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molertinib(原名almonertinib;HS-10296)作为一种新型的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2022年5月17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官方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CO)在线发布了一篇名为“AENEAS:ARandomizedPhaseIIITrialofAumolertinibVersusGefitinibasFirst-LineTherapyforLocallyAdvancedorMetastaticNon–Small-CellLungCancerWithEGFRExon19DeletionorL858RMutations”的研究,数据证明了aumolertinib耐受性良好,可作为EGFR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选择
AENEAS是一项随机、双盲III期试验,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领衔,研究评估了aumolertinib对比吉非替尼作为一线治疗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来自中国53个研究中心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至接受每日一次的aumolertinib(110mg)或吉非替尼。主要终点是经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了429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初治患者。与吉非替尼相比,aumolertinib的PFS明显更长(风险比0.46;95%CI:0.36-0.60;P<0.0001)。aumolertinib的中位PFS为19.3个月,而吉非替尼的为9.9个月。
aumolertinib组和吉非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相似(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3.8%和72.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0%和96.7%)。aumolertinib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8.1个月,而吉非替尼为8.3个月。aumolertinib组和吉非替尼组中,分别有36.4%和35.8%的患者观察到≥3级严重程度(任何原因)的不良事件。
接受aumolertinib的患者有23.4%和16.4%出现皮疹和腹泻(任何级别),而在接受吉非替尼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分别为41.4%和35.8%。
研究结论
经试验数据证明,aumolertinib是一种耐受性良好的EGFR-TKI,可作为EGFR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选择。
来源:医学论坛网
编辑:珂柒(编译)
审校:catherine
随手点个赞,按个“在看”再走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