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我从松江匆匆忙忙开车进城,延安高架下来拐弯进江苏路,车速减缓,两旁梧桐树叶子刚开始发黄,人就像在看一部名叫《秋天》的电影。
车停在兴国宾馆,出来扫一辆共享单车,沿着华山路一路骑到安福路。我进城来看一部晚上的音乐剧,这事就像赌气一般,前两个月看了几部音乐剧,总觉得没能体会里面的玄妙。每次看完,只有一个感觉,演员挺累的,又唱又跳又演,常常两三人撑满全场。这么累,还不如说脱口秀呢。
我打算最后再试一次,买了《两个人的谋杀》,一张票。如果这部还不行,说明我跟音乐剧没有缘分,以后不用惦记了。
骑车到安福路,景致陡然一变。原本那种静谧闲暇的秋天忽然变成一个舞台,看到无数高挑美丽,像从小红书上直接走下来的美人,一个接一个从眼前飘过。她们身后还有一大群举着相机的男人,长枪短炮,蔚为壮观。
看剧前一点时间,我和一个住附近的朋友,约在路边一家小餐馆,吃下午茶。天气真好,不冷不热,阳光从梧桐叶的间隙中洒进来,像碎了的金子。一边喝咖啡,一边随意聊着各自的生活,中途朋友说了一句,“像我们这样整天坐在家里写作的人,怎么拼得过那些整天在外面混的老狐狸?”
我喝着黑咖啡,默默点起了头。
之后又去五原路上一家茶馆,见另一个朋友。梧桐区是新的宇宙中心,在这里一下午,能填满我一年的见客名额。
朋友带着新朋友,是一名年轻漂亮的时尚博主。只匆匆见了一面,她俩打车转场去嘉里中心吃饭。告别的时候,我看到时尚博主围上一根散发着慵懒气质的羊驼毛围巾,拿出一只焦糖色绒皮手袋,啊,原来这就是秋日穿搭的氛围感。
只要用一点小小的配件,就能完全融入这个秋天。
离晚上的音乐剧还有一小时,在剧院旁边找到一家旧书店,走进去豁然开朗,整整一层,没有一本书是塑封的,你可以全部打开来从头到尾翻个明明白白。
翻开一本小书,看到上面有一句,“送给xxx小朋友,你呼呼大睡的夜里,妈妈开始写小说。”哇哦,这不就是我?
斩获一批二手书,开开心心进入剧场。我得说一句,前面看的几部,不是说特别难看,但还缺乏一种让我冲动的劲头。
座位在二排,最贵的票,380一张。隔壁有女孩提着时髦的奢侈品手袋进来落座,我们一起等待开场。
在前五分钟,听到演员忽然用一种有点翻译腔的语调说话,瞬间有点崩溃,完了,这又是一场浪费时间的剧。
但看着看着,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你就忘记了这种有点滑稽的老太太腔调,你开始沉浸剧情,投入角色。两个男演员满场飞奔,他们时不时要在唱的部分,一人高歌一人伴奏钢琴,时不时还要两人合奏,共同高歌。作为一个外行观众,我逐渐感受到,哇,原来这就是音乐剧的魅力。
音乐也是其中的角色,音乐推动剧情,音乐烘托高潮,音乐让舞台蓬荜生辉。
随着剧情发展,掌声如潮,一阵比一阵汹涌。
到最后谢幕时分,演员上台演奏一段四手联弹,谢幕时他俩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激动,能在一部剧里如此酣畅淋漓地演出,这根本不是讲几句话说几个段子能带来的满足。
我一边鼓掌一边想,上海太棒了,生活在上海,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只有在上海,才能拥有这样的体验。
回家后发了一条记录演出的微博,一个国外的粉丝留言说,“以前在上海的时候,最喜欢和朋友一起去看话剧……先美美喝个下午茶,再找一间好吃的日料或泰国菜,吃饱喝足后去安福路小剧场看场话剧,然后再去水城北路那边吃路边摊烧烤宵夜。好怀念那时候的上海,那时候的生活。”
第二天,我去做个节目,碰到了一位媒体人。说起前一天晚上的剧,他忽然很感慨,说,前几年,你可以在上海看到全世界最好的剧,就在上海文化艺术中心,《巴黎圣母院》《歌剧魅影》……这些都有。当然啦,他意味深长地补上一句:现在已经都没有了。
模糊中,想起曾经在几年前看过一场《长靴皇后》,翻翻资料,已经是2018年的事了。
印象中是夏天,大剧场,演出很长,分了上下半场。一开始坐进去,我心想,半场结束就走人。没想到后来坐足全场,并觉得十分精彩,不虚此行。
一个熟悉演出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的观众,被碎片化的短视频惯坏了,一开始总是难以沉浸剧情。
看完一场精彩演出,散场走出剧院大门,心里会怀着一种美好的满足。
甚至之后好几天,我常常想起这一天,并且热切地搜索演出门票,想要再重现一次这样的满足。只是没那么容易了,晚上小区又开始紧急大筛,十点忽然大喇叭喊起来,做核酸,全员核酸。
你知道,经历过的人,都会有一种忐忑,既想着现在开始我每一天都要出门,又想着,万一出门遇到病例怎么办?
有一天我刷着微博,看到一条留言,毛老师,我们小区封了,你有空的话,出门去咖啡馆喝杯咖啡吧,还要吃店里新鲜制作的鲜奶油蛋糕,然后发张照片出来哦。
沉默良久,在静谧的空气中,听到自己的叹气声。
唉。
作者|毛利  分享生活,解答情感、家庭困惑,和有趣的人们对话,有机会一起午餐吧。
关注👇
《结婚练习生》
毛利全新长篇小说重磅上市
新增特别番外
一个关于独立女性的婚姻练习故事,
探索新型婚姻关系与模式
点击购买⬇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红书|和毛利午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