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丸子。
相信在大家看了这么多「辞职」、「转行」的故事后,内心或许也会闪过这样的念头:我也不喜欢我的工作,我要不要辞职?
其实当我们只考虑「喜欢」还是「不喜欢」的时候,就会陷入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这种思维会阻碍我们做出决策。
今天分享的转变故事主角,就陷入了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中,她也用她的故事回答了开头提到的问题——工作令你不开心,或许辞职并不是唯一的答案。

Lucia 的转变故事

大家好,我是 Lucia。
「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情」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但这或许也会导向另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才是值得做、做这些工作才是幸福人生。
今天的故事,讲的是我如何走出这样的误区,相信一定会给有类似困扰的你一些启发。

吃糠还是辣子鸡?

在「五倍人生」社区里,大家聊天的时候会说一些「黑话」,比如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工作,就叫「吃辣子鸡」,做不喜欢不擅长、很费劲痛苦的工作,就叫「吃糠」。
我做的是科研工作,工作很自由,我也很喜欢查资料、做分析总结的过程,但一点也不喜欢写论文写标书,而且我感觉自己做科研工作的时候,一点都没有创新思维,一想到后面要发文章、写课题、评职称,就觉得好难啊,负面情绪爆满。
尤其是当社区里的人在讨论「吃糠」和「吃辣子鸡」时,我满脑子的念头都是:坏了,我会不会正在吃糠啊,我这份工作该不会是个坑吧!
于是,抱着「想要确认我的工作是不是糠」这个目的,我去社区里挖了「土豆」。
「挖土豆」是社区里的一项互助活动,「土豆」指的是那些逻辑不清晰、自相矛盾的信念,它们像埋在地里的土豆一样看不见,但会阻碍着你的成长和幸福,而「挖土豆」的过程类似心理治疗中的CBT(认知行为疗法),就是让你的认知清晰起来,最终解开心结。
群友们问我,为什么不喜欢写论文呢?、具体不喜欢写论文的哪个环节?、有和老板沟通过吗?、不喜欢的部分占工作的多少呢?可以通过提高写作能力来改善负面情绪吗?
我才发现,我不喜欢的是来来回回修改文章细节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中只占写文章 8 %- 9 %的时间,而且当我的写作能力提高,改得也会越来越少。
所以,我的不喜欢是因为不擅长,挫败感大于成就感,但我可以通过练习让自己越来越擅长。
我惊呼:太好了,我没有在吃糠啊!
群友提醒我,职业并不是非黑即白,不是要么是吃糠,要么是吃辣子鸡,黑白之间还有漫长的中间地带,或许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就像是白米饭一样,没那么好吃但也不难吃,刚好能填饱肚子。
听到「白米饭」这个比喻,我一下子就通了,选职业也像是选餐厅一样,不一定只有无可挑剔的满分餐厅,或者难以下咽的踩雷餐厅,还有很多不惊艳但也能填饱肚子的一般餐厅啊!
同时,我也在疑惑,为什么我这么想要确认自己有没有在吃糠呢?

继续觉察

我从小就是很听话的好孩子,而且我们家的家庭氛围也特别好,父母不会去干涉我的决定,也不会给我灌输很多他们的想法。
是不是一看就是很听话的小孩儿

我老家是山东的,我们那边的人,普遍都特别追求稳定的工作,也特别喜欢夸小孩子「听话」。
我有一个不近不远的亲戚,我上初中的时候她就读大学了,然后出国留学,回来当大学老师,还找到了一个有钱的老公,过得很幸福。她作为一个人生赢家的范本,经常出现在亲戚们茶余饭后的聊天中。
身边大大小小的榜样,都把我变成一只浸泡在温水里的青蛙,我被缓慢无痛地「规训」着,于是我心里也有一个叫做「幸福人生」的模板,我下意识地把自己的人生向这个模板靠拢。
因为我高中就很喜欢生物,身边的父母和亲戚也会夸我:你好厉害啊,出来可以搞科研啊,你就应该去大学当老师。
所以即使父母亲戚不干涉我的决定,我的人生也在朝着他们期望的方向前进,我被社会和家庭共同灌输的价值观所影响,而我却以为这一切都是我自主独立的选择。
所以,当我加入「五倍人生」,听到社区里大家在聊「吃糠」和「吃辣子鸡」的话题时,我再次用「幸福人生」的模板往自己身上套,我觉得,我必须也要找到辣子鸡,找不到辣子鸡这辈子都不会幸福。
就像是,我原本吃着碗里香喷喷热乎乎的白米饭,却看到旁边有人在吃辣子鸡,于是觉得手里的白米饭顿时不香了,这让我很难受。
后来浸泡在社区里两三年,围观了很多人「挖土豆」的过程,才让我的职业观慢慢清晰起来

围观「土豆」

「挖土豆」的过程很漫长,内容也很多,我想到社区的群友被挖出来的一些与职业有关的误区。

误区 1 :「辣子鸡」是完美无缺的

很多人会对于「辣子鸡」有完美的想象,觉得要 100 %契合自己才算是好工作,于是一旦出现不顺心的事情就认定这份工作不适合、不喜欢。
工作和恋爱也有点像,热恋期过了也会有许多需要磨合的地方,对一份工作的好奇劲过了以后,也会进入倦怠期。
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干脆用跳槽和离职来解决问题。
比如你很喜欢吃小龙虾,剥虾壳很麻烦,你还想吃吗?下雪天路很难走,你还愿意去吃吗?这家餐厅服务差上菜慢,你还想去这家吃吗?吃到一家不新鲜不好吃的小龙虾,你会从此就不吃小龙虾了吗?
工作也是同理,当我们脑子一团乱麻的时候,可以试试把这份工作中「喜欢的部分」和「不喜欢的部分」都分别列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有意愿去解决或接受那些「不喜欢」。
至于什么时候该放弃?这也是在尝试和觉察中去感受的,「做喜欢的事情遇到困难」和「做不喜欢的事情遇到困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误区 2 :「辣子鸡」是一个终点

很多人对于「辣子鸡」的概念是,它一定藏在某个地方,我们需要找到它,然后一辈子「吃」下去。
其实「辣子鸡」并不是一个终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感兴趣的事情。
有的群友在刚踏入社会的时候,觉得「美」是很重要的,于是从事美妆行业;过了几年,ta觉得帮助别人获得成长是更有价值的,于是从事成长相关的工作。这些是随着ta的价值观的改变而自然发生的。
不要因为觉得一件玩具不能玩一辈子而不去玩它,也不要因为一件玩具玩得时间久了,就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能放手。不同的人生阶段,总有更适合的玩具。
喜欢的人也一样。也许走着走着,就分岔了,但是不代表这是不对的人。对的人只出现在对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对的,ta就是对的。
我们的人生就是由这样一个一个「对的人」和「对的事」连接起来,最后是「对的人生」。人生就是由现在的每一刻组成的,如果你现在是开心的,下一刻是开心的,连起来,整个人生就是开心的。

误区3:「吃糠」就是浪费时间

我想要通过「挖土豆」来确认自己是不是在「吃糠」,也是因为有一个滑坡谬误:如果我在「吃糠」,我就没办法获得幸福的人生了。
其实「五倍人生」社区中,很多人的转变,都是「吃糠」吃出来的。
比如有的人选了不喜欢的专业,非常痛苦,甚至得了抑郁症。在康复的过程中,ta踏进了心理学的大门,奠定了ta未来的职业。
还有人虽然考研两次都失败,但用功读书的过程让ta掌握了主动学习的方法,让ta后来不管学什么都比别人又快又好。
还有的人因为逃避不喜欢的工作而摸鱼水群,结果「摸」出了社群运营的职业方向。
所以,也可以把低谷当作人生中的小插曲,有时候低谷也会带领我们去意想不到的新地方。

吃好「白米饭」

现在,距离第一次「挖土豆」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我还是在做之前的工作,之前的那些问题,也确实都解决了。
这几年中,那些我不擅长做的事情,确实通过不断练习,让我越来越轻车熟路了;那些我喜欢做的部分,也因为我持续投入而取得了一个很大的进展,得到了正反馈。
现在,这份「白米饭」已经变得比之前好吃多了,但我知道,它还远不是「辣子鸡」,但或许每个人对于生活的期待不同,我把我喜欢的那部分工作做好、享受它给我带来的正反馈,同时,不喜欢的部分也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多困扰,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我已经很开心了。
因此,我对于「辣子鸡」又有了新的看法,「五倍人生」让我知道了,世界上有「辣子鸡」的存在,也让我知道,「辣子鸡」也并不是每个人的必需品。
我不再因为没有吃到「辣子鸡」而觉得难过,放下了对「辣子鸡」的执念,也不再用一个「幸福人生」的模板套住自己。
不再非黑即白,认可我所处的中间地带。
也感谢社区的小伙伴们的安抚和「挖土豆」,这种一起围观探讨的氛围非常棒。
如果今天的内容对大家有启发,欢迎来留言板说说你的「收获」和「困惑」,家一起围观探讨一下吧!
群友说
@Smile:感觉Lucia思路很清晰,很温暖,记得有被她的土豆思维导图震惊到,原来问题还可以这样解决!还有我当时挖土豆被挖到怀疑自己的时候,她也有在很暖心地安慰鼓励我,期待我们再一次地线下一起玩耍儿!
很多人在工作上都有困惑和纠结,纠结要不要辞职、要不要转行,「转变故事」系列也收集了许多工作中的故事,或许能给迷茫的你一些启发
戳下方关注「重构自己」
回复「工作」,查看系列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