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吴尊友解读为何不停地
从管控人员和社会层面查出感染者
19日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布微博,解读“为何不停地从管控人员和社会层面查出感染者”,内容如下:

当一个城市发生新冠疫情后,大家都期盼着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的单日新增感染者人数比前一天有所下降,最好是连续多日下降,看到疫情朝着控制的方向发展。这波由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新冠疫情却很怪异,即使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封控、管控、频繁核酸筛查、居家办公等综合防控措施,在一段时间内,每天仍然有一定数量的新增感染者从管控的人员中发现,一定数量的新增感染者从社会层面发现。人们不禁要问,封控区和管控区的人员不是都已经隔离管理了吗,为何还不停地查出新的新冠感染者呢?全市范围内不是也已经连续一段时间开展了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怎么还不停地发现社会层面新的新冠感染者呢?
从管控人员中筛查出感染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受管控的人员范围和数量每天都在变化,有的解除,有的新加入。在管控的人员中,如果连续多次检测没有发现新的感染者,管控措施就可以解除。但是,每天出现新增加的社会层面感染者时,又立马新增加了新的封控区和管控区,又增添了新的受管控的人员。每天报告新增加的受管控的人员中查出的感染者,一般都是从新增加的管控人员中发现的。当大家看到每日新增的绝大多数感染者是从受管控的人员中查出的,心理就踏实了,他们不会造成社会层面的传播,不会对大家构成威胁。
从社会层面筛查出感染者。不停地从社会层面筛查出新冠感染者,这是大家最担心的。当疫情发生后,开展较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一是摸清疫情规模,二是把已经感染的人筛查出来,切断传播。在疫情防控的初期,核酸检测从社会层面筛查出一定数量的感染者是正常的。当一个城市经过多轮反复核酸筛查,还不停地从社会层面筛查出感染者,提示社会层面的传播尚未切断。不是说经过3至4轮核酸筛查,就基本能够把社会层面的感染者筛查干净了吗,为何还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由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新冠疫情流行。
反复从社会层面筛查出感染者,主要由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一是感染者处在检测的“窗口期”,即他/她刚刚感染新冠病毒,在核酸采样时,还没有开始向体外排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即假阴性,并留在了社会上,由他/她造成的传播,就形成了新的社会层面感染者。二是漏检,虽然防控要求筛查的区域是全员核酸筛查,但因种种原因,有部分人就是没有能够参加核酸检测,虽然安全码软件的“弹窗”功能(仅限于智能手机使用者)可以协助督促大家都做检测,如果他/她不去公共场所,“弹窗”对其也没有多大影响。三是采样质量问题,感染者去做核酸检测采样时,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咽拭子没有能涂抹到鼻咽部位的周边,未能采到符合要求的标本,出现假“阴性”。四是间隙性排毒,有些感染者不是持续地向体外排出病毒,而是间隙性排出病毒,感染者在做核酸采样的那个时点刚好不排毒。
隐匿性传播。关于隐匿性传播,有广义的概念,也有特指的概念。当某地疫情发生后,防疫系统尚未觉察到,在发现首例病例时,疫情已经“隐匿”传播了一段时间,这就属于广义概念的社会隐匿性传播。社会隐匿性传播的狭义概念,通常是指某个感染者,其传播链不清楚,找不到传染给他/她的上家。广义概念的隐匿性传播,需要通过加强疫情监测系统的灵敏性,能够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监测到。而狭义的社会隐匿性传播,是大家更关心的,需要具体分析。
一听到社会层面存在隐匿性传播,大家就非常担心,以为社会上还有很多隐匿的感染者没有被发现出来,即使开展了多轮核酸筛查,还持续出现社会层面隐匿性传播。出现隐匿性传播,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排毒时间相对比较短的无症状感染者引发的。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其排毒时间相对比较短,大约为3-5天。当无症状感染者,甲某,把病毒传染给健康人,乙某,在乙某被诊断新冠感染后,回头再找到感染者甲某时,甲某已经康复不再排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显示乙某为没有源头的隐匿性感染。二是间接接触造成的感染。尽管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仅相当于人与人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千分之一,如果不注意手卫生,间接接触造成的感染,也往往成为没有源头的隐匿性感染。
对于上述几种情景,可以通过高频率的多轮区域核酸检测手段,把社会层面的感染者,包括社会层面的隐匿性传播,挤压干净。对于连续多次都没有筛查出阳性的区域,核酸检测的频率可以放宽,比如一周一次;对于近期,比如三轮筛查,任何一轮中出现过阳性的区域,可以增加核酸筛查频率,一般要求每轮核酸筛查的间隔时间,要短于病毒传播的代间隔,奥密克戎毒株传播的代间隔平均为3天,即核酸筛查可以隔日检测或每日检测。(吴尊友微博)
02
北京昨新增本土50+12
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
核酸筛查和常态化核酸检测
5月19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50例本土确诊病例(含6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和12例无症状感染者。
5月19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9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说,近日来,广大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等始终坚守核酸检测工作一线、连续作战,十分辛劳,广大市民朋友识大体、顾大局,自觉参与,积极配合,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当前首都疫情仍处于胶着状态,社会面仍可能存在隐匿传播风险,还远不到松劲懈怠的时候。今天开始,我们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核酸筛查和常态化核酸检测,请市民朋友继续支持配合,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有序排队,不扎堆、不插队,防范交叉感染,为首都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再次感谢市民朋友的理解配合!(北京日报客户端)
03
四川广安:48小时内将改建
一个8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
5月18日0~24时,四川省广安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3例(均在邻水县);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2例(均在邻水县)。
广安市应急指挥部决定5月19日开始施工,用48小时将华泰医院改建为方舱医院,改建床位约800张,全力保障新冠病毒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健康广安、央视新闻)
04
浙江拟规定:适时将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
5月5日,浙江省医保局发布公开征求《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支持「浙有善育」促进优生优育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 的通知。
文件中提出,扩大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制定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等治疗不孕不育的辅助生殖相关技术医疗服务价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适时将其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浙江医保局)
05
吉林省最大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复诊
吉林省最大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5月18日正式复诊,医院有序恢复门诊、急诊、住院、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及相关科室的诊疗工作。
据悉,3月10日,该院被征用为吉林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院24小时转运1400余名患者,腾空医院。3月12日,吉林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紧急通过验收,该院被划定为23个疗区。其后,院内900多名医护人员进入红区,1000多人投入各类保障。4月30日,经过51天艰苦奋战,该院累计收治确诊患者3719人,累计治愈出院3609人,转院110人。(中国新闻网)
06
四川将肺结核等四种疾病
纳入门诊特殊疾病报销
近日,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和四川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将强直性脊柱炎等四种疾病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的通知》,将强直性脊柱炎、肺结核、耐多药肺结核、重度骨质疏松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管理范围。
对上述疾病,四川省执行统一的疾病认定标准。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患上述疾病,经符合条件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检查确诊并符合疾病认定标准的,按参保地规定申报登记。在符合条件的医保定点医药机构治疗上述四种疾病的门诊医药费用,按参保地现有门诊特殊疾病政策报销。(央广网)
07
天津新冠阳性考生在医院参加春季高考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5月19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春季高考延期相关问题作出回应。其中提到,重置考点分为3类:医院考点、隔离考点和独立考点。天津市海河医院将作为医院考点,用于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的考生进行隔离考试。考场为单独一个房间(病房),同时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全程监控考生身体状况。(中国新闻社)
08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振兴中医药
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独特优势进一步发挥,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
规划指出,展望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卫生健康体系,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以上,人均健康预期寿命逐步提高。
规划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提升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优势专科和县级中医医院特色专科服务能力,力争全部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规划提出,完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和疗效评价体系。构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机制,推动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实现重点类别来源可溯、去向可追。(国务院办公厅)
来源:医学论坛网综合整理
编辑:Jessica
审校:Catherine
随手点个赞,按个“在看”再走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