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华裔学者、思想史家林毓生22日去世,享年88岁。林毓生1934年8月7日生于沈阳,7岁移居北平,1948年随父母去台湾,195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两年后来美,于197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哈佛学东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70年起执教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学系,主讲中国思想史。2004年退休后任荣誉教授。
1934-2022
林先生的主要著作有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中译本《中国意识的危机》)、《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热烈与冷静》、《从公民社会谈起》等。
林毓生乐于说自己是老北京,他说得一口京片子,小时候喜欢听侯宝林的相声,还能喝豆汁。因为父亲从事纺织轻工业,产业越做越大,林毓生7岁的时候,便随家人从沈阳辗转到北平,先后在北师大附小和附中读书。
1948年,林毓生的父亲决定移居台湾。1954年,林毓生考入台湾大学。一次,芝加哥大学历史系的Donald Lach教授到台大去讲学,因为是英文授课,没有学生去。系里便要求英文不错的林毓生和另一个女生去听课。课程结束后,林毓生鼓起勇气提出,他想毕业后去芝大追随哈耶克。Donald教授答应给他写推荐信。
如此因缘和合,26岁的林毓生得以来美留学。1960年的秋天,因为还没有获得最高奖学金,林毓生一边在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俱乐部餐厅当服务生,一边开始学术探索。林毓生的学术奠基是在芝加哥大学的社会思想委员会完成的。社会思想委员会实行贵族化的学徒制、导师制,精英教育,一个教授和一两个学生单独约定上导师课(tutorial),每周或每两周一次,讨论经典书单内容,写篇小论文。
林毓生读书的时候,委员会里有9位教授,只有十来个学生。他上过很多大师的课,包括大名鼎鼎的西尔斯(Edward Shils)、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博兰尼(Karl Polanyi),甚至包括艾略特(T.S.Eliot)和索尔贝娄(Saul Bellow讲俄国法国文学)。
有记者回忆,跟林毓生聊天,他偶尔也会夸自己的夫人祖锦(上图左)聪慧高明,或者从当心脏科大夫的儿子开始讨论“医学处于科学和艺术之间”。但总的来说,林毓生一辈子都在说的话,只有两个关键词:一、自由,二、中国。他盼望着中国越来越好,期待着中国的公共事务能越来越合理。(来源:侨报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