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作为工业的基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国家钢铁产量的高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工业发展的规模。作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钢铁企业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6月7日,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了2021年世界钢铁企业排名,在前50强中,有27家中国钢铁企业上榜。其中,中国宝武钢铁集团、鞍钢集团、沙钢集团、河钢集团、建龙集团、首钢集团位列世界前十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2021年产量排名数据,【今日钢铁】小编整理了部分中国钢企的排名,具体见下表:
2021年粗钢产量超2000万吨的钢企
根据以上粗钢产量排名,发现全国超2000万吨以上的钢企共有9家,接下来随笔者的视角来看一下这9家钢企的具体情况:
榜单第1名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宝武)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揭牌成立。中国宝武注册资本527.9亿元,资产规模10141亿元。在2022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宝武首次跻身前百强,排名第44位,继续位居全球钢铁企业首位。2021年粗钢产量1.19亿吨!
榜单第3名 鞍钢集团
鞍钢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大型企业,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东北、西南、东南、华南等地有九大生产基地,具备5330万吨铁、6300万吨钢、4万吨钒制品和50万吨钛产品生产能力。2021年粗钢产量5565万吨!
榜单第5名 沙钢集团
江苏沙钢集团是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目前沙钢拥有5大生产基地,分布江苏、辽宁、河南等地。沙钢已成为跨行业、跨地区和跨国界的企业集团,连续14年跻身世界500强,2022年位列第291位。2021年粗钢产量4423万吨!
榜单第7名 河钢集团
河钢集团隶属河北省国资委,是世界最大的钢铁材料制造和综合服务商之一,连续14年位列世界企业500强,2022年居第189位。河钢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家电用钢、第二大汽车用钢供应商,海洋工程、建筑桥梁用钢领军企业,在MPI 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中获“竞争力极强”最高评级,是世界钢铁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轮值会长单位。2021年粗钢产量4164万吨!
榜单第8名 建龙集团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钢铁为核心的大型重工产业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拥有4430万吨矿石(铁、铜、钼、钒、磷矿等)的开采和选矿能力、4200万吨粗钢冶炼和轧材能力、150万载重吨造船能力、1500万千瓦防爆电机和风力电机制造能力,以及1.5万吨五氧化二钒的冶炼能力、36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2021年粗钢产量3671万吨!
榜单第9名 首钢集团
首钢始建于1919年,目前已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全资、控股、参股企业600余家,总资产5000多亿元,2011年以来十次跻身世界500强。现拥有3000万吨以上钢铁生产能力和矿产资源、机电一体、信息通讯、建筑地产、城市服务、节能环保、海外贸易、国际工程等众多非钢产业。2021年粗钢产量3543万吨!
榜单第11名 山东钢铁集团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钢集团)2008年3月17日注册成立,系山东省人民政府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11.93亿元,企业信用等级AAA,年营业收入超2200亿元,利润水平稳定在百亿级;粗钢产量突破3100万吨,居中国第7、全球第11;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32位。2021年粗钢产量2825万吨!
榜单第13名 德龙钢铁集团
德龙钢铁成立于1992年,历经30年的发展,德龙钢铁已发展成为集钢铁冶炼、冷轧、焦化、金属制品、科技研发、经营贸易、智慧物流、MRO电商、再生资源、能源环保等业务板块于一体的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大型综合集团。具备年产钢铁3000万吨的生产能力。2022年,德龙钢铁集团首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位列469名。2021年粗钢产量2782万吨!
榜单第14名 华菱钢铁集团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菱集团)是1997年底由湖南三大钢铁企业——湘钢、涟钢、衡钢联合组建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具备2200万吨钢生产能力,是我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2021年粗钢产量2621万吨!
粗钢产量有望大突破潜力钢企
我国的粗钢产量可以说是占了世界钢铁行业的半壁江山,虽然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略有下降,但仍占比53%。笔者根据2021年中国钢企粗钢产量排名,结合各企业的公开信息,目前有多家钢企有望突破2000万吨或已经确定超过2000万吨的产量计划!具体情况如下:
方大集团 粗钢产量1998万吨
方大集团全资子公司江西方大钢铁集团是一家以钢铁为主业,向汽车弹簧、矿业、国内外贸易、房地产等行业多元发展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具备年2000万吨生产能力。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粗钢产量有可能超过2000万吨。
柳钢集团  粗钢产量1883万吨
2021年9月13日,柳钢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会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会。会议发布了柳钢“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柳钢将围绕“123”经营目标,推进“三基四业五协同”发展战略,以“三力提升”为实施路径,跻身世界500强。具体来看,“123”经营目标为年均利润超100亿元、营业收入2000亿元、产钢规模达到3000万吨级
包钢集团  粗钢产量1645万吨
包钢集团于1954年建厂,是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钢铁产业已形成1000万吨以上铁、钢、材配套能力,是世界最大的钢轨生产基地、品种规格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之一、西北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迎战“十四五”,包钢集团也提出了“打造国内一流企业,开创现代化新包钢建设的崭新局面”的总体战略目标。十四五,包钢也立下如下目标:一是总资产达到2100亿元以上, 营业收入超1500亿元, 利润超80亿元,钢铁产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500吨钢/人·年。二是稀土钢产量占比达到70%以上,稀土金属、功能材料及终端应用产品占稀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70%以上。
敬业集团  粗钢产量1538万吨
敬业集团是以钢铁为主业,下辖总部钢铁、乌兰浩特钢铁、英国钢铁、广东敬业钢铁,兼营钢材深加工、增材制造3D打印、国际贸易、旅游、酒店的跨国集团,现有员工31000名。2021年集团销售收入2379亿元,上缴税金45.51亿元,全国500强企业名列106位,连续两年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排名386位。
新华冶金集团  粗钢产量1434万吨
新华联合冶金控股集团是一家集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焦化、天然气、余压余热发电、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于一体的特大型民营钢铁企业集团。位居中国制造业企业百强,中国民营企业百强,中国企业五百强。集团两大主体企业为沧州中铁装备公司和纵横丰南钢铁公司。分别位于渤海湾的黄骅港和丰南港两大港口,占据渤海湾之要地,已形成精品钢千万吨规模,目前拥有职工20000余名,劳动生产率居全国领先水平。
中信特钢  粗钢产量1397万吨
8月16日,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从公司获悉:公司方面表示,特钢下游行业广泛,客户多是行业高端企业,用户黏性高,市场潜力大,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期间产能扩至2000万吨。目前公司可年产特种钢材1600万吨,公司人士称:“公司拟在‘十四五’期间将产能扩至2000万吨,计划通过内部潜力挖掘和对外并购同步进行。”
日照钢铁   粗钢产量1357万吨
今年7月,日照钢铁接连出手,7月3日,入股淄博齐林傅山钢铁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1%;7月31日,山东隆盛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发生变更,新增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0.5837%。而日照钢铁也以超过50%的股份,成为山东隆盛钢铁的最大股东,获得控制权。2021年9月,日照钢铁100%控股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更名为日照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日照钢铁粗钢产量1357万吨,营口中板的粗钢产量为775万吨,如合并计算则超过了2000万吨。如果正常生产,同时两家钢企合并计算,日照钢铁粗钢产量很可能超过2000万吨,在世界钢企的排名中有大幅提升空间!
中天钢铁  粗钢产量1276万吨
中天钢铁集团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是江苏省第二大钢铁企业,全球最大的优特钢棒线材生产基地。2022年2月,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天钢铁将深化落实“一总部多基地”新型产业布局,加速形成4000万吨钢生产规模,实现营业收入超3500亿元、员工3万名、利税300亿元,力争迈入世界500强,建设成为深受社会尊敬的世界级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陕钢集团  粗钢产量1239万吨
陕钢集团成立于2009年8月,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为振兴钢铁产业而组建的钢铁企业集团,2011年12月重组加入世界500强企业陕煤集团,成为其控股子公司,属于陕西省国资委监管的重要子企业,是陕西省唯一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目前,陕钢集团总资产416亿元,钢铁产能1000万吨,拥有西安集团总部和龙钢公司、汉钢公司、龙钢集团、韩城公司、产业创新研究院公司5个主要子公司。其中龙钢公司、汉钢公司为钢铁主业生产企业,产能规模分别为700万吨和300万吨,员工1.8万人。
除了以上钢铁企业以外,其他处于1000万吨到2000万吨的企业,也都有望冲击2000万吨的目标……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构建过程中,伴随着钢铁企业重组兼并提速,钢铁企业的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而处于中国前列的这些钢企,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发展、实现突破,而在这样发展的推进下,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也将不断提升,中国乃至世界钢铁企业的排名格局也会出现频繁的变动!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支撑起我们孜孜以求的工业梦想,锻造出我们五彩斑斓的沸腾生活。今天的中国钢铁工业,又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下,展开新的战场,更绿色、更低碳、更高效。通过几代钢铁人接续奋斗,铸就了大国钢铁雄厚的产业基础。而这些巍然屹立于国际钢铁行业的中国钢企,必将为中国钢铁标画出新的目标和航线,带领中国钢铁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END -
关于本文:
撰稿/刘雅玲
校审/殷福林
编辑/刘雅玲
信息参考/世界钢铁协会、各钢企官网、企查查,今日钢铁综合整理
本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
声明: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如果未标注或标注为非本公众号名称,本公众号将保留追究其相关责任的权利。
扫描识别二维码
下载获取更多资讯
更多精彩资讯尽在
今日钢铁APP
往期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