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易速利
编辑|渡十娘 
作者简介
易速利,在华盛顿工作的资深媒体人。
Peter Zeihan显然不是经常出现在主要媒体平台上,他的新书《世界的终结才刚刚开始》(The End of the World is Just the Beginning)登上了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但整个纽时网站上搜索不到他的名字,也就是说报纸从来没有发表过他的书评或者署名文章,连简短的采访也没有出现过,在我的乱翻书经验中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Zeihan地缘政治战略家的身份跟具体某个领域的专家有所不同,微信群里喜欢针尖对麦芒的人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会觉得自己足以胜任这份工作,上下五千年,东西南北中,谁还没个看法?谈起美国如何处心积虑妨碍中国的崛起、甚至不惜以航母打击群阻扰唐装汉服在全世界的推广之类更是滔滔不绝,但深入到任何细节都极为困难。相比之下Zeihan有很大的不同,他用大量扎实的细节和数据基本消除了我浏览过程中的疑虑,当然构件可靠并不能保证由它们拼接起来的整个景观同样可靠。
这本书的叙事也起始于远古,只是框架并不难简单概括。二战以后到现在的70多年看似寻常,放在历史尺度上考量则极为特殊,这主要由美国的崛起而引发。冷战期间为建立对抗苏联的同盟,布雷顿森林体系、北约及美国与多个国家的双边条约等防务体系、国际贸易体系相继确立,美国以变相“贿赂”的方式加强伙伴关系,包括提供融资并向盟友开放自己消费力巨大的市场。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在这个“秩序”(Order)下迅猛推进,而起到支撑作用、提供安全保障的是美国的军事实力。
很多人、尤其微信群里的人很难广泛认同这种说法,但看看他举的例子。
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产业链以最有效率、最符合规模经济的方式在各个国家分工协作,比如iPhone,美国的设计、台湾的芯片、韩国的内存、日本的摄像头,成百部件集中到郑州富士康组装,廉价可靠迅捷的远洋运输让供应链的流畅运转成为可能。假如某个局部出现冲突,南海或者东海或者台海的一条集装箱船成为牺牲品,iPhone的生产就会出现重大波动。
iPhone升级慢点会给各类主播们带来一些不便,但大多数用户的生活仍然可以正常运作,Zeihan的书里重点分析了事关国计民生之根本的能源和粮食。假如美国并没有兴趣维系全球秩序而回到门罗主义,照顾好自己和加拿大、墨西哥,再加上中南美,让欧亚大陆和非洲自己去折腾,结果会发生什么呢?美加墨无需担忧能源和粮食,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天然盟友,但德国怎么办?非洲怎么办?尤其是中国怎么办?
作者认为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是全球化的顶点,也是下滑、解体的开始。在去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将经历麻烦与挑战,但绝不会陷入油荒、气荒、煤荒、电荒,更不可能出现饥荒,而世界上很多地方将无法延续正在享受的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几十年和平与繁荣,有些将回到全球化前,还有一些将回到工业化前。
他的预测变成现实的机率或许不高,但即使存在微小的遭遇灾难的可能,也值得了解以形成减灾共识。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易束利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