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
央行宣布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新冠肺炎疫情(下称“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01
点评
降准有多方面积极效果,既能维持流动性合理宽裕,又能适当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促进信贷投放,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也可以进一步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美联储年内加息6次背后,2023年美股能否见底?
北京时间11月24日凌晨3点,美联储公布了11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大多数美联储官员支持放慢加息步伐。受消息面影响,市场情绪得到提振,当地时间11月23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琼斯指数涨0.28%,标普500指数涨0.59%,纳斯达克指数涨0.99%。
美联储从2022年3月份开启加息周期,已经累计加息6次,最近4次更是每次加息75个基点,年内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在此背景下,受多重因素影响,美股今年以来整体表现较差。同花顺数据显示,1月1日至11月23日,道琼斯指数期间累计下跌5.90%,标普500指数期间累计下跌15.50%,纳斯达克指数期间累计下跌27.87%,而去年同期上述三大指数均取得了较大涨幅,分别上涨17.01%、24.88%、22.40%。
02
点评
从11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来看,放缓加息步伐成主流意见,意味着美国激进加息的时代大概率已经过去,这提振了市场情绪,从而带动美股上涨。但另一方面,加息步伐放缓也是美国经济大概率陷入衰退的信号,在美国经济恶化程度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之前,美股不具备持续走强的基础,整体上会维持震荡向下的态势。
多城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专家称仍存进一步下调空间
11月21日,贝壳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平均为4.09%,二套房平均为4.91%,较2021年最高点分别回落165BP和109BP,创历史新低。同时,最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出炉,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持平。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表示,房贷利率持续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复苏势头仍较弱,购房者信心不足,从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房贷利率逐步降低,有助于降低购房者的资金成本,增强购房信心。
03
点评
目前多地房贷利率已降低至历史低位,从数据上看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对于购房者来说,一个好的购房时机已经形成,但是由于市场反应往往比较迟钝,所以目前还需等待。从购房利率的绝对水平来看,目前购房成本仍然较高,随着政策性利率不断下降,尤其是存款利率的调整,为房贷进一步宽松奠定了基础,因此房贷利率还具备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和可能。
走出去,引进来
国务院同意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贸易创新发展增添动力
中国政府网11月24日消息,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在廊坊市、沧州市、运城市、包头市、鞍山市、延吉市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专家表示,新设立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继续扩大国家对于跨境电商支持政策的覆盖范围,有利于发挥跨境电商优势,为外贸创新发展增添动力。
内陆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结合自身产业和区位优势探索特色发展道路,东部沿海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则以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为主,逐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表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不仅在跨境电商制度创新方面涌现出很多优秀案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而且这些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跨境电商的主力军,培养了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01
点评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不断扩围,有助于为我国跨境电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贸易创新发展增添动力。通过设立新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继续扩大国家对于跨境电商支持政策的覆盖范围,将为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树立信心,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各地区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发挥跨境电商优势,为稳外贸作出新贡献。
制造业吸收外资政策近期密集出台,商务部回应
近期制造业吸收外资政策较为集中,目前我国制造业吸收外资形势怎么样?11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对此回应称,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增长,引资结构持续优化。众多跨国公司看好我国巨大市场的潜力、完整的工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大对华投资力度,一批制造业外资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2021年我国制造业吸收外资金额337.3亿美元,同比增长8.8%。2022年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例如,德国巴斯夫广东湛江一体化基地开工建设、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等。
近期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等政策。其中,《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制造业引资,提出了“高标准落实外资准入后国民待遇”“为外资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支持制造业外资企业进出口”等15项具体措施。新版《鼓励目录》总条目1474条,与2020年版相比增幅近20%,增加了多条高技术制造业条目。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目录也增加了部分加工贸易相关产业条目,进一步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制造业引资优势。
02
点评
商务部表示,出台这些政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支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制造业。做好制造业引进外资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商业机会
文旅部等多部门发文:做大做强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
据文化和旅游部(下称“文旅部”)11月21日消息,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林草局、乡村振兴局近日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做大做强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全产业链整体效益。引导露营营地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孵化优质营地品牌,培育龙头企业。鼓励支持旅居车、帐篷、服装、户外运动、生活装备器材等国内露营行业相关装备生产企业丰富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创新研发个性化、高品质露营装备,打造国际一流装备品牌。培育露营产业咨询培训、规划设计等专业机构。鼓励露营餐饮、活动组织等配套服务企业创新产品服务。支持旅行社开发露营旅游休闲产品,开展露营俱乐部业务,强化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分销和服务能力建设。
01
点评
目前国内户外运动参与率与人均支出较欧美日韩差距较大,但需求扩容、供给优化下,预计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增速快于全球,多元化“露营+”的景气度不断上行,预计2022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上升,供需共振下国产品牌发展空间广阔。
户外运动产业成新赛道,各方加快布局规模将超3万亿元
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下称《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持续增加,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参与人数不断增长,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
《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路径。加快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吸引多元化社会主体参与户外运动产业投资,尤其是重点项目和场地设施建设投资,将增加户外运动产业的高品质产品和高水平服务供给。完善消费政策、创新消费场景等举措,将引导激发户外运动消费市场活力。在业内人士看来,《发展规划》的出台将极大促进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02
点评
作为户外运动产业首份顶层设计政策文件,《发展规划》围绕户外运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明确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有利于破除制约户外运动发展的障碍,进一步释放户外运动消费潜力,对于户外运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推动作用。
数字经济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拟完善数字经济反不正当竞争规则
2022年11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拟完善数字经济反不正当竞争规则,同时,考虑到数字经济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的复杂性,规定了判断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考量因素,增强制度的可预期性和执法的规范性。
同时,针对监管执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现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补充完善。例如,细化了虚假宣传条款,对商业宣传的行为类型作出描述,为执法实践中区分商业宣传与广告提供参考等。
此外,《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还填补法律空白,新增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并按照强化反不正当竞争的要求,完善法律责任。
01
点评
作为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基础性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层出不穷,利用数据、算法、平台规则等实施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亟待规制。
成都发布培育元宇宙产业行动方案:到2025年构建完整产业链
11月22日,在2022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成都市培育元宇宙产业行动方案(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行动方案》)发布,提出力争到2025年,成都元宇宙产业体系初具雏形,构建起完整的成都元宇宙产业链。
《行动方案》提出目标:力争到2025年,成都元宇宙产业体系初具雏形,构建起完整的成都元宇宙产业链,研究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引进培育一批优质企业、融合打造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开发储备一批城市IP,对城市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元宇宙以虚促实、以虚治实的价值实现,从而提升实体经济生产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02
点评
元宇宙作为数字技术最巨量的应用集成和数字经济最丰富的应用场景,是未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大陆新蓝海,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有力抓手。该《行动方案》旨在主动把握元宇宙产业发展机遇,积极培育成都元宇宙产业,聚焦元宇宙在工业领域的落地与拓展,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一次新探索,助力“智慧蓉城”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美好生活
大批储备肉“在路上”,猪价有望保持相对平稳态势
11月22日,生猪主力连续合约再度下行,截至当日收盘报20895元/吨,下跌0.67%,较10月14日高点24300元/吨下降14.01%。
据悉,各地正积极有序投放储备肉。据甘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息,该省第二轮省级储备肉于11月中旬开始投放,本次共投放省级储备肉3000吨,投放时间将从今年11月中旬持续到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投放价格低于当地市场同类同品质肉品价格10%至30%。另据江西省商务厅通告,该省于2022年11月16日至2023年1月31日启动省级储备猪肉投放工作,投放规模为600吨,销售价格为12.1元/斤。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张斌表示,“相关数据显示,中央猪肉储备9月份共投放4次,10月份投放2次,最近一次是在11月4日,7次累计投放13.71万吨。放储频率和单次放出量均超过往年。”
01
点评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一段时间生猪猪肉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有望保持相对平稳态势,难以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形。中金研报分析,预计明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将先降后稳,生猪行业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使得国家调控力度不断增强,产能波动有限,生猪价格大概率回归需求驱动,呈现典型的季节性走势。
中国游戏市场10月销售收入超197亿元,6个月内首次环比正增长
伽马数据11月23日发布《2022年10月游戏产业报告》,10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97.68亿元,近6个月内首次出现环比增长,同比降18.10%。其中,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35.55亿元,环比由负转正。10月付费时长变长,7天国庆长假带动用户活跃时长增加;移动游戏产品流水普遍高于9月,头部移动产品《火影忍者》《率土之滨》带来较多增量。
02
点评
10月本身付费周期较长,再加上国庆放长假,移动端及客户端均有头部游戏产品带来可观流水增量,共同促进中国游戏市场规模增长。
来源|中国证券报、红星新闻、北青网、中新经纬、经济参考报、人民网、证券日报、潇湘晨报、北京商报
封面 | 摄图网
编辑 | 见禹彤、赖梦茹
校对 | 袁海鸣
|中经传媒智库  CBJTHINKTANK  原创文章|
往期推荐
智库焦点|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金融16条”!释放什么信号?
你有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