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说件最近遇到的糟心事。
是这样的,平时每天都是我老妈去接她孙子放学,学校不远,骑车5分钟就能到,老妈每次都自己骑个车过去。
前两天,老妈在去接孙子的路上,一不小心摔伤了,摔得还不轻,脸上有一半都擦伤了,血流很多。
擦伤这种事儿,时间是第一要素。我本来想拉着老妈去医院,但医院并不近,而且现在去还得验核酸办手续,于是我赶紧先回家,凭着自己的经验给老妈清除了创伤面,又上了点碘伏消毒。
但毕竟我也不是专业的,一边处理伤势,一边稳定着老妈的情绪,突然想到之前下载了某医疗app上有互联网问诊服务,赶紧拿来试试。
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用这种服务,上来赶紧给医生描述了下问题。
幸好,回复的速度还挺快,医生在30秒之内就回复了,又问了一些具体情况。
我把初步做的一些措施描述了下,医生迅速给了解决方案,提到的药物还有直达链接,我赶紧下单,不到半小时就收到了上门快递。
讲真,这一整套流程下来,着实让我感觉挺方便的。
虽然说摔伤、擦伤这种并不算什么大病,但互联网介入医疗后确实让效率提升了不少,尤其对老人而言,这种时间的分秒必争尤其重要。
联想到前不久的一条新闻,中国的人均寿命提高到了78.2岁,我想这里面一定也有互联网医疗的功劳。
在咱们中国,健康和保命永远都是刚需,有个观点我一直深以为然:从长远周期来看,未来一定有个行业会赚钱,那就是医药行业,尤其港股市场的创新医药机会,尤其值得探讨和关注,因为人们永远会为健康、保命花钱。
尤其是中国现在即将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现在全国已经有149市进入了深度老龄化,有11个城市更是进入了超老龄化阶段。
这么庞大的老年人群,一定会催生更庞大的医药医疗产业。
现实也是如此,我国的这些产业发展相当迅猛,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2021年的规模达到了1.7万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2.2万亿。
反映在投资上,医药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安全资产”,回看近10年区间涨幅前100个股中,医药生物占据的比例最高,达到22%。
当然,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想投资医药医疗股可不容易,因为它太专业也太庞杂了。
这里面有做创新药的、仿制药的、中药的、也有做生物制药和疫苗的,有专门做研发外包的、专门卖药的、还有做医疗服务的、器械的、医美的,还有把带保健功能的药品做成日销品的、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等等……
正因为这行庞杂又专业,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买指数基金,布局恒生医药ETF等产品。
有些企业或行业也许会在你入场的时候就开始衰弱,你把握不了趋势,但是指数不会,它会不断的自我修复和优化,不断的吸纳优秀的企业和行业。
但话说回来,市场上的医药指数基金有好多,大家的持仓股票也都差不多,具体买哪个是个问题。
关于医药指数基金,我先推荐一支:恒生香港上巿生物科技指数ETF(159892),也就是市场经常讨论的恒生医药ETF。
推荐这支基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一定有朋友注意到了,这支指数基金中包含着“香港上市”这几个字。
对,这只基金主要追踪的是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这代表它包含了未在A股上市的稀缺标的。
像一些国内大型的医药医疗龙头企业,比如药明生物、翰森制药、百济神州、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都只在香港上市。
而且在港股市场的医药板块中,生物科技、CXO、互联网医疗的占比较高,这些都是医药行业中极具成长属性的板块。
这就让它的价值优势,相比于聚焦在A股的医药指数基金更加明显。
第二呢,这是一只重点布局“生物科技”的医药指数基金。
与传统制药公司相比,生物科技公司更专注于创新药物的开发。
现在国内制药行业整体都在向创新药转型,生物科技公司凭借差异化的创新以及高研发效率,未来的投资价值会快速崛起。
而恒生医药ETF(159892)所跟踪的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HI),指数成份股就包括了根据港交所18A规则上市的未有收入的初创期公司,这些公司大多从事药物及医疗器械的研发活动,研发费用高、投入增速快,大大提升了指数的科创属性。
而且,它不止科创属性高,覆盖的优势行业也非常全面。
它的成份股完美覆盖了药品、生物技术、医疗保健设备、药品及生物科技4个细分子行业,不同市值范围的成份股都有覆盖,指数市值分布比较均衡。
这样就既做到“聚焦科创优势”,也做到了“行业面面俱到”。
图源: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0.18
第三,在我看来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现在港股市场整体处于低估值区间。
10月底的时候,香港恒生指数历史上首次触及了360个月均线,要知道过去即使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也未曾触及360月均线,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
从长周期的视角来看,港股目前已经处于极低的点位,下一步港股大概率会迎来深度回调。从近两周的行情看,已经有这个迹象了。
如果不信数据,你也可以看看各家的“实际动作”。
近期,南下资金就正在加速流入港股,9月单月净流入了311亿元,仅9月28日一天,净买入就达到了54亿元人民币,港股的回购金额与企业数量都创了单月新高。回购公司数量的大幅走高,很大概率意味着股票市场的底部。
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布局的好时机。
当然还有一点,一支优秀的指数基金,背后也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团队。
这支恒生医药ETF(159892)是由华夏基金公司发行的。
自从2004年华夏基金推出了国内首只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华夏就推动了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进入ETF时代。截止到目前,华夏基金旗下被动权益产品管理规模超3080亿元,是唯一一家权益ETF规模连续17年稳居行业第一的基金公司。
而且,华夏的数量投资部是业内最早成立的独立数量投资团队(2005年成立),数量投研团队由20多位具有多年丰富经验的海内外专业投资经理以及专职研究人员组成,经过多年实战,华夏基金不断创新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连续7年获评“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2015-2021年度,中国证券报)。
所以,总体来说,未来的创新+医药拥有着很大的机会。这支恒生医药ETF(159892)由专业团队专业管理,聚焦在港股的优质医药投资标的,再加上目前处于港股的低位区间,如果你对医药领域指数基金感兴趣,不妨可以关注一下,提前布局。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最近华夏基金还推出了恒生医药ETF的场外联接基金——华夏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QDII)(A类016970,C类016971),这支基金拟于11月18日下午15点结束募集,没有股票账户又想抓住港股医药投资机会的场外投资者,可以关注下联接基金。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决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