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CEOBIZ
作者:Mr.K

来源: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
这几天,K哥面试了5、60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抱歉,你很优秀,但是我们目前只招35岁以上的,你有点太年轻了......”
读到这里,也许你跟那几位应聘者一样,一脸问号:“年轻也特么有错吗?别家公司都只招35岁以下的,你们家是吃错药了吗?”
这要从K哥的咨询公司「顿悟山丘」说起,大家知道今年大环境不好,K哥的新媒体公司营收下降了40%,但是员工工资、各种花销一分钱不少,怎么办呢?只有原地开展自救了。
因为我读过MBA的关系,认识了一群很有能量的老板,什么叫有能量呢?简单来讲就是,非常有钱。
有钱到什么程度?每年买茅台、红酒都是一集装箱、一集装箱地买,还专门买了几套别墅来存放这些酒。
在跟这些老板同学交流的过程中,除了知道他们很能喝酒之外,还知道他们一直对公司的IT团队很头疼:CTO们经常讲一些老板们听不懂的语言,每年在IT上的投资动辄几千万,IT建设的效果也不好衡量。再加上CTO们都太清高,从来不主动找老板喝酒,久而久之,信任上就出了问题......
俗话说,痛点越大,解决痛点带来的商业价值就越大。

于是我成立了一家咨询公司「顿悟山丘」,主要业务是给企业提供IT咨询服务,简单来说就是给企业做IT方面的诊断和规划,就像一位老中医那样,给企业号脉、开药方。
K哥除了上市公司高管、畅销书作者、媒体公司老板的头衔之外,又增添了一个新身份:IT咨询顾问。
为什么我觉得自己适合做咨询呢?
一是,K哥做过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出过两本畅销书,又是自媒体作者,在IT行业里有一点小小的名气。有人脉,那么接单子不成问题。
二是,我在电商、物流、制造、金融等行业有20年的系统开发、技术团队管理经验,算得上实战派。所以,我能够搞定企业复杂的IT问题。
三是,这两年因为写自媒体的缘故,系统地学习了企业数字化、企业架构规划、管理、战略方面的知识,在专业领域上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能够把抽象的技术问题,讲得通俗易懂,让老板们信服,肯掏钱,还给我介绍客户。
道理是这个道理,那么,我究竟做得怎么样呢?

「顿悟山丘」成立3个月以来,有一点凡尔赛的说,目前手上的咨询项目真的接到手软,排期排到明年3月份。

所以我要扩充团队规模,以便服务更多的客户。但是「顿悟山丘」的模式跟其它老牌咨询公司不太一样,我们是一个开放式的机构,公司里连一个全职的咨询顾问都没有,我们签约了50多位行业里的资深专家,他们大都是K哥的朋友、前同事,有项目的时候就匹配合适的专家。
招人好理解,那么,我们为什么只招35岁以上的呢?

首先,我们服务的是企业老板,打交道的都是VP、联创级别的,太年轻的顾问根本搞不定这些人,别人一分钟多少钱呀,你随便派个毛头小伙,就想让老板给你掏钱?做梦呢。

其次,我们只做IT诊断和规划这个领域,太年轻的顾问也许很有干劲,但是他根本没有操盘大型系统开发的经验和能力。IT行业跟其它行业不同,没做过就是没做过,你再看100本书,也很难理解其中的问题,更不要说跟技术人员沟通了,所以也挖掘不出真正的洞察。

最后,太年轻的顾问也许成长性很好,但是「顿悟山丘」的模式决定了,我们是不培养顾问的。简单的说,你懂技术、有视野、能规划、善沟通......但凡你有一技之长,那么你来我们平台,我给你匹配项目。做好了,大家分钱,谈钱才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

聊完招人的事,再给职场人几点建议吧,今年大环境不好,明年估计也好不到哪去。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职场人应该如何应对?我以一位42岁职场过来人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要有一技之长
从「顿悟山丘」的模式当中,也许你也受到了启发,那就是混职场的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年轻的时候也许体会不深,因为你还年轻,年轻就是最大的本钱,意味着你的试错成本低,你还有很多机会。

职场中年人就不一样了,成本摆在哪里,所以一定要有一技之长,企业才会为你的高成本买单。比如你擅长技术架构,成为某领域业务专家,能管理大型项目,懂得管理,有行业影响力......总之,擅长什么不重要,但至少要有一个特别擅长的领域。

第二,多跨界社交
有人说,“你没用的时候,认识谁也没用”、“要放弃无效社交”,这都是放屁。尤其是走专业路线的人,比如工程师、律师、财务等等,他们本身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行业积累,这就是价值。

哪个老板不需要几个懂技术、懂法律、懂财务的朋友?这就是作为专业人士,通往更高阶层的“社交货币”。
如何跨界社交呢?途径很多,比如读MBA、在职硕/博士、或者参加行业聚会等等。
以我自己为例,在某次行业大会上认识了出版社的人,后来出了自己的书,卖得还不错,有了一点名气。某位上市公司老板是我的读者,挖我去他们集团做高管,后来念了MBA,又认识了一些富豪老板同学。跟他们社交,发现了商机,创办了「顿悟山丘」......

这些都是跨界社交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获。所以,别听毒鸡汤的,赶紧跨界社交吧。
第三,始终拥有选择权
我经常说,即便我现在不做企业高管,我也照样有得选,因为新媒体公司的收入早就超过主业了。

许多读者说,很羡慕K哥这么有底气,能说出这样的话。要知道,为了这句话,我准备了3年,期间尝试过许多副业,比如做培训、投资、接外包项目......直到我开始写公众号,越写读者越多,接了商务赚到了钱,后来这个副业发展成为一家公司。
所以,职场中年人要不断尝试,寻找自己的“职业第二曲线”,如果你还没找到也没有关系,但是不要停止尝试。“职业第二曲线”能够让你摆脱“手停口停”的局面,让自己始终拥有选择权。

前阵子有篇文章很火,说的是,一位阿里P7找不到工作。我一看那篇文章就来气:你TM一个阿里P7,在大厂呆了3年,躺平混吃等死,最后被开了。你不自己深刻反省,还好意思写这样的文章出来,恶心谁呢?
第四,打造你的财富系统
以我自己为例,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月光族,后来认识了K嫂,我就把钱都给她管。但是有个要求,就是要理财,至少跑赢通胀吧,于是K嫂就学着做一些理财。那几年股市行情好,买股票或基金都能赚到钱,后来存够了房子首付,我们就咬牙在上海买了房子,结了婚,生了娃。

后来的几年里,K哥的事业开始有起色,加入了某互联网独角兽公司,拿了期权,赚到第一桶金。离开独角兽去到上市公司做高管之后,都年都发股票,我也不着急用钱,就一直放着,公司股票几年下来翻了几倍,美元也一直升值,所以股票上赚了不少。

期间自己跟着富豪同学投资了7、8家公司,其中一家估计后年就上市了,作为一个小小的股东,这笔投资翻了50倍不止。
讲这些并不是想证明自己有多牛逼,而是想告诉你要尽早打造自己的“财富系统”,让你的资产增值。也许你会说,K哥你是赶上了股市红利、房产红利、互联网红利,现在什么行情你心里没点B Tree吗?

我还是那句话: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机会。也许股市、房产、互联网确实过了最好的时候了,但是现在的短视频、新能源、新制造、元宇宙......不都是当下的“互联网”行业吗?
关于如何打造“财富系统”,再多讲一点吧。在投资界有一句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也有不妥的地方,对于工薪阶层理财来说,我本来就没有多少鸡蛋,再分散放到不同篮子里,还赚个鸡毛啊?

更适合工薪阶层的理财投资策略是“把好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什么意思呢?就是采取一种“攻守兼备”的投资策略,把筹码All in 到少数几个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上。
道理很简单,如果不进攻,就不能增加财富;如果不防守,就可能丢掉财富。风险控制和本金安全是最重要的,普通的打工人没有加杠杆的必要,也就是借钱投资,不要想高收益,关键是安全第一。

- END -
CEO企业家微信群
扫码申请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