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介绍,疫情分析发现多例感染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核酸检测仍为阴性的情况。
01
核酸阴性患者并非首次出现
首先要明确,这并非国内首次出现核酸检测阴性的感染者,回顾既往报道可以发现多次核酸检测阴性的新冠感染患者,其中不乏造成广泛传播的事件。
2020年3月19日,哈尔滨。从美国抵哈的韩某,按当时的要求还是居家隔离,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但传给了楼上住户,并进而引起社区传播几十例。
2021年7~9月,瑞丽。发现通过核酸持续阴性但抗体阳性(接种者抗体浓度高于正常接种者范围)人员传播的情况。
除此之外,宁夏、石家庄、宁波等多地也有报道过疑似核酸检测阴性但仍具有传染性的患者案例。但其中大多患者在感染发生一段时间后还是会转变为阳性结果。
02
核酸阴性是如何确诊的?
现行的新冠肺炎诊断标准中,核酸检测是最主要的判断条件之一。因此,不少朋友可能会有疑问,在核酸阴性的情况下,这些患者是如何确诊新冠的?有没有可能发生误判?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是由其他呼吸道疾病导致?
其实临床对于新冠肺炎的判断是非常严谨的。以本次北京发现的患者为例,大多数感染者都是在回顾性研究中才被确诊为新冠感染。此类患者大多数是因出现呼吸道症状而选择入院治疗,而后在检查过程发现了疑似新冠感染的肺部影像,以此为基础,结合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和IgM抗体滴度变化等多项指标,判断其为新冠病毒感染。
03
为何出现假阴性?
目前导致核酸检测假阴性的原因主要集中,其一是检测过程的不规范,采样不规范、采集部位不当、采集标本不典型等均可能造成假阴性,检测试剂、方法、操作等因素也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其二是则是采样时机问题,目前发现的许多假阴性患者都处在疾病发展早期,患者体内病毒水平较低继而使得假阴性率升高。
此外,近期发表在J Clin Microbiol的一项研究发现,奥密克戎毒株的嗜组织性可能与先前的毒株存在一定差别,相较于鼻咽部,奥密克戎更为亲呼吸道,这一分布位置的变化或许会导致当下采用的咽拭子检测方式获取的样本减少,从而导致假阴性。
04
难以兼顾的效率与效果
事实上,新冠核酸检测的误差问题其实一直存在,目前绝大多数的病原检测方式都不是百分百准确的。2020年发布在权威医学杂志JAMA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是检出率最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其单次准确率也只能达到93%左右,在其之后痰液、鼻拭子、纤维支气管镜刮样、咽拭子、粪便、血液等则依次降低。
但好在随着技术的持续改进,目前咽拭子检测方式的有效性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的核酸检测方法主要是将样本中的病毒RNA提取出来,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将病毒基因序列扩增,这种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很高。如果核酸检测从采样、转运、核收、检测、结果判读和报告各个环节都能准确无误,理想状态下核酸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安枕无忧了。现实情况下,由于大范围普查中人员、设备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核酸检查的规范程度仍不可避免的存在较大程度的方差,导致核酸的准确性可能受到影响。这也是目前各地都在推进多次核酸筛查的主要原因。
而对于个人来说,提高警惕仍然是必要的。庞星火教授在对上述情况通报时也曾提醒,疫情高发期间,一旦出现发热、干咳、咳痰、咽痛、乏力、腹泻、味觉或嗅觉异常等症状时,即使核酸检测阴性,仍不可掉以轻心,应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和消毒,减少聚集聚餐,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网约车,建议进行7天健康监测,加强核酸检测,以便及早发现疫情风险。
参考文献:
[1] Detection of SARS-CoV-2 in Different Types of Clinical Specimens. JAMA. 2020 May 12;323(18):1843-1844. doi: 10.1001/jama.2020.3786.
[2]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Does Not Have Higher Nasal Viral Loads Compared to the Delta Variant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J Clin Microbiol. 2022 Apr 20;60(4):e0013922. doi: 10.1128/jcm.00139-22. Epub 2022 Mar 28.
[3]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in 282 clusters in Catalonia, Spain: a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 DOI: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20)30985-3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十六
审校:catherine
随手点个赞,按个“在看”再走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