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d,把球丢过来啊!”
我一愣,抬头就对上了N同学略带轻蔑的眼神。
当时是九年级某个炎热的秋天,我和一个朋友吃完晚饭正慢悠悠地往宿舍走。走到男生宿舍附近,突然一个小球蹦蹦跳跳地滚到我脚边。我俯身去捡,还没等我直起腰来就听见一个陌生的男声朝我吼了那句莫名其妙的话。
那时候我还不认识N同学,所以无缘无故被他叫这个词我十分错愕,小声问我朋友,“他在跟我说话吗?”
朋友无奈地摇了摇头:“别管他,球给他就行了。” 于是我瞄准了N同学把球向他抛去。不出所料,我丢歪了,只能耸了耸肩转身跟朋友走了。身后N同学的笑声在安静的宿舍楼群之间回荡。
被叫nerd的地方
说实话我事后几乎完全没有任何反应。从小我就知道自己体育不好,所以被叫nerd好像也理所应当。何况N同学除了这事之外与我也毫无瓜葛,于是我也没怎么被offended。
不过这次经历确实让我意识到了美高与国内的一个大区别。中国的教育读书为主体育为辅,书读得好球打得好自然是最佳,但球打不好书读得好也就已经够了。反倒是球打得好书读不好的成了本末倒置的典范,不仅是成年人会有意无意地让孩子优先学习,学好了才能参加体育,同龄人也有时会嘲体育好学习略次的同学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在美高则正好相反球与书的关系几乎永远是前者重于后者,为了体育比赛miss掉课时在这里简直是家常便饭,但还真没见过有人为了考试把体育训练推掉的。于是像我这样体育不如学习的就摇身一变成了被嘲的对象,成了美国同学眼中的“头脑发达四肢简单”
01
我的体育生涯
我是否头脑发达还有待考量,但四肢简单就完完全全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形容词。自我有记忆以来我就参加了体育训练,自我有记忆以来我就没在体育中成功过。打小我就被爸妈送去学游泳在集体大班课上,别的孩子扑棱扑棱就开始在2米深的池子里如鱼得水,而我扑棱半天,哇哇哭着差点没被呛死。
我小时候游泳,只有抱着floats才笑得出来
第二个系统性学习的运动是羽毛球。经历没啥好说的,只不过是我连打了六年标准动作还是不尽人意,每节课操碎了心的教练都对我别扭的姿势频频摇头,直到我最后一节训练他才勉强觉得我挥拍姿势还算像打过羽毛球的人了。
希望教练不要太记恨我

接下来尝试的是网球。虽然说我起步晚,至今也只学了一年半,但这一年半的时间已经足以让教练从对我积极教学成了一看我打球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苦相。
虽说我是个体育差生,还算看得过去的学校成绩让我在国内读书时不只是可以生存,甚至是过得如鱼得水。
从小学开始体育就并没有被学校十分重视。虽然我们学校还没有主科老师抢占体育课的风气,但体育课还是被潜移默化地塑造成了一个次要的“副科”。一分钟跳绳超不过150个?没关系,你作文写得好看就可以。短跑全班最慢?不要紧,数学考试拿满分已经够了。四肢不协调到集体长绳都参加不了?算什么事儿,英语默写全对你就还是老师的好孩子。
这导致我在小学带着我没眼看的体育成绩依旧混得风生水起。到了初中,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国际学校甚至把体育划分成了选修课。我自然是没有选体育,每天就只坐在恒温21度的教室里闷头学习,因没有运动的烦恼而春风得意。
初中的library,我几乎每天都泡在里面动都不动
02
初到国外
我对美高对体育的重视其实早有耳闻,但初到美国还是被这阵仗吓了一跳。
学校对体育的关注度已经是多于对学习的关注度了。上课一周五天,体育一周六天。从周一一直训练到周六,令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身心疲惫。
起先我虽然在体育训练之中痛苦地struggle,但我还没开始担心在学校的“生存问题”。不就是体育不好嘛,还有着从国内带来的自信的我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能靠着还ok的成绩继续在美高过得轻轻松松。
但过不了多久我就发现我错了,错得还挺离谱。
在中国学生初次见面自我介绍都是:住哪儿哪里人,喜欢什么科目,爱读什么书。而在美国,我碰到的第一个向我自我介绍的同学是个大高个,一个人顶我俩的壮实football运动员,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我varsity football(橄榄球校队)的,你?”
我校橄榄球队的buff guys,一拳就可以打飞我
当时的我还不确定该选什么运动,于是只能尴尬地咧着嘴说自己还没有sport,然后在心里疯狂乞求眼前这个钢铁壮汉能可怜可怜我聊点简单的话题。例如,喜欢什么pizza topping?
我的同级同学们个个都是体育健将,每次聊天话题也都是围绕着体育。这就导致我与大部分人都聊不来,总不能他们聊着自己作为forward(前锋)在足球比赛中score的goal,我凑上去腆着个脸问人家啥是forward吧。
对于体育的热情不只这位壮汉,简直就是全校都有的共同点。我新生orientation还没认识几个人呢,就被长跑队抓去训练了,队长们还reassure我说长跑是最容易上手的运动。
惧怕融不进集体的我于是开始努力练习体育,奢望着自己经常去运动便也能像我的同学们一样身体健壮,健步如飞。可是我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学业给了我当头一棒。想去练长跑?没门,AP都没复习完呢,想考个2分不成?这让我陷入了哈姆雷特式的困境:To run, or to not run, that is the question.(到底去跑步还是不去?!)
谁猜得到还没来得及练,跑了不到一个月,我从初中就有的胃病便开始抗议了。教练实在看不下去我跑两步就停下来捂着肚子抽搐,于是只能允许我dropout了。
dropout后的我成了这里的常客
回顾我的运动“史”,只能说怎一个惨字了得。作为天生肢体不协调还缺乏毅力的人,我就只能做体育中的“坏学生”,各个教练心里的“烂泥扶不上墙”
03
在美国的第二年
放弃了长跑的我在10年级秋季选择了足球。倒也不是因为自以为有什么足球方面的天赋,仅仅是因为我的好朋友也在队上。我想着虽说自己球肯定踢不好,好歹有个伴嘛。
果不其然我踢得很差。尽管我每次训练都尽自己所能地跑,传球,但还是始终差队友们一大截,且经常因为传球传不好而sabotage我们队。一次训练后,正在为自己球踢不远而焦虑的我被朋友一句话点醒了:
“你羡慕别人踢球轻松,他们也会羡慕你学习成绩比他们好啊。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与不擅长的,何必去强求自己的弱项一夜之间变为强项呢?”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如果我永远花时间拔高我的弱项体育,那我哪来时间去打磨我的长处呢。
突然想通的我开始尝试把体育就只当成一个课外的次要活动。不是因为体育不重要,只因它不适合我,不是我的菜。
于是我逐渐开始更注重球队里的experience而不是results。我今天又传了几个史无前例的烂球?没关系啊我的队友是天下最sweet的一群人,她们都在鼓励我帮助我,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自责和恐慌呢。
心态处理好了心情也就好,自己心情好也就能连带着感染队友们情绪好。我虽然在球队上没踢过啥好球,但成功交到了许多不同年级,不同国家来的好朋友。她们接受我体育不好的事实,更多会去关注我的长处,比如我成绩还可以,还比如我居然会弹钢琴诶!
这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平衡体育和学习。对于我来说,我需要学习为主体育为副。毕竟我还是要靠成绩进大学的那类,体育嘛,只要身体健康,胳臂腿儿能动就行了。
soccer ball和蓝天

04
尾声:N同学
其实N同学在10年级的时候已经转走了,好像是去了个体育更强的学校。我并没有因此庆幸,毕竟我也没必要记恨他。
在我看来,整个美高体育的experience,即使并没有让我突飞猛进改变自己从小以来的运动差,还是令我交到了许多新朋友,懂得了如何去珍惜与发展自己的长处并拥抱与接纳自己的不足。
这个道理不只适用于体育vs学习。我希望大家都能慢慢开始停止对于自己短板的焦虑,尤其是一些很难改变的短板,而多去了解并且强化自己的长板。老话说木桶中装多少水在于最短的木板有多长,可我不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我们是有方方面面的人,而不是装水的木桶。旁人看木桶首先看到的是那块令桶中装不了多少水的短板,但旁人看我们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我们展示在外的,光鲜亮丽的优点。
最后,对我绝对绝对没有在记恨的N同学隔空喊个话:我才不是书呆子,我可是会踢足球的。
作者 | Laura Xia - St. Mark's School '25
排版 | Laura Xia St. Mark's School'25
编辑 | 
Jasmine Wan - The Webb Schools '23
Zona Zhou - The Webb Schools '26

北美留学故事
谢谢你,愿意来听我们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给公众号留言提问或加入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