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罗国荣和一些人合开了大名鼎鼎的“颐之时”饭馆,专门承办高级宴席,生意十分兴隆,后来又在重庆开了分号。罗国荣经常乘飞机来往于成都和重庆两地,照看生意。(以上引自边东子《国厨》)
关于黄敬临与罗国荣二人的关系及对川菜史的贡献有很多人都做过相关的阐释。
作家冯远臣先生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29位名人大师们饭碗中的趣闻佳话,书名为《最是那碗人间烟火》。书中的名人有: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张作霖、张学良、于右任、谭延闿、张大千、鲁迅、章太炎、老舍、沈从文、胡适、梅兰芳、林徽因、梁实秋……等等政界名人、文坛巨星。在29个人中只有两位是烹饪大师,他们就是川菜的一代儒宗黄敬临和川菜圣手罗国荣。
在罗国荣除了石头做不成菜的“川菜圣手”一文中,作者有这样的论述:
张献忠屠川之后,由湖广人来填充,人口的迁徙,产生食的变迁。不同风格、风味儿的饮食习惯,使四川原有的饮食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到清末民初,川菜的风格品味仍未定型。
20世纪20年代,四川成都出了一个有文化的厨子和美食家黄敬临,通过他和一批川菜精英的悉心调研,终于在纷繁芜杂的美食世界中,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川菜发展道路。如果说黄敬临是现代川菜发展定型的奠基者、创始人,那么,以罗派川菜为代表的罗国荣则是继黄敬临之后,扛起川菜大旗,继续向前奔跑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因为罗国荣的横空出世,不但使川菜登上了国共两党最高级别的宴席,而且把川菜及技艺推向了全世界。
1934年罗国荣到黄敬临的“姑姑筵”做厨师)
虽然是受雇以员工的身份进入“姑姑筵”,也没有正式拜黄敬临为师,但是由于他们朝夕相处,黄敬临也给了他不少的指点和引导。可以说,黄敬临是菜品建设的战略家,罗国荣就是菜品操作的战术家。如“干烧鱼翅”、“红烧熊掌”、“清蒸甲鱼”、“烧牛头方”、“一品酥方”、“开水白菜”等名菜都是黄敬临提出创意和构思,罗国荣在其指导下操作完成的。享有盛誉的“姑姑筵”菜品,有相当一部分名菜是罗国荣以厨师的身份制作出来的。时人称“黄敬临的脑壳,罗国荣的手”。
19361937年末岁首之际,黄敬临离开成都前往武汉发展时,罗国荣也在这个时候离开了成都“姑姑筵”,经人介绍只身前往重庆,在银行家丁次鹤家里做了一名私人厨师。而恰巧黄敬临因到武汉发展受挫,滞留重庆,也在重庆中营街公安局附近竖起了“姑姑筵”的招牌。“师徒”二人同在重庆发展,只是各自为阵罢了。
抗战爆发时,重庆晋升为“陪都”,一时成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党国要员、社会名流、流氓地痞都纷纷涌向这座山城。前方打得血肉横飞,后方照常莺歌燕舞,该吃的照常要吃,该喝的绝不客气,所谓“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就是这么来的。银行家丁次鹤抓住机遇,逆流而上,必须上演宴请各方大神的好戏,罗国荣在这里的厨艺才得一展身手,很快,“小园”的菜品绝、味道好就传遍了山城,人们管罗国荣叫罗师傅,戏谑地称“罗斯福”——吃美国总统做的菜何其荣耀。
1940年罗国荣回到成都,以老板的身份在华兴正街开了一家叫“颐之时”的餐馆,从此走上了自立门户,自主经营,自谋发展的餐饮之路,从这时起,川菜江湖就开始称罗国荣为首的“颐之时”川菜为“罗派川菜”。
“颐之时”取自《易经》之“颐卦”。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这是一个卦释,“颐”指下巴(腮),面颊。简单的说就是“颐卦象征颐养,坚守正道可获吉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养家糊口,是一种生存法则。人类通过养生、养身来修身养性,从饮食的角度出发,君养贤、养民、养形、养德是一个道理。如此,人们不但能延年益寿,而且天下太平。
从这块招牌可以看出,罗国荣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很崇尚文化。反映在“罗派川菜”上,罗国荣借鉴和发扬了黄敬临儒商的经营风格,把中国的地方传统文化融入菜品之中,品美食,就是品文化。这种商业与文化的联姻,第一次把地方特色文化注入餐饮行业,使川菜由原来的“低品味”一跃而成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高品味”系列。人们从吃中去寻找故事,又通过讲好“吃”的故事来带动饮食消费和文化消费。这是一次质的飞跃,是川菜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待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