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请滑至文末
[本文4985字,阅读约需15分钟]
“原罪”是基督教基本教义之一。基督教认为,亚当和夏娃因被蛇引诱,违背上帝的命令,吃了伊甸园的禁果,这一罪行遂传给他们的子孙后代,成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原始罪过,并是人类一切罪恶与灾难的根源。
而今天圆方说的“原罪”可不是这个意思,说的是“原生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所犯的”。
昨天文章中有小伙伴留言说:
普通人怎样努力才可以拥有一个满意的未来?
圆方回答:

其实,普通人想要社会层级跃升的方法特别简单!因为起点并不高,跨两三步挺容易的。但是,碍于一些被“成长环境”灌输的错误观念,总是在关键时刻做错选择……
本来并不是很想写这个话题,因为“教育”尤其是圆方认知的“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太过残酷,而且懂了的父母不用去看,不懂了就算说了也不会改。
但是后台有许多小伙伴,都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也都希望能够深入的谈一谈。圆方是比较宠粉的,今天周末,也有时间,可以深入的聊聊这个,希望多少能够帮助到一些“父母”和“子女”从对双方的折磨中解脱……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寒门为何难出贵子之“原罪”篇
在正式开始之前,有必要把这三个词语解释一下。

分别是“寒门”,“原生家庭”和“罪”。
先说“寒门”。
寒门这个词,出现在魏晋南北朝,当时推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以推荐为主的制度,带来的结果就是,身为贵族一定不会落为官员中的下层,而普通人不管怎么努力多么优秀,都没法做到更高层级的官员,或者成为贵族。在《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不过在古代“寒门”可不是想象中的“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事实上那个时候能“自称”寒门的,也大多都是中层或者基层的官员,至少也是能读书,能够完成家族传承的。如果换成今天,大体上相当于处级,至少也是科级的干部吧。
而中国,从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投入,过去这些年基本上保证了所有的青年人能够能够接受教育,同时也通过高考制度,基本保证了有能力的人,通过大学这样一个平台,打破的上升路径的桎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绝大部分的“贵子”,其实还是从“寒门”中,或者说从更为广阔的“平民”家庭走出来的。
而今天,说的“寒门为何难出贵子”,更多是想说,为什么大部分“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奋斗了一二十年,最终没有完成层级跃迁,还是回到了“普通家庭”呢?
再说“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孩子从小到大,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是相对“新生家庭”的,“新生家庭”指的是长大之后,独立出去所建立的新家庭。
最早提出有关“家庭系统”理论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在他写的《自卑与超越》的第六章中,谈及了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本书这两年在中国反复再版,但是这本书是出版于1932年的,距今已经90年了)
而原生家庭这个词真正被提出,学界比较公认的时间节点大概是1951年,这一年,心理疾病治疗师萨提亚在针对患精神分裂女孩及其家人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了其他家庭成员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影响。
于是,萨提亚在人本主义流派的基础上,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剧等各家所长,开始针对家庭这个小团体进行系统治疗。也是从这个时候,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针对患有心理疾病单独一个人的治疗可能效果不好,很有可能刚有起色,回到过去的生活环境又被拽了回去。所以需要面对一整个家庭系统治疗,完成家庭关系的重塑才能更好的改善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
这些年中国人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健康”,很多人都是成年独立之后才发现自身存在许多心理上的疾病,在寻根溯源的时候,发现根源在“原生家庭”。
最后说“罪”
可能小伙伴会说,你开篇所说的这个“原生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所犯的”。这个“罪”字用的过了,用个“错误”也就可以了,不适于到“犯罪”的程度吧。
这是不懂得中文的意味。
错,金涂也。错最早是指金错工艺,“错”就又有了交错、间杂等含义。而今天我们说的“犯错”是指由不符合标准带来差错。
误,谬也,失也。误是因为说因为没注意,不小心而没有做一些事。而今天我们说的“失误”是指由不小心而带来的损失。
罪,可以看到,上方是一个网,象征规则,而下面一个非,则是违反规则,所以罪,指的是违背规则或者说违背规律。
把这三个词看懂,就明白了其中的区别了。

错呢,是按要求去做了,但是做的不好。

误呢,是遗漏一些内容,最终带来损失。

罪呢,是不按规则进行,没有符合规律。
而今天要谈的“原生家庭”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按要求做了,不是遗漏了没做,而是压根就是违反规律,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咳咳,主题还没讲,就啰啰嗦嗦说了2000字了,下面进入今天的主题。
寒门为何难出贵子的“原罪”
那“寒门”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到底犯了哪些“罪”,违反了哪些规律,最终让孩子很难完成“层级”的跃升呢?
大体上有三个“深入灵魂”的“罪”,是从小就给孩子植入的。
而这三个父母“自以为是”的答案,最终会在孩子长大后做关键决策的时候,突然冒出来,最终把孩子的人生导向一个错误的方向。所以带来很多人兜兜转转几十年,最终又还是会回到原地。
这三宗“罪”是:
人生的价值在于占有更多 
生活本来就应该万事如意 
自己不用对自己一生负责
许多父母,竭尽所能的在孩子从小到大的十几年中,用各种方式,把这三条“真理”灌输给孩子。然后孩子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把自己活成了“父母”,或者不如“父母”的样子。
(看到这里其实就可以了,后面写的或许过于残酷,玻璃心的小伙伴们就不用看了,为了防止“伤害”更多的人,象征性的做一个收费小门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