
程文岘看到姜子阳,微笑着起身招呼:“是小姜吧,来,来,快坐下。”
姜子阳也是笑着,尊敬道:“程书记,谢谢你百忙中抽出时间见我。”
“咦,这个小姜,你怎么知道我?”
姜子阳“嘿,嘿”两声,憨憨的神态,没有作答。
这时,芈书章用手势招呼姜子阳,坐在程文岘对面的沙发上,这是方便两人对话。
正要坐下时,姜子阳发现几位大佬茶杯是空的,潜意识想到,这应该不是秘书顾秋的疏忽,对于一个资深第一秘来说,这样的小儿科之“错”不可能发生,难道是有意为之,要考考自己的眼力界。遂恭敬问道:“程书记,茶叶在什么地方?”
程文岘一怔,随即一笑,心中道:“这小子,还有点眼力界。”手指着边桌道:“喔,在哪里,麻烦小姜了。”
姜子阳走过去,看到几个茶叶盒,一一打开闻了闻,拿起其中一个,用舀茶勺,给几个茶杯舀上茶叶,提起开水瓶,从高处往下冲,一泡之后,满室生香,先给程文岘书记端上,再按照职务排序一一端上。
芈书章看在眼里,朝程文岘书记点点头。程文岘书记就问道:“小姜,你为什么拿这盒茶给我们泡?有什么讲究吗?”
姜子阳憨憨笑道:“程书记,请原谅,我只知道这个茶叶。”实际上,那几盒茶,他都知道,但他需要守拙,不能显示自己无所不知。
程文岘其实并不完全相信姜子阳的话,也不说穿,随口问道:“喔?那你说说这是什么茶?”
姜子阳憨憨地笑道:“在各位领导面前,不敢班门弄斧。
芈书章道:“程书记问你,你就回答,说错了没关系。”
姜子阳这才回道:“这应该是虎丘三花,姑苏名茶。”
程文岘心中一动,就想考考他,笑问道:“你知道虎丘三花是哪‘三花’?是如何制成的吗?”
姜子阳还是一副憨,放低姿态道:“说不好,说错了,请程书记指正。”接着说道:“白兰花、茉莉花、玳玳花,并称为虎丘“三花”,每到花开的季节,遍野花香,除了佩戴,还可以窨制加工成花茶,虎丘三花茶,以天然氧吧”黄山绿茶作为茶胚,而且只挑选早春嫩芽,清香脆嫩,通过传统的手工窨制工艺,经过近30道工序,把“三花”的香气充分融合到茶叶中,使之花不压茶香,茶不盖花香,既有清香爽口的茶味,又有鲜花的芬芳和甘醇。
所以,三花茶是茶与花两情相悦,喜相逢。这和姑苏古城内敛隽永的文化气质相通,虎丘花茶香气清幽文雅,味道持久,绿茶醇厚鲜爽的滋味,与“三花”鲜灵持久的芳香融合,宛如春天的气息,清新飘香,沁人肺腑。
虎丘三花茶,前几泡花香扑鼻,口感鲜爽;后几泡,花香沉水,茶汤细软回甘,层次丰富。”
说到这里,姜子阳看着程文岘道:“程书记,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程文岘呵呵一笑,夸赞道:“说得好。小姜喔,你不是姑苏人,是怎么知道的?”
姜子阳道:“几年前,部里组织去姑苏学习,曾到虎丘参观过三花茶制作过程,品尝过三花茶。这里是贩卖在那里学到的一点皮毛。
“不错,你用心了。”程文岘指着周围几位大佬,笑道:“小姜,茶道讲到这里,我们有一个小时时间,也不用客套,随便聊聊。”
第一百一四章 无题测验
略作停顿,程文岘又道:“今天主要是听你说,我们都是听众,只带一双耳朵。”大家都跟着笑了。
听到如此说,姜子阳一怔,却是不知道说些什么,这个“无题”考试也是别出心裁,靠的就是思维提炼和表述能力。
“你就说说自己吧,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程文岘显然看出什么,补充了一句。姜子阳就想,这是提示要我自我画像。
也不能冷场,顾不上多考虑,姜子阳开门见山道:“程书记,各位领导,我的简历组织上应该了解过了,在这里就不重复了。这里只说说我这个人的特点。”
“喔……”程文岘和在场的几个大佬相视片刻,满脸写满问号。
“首先,虽然我是干部子弟,却在坊间长大。我刚上小学时就搬到现在这个老宅子,再没有离开过,从小玩到大的、接触的、交往的都是普通人家,了解普通人家的生活,更多地带有普通人家的情感。所以,我的根在坊间,在百姓中间,可能受父亲影响,立志要为改善百姓生活尽一份力。”
程文岘心头一动,凝视着姜子阳,在座的几位大佬也是点头。
“第二,我是个大学生,却是从工人成长起来的。我16岁就当了工人,在工厂的时间超过上大学的时间,即使上了大学,每逢假期都要回到工厂干干活,流一身汗。可以说,我是个工人出身的大学生,工厂是我的根,知识是我的翅膀。我的朋友、同事都在工厂,即使现在离开了工厂,但我的血脉里流淌着工人的情感,我不会忘了根本。
  第三,我吃了不少苦,也受过委屈,但心里是阳光的,性格开朗、平和。我能够吃苦,也不怕受委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认为有包容性,虽谈不上宰相肚里能撑船,但却一直想像弥勒菩萨那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说到这里,姜子阳看了看程文岘书记,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他认为在这个场合说这话,环境不对,不恰当,就咽了回去。
听到这里,程文岘说话了:“你能告诉我们,你都吃了哪些苦,受了哪些委屈吗?”
姜子阳不想在这里诉苦,说道:“程书记,各位领导,能不能不说这些?”
孟立达感到程文岘想知道姜子阳这方面的情况,这是全面了解姜子阳的重要方面,就说话了:“小姜,你还是说说吧,可以简要些。”孟立达看似呼应程文岘,实则是为姜子阳解围。姜还是老的辣,该出口时就出口,时机选择恰到好处。
这里有个细节,孟立达学着程文岘的叫法“小姜”,而没有习惯性叫“子阳”,明显是在避嫌。在公开场合,凡事只能公事公办,不能够掺杂或袒露私人情感,这也是官场规则。
姜子阳很快醒悟,觉得不说也不好,就说道:“这样,我举几个例子。”看到程文岘点头,继续道:“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那年,弟弟刚刚出生,家里突然搬到现在这个宅院。当时这个宅院破烂不堪,木梁、椽子、门窗都腐了,没有一件家具,看到这景象,我和哥哥都哭了。但是父亲不允许我们哭,说男孩子要顶天立地,天塌下来都要承受得起。这一天,妈妈带着吴妈和我们打扫了一天卫生。还是街坊邻里看到搬来新人,进来看到里面一空如洗,各家拼凑了几条板凳和门板,搭了几张床,我们才安顿下来。
下雨天,房屋露水,爸爸自己爬上屋顶捡瓦。
可能你们会认为,我父母工资不低,生活应该没问题。可是,前两三年,爸爸把所有积蓄和工资花光,都用在修缮房屋和添置家具上。那几年,我们日子过得很艰苦,基本没有沾过油荤。
房子修得差不多了,爸爸又拿钱为街坊邻里办这办那,还是没有积蓄。
后来学校搬迁,没有校舍,在老街一个祠堂办班,可是学校说校舍太小,容不下太多人,就是不让我和哥哥进去。没有办法,爸妈就在家里给我们上课,爸爸教语文、地理和历史,妈妈教数学。爸爸很严格,每天按时教学,还要求我们练毛笔字,一遍又一遍临摹名帖。
开始感觉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却喜欢上了书法,觉得可以静心、学文、修身、养性。
再到后来,我十五岁那年,爸爸就把我送到古城地区最偏远、最穷的一个村,去劳动和生活,说是要我去体验什么是“粒粒皆辛苦”。”姜子阳就简要描述了在毛河的生活。
程文岘插话:“听说你承担了毛河一个女娃的学费、生活费,这是怎么回事?”
姜子阳道:“这个女娃叫毛沁湲,毛河人,我当年就住在她家。她很渴望上学,但她家很穷,负担不起她上学的费用,她哭着跟我说了这事,我觉得我就是她哥哥,应该管这事。像她这样的农村孩子,特别是女娃,如果不接受良好的教育,一辈子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也许我帮她一下,她就能够鲤鱼跃龙门,这不,她考上了中州大学。
各位领导,我觉得只有教育,才能实现寒门出贵子的愿望,不知道这样想对不对。”
说到这里,姜子阳看着程文岘书记,诚恳道:“就说到这里吧。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历史,我希望自己往前看。”
听到这些,接待室寂静无声,不知道是否姜子阳的生活经历触动了这些大佬的心弦,还是他们被他所描述的农村贫穷所震撼。
片刻后,程文岘击掌道:“说得好!你这种做法值得称赞。”接着又道:“你给我们上了一课,没想到毛河这个地方这么穷。看来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出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不能松懈呀。”
话音刚落,又向姜子阳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自己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姜子阳当然知道自己什么问题,就是经受不住少妇的诱惑,这却是万万不能说的。但不说点什么,也过不了这一关,短暂想了下,道:“就现在和以后的工作性质来说,我最大的弱点是缺乏基层历练。虽然在工厂工作过,但跟政府工作完全不一样。我非常缺乏县以下政府工作的经验,这恐怕是个短板。”这是他的心里话,也是他很想争取去县里独当一面的愿望,所以毫不顾忌说了出来。
听到这里,程文岘点点头,心说:这小子有自知之明。组织部门的考察结论也点出了这个问题。
于是,程文岘点名尚锦修:“尚部长,你说说,小姜的自我鉴定是不是那么回事?”
尚锦修道:“姜子阳同志说很中肯,跟组织部门考核结论基本一致。”几位大佬自然都知道组织部门考察的结论,也小声议论起来。
末了,程文岘说了句话,让姜子阳一愣:“小姜,你说你喜欢上书法,可否借我这个场地,为我们几个老家伙留下笔墨?”也不等姜子阳回应,就让秘书顾秋拿来笔墨和宣纸,一看就知道程书记也是书法爱好者。
姜子阳知道这又是一道考试题,他谦恭地说:“恭敬不如从命,我是书法的学习者,在各位领导面前班门弄斧了。”看到顾秋要为他磨墨,忙道:“不敢劳烦,还是我自己来吧。”磨好墨,铺开宣纸,用镇尺压角,想了想,提笔书写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搁笔了。
程文岘一看,这是王羲之行书,点点头笑道:“嗯,《老子·道德经》,好!”不知道是赞赏姜子阳的书法,还是说寓意好?程文岘继续吟诵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停了下来,满脸笑容,看着姜子阳道:“我们都记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看你的表现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