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温静导读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脱贫题材大剧《山河锦绣》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以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观众普遍热议,该剧以脱贫攻坚为主题主线,通过全景视角、感人故事,史诗般呈现描摹脱贫攻坚过程中人们的种种际遇、命运变迁和观念变化,彰显时代进步的同时,也真情实感地流露着人们对土地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朝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脱贫攻坚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记录这场战胜贫困的人民战争,用心用情用功抒写山乡巨变下的锦绣未来,这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的本分和荣光。
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脱贫题材大剧《山河锦绣》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以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观众普遍热议,该剧以脱贫攻坚为主题主线,通过全景视角、感人故事,史诗般呈现描摹脱贫攻坚过程中人们的种种际遇、命运变迁和观念变化,彰显时代进步的同时,也真情实感地流露着人们对土地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以丰富的人物群像
多维度再现上下同心的脱贫战役
充分发挥电视剧特色和优势,以大众喜闻乐见的笔墨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山河锦绣》在创作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火热的脱贫攻坚战场和真实的故事中寻找素材,讲述了中西部地区两代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向世代贫困宣战的故事。
真实、写实、朴实可以说是《山河锦绣》具有感染力的叙事基础。艺术创作的源头,需要基于现实发生,才能让文艺创作不会“束之高阁”,赢得观众的掌声。在已经播出的剧集中,观众们仿佛翻阅起了一部尘封已久的故事书,跟随着镜头回望过往。比如持续的暴雨带来了泥石流,淹没了半山村,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性的贫困为何产生这一深刻的议题;再比如水坝建成,丰收在即,赵书和一心想把成果向全泥河推广,让我们也感受到了落后农村在时代浪潮下的风云际会。
贫困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改变这一切,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一部农村脱贫史,就是一部农民主体的成长史和蜕变史。在《山河锦绣》剧情中,我们看到村支书赵书和克服了众多困难,一门心思想要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同时,他还要处理好与以柳大满为代表的柳氏村民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国文也一直怀揣着改变家乡的夙愿......
《山河锦绣》生动地描绘着这样一群人如何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实现梦想,以接地气的故事诠释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并以细腻的情感表达深刻记录中国乡村告别贫困,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以恢宏气势
真实再现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奋斗史中,“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山河锦绣》将这一波澜壮阔的史诗平铺于电视荧屏,通过渐进的叙事缓缓铺开这张伟大的历史画卷,更在过往的点滴呈现中丰富起了这段有血有肉的“光辉历程”。
脱贫攻坚需要倾力奉献的实干精神:比如剧情中,秋玲产生了离开村子的想法,赵书和固执坚守的背后,正是他希望能在未来开辟一番新的天地;脱贫攻坚并不只是几个人的事情,更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再比如,赵书和带着一群老汉奔赴水坝建设工地,乡亲们被感召纷纷加入了义务劳动的队伍,其他村村民也加入到了水坝建设的行列中。在宏大的叙事下,《山河锦绣》正是通过展现一件件小事、触达主人公的情感起伏和内心变化,真实再现脱贫攻坚过程中干部群众如何发奋图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显然,相较于以往的同类型题材,《山河锦绣》拥有了更强的艺术创作内涵。它不仅融入了对群众生活的刻画,更把它深刻地融入进脱贫史诗的历史洪流中,让人们在其中得以看到时间的穿梭,驻扎于历史的深处。由此,《山河锦绣》不仅具有了艺术创作的新鲜感,更让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脱贫攻坚进程的不易。
以两代人真实生活
讲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我们怎样讲好山乡巨变的故事?这不仅需要遵循现实主义风格创作规律,聚焦中国老百姓感同身受的人和事,更需要融入对历史巨变的思考,展现出人们的创造、勇气和激情,才能开掘出真实而丰富的乡村故事。
《山河锦绣》以现实主义笔法具有的温度与锐度,以真实的故事,生活化的台词,张弛有度的戏剧造诣,进而去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让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看到时代的风雨兼程,具有浓郁的代入感,让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青年人体悟到这段可歌可泣故事的“动人之处”。正如导演余淳所言,《山河锦绣》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讲述了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故事。
在笔者看来,《山河锦绣》体现的真实感不仅体现在再现那个时代的道具、服装,更融入于剧情的设计中:比如具有乡土特色的“换亲”;为打破两家永不通婚的传统,请全村人吃羊肉、喝羊汤;再比如在处理纠葛之时避免不了的矛盾:柳姓人要把赵姓人赶出村子,双方剑拔弩张、因为吃井水的事发生的争执等等。在富有烟火气息的剧情线中、在饱含人际交往间真挚感情的叙事逻辑中、在具有乡土气息且接地气的表演方式中,《山河锦绣》呈现出细腻的“年代感”和让人们倍感亲切的“真实感”。
既有全景视角展现偏远山村从脱贫走向乡村振兴,又有感人故事融入于其中彰显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与善良,更有史诗般呈现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可以说,作为总台出品的又一部时代力作,《山河锦绣》以多角度致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突出了强烈的史诗性,为扶贫剧的创作注入了兼具现实性和艺术性的“创作底色”。
同时,在《山河锦绣》的创作中,总台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讲好故事的基础,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向心力。该剧通过对当代农村生活的描述,将影像美学推向一个新阶段,让更多人看到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相信随着剧情的深入展开,我们将更能感受到《山河锦绣》所蕴含的时代价值、艺术内涵、现实意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