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
Amy女士
整合营销传播 深圳2班 校友
“向日葵”公益助学项目:发起人
港大校友、行业精英、全球知名企业高管、两个孩子的母亲、“向日葵”公益助学项目的发起人……当这些标签交叠共存,Amy的个人画像也徐徐绘就而生。因拓宽视野,她选择前往港大ICB进修;又因深度认可终身学习理念,她与同班6名好友不谋而合,联手组建“向日葵”爱心公益助学组织。10年间,他们用一对一帮扶的形式,为100多位失学儿童提供帮助,用小小善举化为萤火,点亮希望的远方。
近期,港大ICB深圳教学中心主管:雷琦Diana女士与Amy进行了一场深度交流。Amy说:做公益助学不必过多夸耀,行为的本身便是给予自己的酬报,也是自我成长与心灵的满足。
“向日葵”的诞生

Diana:
很难得今天有幸采访到您。自从在学院毕业后,您都在各种角色之间切换,从没放慢过脚步。您花费了十年的业余时间和校友合力打造了“向日葵”公益助学组织,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去做这样一件事情呢?

Amy:创办“向日葵”算是我生活中一个偶然,但现在回望过去,也能发现这是一个必然过程。
我仍然记得当年刘院长给我们讲述过《中美局势和社会经济》,这堂课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将港大“终身学习”“明德格物”的学术印记根植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港大是个学术氛围很浓厚的平台,在快毕业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都在思索,是要继续让自己深入课程专业,还是去一起做点什么可以践行持续学习的事情。几经思量,我和同班的几个好友决定着手组建“向日葵”,为那些极度渴求知识的贫困学生,提供一份帮助。我先生的父亲,在乡镇上做了一辈子老师,在他的眼里,村子里谁家孩子有困难有需求,是再清晰不过了。很多家庭因为先天性疾病或意外,导致孩子本来有着优异的成绩,却只能跟在爷爷奶奶身边务农或打工,贴补家庭,无法继续读书。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七个人决定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为孩子们提供生活和学习资料上的补贴帮助。
在参考其他基金会之后,我们决定给受资助的小学和初中的孩子,每人每年提供1000元,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并不收学费,学校也有为孩子们设立了奖学金制度,所以小初阶段是来说。1000元额度是合适的,而高中阶段因为有学费支出,我们会提高至每人每年1400元。金额不多,但当它出现在那些几乎失学儿童的家中,便有了希望的意义。
Diana:确实如此,那一般是怎么把这笔钱送到这些孩子手中呢?会通过哪些步骤?
Amy:我们会通过老师联系,将一年的资助金提供给到监护人,让学生和他的家长自行采购学习资料。“向日葵”的资助主要面向初中到高中这六年的学生,也有从小学开始的,这些学生的选择、筛选都是由学校和老师推荐的,对于生源,我们会请老师搜集他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学校证明、村委盖章证明等等,确保这些孩子的求学信息是完整的,我和老师把资料整合完毕后,会发到我们的群里,让大家选择被资助对象,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每一年我们都会新增一部分,新增的生源也会按照这个流程进行。学校要求老师要做规范的领款表、发放表,同时拍照留存,让整个流程规范化、公开透明。
2013年发放记录(左)、2014年发放记录(右)
我们自己组建了一个群,为了避免打扰到大家,我们基本是每年活跃一次,用于更新孩子的学习情况、升学情况;再者是确定孩子的家庭状况,做些简单沟通。鼓励资助人就可以跟学生联系,打个电话,写写书信。早些年写信多,现在改打电话,可是有些家长不会讲普通话,我们就通过学校这个“连接口”互通有无。很多资助人跟孩子也有联系,但是大家本着不打扰的原则,保持关心即可,偶尔资助人和学生方联系后,也会寄一些书和衣服过去,这些帮扶过程我不会去干预,整体原则是希望能够用这笔资助金,去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Diana:
那这十年间,有哪些细节是令你动容的?

Amy:曾经有一次回老家,特地去看望过其中几个孩子,给我印象很深刻:有一个孩子,父亲残疾,做不了重活,只能做些比如养鸡之类的轻活,够他们温饱,但会把孩子的发展局限住;有一个孩子家中,家徒四壁,在他们的“客厅”里,只摆放着一个方桌,三条板凳,其中有的板凳还坐不稳,而这就是他吃饭、学习仅有的区域。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内心是极度敏感的,命运的坎坷在心上留下了痕迹,他们不愿和其他小朋友讲自己的“小小压力”。曾几何时,他们也本可以像其他同龄人一样,拥有独特的“花语”。
简陋的学习环境(走访实拍)
我们从没有向这些孩子解释过我们在做什么,那也许会给他们添上不小的负担,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做这件事的初心,并不是为了去宣扬我们在做如何有意义的事情,也从不煽情。除非我需要去找几个新的资助人,看他们是否有意向参与尽一份努力,才会跟少数朋友提起这个项目。
在资助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小朋友的家庭后续有条件改善,家长会选择自愿退出,将机会让给其他更需要的人。
Diana:善良的举动,他们并没有把这个“馅饼”一直握在自己手中,而是愿意分享。

Amy:是的,他们都是很淳朴的农民,但当然也有令我们惋惜的,比如读到初二、高二就不读书了,提前去打工挣钱,每当我们看到这种情况,都是一声叹息,感慨我们可以做的还是太有限了。
走访实拍
Diana:您刚刚提到了这个项目是与其他校友们一同开展的,想必他们也是这样的一群特别有爱心的人。
Amy:是的,他们一直坚持,同时会给我提供坚持下去的力量。每年在整理、联系的过程中,其实是很费功夫的,琐碎、沟通周期很长。我和孩子们大部分不直接联系,会需要通过老师、再让老师去找学生的家长,但他们之间联系也不紧密,来回传递间隔太长。其实很多次都想放弃,但当看到他们的学习反馈,或者有毕业、工作的,就会觉得对还是有意义的,那就继续做吧!
我们七个人从港大ICB上课时就同进同出,到现在他们也仍然是团队主要力量。聊天时,他们都会跟我讲,希望能把“向日葵”一直开展下去,成为一种终身奉行的“事业”。也因为“向日葵”的存在,我们之间留存着一个小小的纽带,虽然天各一方,但当“向日葵”需要支撑,每个人都会提供正向反馈,不为回报,只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十年了,无论是作为一个资助人,还是作为一个被资助人,这样的一个初心就够打动人了。我们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所有人都在谈回报,谈价值互换,希望通过这个小公益,通过和他们的链接,为他们传递来自陌生人的一份善意和温暖,足以。
我们资助的最早的一批孩子们,已经上大学了,有个同学资助的小男孩很厉害,考上了南开大学;我资助的一个男孩光荣地成为一名军人,有一次他跟我说:“姐姐,你们在一线城市努力工作,我在这里,保家卫国。”对于被默默关注的孩子们,在资助的过程中他们年纪尚小,没有体会,但当他们毕业之后,会逐渐明白“向日葵”的意义。
与受资助的孩子交流
我早期还资助过一些学生,在青海和西部藏区,过很多年,偶尔我会收到一张照片、一条微信消息,他会跟我说:我现在已经不需要被资助了,我已经考上大学了,考得还不错。如果有机会我会资助别人,谢谢你。有些会在他的人生大事的时候给我发个消息,比如结婚了,或者走向社会、在岗位上晋升,都会跟我们沟通。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资助者是谁,但他会用电话或者文字,跟我们讲:“叔叔(阿姨),谢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资助,现在我已经毕业了,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我也可以再资助别人。”几个简朴的字眼,会让你感觉到,当年那盏灯,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呵护与温暖。
Diana:这种事,可以影响一辈子的。像您刚才提到说去看他们的时候,那种家徒四壁那种对他青春期的那种的影响,如果当时,连微小的爱都没有存在,可能他的人生是完全不同的轨迹,但是有了一份关心,让他多了一分勇气去面对生活,孩子们知道背后有人在帮他,有爱在关心他,这是一个很大的动力,而力量的作用,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你们埋下了爱的种子,等他长大以后,开花结果,他还会去把这份爱传递下去,这就是“向日葵”的希望火种。
虽然您一直在强调很小,但是这份小爱心的初衷,能够一直延续十年不止,伟大之处着眼于细微,越是微小,事件便越纯粹,这份感动便也有了价值。
2018年发放记录
Amy:确实是这样的。从开始到现在,我们已经陆续资助了一百多个孩子,每年金额不多,但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几十万元的资助。这十年以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很多人想做,但是需要一个被信任的平台,真实性一直是我强调的原则,这件事其实是靠信任完成的,也很感激大家会愿意相信我。总有一些现实问题,我有考虑过这件事是否要渐渐结束,但大家的踊跃和真诚信任,总让我选择继续坚持。发展到现在,我们的七人队伍已经扩大很多,出现了很多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有些海外的华人和华侨,也参与进来。我曾经问他们,为什么要大费周折的来做这件事儿,他们回答,对祖国总有关心,总想做点事,这大概也是华夏子孙难以言喻的血脉相连。
很多孩子直到上大学或者工作,都不知道资助人远在他乡异国,我们虽然不能时刻站在被资助的孩子身旁,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希望可以给到他们陪伴支撑,星星点点的心火,汇聚出希望的模样。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Diana:
可能这就是热爱吧。说到这里我也很感慨,一晃十年,您坚持了十年的“向日葵”,而我也有幸在港大ICB就职了十年,成为一位与您有相同热忱、致力于伟大事业的践行者。当我刚来到港大ICB时,我和中国首席代表讲,这将会是我持续热爱的一份事业。在来这里之前,我去的其他公司都坚持不过一年半,但在这里,第三年、第五年,乃至现在,我都会充满激情,保持活力,这大概就是让人愿意终身奉献的教育事业,所具有的特殊魔力。

从致力于为内地培养具备专业深度、未来高度的理念开始,我们都一直在拓宽视野,为内地的卓越人才和企业领袖提供让他们“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随着互联网数字化的加速迭代,企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一路走高,本科教育已经无法满足职场需求,在这种基础上,我们会继续做专、做深,致力于成为“专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学院标杆。您刚刚有提到,很感谢其他人的信任给到您一个机会,去组建“向日葵”项目,对我们来说,也非常感谢您和其他校友们选择港大ICB,成为大家终身学习的“良师益友”。

Amy:感同身受,也很感激学院给我提供过这样的平台,学院给我的帮助是难以言喻的,在港大求学的每个学习阶段,无论是课程设置,抑或是导师指点,总能清晰给到我们目标和方向。这是个具象化的、可触碰的进阶模式。学院不会强加给大家去社交、结识的任务量,而是会提供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大家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各行各业的同学都会分享独到见解,从不同角度,对各类事件进行解构、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同时会加速大家的联动性,像我的同学巧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可以给很多人提供正向的能量,相同磁场的人会自发地走到一起,成就一番事业。
学习期间,我们去参观过其他企业,在不同环境下我会发现,每个企业都有独特的氛围,你可以从旁观者角度,发现他们的优势以及如何弥补自身。只有看过差异,才能跃层进阶。
Diana:您说得有道理,那我想和您问下,在工作当中您是如何运用这些课程和学习理念的呢?
Amy:港大ICB的课程很好的契合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逻辑,既丰富了课堂氛围,也加深了理论应用。很多营销案例都有参考性,专业工具也会一直在工作中可以被运用。
Diana:从您现在的需求来看,您会期待港大ICB增设哪方面的课程呢?
Amy:就目前设置的课程而言,港大ICB在专业领域已经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细致的专业水准,我更希望能有些宏观的思维,可以让学员们站在中国看全球局势,产业变化,国际化案例研讨,希望港大能进一步提供和设置的领域。
Diana:其实我们也在布局这一方面,2016年我们到访北欧之后,重新成立了一个品牌,名叫“企业研究院”,以全球思维,中国智慧助力企业高层设定战略高度。
Amy:除此之外,游学参访是我认为提升很大的一种途径。近两年疫情影响导致游学受阻,但只要给到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大家就会倍感珍惜,同学之间也可以做到深度链接。希望港大ICB未来的课程可以提供更多的裂变价值,为我们提供更多“终身学习”的机会。
Diana:好的,那因为时间宝贵,希望您再回答我最后一个问题。到如今大家很强调务实,一些人为了提升效率,会使用“拿来主义”,希望所有知识或工具可以直接上手、尽快变现,但从与您的沟通中我也感觉到,您认为有些战略格局仍需要时间养成。您刚刚也提到了对于在港大求学的看法与收获,那请问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到一些正在犹豫选择课程的这些朋友们呢?
Amy:学习好比长期投资,如比喻为一种投资策略,我们始终相信,它的回报始终会到来,可能是一周,也可能在三年之后。就比如你刚刚提到,你在ICB工作十年,哪怕来的新同事再优秀,过去十年的积累也不会转化为她的附加价值。在积累过程中,学以致用,工具的合理化运用,对知识的吸收会起到加速作用,但如果只是偶尔用下工具,不做积累,那这碗水始终不能盛满。
在今天这个时代,决定是否要做投资学习这件事,是最不应该犹豫的,获益的一定会是自己,而获益的过程会随着你对事件的理解、工作需要逐渐加深,他永远不会过时,反而是最划算的投资。如果在犹豫,或许对未来5年、10年的规划还在筹备之中,未明确方向。于我而言,港大ICB的课程设置专业度高、缜密性强,对于想学精、学深的企业人士,极具性价比。
作为学员,只有在每一类课程的学习体系之中,伸出足够多的吸收触角,才能学得更劳,读得更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努力保持对学习的热忱,以不断探索的精神,去完善构建专业高度,处在高处,方能举目远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