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ASUS旗下的Intel Z系列芯片组中高端游戏主板里,作为ITX平台的选择多年以来仅有ROG Strix的I系列主板,到了Z790时代似乎依旧如此,即本次的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
产品规格
对于ITX的版型限制,其规格上必然不可能有着ATX主板那般丰富的各路配置,但该有的高端扩展性配置还是配备齐全的,给到了1条PCIe 5.0 x4 M.2以及1条PCIe 4.0 x4 M.2的存储插槽,以及2个雷电4接口.外围设备包括最新的I226-V 2.5Gbps有线LAN与Wi-Fi 6E+BT 5.3的无线网卡配置等均配备齐全.而音频方面,可能是受限于实在是没地方放,这次直接被移成了外置设备,ALC4050+ESS 9260Q的配置还算是不错的.
产品解析
主板外包装相比前代基本没有区别,依旧是红黑的配色外加产品图.
附件包括若干说明手册,感谢卡,贴纸,钥匙圈,两条SATA线,黑色一次性扎带,两套M.2螺丝散热垫,一条机箱跳线延长线,一条前置USB 2.0一分二线,一个座式WIFI天线.
主板部分板载接口通过一块名为ROG FPS-II的子卡提供,包含2个SATA 6Gb/s接口,2组USB 2.0前置接口跳线,完整的机箱跳线接口,1组温度探针插口,1组CPU过压跳线,还有一个用于快速切换PCIe 5.0 x16插槽Gen模式的三段式开关.
以及一个ROG Strix Hive的USB外接模块,主板的板载音频设备也被移入了该外接模块内.
模块呈三角形造型.
侧面包含四个自检指示灯,下方设计有ROG的经典LOGO.
以及1个USB 3.2 Gen2 Type-C接口,和一个支持BIOS FlashBack的USB 2.0接口.
还有一面则是一个与主板通信的Type-C接口,以及1个耳麦组合接口和1个带光纤 S/PDIF 输出的麦克风输入接口.
模块顶面则包含一个音量调节旋钮,以及集成了3个按钮,包含AI超频,FlexKey,以及BIOS Flashback.
模块背面设有防滑胶垫,还支持磁吸可以吸附在机箱或是金属表面上固定.
模块配有详尽的说明书以说明各种功能.
主板正面.仍然采用家族式的斜切设计语言.
背面,为无背板设计.
PCB印有圆圈装饰,以及ROG LOGO装饰印花.
后方I/O接口,包括1个HDMI 2.1接口,2个USB 2.0,1个USB 3.2 Gen1,3个USB 3.2 Gen2, 两个Thunderbolt 4 (兼容核显输出),1个2.5Gbps 有线LAN,双天线无线网卡天线接线端.在末端还有一个小小的Clear CMOS按钮.
L型的供电散热模块在外形与规模上与前代基本一致.
后侧散热片表面并没有开槽设计,表面印刷有Start/Join the republic的装饰字.
前侧散热片侧面和顶部都设有开槽优化散热面积.
边角印有ROG的标语暗印.
在背面也设计了大量开槽.
I/O上盖延申为CPU供电散热片的一部分,表面覆盖有镂空条纹的Strix字样装饰片.
底下暗藏一个挖空,用于底下VRM散热小风扇的进风.
上盖下端设计有部分ROG字样与信仰之眼装饰,与M.2散热片共同组成完整的ROG Strix装饰图案.
M.2存储模块以及芯片组散热模块部分,表面的散热片印有ROG信仰之眼的LOGO,并在眼睛处加入了一点镜面装饰来提升质感,但并没有设置RGB灯. 
从侧面可以看到为三明治结构的立体堆叠式设计,并在中间的散热片侧面设有散热开槽以及For Those Who Dare的标语. 
卸下表面的散热片可以看到第一层的M.2安装位置,表面预置有散热垫.
将其拆下的样子,由插槽子板和一个散热模块构成.
插槽标号为M.2_1,由CPU提供,最大速率PCIe 5.0 x4,仅支持2280尺寸规格.但若是切换成PCIe 4.0 x4模式时,会改由芯片组提供.
下侧,同样贴有散热垫为下部的另一个M2插槽提供辅助散热.
其固定处还印有像素风格的Strix字样以及图案装饰.
M.2_1插槽子卡,设有一个PCIe 5.0信号切换芯片.
顶部与中部散热片正面.
顶部与中部散热片反面.
位于第二层的另一块子板.
设有第二个M.2 SSD插槽位置,标号为M.2_2,由CPU提供,最大速率PCIe 4.0 x4,支持2242/2260/2280尺寸规格,没有配备背部散热片.
该子板上还设有一组12V RGB接口.
以及一组5V ARGB接口.
用于控制灯光的AURA芯片.
子卡背面.
第三层则是位于最下部的芯片组散热模块,表面设计有横竖的交错的散热开槽设计.
芯片组散热模块正面.
芯片组散热模块背面.
为了应对其堆叠设计易产生过热问题,在对应的I/O位置还开孔有安装一枚小风扇用于辅助散热.
再往下就是芯片组本体了.
供电散热模块背侧,通过导热垫覆盖MOSFET与电感.
内嵌热管并互联连结,以平衡模块之间的发热差异.
作为散热一部分的一体式上盖结构设计.
后侧散热片内部的三层式额外散热片,同时配有辅助风扇用于更好的散热.
之前提到的芯片组位置散热风扇.
主板正面无遮盖全貌.
Intel LGA1700 CPU插座,目前支持12代以及13代酷睿处理器.依旧保留华硕特有的LGA115x/1200和LGA1700双扣具开孔设计.
单8pin的加固型CPU供电接口.
10+1相(Core+GT) CPU供电.
每相搭配一颗RAA22010540 (105A)
AUX每相搭配一颗MP86992 (70A).
供电主控为RAA229131.
两条DDR5内存插槽.标称支持最大64GB(2x32GB)的DDR5-5600内存,超频支持度最大为7600MHz+,支持EXPO和XMP 3.0标准,以及华硕AEMP II技术.
PCIe扩展插槽为一根CPU通道的PCIe 5.0 x16全场型加固插槽,支持x16或x8/x8模式.若要完整使用x16模式需将M.2_1切换至芯片组提供的PCIe 4.0模式.
两个Type-C样式的ROG FPS-II子卡专用连接接口.
安装上子卡的样子,可提供2组SATA 6Gb/s接口以及,均为芯片组原生.以及2组USB 2.0前置接口跳线.同时提供完整的机箱开关指示灯面板,主板本体仅保留了一个必要的2-pin PWR接针,不安装此卡的的话至少可以开关机操作.
侧边的一组USB 3.2 Gen1 19pin前置接口和一个USB 3.2 Gen2x2 Type-C前置接口.
共提供3个4pin风扇接口,1个CPU风扇接口,1个AIO水泵接口,还有1个机箱风扇接口,全部位于主板顶部.
Intel Z790芯片组.
提供运行状态监控等功能的NCT6798D芯片.
BIOS Flashback直刷芯片以及单BIOS ROM芯片.
Intel I226-V 2.5Gbps LAN有线网卡芯片.
Intel JHL8540 雷电4主控.
ASM1442K HDMI视频控制芯片.
JYS13008芯片用于PCIe 5.0信号拆分.
Wi-Fi网卡依旧为子卡形式提供,型号为Intel AX211NGW,支持Wi-Fi 6E和蓝牙5.3.
WiFi的相关信息贴纸贴于主板背面CPU基座上.
主板背面, 用于拓展监控和AI自动超频控制等功能的TPU芯片.
GL850G芯片为USB2.0 HUB.
IT8853FN芯片为USB PD3.0控制器,为前置USB 3.2 Gen2x2接口提供支持.
Hydranode单线多控控制芯片.
BIOS选项简介
BIOS外观以及菜单构架依旧保持这套红黑UEFI图形化界面.
Extreme Tweaker栏目内主要为超频用途可调选项.主层级内放置较为常用的频率以及电压调节项目,其余偏向进阶的调整项则收录在各子菜单中.
内存方面除了支持EXPO以及XMP标准以外,还加入了华硕AMEP II功能,简单来说针对没有XMP的内存(例如普条)根据其颗粒识别进行自动超频.而经典的MCE功能也在13代平台上引入了90度温度墙的新设定,用以优化13代i9在高功耗下的温度表现.
频率调节除了传统的全核同频以及根据使用率调节的选项,还支持AI自动优化,并内置普通使用和重度AVX应用两种自动调节模式.
大小核的Specific Core设置子菜单选项.可对每个大核独立设定核心的最大倍频和对应的自适应电压,小核则是每四核为一组进行详细调节.
AVX开关以及偏移量选项子菜单,对CPU在使用AVX2指令集时的频率以及电压进行额外的独立降低调整,以防在重度的AVX负载下引起CPU的过温以及不稳定.
Auto Voltage Caps选项子菜单,则是使主板在使用自动电压时对其上限进行限制.
内存时序控制子选单.依然提供了非常详细且完备的时序以及开关设定可供调节,而进阶的Skew Control,RTL IOL Control,动态内存频率切换,内存SPD等设定一并提供.但是作为并非正统ROG的Strix系列主板,并没有提供预置的超频档.
DIGI+ VRM供电主控子菜单,可对各种防掉压机制以及最大允许的电流支持,供电相数控制等选项进行调节.
CPU的功耗管理选项子菜单也收入其中,可调节包括最大允许CPU温度,功耗墙的PL1/PL2功率以及时长选项,以及短时功耗时长等限制设置项.
TVB选项子菜单,则可根据对CPU最高温度之下的睿频幅度的设定目标值进行进一步调整.包含动态缓存超频选项,可以允许用户在有负载以及性能需求的时候即时将缓存频率提升至所设定的超频频率.
V/F Point Offset设定子菜单,用于详细微调在每个睿频频率段下的电压曲线.
Tweakers Paradise则提供一些普通用户几乎不会触碰的高阶参数和电压设置项.
AI特性子菜单,可在对应子选单内对于AI的自动超频幅度进行限制调整.
进阶内存电压子菜单,可以对内存的各项配套电压以及PMIC的供电进行进一步调整.
主板提供的电压调节选项:
高级选项主菜单.
CPU设置子菜单可对CPU的各项支持特性进行开关,例如超线程,虚拟化支持,以及核心数量的开关.能耗管理设定则包含Boost技术,SpeedStep加速,以及C状态的支持调整.
SA调节菜单选项,包含对CPU直连通道的PCIe插槽Gen模式进行调节.
PCH调节菜单则是包含芯片组通道提供的PCIe插槽Gen模式调节.
高级菜单还包括可针对SATA接口的开启,热插拔;雷电4的相关选项;以及板载设备的状态设定.
监控菜单包含四个子选项卡,包括温度监控,风扇转速监控,电压监控,以及Q-Fan风扇转速调整.
Q-Fan风扇转速调节子菜单,CPU/水泵/机箱风扇均支持手动自定义调节转速曲线,除CPU接口外均可选择转速温度源;而VRM供电以及芯片组的两个内置小风扇则只支持自动/全速/关闭三种模式.
机箱风扇接口在以上基础外,使用DC调节模式时还加入了停转支持.
工具菜单页面包含EZ Flash 3 BIOS刷新程序,FlexKey按键功能设定,内存SPD查看器,MemTest86内存测试工具等功能.在此界面也可设定是否在Win中提示安装Armoury Crate程序.
BIOS用户档则支持保存最多8组设置档,可支持从U盘导出或是导入.
总结
在现如今随着CPU以及芯片组的不断发展,在各个扩展项上也引入越来越多的新制定标准,例如其PCIe 5.0 M.2 SSD的加入,使得ITX主板本就寸土寸金的可用空间越发紧张.那么本代这块ROG Strix Z790-I在继承其系列特色的同时,继续针对其新特性进行优化改进.例如为了应对未来PCIe 5.0 M.2 SSD的高发热,以及避免立体堆叠设计给芯片组带来高温影响,特地在后I/O位置又开设了一个小风扇用于辅助散热.但于此同时,这样的设计彻底挤占了音频空间,音频硬件只能作为Hive外置设备与其一起使用.这样的设计有利有弊,好处是分离出主板后可以获得一个更大的空间用于设计更纯净的独立音频布线,以及融合了更大更直观的自检指示灯,USB HUB和功能快捷键,从某些角度来说确实是方便好用的.不过对于音频效果不追求,或者对不喜欢外接设备的用户来说,还必须要再拖挂一个设备才能使用音频,确实会让这部分用户群体感到不舒服.而主板的核心供电方面与上代Z690-I配置保持一致,依旧维持了在ITX平台里高标准的10+1的供电搭配105A的MOSFET,虽然13代的功耗相比12代有所增加,但仍然可以保证充足余量.其他外围设备例如雷电4,高速USB等接口也配置齐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使得该块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依旧在本代的高端ITX平台上充满竞争力.
ASUS 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 官网链接:
https://rog.asus.com.cn/motherboards/rog-strix/rog-strix-z790-i-gaming-wifi-model/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