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揪心,新一波远程办公的一周即将结束。工作缓解了久宅家中的憋闷,但大多数人仍旧面临超乎以往经验的困惑与空白。
《非常时期的天台》孙海,广州,选自《2020摄影日记》
在足不出户的日子里,面对临时封闭、团购抢货等诸多环境的变化,我们应当如何具备重建自我的勇气?或许,如诗人北岛所言:“伟大的诗歌如同精神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隆隆回声透过岁月迷雾够到我们。”
诗人是世界上最不合时宜的一群人,他们总是在语言中寻找理想中的自我,人类的精神,世界的真相。四十年前,以北岛为代表的诗人们通过写作在“可怖高压下获得某种纯粹的自由,在最黑暗的时刻目睹令人晕眩的光明”。一个语词,一首诗,一位诗人,新的“诗歌运动”,新的文学时代因此而生发萌动。
虽然诗歌潜伏于洪流之下,却仍就是每个人内心隐秘的渴求。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文艺理论家杜书瀛老师在宅家期间完成的诗论《重读北岛》。
重读北岛
作者:杜书瀛
本文原刊于《文艺争鸣》杂志,2022年第5期
北岛 1986年 肖全/
疫情宅居,重读北岛,觉得他的许多诗,的确写得好,读到得意处,不禁拍案,令人产生敬意;作为一个读者,我不由自主地把他放在高处。
然而高则高矣,却高处不胜寒,读着读着,一阵阵冷峻的寒气袭来,脊背发凉。而且,以我个人的感觉,北岛常常令人敬而远之——不像读舒婷、顾城等人那样让人感到亲近、平易。
北岛在柏林格林兄弟墓地(2010年5月)
读北岛诗,我看不到笑容;看到的,总是板着面孔的冷冽和严峻——前期有愤怒,有横眉;后期增加了抹不掉的阴郁,痛苦的沉思,离乡的愁绪……但不管前期后期,就是看不到笑。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收藏

三联版“北岛集”函套装(精装9本)
我读北岛诗的时候,原以为北岛这个人不会笑;会的,只是横眉冷对,或者冷得发烫的解剖。但是,后来读北岛的散文,发觉原来对此人的印象是错觉。我买来了能够找到的北岛已出版的几乎所有散文集:《青灯》(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时间的玫瑰》(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午夜之门》(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蓝房子》(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城门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古老的敌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从北岛的散文里,我看到北岛不但会笑,而且有时如儿童般笑得很天真,当然更多的是智慧的笑。他有时俏皮,有时幽默,有时自嘲,有时谑虐……当然,有时是苦笑,有时是含泪的笑——看看他写四中写父亲等文字,读者可能跟着他笑,但有时也会心酸而笑不出来。从北岛的绝大部分散文看,他是写散文的能手,写得兴味十足,让人读了还想读。他写得很真实;有的,真实得很残酷。他很会抓细节,因此很生动——你看看他《古老的敌意》中的《硅谷的夏娃》,尤其是《城门开》中的篇什,会不由自主地赞叹。当然他散文中有一些地方显得过于刻意,露出刀痕斧迹;不过仍然动人。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收藏三联版“北岛集”函套装(精装9本)
此处主要谈诗,散文就不多说了。
北岛自己对《回答》之类早期作品,有点儿“悔其少作”,他说“《回答》也还是有道德说教的影子”,认为那是学着敌手的路子和话语写作(只是立场不同),他觉得如果再这样写下去,扮演的只是“低级侍从”的角色,甚至会在艺术上变得和敌手一样了——用他的话说,就是“长得越来越像你的敌人”。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放在这样的语境中,你就会明白我对《回答》的不满了。”总之,他不愿意再写那些艺术上与对手路子差不多的带有说教和宣传意味的诗。
人们一向称北岛为“朦胧派”的代表人物,但北岛自称“今天派”,而对人们称他为“朦胧派”诗人,很不满意,甚至反感。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我一直对‘朦胧诗’这一标签很反感,我认为应该叫‘今天派’。”
1990年春天在奧斯陆的今天复刊会的合影
北岛的意见是应该尊重的。其实,凡是成熟的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诗人、作家、艺术家,他自己就是独立的一派,很难非常准确、恰切地归为这个主义那个主义、这个派那个派;文学研究者、文学史家为了把握文学现象的方便,把某些类似的文学现象或作家加以归类,称这是“现实主义”,那是“浪漫主义”,这是“现代派”,那是“后现代派”……也未尝不可;但必须非常警觉——不可削足适履。况且,作家、诗人、艺术家,是社会中最敏感的人,他们感知事物的敏感度非常高,他们常常随社会变革、美学变革而不断变化;硬把他们凝固于某“主义”、某“派”之中而顽固不化,是“九斤老太”或“过于执”的做派。
譬如北岛,其一生的生活和艺术以及美学思想就总是处于动态之中。他后期的诗,就明显起了很大变化;尤其离国以后的一些诗,与人们所谓“朦胧派”的称呼更加不合体。
如果按文学史家的做法,硬要给北岛归类,那么,不说他是“朦胧派”,那是什么派?我看,勉强可说是个“新象征派”(这个说法只具有有限的合理性,且不可“过于执”)
理由,待我慢慢讲来。
我认为北岛后期更加向象征派靠拢了;并且他在象征派基础上加以发展、创造。
第一,他像象征派诗人(如西方19世纪的波特莱尔、魏尔伦等,中国20世纪的李金发、穆木天等)那样更加注重意象——北岛接受诗人、摄影家及《Lens.视觉》特约撰稿人沈祎访谈时说:“写诗主要的元素之一是意象,包括意与象两部分,也就是说是与意念相关的物象。”你读北岛后期的诗,你会看到他每首诗都倾力创造出自己诗歌的独特意象——这里插一句:如果说北岛的散文是以细节见长,那么他的诗就是以意象取胜。
第二,他运用并发展了老象征派的技能,加强了象征、暗示、隐喻、通感等多种手法,并且使用“反词”和“陌生化”,使他的诗玲珑剔透,又如镜中花、水中月,“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魅力无穷却可望而不可即,具有虚幻的美。这使北岛后期,显得特别隐晦,一般读者不容易懂。
以此,或许可以称北岛为中国20世纪末至21世纪中国的“新象征派”诗人。“新”者,以示与李金发等中国“老”象征派诗人有所区别。
读者诸君,你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我所谓北岛是“新”象征派,这看法,虽没有十分把握,但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萦回在脑中,而且越来越清晰,挥之不去。

1986年,张枣刚抵德国不久
北岛的好友张枣1999年为北岛诗集《开锁》(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作序时,对北岛后期的“变化”做了自己的解读——不过,直到疫情期间我宅居避灾时翻检北岛各种诗集,才看到张枣写于22年前的这篇序文,题为《当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现在,不妨引述出来给大家看看,共同探讨北岛后期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张枣说:
正是他的这些个人特性使他较早就对反词和随之而来的乌托邦效应保持了警觉,以致……当他给我读到他的《峭壁上的窗户》和《白日梦》一系列诗时,就觉察到一种变化已经来临。那些诗无疑预示了他今天海外写作的走向,它们虽然与他更早的诗有某种突兀的断裂(主要在对现实秩序的敌意进行诗意的虚无化方面,即对反词自身也进行反词处理方面),同时也延伸了他一直就依赖的元诗写作因素。所谓元诗(metapoetry)是有关的诗,或曰:诗之诗(poetry about poetry)。我用这个术语来指向写者在文本中所刻意表现的语言意识和创作反思,以及他赋予这种意识和反思的语言本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绝对的情况下,写者将对世界形形色色的主题的处理等同于对诗本身的处理。今天,我们对他的诗,对先锋艺术的解读,若离开对原创作意识的考察是根本无从进行的。
张枣认为,北岛的“变化”从1985年左右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延续到出国之后的诗歌写作。张枣强调北岛“变化”的契机是“元诗写作因素”,说北岛“延伸了他一直就依赖的原诗写作因素”。所谓“元诗”,我认为相近于象征派所谓的“纯粹诗歌”——我在另外的地方谈中国象征派时,曾引述过穆木天的观点,我说穆木天也像法国象征派那样主张诗是内在生命的反射,是内在生活真实的象征,提倡创作“纯粹诗歌”——穆木天说:“我们的要求是‘纯粹诗歌’。我们的要求是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我们的要求是‘诗的世界’。”张枣对“原诗”的解释是:“所谓元诗(metapoetry)是有关的诗,或曰:诗之诗(poetry about poetry)。”并且进一步说:“我用这个术语来指向写者在文本中所刻意表现的语言意识和创作反思,以及他赋予这种意识和反思的语言本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张枣在另外的地方还说北岛是一个语言本体直觉主义者——引者),在绝对的情况下,写者将对世界形形色色的主题的处理等同于对诗本身的处理。” 张枣还说,现在“对他的诗,对先锋艺术的解读,若离开对原创作意识的考察是根本无从进行的”。请看:张枣所说的“元诗写作因素”“诗之诗”“诗本身”,与穆木天所说的“纯粹诗歌”“诗的世界”,不是血脉相通吗?实质上他们都要求诗人特别讲究“在文本中所刻意表现的语言意识和创作反思”,讲究诗歌的“语言本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此而言,我想我与张枣的意见相通了——即可以把北岛(特别是后期)与象征派联系起来了。
由此,我认为称北岛后期为“新象征派”又多了一条理由。
读者诸君,你对北岛后期的“变化”如何看?

《在天涯:诗选1989—2008》为北岛1989—2008年间的诗歌合集。北岛的诗歌冷峻、思辨,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总是在悖论与断裂中探寻乃至拷问着人类、时代乃至自我的真理与价值。
我读北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1989年以后的诗,有两种感觉。
一是觉得他的许多诗很有意味,耐读,耐琢磨,而且在琢磨中可能会不断发现新的味道。但是太隐晦,费思考。
正如我前面说的:我个人认为北岛是个新象征派。作为新象征派诗人,北岛后期诗彻底去掉了所谓“说教”和“宣传”的痕迹,用“元诗写作因素”写的是所谓“纯粹诗歌”(象征派的术语)。他用新象征派手法所创造的独特意象,非常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复杂情思,有去国怀乡的忧苦,有对异国他乡的陌生感,有生活的无奈和孤独……就是很少有快乐和幸福感。
<<< 左滑查看更多
例如《纪念日》:“于是我们迷上了深渊//一个纪念日/痛饮往昔的风暴/和我们一起下沉//风在钥匙孔里成了形/那是死者的记忆/夜的知识。《早晨的故事》一个词消灭了另一个词/一本书下令/烧掉了另一本书/语言的暴力建立的早晨/改变了早晨/人们的咳嗽声……”《远景》:“海鸥,尖叫的梦/抗拒着信仰的天空/当草变成牛奶/风失去细节//若风是乡愁/道路就是其言说//在道路尽头/一只历史的走狗/扮装成夜/正向我逼近//夜的背后/有无边的粮食/伤心的爱人。”还有《重建星空》《乡音》仅仅一瞬间《悼亡》《东方旅行者》《忧郁》《毒药》《在天涯》,等等。其中许多诗,读来令人心酸。
北岛有的诗句很美,例如“风掀起夜的一角/老式台灯下/我想到重建星空的可能”(《重建星空》),“小号如尖锐的犁/耕种夜:多久/阳光才会破土”(《无题》)。有的诗非常耐人寻味,如《早晨》:“那些鱼内脏如灯/又亮了一次//醒来,口中含盐/犹如初尝喜悦//我出去散步/房子学会倾听//一些树转身/某人成了英雄//必须用手势问候/鸟和打鸟的人”;但是领悟此诗需要费些工夫,需要知道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具体处境……
北岛在2009 年香港国际诗歌之夜
总之,北岛是富有才华的!
但是,另一种感觉是,北岛后期的创作,作为我所说的“新象征派”,他的诗在一般读者看来逐渐走上“扑朔迷离”的道路;他的许多诗,一般人会觉得太隐秘、太晦涩,根本没有接触过北岛诗的读者,或许会觉得“不知所云”,甚至百思不得其解——读之,如坠入五里雾而不辨东西。
耿占春说,20世纪90年代,“北岛一代的社会历史反思或主体性话语,就像他们的命运轨迹一样流散了”。这个观察是符合实际的。那么,北岛越过这个“流散”期以后,为自己的诗歌创作寻求了怎样的出路?找到了新的创作平台和创作思维了吗?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从诗人的价值观上说,北岛后期的寻求并不理想。北岛自己说他写诗是不断从“迷失”中寻找方向,而且不断“迷失”,不断“寻找”,不断“修正”——总之处于不断变化的“不定”之中。北岛与唐晓渡对话中是这样说的:“自少年时代起,我就生活在迷失中:信仰的迷失,个人感情的迷失,语言的迷失,等等。我是通过写作寻找方向,这可能正是我写作的动力之一。可我不相信一次性的解决。”应该说这种不断探索的精神是很可贵的。这种“寻求”首先应该表现在价值趋向上。但北岛后期这方面的寻求,看起来并不令人满意。前面说过,北岛早期的诗“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社会启蒙和历史反思话语”。那时候他很明确地知道自己讨厌什么、反对什么。他喊出“我不相信”,震动人心,那时,他的诗是社会的良知和良心。一个优秀诗人应该对社会、对人民有担当,这是诗人的责任。但是,当北岛越过了那个“历史反思话语”阶段之后,从他的诗歌创作实践看,他似乎弱化了自己的作为社会良知和良心的责任担当。读者在他的诗里很难看到他的“正面理念”——至少,从我所读到的北岛后期诗歌中,还没有看到他的“正面理念”。或者,北岛并不愿意告诉读者自己赞成什么、主张什么、喜欢什么、“相信”什么;或者他有,而有意将之隐藏?不愿意公开?我不知道。倘如此,就我看到的而言,我只能说他似乎有意把自己装扮成某种“信念无序”甚至“价值失序”的样子(但是我不相信后期的北岛是“信念无序”甚至“价值失序”的,只是不愿意在诗中表露而已)。北岛后期许多诗歌之所以那么晦涩、那么“扑所迷离”甚至一般人看来“不知所云”,恐怕这是原因之一。
顺便说一说:也许“信念无序”甚至“价值失序”对其他某些“朦胧派”诗人(例如顾城),或者对于许多类似的其他诗人来说,倒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他们知道自己要反对什么,却不知道自己要赞成什么;或者说,该打倒的打倒了,而该赞成的还没有树立起来。以此,在把过去心目中的“神”请下“神坛”之后,有的人可能一时“六神无主”“群神乱舞”,会经历一个“信念无序”期甚至“价值失序”期。如有的论者所说,会经历一个“各种观念与信条相互悖谬的世纪”;而对诗歌写作来说,这是一个“主体分化、语言解构和经验碎片化”的时期。
第二,从如何写诗的“纯艺术的角度”来说,正如前面所指出的,北岛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平台,这就是“新象征派”的路子。但这个路子却与广大读者拉开了距离,与一般读者的心灵沟通渠道越来越不顺畅。窃以为,北岛的后期,特别是出国之后,诗太“隔”(王国维语),“隔”断了自己与读者大众(特别是国内广大读者)的沟通之路,沉醉于他纯粹的“隐秘自我”之中。
有人说,北岛后期太“各”(北京土语),太个人化或太“私密化”。我认为问题的实质不在此。个人化本身没有问题,诗应该是个人化的、富有个性的;但“个人”(诗人自己)应该与“人人”(广大读者)的生命体验接通,与大众的心灵接通,即“心有灵犀一点通”,不然就成为纯粹的自言自语。如果一个诗人写的诗,不但不写诗的人领悟不了,即使诗歌圈里的其他人,也难理解和把握,那就有点儿问题。譬如,读他的《挽歌》,挽什么?读者很难猜测,也许只有北岛自己知道。还有许多类似的诗,读者得猜,如猜谜。有的诗,字词,一般读者都认识,句子也不难懂,就是不懂诗人说的是些什么——光靠文本“细读”解决不了问题,恐怕得“知人论世”,得知道诗人当时写诗的具体情境;不然,就只能“猜测”“猜谜”。如果诗歌到了需要“猜测”“猜谜”的地步,或者连“猜测”“猜谜”也摸不到底,恐怕于诗未必是好事。我不列举了,读者读一读北岛的诗集《结局或开始》《北岛诗精编》和《北岛诗集》,看看他后期所作,自会有所感受。诗当然可以是“自我”的,而且诗应该是“个人化”的,应该有诗人个人独特的方式、独特的情思、独特的语言、独特的风格——总之和别人不一样;但是,诗又应该是公众的——我指的是诗应该与大众沟通,应该让人懂,让人理解。不然,诗人只能是自说自话,成为绝对的孤独者,比生活在孤岛上的鲁滨逊还要孤独。有人提倡这种孤独,欣赏这种孤独;我则不以为然。构思和写作时,可以孤独,也应该孤独;但写出来的诗不应该孤独;如果诗也孤独,甚至孤独到不食人间烟火,不能与读者沟通,恐怕就成为一种病态。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收藏三联版“北岛集”函套装(精装9本)
刚才说到北岛总是不断从“迷失”中寻找方向,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不定”之中。而对于读者来说,这种“不断”的“不定”,不断地处于“迷失”状态,是否可能造成阅读中的某种“迷失”呢?读者“把不定”诗人处于“游弋”中的意思,也就不好理解诗意。
由此进一步探索:这种变化中的“不定”和反复的“迷失”,表现在具体诗歌创作中,是否会影响到语言的“漂流”呢?假如诗的语言也“漂流”起来,那么读者阅读起来也可能会对“漂流”的语言更加“把不定”。
在上面注释中我说了,我这里的“漂流”,只是对北岛《二月》那首诗中“我在语言中漂流”的化用而不是对它的解说。但是,对《二月》那首诗的词语和诗意,一般读者的确会有许多“把不定”的地方。我们不妨看看这首诗的全文:
 二月 
夜正趋于完美
我在语言中漂流
死亡的乐器
充满了冰
谁在日子的裂缝上
歌唱,水变苦
火焰失血
山猫般奔向星星
必有一种形式
才能做梦
在早晨的寒冷中
一只觉醒的鸟
更接近真理
而我和我的诗
一起下沉
书中的二月:某些动作与阴影
老实说,初读这首诗,一般读者脑子里可能一头雾水。如果看看资深诗论家唐晓渡与北岛对话中对这首诗的解释,可能稍有理解,但要完全领悟,还得费些脑筋。
北岛解释这首诗的某些诗句,说:“我曾在诗中写到:‘我在语言中漂流/死亡的乐器充满了冰’。我想在布罗茨基的三个比喻外,再加上‘伤口’。这种‘漂泊’中有一种宿命。我相信宿命,而不太相信必然性;宿命像诗歌本身,是一种天与人的互动与契合,必然性会让人想到所谓客观的历史。”但是,北岛的解释仍然解决不了一般读者对全诗的不解。
唐晓渡与北岛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二人有这样一段对话。唐晓渡说:“你问道:‘谁在日子的裂缝上/歌唱……’这里‘日子的裂缝’是否与你所说的‘伤口’对应?这首诗开头的一句是‘夜正趋于完美’,后面你又说:‘必有一种形式/才能做梦’能否将所有这些——包括你所征引的那两句诗,包括末节‘早晨的寒冷中/一只觉醒的鸟’的总结性意象,也包括标题《二月》——视为你所说是‘宿命’,或者说觉悟到这种宿命的一个完美隐喻?换言之,诗对你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做梦’的形式、飞翔的形式;而你的诗之所以总给人以二月早晨寒冷(我更想说冷峻——当然不只是冷峻)的感觉,是因为它们来自‘伤口’,来自‘日子的裂缝’,来自——‘正趋于完美的夜’?”北岛答道:“现代汉语既古老又年轻,是一种充满变数和潜能的发展中的语言。但近半个世纪来由于种种原因,它满是伤口。说到宿命,其实诗人和语言之间就有一种宿命关系:疼和伤口的关系,守夜人和夜的关系。如果说什么是这种宿命的整体隐喻的话,那不是觉悟,而是下沉,或沉沦。写作的形式,显然与这种沉沦相对应。《二月》这首短诗说的是,在一个‘正在趋于完美的夜’里沉沦的可能。再说到宿命与必然性,在我看来,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色调,宿命是黯淡而扑朔迷离的,必然性是明亮而立场坚定的。”唐晓渡接着说:“每个诗人都有自己写作的‘发生史’,并在一定阶段上形成自己的‘个体诗学’和‘个人诗歌谱系’。但你在这方面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似乎还是个谜。”
唐晓渡最后“是个谜”几个字说得很委婉,但说出了一般读者的感觉:即北岛的“个体诗学”和“个人诗歌谱系”,“在这方面对大多数读者来说”的确“是个谜”。“黯淡而扑朔迷离”,难道不像个“谜”一样吗?
如何破解这个“谜”?
《醒来——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由北岛、西川、欧阳江河、唐晓渡、陈力川、蓝蓝、田原、刘文飞等诗人、学者,共同解读51首《给孩子的诗》中的中外经典现代诗。(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收听)
读者诸君,破解这个“谜”(读懂北岛的诗),好像事先应进行专门训练,或举行一个读诗培训班。恰好,北岛的好友、著名诗人张枣在为北岛诗集《开锁》所作的长篇序言中,给读者阅读北岛诗歌指明了一条路,我看可以看作“北岛诗歌阅读培训班”的指南。
张枣把北岛诗歌的“语素”和“词汇”,归纳为“三个语义类”,并建立了一个“小词库”:
✦  抒情主题
(我们),面具,饮茶人,童年,老年,孤独,证人(伪证人),伤口(肺伤),说书人,诗的主人,生活,青春,记忆,呼吸,手(手势),脸,心跳,喉咙,疼痛,醒来的人,心境,黑衣侦察兵,激情,感动,流浪者,骑手,作者,穿制服的牧师,祖国之子,街头音乐家,否认者,修理工,白发的证人,莫扎特船长,记忆的养蝎人,导演,云中伟大的死者,乡愁。
✦  宇宙意象
风,岸,大海(冰海,水面),黎明,六月(十月),盐,时间,夏天,烟(青烟),沙,飞鸟,气候,天气,夜,黄昏,雨,四处,道路,小径,太阳,阴影,暴风雪,树,桦树林,苹果,柠檬,明天,此刻,月光,夜空,田野,早晨,三月雪,拐角,天边,河,蟋蟀,叶林,星期五,鲟鱼,泡沫,中秋节。
元诗语素
词,字,黑名单,奇数,怀念,低语,隐喻,晨歌,天文台,钟声,琴弦,弓,改变,写作,叹息,高度,数字,妄想,笔,透明度,低音喇叭,歌声,修辞,话语,对话,抒情,诠释,微缩,真理,语法,叫喊,无题,说话,答案,风格,根,内部,“不”,删节,文本,句法,迷宫,撒谎,含义(意义),照亮,生殖,遗忘,书页,诺言,零度,旁白,动词,部分,故事,舞蹈,琴声,日历,理解,手册,安魂曲,杂音,沉默,信,许愿,诗,源泉,疑问,回声,音叉,大鼓,表演,课本,现实,舞台,印刷术,岗位,质问,旅行,形象,赞美,呼喊,突围,致敬,练习,织,重合,书写,演奏,日记,话题,经验,嗅觉,罗盘,字典,钢琴,演讲,航海表,结论,旋律,书,表格,扩音器,声音,争论,剧场,语言,观众,句号,一段,工作,游戏,场景,开锁,开门,命名,小号,创作,无言歌,“给”,印记,历史,诗意,关键词义,密码,召唤,变形,对角线,发音,追问,指南针,空,酒。
我的老天爷!按张枣对北岛诗歌语素和词汇的分类和解读方法,的确可以建立专门的“北岛语素学”和“北岛解读学”。不过对普通读者来说,太“专门”了,需要培训相当长时间。读者真需要将北岛诗歌的“语素”和“词汇”如此分类吗?这样做对阅读诗歌真的有意义吗?我怀疑。
张枣说:“如果读者将上列语汇再度还原进文本,一定会发现它们构成了诗内部相当大的语言物资体积,也建构了意义的核心,它们是北岛的‘关键词’(key-words/钥匙词)。我想,读者在其中辨认出那些我列为‘元诗语素’(metapoetical componengts)的语汇是解读他近年作品的关键之一。”张枣正是用他提供给读者的 “钥匙”来开解北岛的《开锁》——为读者做示范。
 开锁 
我梦见我在喝酒
杯子是空的
有人在公园读报
谁说服他到老到天边
吞下光芒?
灯笼在死者的夜校
变成清凉的茶
当记忆斜坡通向
夜空,人们泪水浑浊
说谎——在关键词义
滑向刽子手一边
滑向我:空房子
一扇窗户打开
像高音C穿透沉默
大地与罗盘转动
对着密码——
破晓!
张枣是怎么开解这首《开锁》的“锁”呢?为了完整地把张枣的示范呈现给大家,我还是引用张枣的原文(引文长了点,请读者原谅)
这首诗五节中共有三节(一、四、五节)都在表明说话者是设置在室内的。这个室内是写作的场地,同时也隐喻命名前的空白状态,因而它没被赋予物性而是“空的”,这被第四节的“空房子”一词更清晰地指明。这个大空里还套着一个小空:空杯子。而我中也套着另一个我:被梦见的我。“我梦见我在……”,主体的分裂不仅是现代人悲凉的日常感受,也是现代诗学的一个经典原理。单独“喝酒”是对忧郁的暗示,而忧郁也是诗歌之源。“诗”与“酒”本有意指的互涉。第一节写下这样一个内容:我在写。而我写的内容是什么?我在写空白。这一节引入全诗的原诗动机。
那么,什么是空白?空白是词,是空白之词,是废词、失效之词、被消费之词、暴力之词,是遮蔽真实的非命名之词。北岛在诗中将空白之词感受成两类:被消费之词(第三节)。“读报”是现代人典型的消费行为,消费的对象是词。报纸将现实(?)日复一日循回再造,用仅拷贝实事世界的词和声称客观的调试不与人的内心,灵魂的成长和生存之谜发生任何关系。这样的词能教导谁去亲近宇宙呢(……“到天边/吞下光芒”)?第二类是暴力之词(第四节)。在强权语境中,真理(“关键词义”)显得只是站在“刽子手”一边。弱者的言辞无法再现现实(“撒谎”)
既然写作时面临空白,那么写作的资源自何而来?同样也来自空白。空白之词是丰盈而真实的命名之词不可思议的而又唯一的源头,因为人类只有词而无词外之词。所以空白之词“滑向”刽子手的同时也滑向“我”,滑向写者。我,我们,暴力的受害者或潜在的受害者,用的词,用来克服暴力的词,也只能是施暴者的词,正如犹太人保罗·策兰也只能用谋杀者的语言(德语)来歌唱一样。这里指的不是以暴易暴的词的方式,而是词的同源。所以诗人的工作是在词中找到词,不是挑选、增添、消减或废弃任何词,而是清污,探源,排组,重建词中之词,以使其还原成重现真实和存在的命名之亮照。
诗的第五节展示进入命名状态的灿烂的幻境:正如地球在浩渺的密码般宇宙中的运行达到它命定的那一点而“破晓”一样,在漫漫长夜里苦思冥想的写者像一个锁匠那样也找到了词语意义的密码组合而突然打开了沉默和空白之锁。同时“空房子”也被打开,人的言说如咏叹调般破窗而出。开锁即命名,这个箴言既对言说者有效,又对每个言说者内心最隐秘而执着企盼的可能存在的倾听者有效。开锁既是针对写者而言,又是针对读者而言。既是打开语言之谜的锁,又是打开生存之谜的锁。开锁是一个幸福的奇迹。
这样的解读方法和解读实践,读者诸君,你满意吗?能够解决一般读者“读不懂”北岛诗的困难吗?
我表示怀疑。
刊于《文艺争鸣》2022年第5期。
本文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活字·三联版《北岛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