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发长文回应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提前开通学生返乡专线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CVer”公众号
AI/CV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点击进入—> CV 微信技术交流群
本文转载自:募格学术 | 来源:清华大学学生处、清华紫荆之声、各高校官网
近期,因疫情形式严峻,陆续有高校出现阳性感染者。北京、广州两地,多所高校已安排或完成学生第一批返乡工作......
清华大学对此还做出了专门回应。
第一批学生离校返乡
寒假提前开启?
11月27日晚间,“清华紫荆之声”发文《通知 | 返乡送站专线已经开通》。通知称:
为更好服务并保障同学在返乡途中的健康安全,学校提前开通学生返乡“清华专线”,直送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南站、朝阳站、丰台站、首都机场T2/T3、大兴机场7个站点,采取“线上提前预约+免费乘坐”模式。
专线运行时间:
11月29日(周二)-12月4日(周日)
据悉,除清华大学外,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可申请离校返乡。
北京大学
有学生向校方咨询是否可以离校返乡,校方给予肯定答复,称 “可以返乡,说一下具体的返乡时间和返京返校时间和家乡的县市,报备一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商院学生在某书爆料:商院开会说可以自愿申请回家,汇智楼今天申请明天就能走,另有英院的学生说:英院也发通知了!除虹远汇美都可以!另外有金融学院的学生反馈:金融学院也可以润了!研究生不在管控楼宇的现在可以返乡了。
中央财经大学有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学生可以自愿申请返乡,需要填离京申请承诺书。
中山大学:此前,11月17日中山大学发布情况通报,该校广州校区南校园确定2名人员检测结果呈阳性。学校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学校党委周密部署下,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迅速行动,坚决阻断病毒传播,共同守卫平安健康校园。
学生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及当天抗原检测阴性证明,有序排队等候上车,每辆车都分配有1名负责老师,跟车帮助大家顺利返乡。
当天,广药番禺区、黄埔区、增城区学生都平安到达了站点。
清华回应校园疫情防控政策
据清华大学学生处发文,11月24日下午,学校召开全校辅导员会议,校党委副书记过勇老师介绍了近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并对同学们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过勇老师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最近校党委书记邱勇老师、校长王希勤老师每天都会主持召开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研判形势、处置疫情、制定政策。学校高度重视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在会前专门收集了同学提出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建议和要求都能被采纳和满足,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但学校会力争做到件件有回应。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1
为什么要严格进出校管理?
2
为什么针对学生和教职工
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我们关注到近期网上有很多同学对于学校针对学生和教职工执行不同的进出校管理规定有很多意见和不满,这里作为重点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进出校管理”中的“校”到底是什么含义?这里面有三层含义,意味着三种不同的校园边界。第一层意义上的“校”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清华园周边围墙围起来的校园,包括教学科研区、学生区、教学区和西南片的家属区等。第二层意义上的“校”是更大范围的校园,还包括周边的双清公寓、五道口金融学院、昌平200号基地等教学科研和学生住宿区,蓝旗营、荷清苑、学清苑、双清苑等教职工家属区,甚至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第三层意义上的“校”就是5月份实行校园封闭管理,教学科研区、学生区、教学区与家属区物理隔离开的“最小校园”,不包括西南片的家属区、青年公寓和15-18公寓等,但是通过闭环交通的方式把双清学生公寓和五道口金融学院纳入了进来。同学们可能会看到平日校园严格进出校管理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从周边校门进出,感到“不公平”,但这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居住在“大校园”,尤其是居住在周边家属区的教职工和双清公寓的研究生。按照学校的规定,教职工必须保证“两点一线”,不得在校外参加聚餐聚会聚集性活动。尽管不能说这样一点风险都没有,因为教职工的家属有在外面上班的情况,可能也会有极少数的教职工没有遵守学校的规定,但学校是有明确规定和严格要求的。
其次,教职工和学生的不同居住特点决定了在疫情处置中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后果。以11月15日出现的我校某退休教职工疫情的处置为例,与他同时空的同学被集中到“健康驿站”隔离观察,我们也注意到有同学在网上发表的不满意见,确实很遗憾给这些同学带来了影响;同时,与这名离退休教职工同时空的教职工有的被转运到政府指定的隔离点进行隔离,有的被要求居家隔离,其中后续也有出现阳性病例的情况,但是总体影响面有限。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样的病例发生在同学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学生宿舍人员密集,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漱间。按照疫情处置流程,全校的学生宿舍都要被封控5天,阳性同学所在的宿舍楼的所有同学都要被转运到校外的集中隔离点。目前北京这一轮的疫情病例数已经过万,社会的隔离点和方舱资源非常紧张,在转运和集中隔离方面都会存在巨大困难。因此,在学生宿舍出现疫情比在家属区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第三,校园布局和资源不足给校园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今年5月,学校下了很大的决心将教学科研区、学生区、教学区和家属区分隔开来,把校园的边界从“校”的第一层含义缩小到第三层,代价非常大。
不仅是西南片的家属区,青年公寓、15-18公寓、西院等教职工家属区需要被细致地划到校外,还有校医院、食堂的使用等一系列问题。校医院是为全校师生服务的,住在家属区的教职工,尤其是离退休教职工都有到校医院就医、取药的需求。由于公费医疗制度,校外的医院替代不了这种需求服务。
其间,校医院克服种种困难做了很大的努力,上午住在校外的医护人员上班,为教职工和家属服务;在中午集中消杀后,下午集中住宿在双清南楼学生宿舍的医护人员为校内的师生服务。本来教职工都可以进入校园开展科研工作,他们和家属可以进入校园用餐、体育锻炼,而在那个特殊阶段都不行了。
老师们没有怨言,首先保障同学的需求,尽可能把资源都隔到了学生这一边,但是也希望同学们了解老师们的牺牲和付出。全校后勤3000多名职工只有不到1000多住在校内,如果他们不进入校园,谁来做饭、保洁、保安,提供后勤服务?5月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是因为学校利用了准备修缮的紫荆公寓19号楼和刚建成尚未有学生入住的双清公寓南楼,集中安排住校的教职工住宿,即使这样仍然有一批教职工就是睡在办公室和工作场所。而现在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了。同学们提的意见都很对,学校应该加强进出校管理、教职工一视同仁,学校应该为住校工作的教职工提供条件保障,学校应该保障校园的正常运转。但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全部实现上述目标确实存在困难。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也是积极响应同学的意见,学校近期会进一步严格对于教职工进出校的管理,包括实行“白名单”制度,降低到岗率,严格要求本人和同住人做不到“两点一线”的教职工不能进校,严格限制包括教职工家属在内的校外人员进校等,具体以学校发布的通知为准。
3
关于11月21日校园发现核酸检测
“10混1阳”后应急处置的问题
学校当天上午8:58接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通知,迅速组建现场指挥部并启动应急处置程序,于10:12在info上发布了公告,并通过学生工作体系、相关学生宿舍的楼层长体系和校内网络平台转发,但是仍有同学提出没有及时获得信息。当天由于同时有其他高校出现了确诊阳性的疫情,网上出现了一些谣言和不实信息,造成了信息干扰。我们会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的流程,并争取给受到影响的同学提供更加细致、更加及时的信息。
4
关于近期核酸检测的相关要求
5
关于同学关心的其它问题
CVPR/ECCV 2022论文和代码下载
后台回复:CVPR2022,即可下载CVPR 2022论文和代码开源的论文合集
后台回复:ECCV2022,即可下载CVPR 2022论文和代码开源的论文合集
后台回复:Transformer综述,即可下载最新的3篇Transformer综述PDF
目标检测和Transformer交流群成立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CVer222,即可添加CVer小助手微信,便可申请加入CVer-目标检测或者Transformer 微信交流群。另外其他垂直方向已涵盖: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目标跟踪、人脸检测&识别、OCR、姿态估计、超分辨率、SLAM、医疗影像、Re-ID、GAN、NAS、深度估计、自动驾驶、强化学习、车道线检测、模型剪枝&压缩、去噪、去雾、去雨、风格迁移、遥感图像、行为识别、视频理解、图像融合、图像检索、论文投稿&交流、PyTorch、TensorFlow和Transformer等。
一定要备注:研究方向+地点+学校/公司+昵称(如目标检测或者Transformer+上海+上交+卡卡),根据格式备注,可更快被通过且邀请进群
▲扫码或加微信号: CVer222,进交流群
CVer学术交流群(知识星球)来了!想要了解最新最快最好的CV/DL/ML论文速递、优质开源项目、学习教程和实战训练等资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CVer学术交流群,已汇集数千人!
▲扫码进群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CVer公众号
整理不易,请点赞和在看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