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的焦虑都来自于职场,如果不幸从事的是设计、文案这类需要迎合客户的工作,碰上个作妖的甲方就更头秃了。但如果我告诉你,就连法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学院派代表人物、曾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的伟大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都曾经历过被“甲方”欠薪、作品反复修改后仍被甲方拒绝的遭遇后,能不能稍微安抚下你受伤的心灵?
▲ 奥松维尔伯爵夫人像 1845年
严伯钧曾说,遵从拉斐尔的“形先于色”绘画理念发展到尽头就是安格尔,深以为然,他笔下的女性线条之美已经无人能及,但他的一生却并不如他的画一样完美,甚至可以说是颇为曲折。
▲ 二十四岁的自画像 1804年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767)出生于法国南部的蒙托邦,父亲是当地著名画家,因此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7岁时,安格尔来到巴黎,师从著名绘画大师雅克·路易·大卫并得到老师赏识,成绩优秀。1801年,更是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21岁之前安格尔都是顺风顺水的,年少得志,意气风发。
▲ 《阿伽门农的使者》 1801年 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藏
但彼时的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中,社会局面动荡不安,本来他所获得的这个奖项是提供4年去罗马留学机会的,但由于拿破仑的战争使法国国库无法支付这笔奖学金,安格尔被迫留在了巴黎。
在此期间,他画了一系列肖像画,作品以其精美到极致而出名,特别是在织物的丰富性和微小的细节方面。这也是他成为 19 世纪最著名的肖像艺术家之一的开始。
▲ 罗斯柴尔德男爵夫人肖像 1848年 罗斯柴尔德藏
1803年,他终于收到一份最“荣耀”的甲方委托——作为被选中的5位画家之一,为拿破仑绘制全身像。
安格尔尽心尽力完成了这幅画作,但当最终在1806年展出时,评价却不尽如人意。

当此作品与他的自画像、里维埃家族的肖像一起在当年的沙龙展出时,他人在意大利。没错,迟到了5年的公费留学之旅终于兑现了,虽然他当时也很想见证自己画作在沙龙上展出的一刻。但应该说幸好他不在,因为他的画作遭到了诸多恶评。
▲ 《拿破仑一世在他的帝国宝座上》 1806年 巴黎军队博物馆藏
艺术评论家Chaussard说:“如此才华横溢,如此完美无瑕的线条,如此极致的细节,安格尔先生是如何成功地描绘出一幅糟糕的画面的?答案就是他想要创造出独特的东西,不寻常的东西……安格尔先生意图让艺术退回到四个世纪之前,把我们带回它的婴儿期,恢复早期尼德兰画派的传统。”
刚到罗马的安格尔被巴黎朋友寄给他的这些充满无情负面评价的剪报气炸了,而且越想越气,甚至气到连婚都不结了。在来罗马之前,他已和画家兼音乐家玛丽·安妮·朱莉·福里斯蒂埃订婚。但因为沙龙事件他气得发誓说作品再也不在沙龙展出,而且拒绝返回巴黎,这样一来婚就结不了了。这位他的前未婚妻最后终身未嫁,她说:“当一个人有幸曾与安格尔先生订婚后,她就不会结婚。”
▲ 朱莉·福里斯蒂埃肖像 1806年
又是一位可怜的被耽误的女子,但安格尔倒是在几年后结婚了,而且在结婚之前居然没见过新娘!两人是在安格尔罗马朋友的撮合下开始通信的,然后安格尔在信中求婚,新娘居然就这样同意了,这可真称得上是柏拉图式的爱情了吧!婚后两人很幸福,因为这位年轻的玛德琳·夏贝尔是丈夫的“迷妹”,非常坚定地支持老公的事业。
▲ 
《俄狄浦斯与狮身人面像》 1808年 卢浮宫藏

没想到他在意大利一待就是漫长的18年,这当中当然有赌气的成分,但也因为他递送到法国的作品一直未受青睐。留学的钱既然是政府的,就不可能白给,需要“交作业”证明自己有在意大利刻苦学画。这个作业就是定期把自己的画作寄回巴黎,给巴黎学会的院士们进行评判,虽然他送交过裸女,也递过裸男图来体现他对人体把控的学有所成,但巴黎方面的反馈一直不够好。
▲ 《浴女》1808年 卢浮宫藏
而在这些被评为“不够理想”的作品中,其中一幅便是如今的世界名画《浴女》,而画中女子的形象来自于安格尔最爱的画家拉斐尔的情人芙纳琳娜(没错,就是上一期提到的那位)。为了向自己的偶像致敬,安格尔还创作了一幅《拉斐尔和芙纳琳娜》,成全了这对地下情人在一起的愿望。
▲ 《拉斐尔和芙纳琳娜》1814年 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藏
安格尔对拉斐尔的崇拜之情在其画作中显而易见,无论是构图的平衡感,或是人物的柔美线条皆有迹可循。拉斐尔提倡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美,他的圣母是基于人类又高于人类的理想形象,他说他画一名美女需要看十几个美女,也就是把他认为的每个女子身上最美的部分结合起来,才有了他笔下既亲切又美丽的完美形象。

安格尔的画作显然也是如此,为了达到心中美女的标准,甚至不惜修改人体比例。1819年,安格尔继续将自己的作品送到巴黎的沙龙,便是那幅引起轩然大波的《大宫女》,这幅背面朝向观众的裸女图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她婀娜扭动的腰,大多数人第一眼看到这幅画会感叹她的美丽,但多看两眼就会觉得她的腰好像细长得有点过分。
▲ 《大宫女》 1814年 卢浮宫藏
当时的艺评家显然比普通人更能看出“不对”,于是便开始“喷”安格尔了:“这女人的腰,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这还是伟大的新古典导师大卫的学生吗?大卫教给他的古典技法,他都忘了吧!”如果这些评论家们看到百年之后的象征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画家的画作,就应该不会大惊小怪了,相比之下增加个三节脊椎骨真不算什么。
其实这幅作品本是卡洛琳娜·缪拉1814年的委托之一,她是拿破仑一世最小的妹妹,后来嫁给了帝国元帅约阿希姆,拿破仑最重要的的将军之一,后来的那不勒斯国王。之前她曾购买了安格尔的作品《熟睡中的女人》,后又给了他好几个委托,其中就包括《大宫女》。
▲ 卡洛淋娜·波拿巴·缪拉肖像 让·巴蒂斯特·威卡尔 意大利翁布里亚国家美术馆藏
但由于缪拉政权的垮台和1815年约阿希姆·缪拉被处决,安格尔从未收到过报酬。没错,因为甲方倒台,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被无情地“欠薪”了。而留学早在1811年就已结束,虽然安格尔在之后申请过政府补贴,但随着拿破仑王朝的垮台,显然也是指望不上了,他发现自己被困在了罗马。更惨的是,没有赞助!
▲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1819年
被生活所迫的安格尔沦落到为富有的游客画像,对于一个渴望以历史画家而闻名的艺术家来说,这近乎是卑微的工作。没错,就像是如今常见的旅游胜地给你来张“速写”素描的那种地摊画家,想想也觉得悲催。据说还有找上门来的游客敲门问:“请问这里是画现场速写的师傅的住所吗?”而安格尔则忿忿地回答:“不是,这里住着的是一位画家!”
据说在此期间,他共绘制了500幅左右的肖像画,包括为他那些著名的音乐家朋友们所画的那些,如帕格尼尼
,这得益于他父亲从小给他的良好音乐教育。

▲ 《罗杰拯救安吉莉卡》 1819年 卢浮宫藏
转机出现在1820年,他1819年的历史画作《罗杰拯救安吉莉卡》(Roger Freeing Angelica)被路易十八私人收藏,并挂在巴黎卢森堡博物馆,这是安格尔第一幅进入公共收藏的画作。刚看到这幅画作第一反应是,车田老师该不是看了这才得到了圣斗士的灵感吧?
而其真正的翻身之作是他画了4年的《路易十三的誓言》,这幅画明显遵循拉斐尔的美学理念,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描绘了国王路易十三发誓要将他的统治献给圣母玛利亚。这完全符合复辟的新政府的学说。
▲ 《路易十三的誓言》 1824年 蒙托邦圣母院大教堂
凭借这幅画安格尔于1824年荣归故里,1825年被查理十世授予荣誉军团十字勋章,同年6月,被选为美术学院院士。虽然对这幅画也有批评声,但大多都是褒奖。其实这幅画在安格尔的作品中算不得出名,构图中规中矩,很容易让人想到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人物的美感比起安格尔的那几幅有名的“裸女”,实在是乏善可陈,只能说是“政治正确”,正好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吧!
然而安格尔在巴黎与罗马之间的反复横跳并没有结束,1834年因其耗费了10年之久的心血之作《圣西姆弗里昂的殉难》遭受恶评,一气之下安格尔再次放狠话说再也不参加沙龙了,这次是动真格的了,从此告别沙龙。1834年,安格尔跑去了罗马担任法兰西学院的院长,一待又是6年。
▲ 《圣西姆弗里昂的殉难》 1834年 奥顿大教堂
期间,他还拒绝了法国内政部长阿道夫·梯也尔关于装饰巴黎一座教堂的委托。后来有一次是国王亲自在凡尔赛宫迎接他并带他参观宫殿,他还得到了为王位继承人公爵画一幅肖像的委托,同时还有来自卢涅斯公爵的两幅巨大壁画的订件,他这才在1841年重返巴黎。
这次回到巴黎之后安格尔的工作多得忙不过来,且在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上举办了他作品的回顾展,之后在伦敦的世博会上他的三幅作品被展出,再次确立了他是法国重要画家的地位。
▲ 78岁时的自画像 1858年 乌菲齐美术馆藏
但谁能想到晚年声誉已经如此之高的安格尔居然还会碰到被甲方退单的窘境?而这幅被退的作品恰恰就是他最著名的杰作之一《土耳其浴室》,这幅耗费了他14年描绘女性人体艺术的巅峰之作原本是拿破仑王子和克洛蒂尔德公主委托安格尔绘制的。最初这幅画是正方形的,但克洛蒂尔德公主认为群裸有伤风化,将此画退给了安格尔。
安格尔对画作进行了修改,并将最初的方形改成了后来的圆形,用托盘上的茶杯替换原来的镜子和牡丹花。但仍被拒收,安格尔继续修改,视角透过墙壁或门上的洞镜窥视,然而最终甲方还是没接受。后来安格尔在他的画室展出修改后的《土耳其浴室》,引起了轩然大波,土耳其大使卡利·贝买下了这幅画。
▲ 《土耳其浴室》 1862-63年 卢浮宫藏
画中间的那位女性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她就是安格尔50年前所画的《浴女》,而双手举起的女性形象正是他已逝的妻子,他曾因为妻子的离世一度伤心欲绝到无法工作,还辞去了高等美术学院教授的职务。但别以为他是痴心男子,因为在1852 年,也就是妻子过世3年后,71岁的安格尔娶了43岁的第二任妻子后,又马上恢复了活力……
而这幅《土耳其浴室》画完之后,安格尔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一个寒冷的冬天,86岁的安格尔坚持要去法国国家图书馆临摹乔托的版画《耶稣之死》,并于6天后离世。
▲ 《荷马的礼赞》 1827年
如今无人能否认安格尔在法国画坛正统艺术学院的地位,当时的评价之所以忽高忽低完全是因为当时的法国正遭受着大革命的洗礼,人们渴望变革,渴望同理心和激情,因此以德拉克罗瓦为代表的法国浪漫派更贴近当时的审美需求,而崇尚拉菲尔古典美的安格尔因此就被视作“落后”的代表,多少有些不公平。
非常同意陈丹青关于艺术不是进步论的说法,在艺术的国度里,并不是越往后就越先进就更胜一筹,只是艺术家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安格尔的《泉》在我看来是集裸体女性美的大成者,如此和谐迷人端庄的裸体美人之前未曾见过,之后也不会再有。
▲ 《泉》 1856年 奥赛博物馆藏
作者:桃桃
曾混迹媒体圈10年,
家居、旅游、时尚、收藏各个版块都曾摸爬滚打,
也曾去过天涯与海角,爱逛博物馆与艺术展,
想要获得美学的秘籍,
现漫步于发现美,分享美的道路上,
愿与你一路同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桃桃的个人公众号
参考资料:
《最后的一幅画》 (法)贝尔纳·尚巴
《对立之美:西方艺术500年》 严伯钧
《大话西方艺术史》 意公子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