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转自白菜咸鱼,本文仅供学习和交流,不代表个人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小编六耳(微信号:adas_miao),跳过“嘘寒问暖”,请直说来意 & 备注“姓名+职业/专业方向”。
专栏:45 家中国 L4 自动驾驶企业盘点(点击←文字进入详情)

2016 年,国内自动驾驶界出现了一批初创企业。曹旭东时任商汤北京研发负责人,离职后创立了 Momenta。无论是曹旭东,还是 Momenta,这六年间的变化都非常大。
早年间,他的朋友圈很活泼啊!会发工作日常、家人跟朋友,还有他的小孩。后来有段时间,就都是分享公司的PR文章了。最近一两年,开始分享华为管理哲学了。从一个管理者到老板,这几年他的变化很大。一位熟悉曹旭东的朋友说道。
从资本宠儿到行业寒冬,从 L4 之战到量产时代,它经历了行业最关键的两次变革。从早期「人才高地」到如今「技术工流水线」,它在企业管理上也给予人们很多思考。
本期,对话 13 位曾在 Momenta 就职的老友,一起来聊聊那些年、那些事。
Momenta于2016年9月在北京成立,11月对外发布了第一则融资新闻。创业公司第一代团队的组建非常不容易,老板的信誉、成绩、蓝图是为数不多的参考物,成员往往来自于老同事及校友。
所以当时团队主要就是老商汤团队、清华系、中科大系。加入创业公司的风险非常大,所以机遇也同时存在——初创团队拥有干股激励。北京初速度技术有限公司主体下,有8位股东,都是16年加入的核心成员。
健哥跟小A都是公司成立第一年加入的,问起那一年工作的感受,健哥长叹一口气,小A则说了一句“我非常感谢他”——
(16年11月,Momenta员工合影)
健哥:三个词形容吧,信任、认可、追随。
当时的成员几乎都是被「介绍」进来的,旭东当时是商汤的负责人了,但名气也没大到能谈号召力,带几个自己的下属还行,让其他人盲目来追随还是难。我们这些人,要么是信任旭东,要么是信任旭东信任的人。
当然,我也是很认可旭东的,他在商汤经历了北京团队的组建,对自动驾驶、数据、产品的理解逻辑自洽,并且他是个眼里有光的人,会让人相信,他说的事,他能做到,这是个挺特别的商业魅力。
这张照片是16年秋天在北京拍的,那天天气不算冷,很舒适。那一天,虽然不知道公司最后会做成什么样,但看起来,每个人眼里似乎都装着自动驾驶的星辰大海。我们相信,自己是踩在了时代的节点上。
小A:我对公司的印象是极度扁平、充满机会。
如果不是旭东,我可能会在原本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按部就班,晋升为一个资深技术专家。但现在,我来到一个崭新的行业,一家全新的公司,开始一段未知的职业人生。
那时候,我觉得跟着一家公司从0到1是比较酷的事情,可以跟公司每一个VP面对面,可以看见第一行代码。我享受这种养成系的快乐。
对话过程中,笔者发现,无论是哪年加入的,大家在2016年对Momenta都是充满信心与期望的,那时候说的是最快5年落地,是颠覆中国科技产业,是引领世界自动驾驶行业发展,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站在了改变世界的起点上。
(17年初,任少卿在清华做分享)
科技公司的发展有着相似的步伐——聚集各路天才的团队,拿下各路大赛的冠军,吸引各路投资人的注意。
融资新闻也比北京的秋来得更快——顺为资本领投A轮、蔚来资本+戴姆勒集团领投B1轮、凯辉基金领投B2轮,在投资市场赚足眼球。团队也开始扩大——AI大厂、无人机、互联网等背景的同学相继加入,17年底已经是70+员工的规模了。
一些业内朋友说,那是做技术最纯粹的时候,跟一群熟悉的「战友」,没日没夜地干,攻克技术难关的那一刻, 有上学时的喜悦。一些新加入的朋友说,那时候自动驾驶这个概念非常非常新鲜,愿意转行加入的,都是真正相信技术会实现的人,我们有着强烈的信念感。还有人说,那可能是公司唯一纯粹的两年了。
Momenta是C君跟正哥的第一份工作,加入后,他们都开始为比赛而奋斗。但对于「打比赛」这件事,他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IEEE CVPR2018
C君:在Momenta的感觉,跟学校实验室没啥差别。
那会就50多人,大家一起做课题,冲每一年的比赛。师兄说,科技创业公司都是这样,参加比赛吸引投资人,拿到钱才能做技术做产品。
最初,产品的事其实我不关心,那会我来公司的原因,就是有信任的人在,并且能专心打比赛。我觉得大部分技术人才的想法跟我都是相似的,并且那时候,大家在做的事情几乎与自动驾驶无关。
那样的环境下,很难讲是一起做自动驾驶大脑,成就一家伟大企业之类的,因为看不太到公司在经营上的严密规划,只知道目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拿下ImageNet。再次感叹,这非常像学校实验室。
很显然,我们拿到了,Image Classification任务的冠军。不能说是名声大噪,但确实获得了一些重要关注,在我们眼里看来,这更多是一个意料之中的事。毕竟,我们为之倾注了全部心血。
左上起为:于旭、夏炎、万梦君、由宏妍、李诗懿、储旻宇、李占、孙环、辛慢慢、王琛
正哥:公司来了不少新同事,我感觉他们很不一样。
这些人或多或少拥有一些工作经历,他们好像很明确自己过来是要做出一番怎样事情的。我跟其中两位聊过:
一位是其他行业的算法从业者。他觉得之前的行业快到头了,缺乏活力与增长空间,才打算跳出来。自动驾驶,尤其是Momenta,非常吸引他。
趁行业跟公司都刚开始时加入是最好的,能获得公司更多的资源,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也更容易有瞩目的成果。这些可都是成熟公司给不了的。
另一位则是被融资跟ImageNet冠军吸引了,过往的选择,让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个很大的机会,会有3-5年的行业黄金期这时候一定要趁早加入一家创始人、融资、业务前景都不错的公司。这可能是他实现财富自由的最后机会了。
公司在往前走,如果我还是打比赛状态,很可能会被替代。
(左起为:孙环、贾思博、任少卿、谢俊俊、夏炎、胡杰、曹旭东、蒋云飞、孙刚、李俊、梁继、白宇利
今天, 我们常说Monenta加班是全行业第一,但其实加班的苗头在18年就开始了。经历了几轮融资,公司的业务雏形渐渐明确:地图、M4U、Mpilot、MVP,以业务为导向的架构逐渐形成。
各个团队也在疯狂搭建,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年中已经有200+员工了——这是上一年3倍的数字。人力团队的压力非常大,既要面临大量的招聘需求,又要面临架构、绩效、薪资等的管理问题,公司还选择在这年搬到苏州。
也是这一年,在公开网络上,开始出现负面评价:这个公司面试水平极低;里面乱得很,不要去;加班很猛,能扛得住就去...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除了技术难题,Momenta开始面临着与「人」相关的乱麻,这也是导致非常多创业公司走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清华背景的同学小甲,老员工健哥,从北京搬迁到苏州的小成、人力同学Cindy,听听这四位如何讲述2018年公司遇到的那些难题——
2018年,M4U技术负责人陈凯在中科大
小甲:听Leader说,当年整个公司收到的简历数量是阿里集团的一半。
每天到他手上的社招简历就有十多份,而且学历与背景都很漂亮,外企、AI大厂、还有一些做无人机的独角兽。年初只有80多个员工,但是到年底已经翻了3倍。
我加入的一大原因,是公司的「清华含量」很高。上学的时候听过一个说法,看清华学生的去向,就知道风口在哪了。当然,我就是清华的,包括正式跟实习,组里将近一半都是清华的,背景相似,大家沟通起来很顺畅。
当时跟大佬们有很多面对面的机会。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旭东可以叫出每个员工的名字!包括刚来一个月的实习生,这个还是蛮令人震惊的。但每天也都能听到他在会议室里骂人,跟leader们吵架、甚至拍桌子,他是一个对将军苛刻、对士兵温和的人。
2018年,研发总监夏炎在苏州
健哥:Monenta总监多,应该是从18年就开始了,那年一共200多个员工,就有20多个总监了。
我刚来这边时,第一感受就是组织管理上的东西好像都不是很完善,业务上没什么架构可言,而且到下半年,就开始频繁调整了。最初公司战略是三驾马车:M4U、Mpilot、MVP,其实就是L4、L2-3跟Parking,每个VP对应一块,另外还有地图、adas之类的部门。高层跟人力部门对业务招人的干涉非常少,招啥人、给啥钱,总监有相当大的决定权。
这样的好处其实挺多。一是流程扁平,做东西不用层层审批,不用频繁跨部门沟通。二是业务这块自主权非常大。三是部分员工拿到的工资是远远高于市场均价的。对于有干劲的、想出活的技术同学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培养皿。但是到后期,就卷起来了,有点赛马的意思,过道都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
那会,跟着谁还蛮重要的。夏炎人挺好,但太年轻了,管理经验少,跟着她会有点「吃亏」。孙刚做事,但也是个有城府的人,能成为他的「嫡系」挺好。少卿嘛,一直就像个小孩。
说到这,今天说Momenta是加班狂魔,其实我刚去那会就很可怕了。我只有入职当天是天亮时下班的,主要还是因为那天超大暴雨,后来无论啥天气,都没有早于10点回家了。但都是主动加班的,没啥硬性规定。
那会有些组里的实习生小同学也跟着卷,有个小孩说,公司出门右转100米就回宿舍了,早回去没啥事,而且实习拿的是时薪,还不如在公司干呢。
2018年,曹旭东在每周一次的townhall
Cindy:我直说吧,人力管理做得很差劲,目前的团队,已经支持不了公司需求了。
18年招聘需求开始上升,但是招聘团队并没有同步跟上,只有不到5个同学,没有资深专家。当时我们都是上7天班,不带休息的,感觉每天干到半夜1点,活都干不完。
但好在招聘难度并不是很大。公司里清华的实习生特别多,转正几率很大。内推也非常给力,当时内推一个能拿2万多,有些员工一个月内推金比工资还多。招聘预算非常充足。
公司架构在变、员工数在加,但招聘、职级、薪资、期权制度都是欠缺的,这也是初创公司的普遍问题。你能想象吗?校招生都要安排8次面试。当时有个同事说,最开始可以什么都不管,但一直不管,团队就完了。
这个道理,其实从旭东到我们都知道,但团队确实没有能力挑起这个重担。所以当时,人力团队的流动率非常高。大半年时间,团队几乎是换了一波全新的人。真的很难有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长久待下去吧,我想从上到下都是这样想的。
2018年,算法VP任少卿在Momenta Challenge
小成:从北京搬到苏州这件事,不夸张地说,起码1/4的人动了走人的心。
苏州的通知来得挺突然的,说是苏州不仅给了补贴跟优惠,还给了一栋新的办公楼,当时要求所有总监级员工都必须base苏州,社保啊啥的也得签到苏州去,很多安家北京的同事非常不愿意,公司算是炸开锅了。
夏炎跟孙刚很快就过去了,跟着他俩的那些总监跟大头兵,不得不跟着过去——总不能领导团队都在苏州,你一个人在北京干活吧?职场这点道理,懂得都懂。没有去的那些,要么提了离职,要么正在看机会,要么早晚得看机会。
少卿就是坚守北京的那批人,后来的结果,大家就也都知道了。
成熟的大企业确实具有更完全的管理体系,每一环问题都有专门的人来解决,这让公司业务转得高效,但同时也让员工的可能性变得很小——明确的岗位职责、限定的职级与薪资范畴、以及格式化的工作流程,技术同学在里面确实可以「只」钻研技术。
有关「人」的事情,在许多技术同学眼里,是所谓的「八卦」,是「我为什么要处理一些业务以外的事情呢?」。但小公司面临的,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更是团队搭建、资源分配、人力调配...
这样的环境会筛选掉一批人,也会成长一批人,尤其是在Momenta这样一个,业务总监有大话语权的地方。2018,一个开始出现负面的年份,也是一些人满载收获的年份。
2018年,Momenta两周年庆现场
19年于Momenta而言的确是变革年:业务架构的变革、业务核心人员离开、薪资绩效结构变化...但这些变革并非影响着所有人。
有人觉得这是管理层的斗争,我干好份内的活就没事了;有人觉得老板的精力都在这些事上,业务势必要走下坡路的。究竟是「人」重要,还是「事」重要,也许这是所有创业者正在思考的问题。
就职一周年的小甲、工作经历丰富的周洲、人力团队的小同学Nancy,他们也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9年,Momenta苏州办公室
小甲:19年的关键词是调整吧,当然,这是比较含蓄的说法了。
当时的业务逻辑其实非常简单,赶交付,公司放了话要发布demo。大家心里还是很热血的,以前的demo都是做给投资人看的,这可以说是第一批成型对外发布的demo了,备受关注。大家干劲很足,加班加点,我甚至听说,有同事直接在苏州办公室睡了半个月。
但事情并不是全然顺利,用个形象点的比喻,我们跟公司,就像毕业前的大学恋人。我为了我们的未来,努力工作,努力规划着买房买车,但他似乎在想着如何换掉我。公司架构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我们很认真地干活,但老板在谋划着如何进行组织调整,如何换掉他,如何调整她,如何改变它。这些事,一定程度上也让我们对公司的信任感打了折扣。
那会频繁地听同事说,某个大佬好像要走了、这个业务不做了之类的。还听说公司要招一个新的CTO,因为现在这些总监都太年轻了,没人能镇得住公司业务,更搞不了公司上市...
虽然这些调整与我无关,但谁知道我的组会不会某一天说没就没呢?这种背景下,我的心态逐渐从一起做事业,转变成在乎自己的成长与收益了。
周洲:19年经历了很多调整,但是我不太在乎,根子上跟我并没有关系。
调整了薪资、涨薪之类的,但这些最终都是leader看着给,制度变了但与我无关。调整了一些组的归属,但我干的活没变,顶层的争斗不影响我的业务,我也就不关心了。
当时听说了一些更顶层的调整,最开始有些震惊,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其实对公司、对我们这些小兵影响也不大。leader当时经常跟我们说,纷争再多,你干的活、做出来的成绩,也是你自己的。与其抬头吃瓜,不如低头干活。
再后来,我想起这年发生的一些事,会有些感慨。做好工作确实可以增进我的业务能力,但职场不止有业务,想要获得所谓的事业成功,需要来自上下两层强有力的「支持」,单打独斗,终局可能就是一个所谓的「P7」。但意识到这个道理时,我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机会。
2019年,曹旭东在Monenta发布会
Nancy:有些关键角色,再不换人,我觉得公司就要死了。
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基本是CEO意志的完全体现,改变他的思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但这不是Momenta正面临的问题。我们更多地在感慨:怎么这种事都办不下来呢?
我记得旭东还是有「一些」正确想法的,想要在公司进行一些改革。这些事短期来看,可能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会遭到一些反对,甚至是人员流失,但长期一定是有利于公司健康发展的。毕竟过去为了招揽人才,为了快速出成绩,Momenta已经欠下一些「债」了。
但最后我看到的局面是,一些长久而正确的事情,不明不白地干完了,有些奇奇怪怪的拍脑袋决定,却大张旗鼓地宣告每一个人。我突然理解了,刚入职时他们跟我说的:做不久,你就会想离开的。
在行业寒冬的背景下,各家公司势必都不如前几年好过,但Momenta经历的变故尤其多。一些看起来「拍脑袋」的决定,一些「似真似假」的VP出走传言,一些公司业务上的变化,一些看起来与基层工程师无关的「高层斗争」...
无论是顶层变动,还是房补餐补的取消,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在公司的命运与发展。
(2019年Momenta x 汽车之心分享会,图中为梁潇、穆北鹏
知乎上有一个问答:任少卿正式离开Momenta意味着什么?有人说:意味着接下来一到两年会倒闭一批自动驾驶公司;有人说:意味着Momenta的论文引用量减少80%;有人说:公司早期确实靠少卿吸引人,
但公司该成长了,不该靠一个人了。
职场中,最常见莫过于人来人往。尤其是在自动驾驶行业,明星公司核心员工出走创业的例子比比皆是。一方面,出走人物的咖位与去向备受关注,这可能会带来一批人员的流动;另一方面,高层离职,公司如何处理内部关系,也是一个艰难命题:如何安抚员工情绪?如何稳住业务?如何保持发展?
自动驾驶界似乎没有「补位」这一说法,核心高层离职,几乎都是由其余高层来「收拾摊子」,所以Momenta的业务架构也逐渐完成调整,形成今天的格局。
经历了2019年几轮调整的贾辛和超云,聊了聊他们对公司决策的看法——
(2020年,Momenta四周年视频截图
贾辛:外人看来最大的事是老人离职,但在我看来是新人的入职。
少卿的离职,其实从19年开始就有听说,一度传得沸沸扬扬,还伴随着公司快要完了这种说法。但其实老板层面的调整,一直在稳步进行,到20年,业务基本已经是两轮作战模式了。简单来说,他离开之前,人归置好了,事拆分开了,足够长的心理准备期,足够强的预防针,造成的影响不算大。

真正影响的,是新人入职——年初来了一位华为系的人力VP。初创同学离职,空降大企业背景VP,但凡上过班,就应该知道,今年势必有腥风血雨。他来那天,我特地到社交软件上查了他的履历背景,研发背景转人力,并且在那家企业待了20年——我感觉自由的日子不多了,可能很快要进入「工厂」模式。
超云:感觉现在的Monenta像个正规公司了。
我刚加入时,经常跟前同事吐槽,说公司很多做法都非常小作坊,不公开不透明,无章程无秩序,要不是看在行业跟薪酬,真的很难忍。但20年,开始有点东西了。
先动了okr制度,设置了很多条款。虽然说最终决定权还是在leader,但是有章程、有依据、有评语了,作为在大企业待过的人,我觉得心理好受一些。然后是调整了年终奖,之前都是一锤子14薪,现在有个浮动区间了,还给了一个特别奖,说是一笔50万的奖金。
感到开心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行业寒冬,加上疫情影响,这很可能是公司的破釜沉舟,花最后的积蓄激励大家,做出来就能活下去,做不出来也许就此「认命」了。
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还会伴随着裁员、关键员工离职、老员工散伙不干、为寻求融资引入新股东...无数中小公司的经历,在给我敲响这样的警钟。
我担心的事,果然一件一件发生了。但我还是继续干下去了,其他公司也看不到啥盼头。更何况,人来人往不是职场中最常见的事吗?
2021年,Momenta超10亿美金的C轮融资震惊业界,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我们要变成定制仔了?以后给上汽打工就是了呗?
通过合作,从OEM那拿到大量免费数据,这个有点天真了吧?谁相信啊
都卖身了,谁还在那儿待着啊。。
寒冬熬不过去了,没钱了,也是无奈的选择
作为技术人,不能忍这种行为!

......
在公司两年的贾辛、融资前刚入职的大头、已经离职的健哥,他们之中,有人「破骂」,有人惶惶不安,有人还深处迷惑——
(Momenta苏州办公楼
贾辛:发生了很多看起来很正面的事情,但是我慌了。
其实,年前我就已经想好,年后要看机会离开了,毕竟一直传言,公司没钱了要卖身了但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公司突然要求大家签竞业协议,新闻突然宣布我们融了五个亿美金,紧跟着上汽追投、通用入股...
我是个不太关心公司整体发展的人,但是今年这密集的新闻,我慌了。我赶紧找离职出去的同事打听,业内现在是如何看待Momenta的?这一轮动作是不是说明我们被「卖」掉了?现在出去还有竞争力吗?...
有朋友劝我说,Momenta要完了,赶紧跑吧,不然就像「阿里」一样了。还有朋友说,纯科技公司都顶不住了,你们找到了一个好卖家,倒是件好事,起码能稳住。还有人说,今年高低要洗一次牌,死掉一些企业,等洗完牌再做决定呗...五花八门的建议,我乱了阵脚。
大头:有一天,一个猎头问我:你们是真的卖给上汽吗?我听有人说,他们在看你写的代码。
公司方面,对我们说的都是融资与合作,但是我们的控股方确实变成了上汽。工作上有啥改变吗?好像没有,感觉入股之前,我们就是这种模式,只不过多几个项目,多加点班罢了——我们又不是第一天这样加班了。所以听到有人说公司被「卖」给上汽了,我并不觉得是件坏事吧。
我当时就跟朋友说,你且看着吧,Momenta肯定不是这条路上的第一家,往后肯定会有软件企业顶不住,最后投入OEM怀抱的。都干这么多年了,自动驾驶这件事,谁有权主导,还看不清楚吗?
健哥:控股方都变了,这还不是卖身吗?
看着老东家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我既气愤,又觉得无比可惜。当初那个团队,我们对Momenta的期待很高,它曾经拥有最好的时机与最好的团队
C轮融资消息出来后,我们这些离职老员工聊过几句,绝大部分17-18代的员工都表示惋惜,但也能理解——老板的脾气与性格,注定了这家公司不会平稳发展的。
第一次听到消息,我们还会关注、讨论。到后来,好像默认了Momenta已经变成了上汽的「子公司」,有一部分朋友开始有看笑话的性质,另一部分觉得这家公司已经不值得人关注了。
我曾经想过,如果当初不发生那些所谓的「排挤」与「宫斗」,今天的Momenta是不是可以成为中国最「成功」的自动驾驶企业?
最终,我给了自己一个答案:不可能,有些事情,是注定的。
(Momenta x 上汽 享道Robotaix
国内自动驾驶的主旋律,开始变更为「量产」这首曲子。新势力头部公司的辅助驾驶逐渐占据公众视野,OEM纷纷喊着自研,创业公司们似乎有点着急了——原本主打L4线路的企业,开始推出面向OEM的辅助驾驶方案。
没有找到「宿主」的企业面临着大难题,坚守L4的企业开始出现重重困难。新的一年,大家又如何看待Momenta这家企业呢?来听听在职员工大头、离职多年的正哥和健哥怎么说——
(曹旭东与通用汽车
大头:有件奇怪的事,突然没人评判我们技术的好坏了。
我们成了一个「风向标」——大家总是通过,谁在频繁联系Momenta的人,来判断下一家风口公司。突然之间变成了香饽饽,谁在频繁联系Momenta的人,就是要有大动作了。

也成了一本「证书」——19年及以前入职的员工,似乎天然得到一种认证,而我们却拥有另一种认证,叫能熬、能加班。无论是同行眼里,还是社交平台上,我们都成了标签,还开始被写成段子。
没人在乎我们算法方案做得好不好了,也没人再喷我们的工程能力了,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别的公司了。好像已经被默认了:我们不会死掉,也不会再辉煌。
正哥:真是一副好牌打烂了!
我离开Momenta已经很多年了,说不上还一直关心,但总归是能听到很多关于公司的现状。我实在很难理解,曾经如此盛气凌人的企业,怎么就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了?
以前团队一半都是清华的,大家综合素质都很高,出去面试基本是通杀。现在听人说,面试看见20年后入职Momenta的简历,都会斟酌一下。
公司的决策也是很难理解。曾经旭东带着我们,说的都是做中国最好的自动驾驶企业,做大脑。现在呢?是变成了傀儡吗?技术似乎也在走下坡路,Momenta工程能力原本就不强,在团队背景稀释后,似乎都不足以成为大家嘴里的比较项了。
这家公司,好像已经是「赖死不如苟活着」的状态了,与最开始创业的初心和目标相差太远了。跟曾经的同事聊起来这些事,大家又觉得不难理解这样的发展路径,是「情理之中」。
(Momenta Go示意图
健哥:从仰望到贬低到重新审视,现在我反而觉得公司有些决策是正确的。
旭东的一些毛病依然存在,时至今日,依然听到有人说旭东脾气暴躁无比,依然听到有人说他喜欢拍脑袋做决定,依然听到有人说他忌讳强将...但我改观了,他其实把公司经营得还不错,起码一直「在线」。
我印象非常深刻,前些年的时候,他言简意赅,「大放厥词」,说自动驾驶最终只能活下来两家公司:Momenta跟另一家。到后来,他开始耐心地解释什么是飞轮、什么是进阶式。
听到上汽入股这个事,我非常震惊,他不像是能做出这种事的人,就这样把公司「卖」了,这还是自动驾驶的大脑吗?我无法理解这个决策,觉得Momenta可能就此走到头了。
但行业局势似乎瞬息万变,大家突然都开始寻求「靠山」,还在单打独斗的公司开始「慌了」。当年对Momenta模式「嗤之以鼻」的公司开始做着类似的事情:曾经在公开场合怼旭东“食二兔不得一兔”的文远,不也官宣了跟博世的合作?
某种意义上说,Momenta是不是又一次踩在了时代的节点上?
「写在结尾」
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评判对错,而是以史为鉴,在「再选择」的时候能有更多参考,也能在「再决策」的时候有更多思考。
历史已无法改变,但Momenta的终点远未到达。
(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扫码
进入智车行业交流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