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腾讯新闻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按
最新权威报告显示,对于睡眠健康问题,大多数国人并未意识到睡眠问题的严重后果,仅有8%选择求医问诊,有49%的人寄希望于补觉就能缓解睡眠问题。
这一严峻现状出自《“数”眠新时代:2022中国睡眠健康洞察报告》。事实上,医疗专家表示,尽管补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睡眠不足,但睡眠障碍者也可能存在“越补越烦,越补越紧张,越想补越补不回来”的状况。
对于睡眠障碍,单纯补觉并不是一个完备的解决方案。
专家表示,睡眠疾病种类众多、诱因复杂,当患者自觉不适时,应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排除假性焦虑,定位真实问题,将自我保健或药物干预结合起来,提升睡眠质量。自我保健的方式,即包括调整作息节律、睡前冥想这样可以个人实践的方法,也包括借助智能床、智能手表等外部设备的帮助。而药物干预,则包括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安眠药等,且需注意药物不可擅自服用。
尽管“睡个好觉”是公众共同追求的朴素目标,但它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睡眠健康还有距离,部分人群在睡眠健康理念、认知和实践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事实上,现代人睡眠时间不断缩短,面临严重的睡眠障碍。
《“数”眠新时代:2022中国睡眠健康洞察报告》基于6000份调查数据,力图勾勒国人睡眠现状,提升公众对于睡眠障碍与健康的认知,为其获得更好睡眠质量提供指引。《报告》由腾讯新闻《中国益公司》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智能床供应商舒福德联合出品,中国睡眠研究会提供学术支持,京东健康及京东居家提供数据支持。
这一报告的核心洞察包括:
第一,睡眠障碍并非一线城市民众的“专利”,它广泛存在于全国各地,作为睡眠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国人睡眠时间近十年间减少至6.3小时,其中接近6成的人实际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但遗憾的是,睡眠障碍并未引起公众的足够重视,选择求医问诊者仅占受访人的8%。
第二,与“年纪越大觉越少”的传统认知不同,本次调研中40-55岁人群睡眠时间最少且质量最差。专家认为,这与高度“内卷化”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激烈的竞争迫使这一年龄段人群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透支自己、延长精力投入,最终导致睡眠时间被“卷”走。
第三,超过6成受访者认为声音和床具系最主要影响睡眠的环境因素。伴随科技不断进步,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有医疗依据和科技含量的助眠产品,如智能床、智能睡眠仪和睡眠呼吸机等。
《报告》全面展示了国人的睡眠现状、睡眠认知和睡眠需求,并邀约中国顶尖睡眠医疗专家详细阐释睡眠障碍的成因,并力图给出解决方案,帮助公众“睡个好觉。”事实上,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数字文明的各个时代中,人们的睡眠状况、认知和需求都在不断演变,《报告》还揭示了“数”眠时代的新特征。
睡眠时间再压缩
是什么“偷走”了宝贵的睡眠?
作为一个普通人,一天能睡多久?
十年前,国人2012年每天平均能睡8.5小时,但十年后的2022年,《报告》调研显示,国民平均睡眠时间大幅降低到了6.28小时。“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公布的纲领性文件倡议,成人睡眠时间到2030年要达到7-8小时——实际状况与愿景相差甚远。调研发现,59%的被访者睡眠时间低于国家愿景最低标准的7小时。
为什么现代人越睡越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主任、亚洲睡眠学会主席韩芳表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变化和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从各个层面压缩了人们的睡眠时间。
生活节奏加快,要求人们不得不早起晚睡,甚至取消午休,以应对更远的通勤距离和更多的生活工作安排。生活方式变化,夜生活异常丰富,有时人们会主动推迟就寝时间,并摄入更多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的食物和饮料。另外,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会诱发更多的睡眠障碍。
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也在无形中“蚕食”了人们的睡眠。睡前玩手机已成为青年人的习惯,手机蓝光影响褪黑素分泌,长期沉浸式“刷”手机会导致睡眠节奏被破坏,生物作息紊乱失调。调研数据显示,睡前1-2小时,有71%的人会使用手机追剧、看综艺、打游戏,而做有利于睡眠的养生和冥想活动者,仅有21%。
调研发现,睡眠问题并非“大都市病”,一线与四线城市人群睡眠问题的比例相当。一线城市的受访者中,有20%的人自评睡眠质量不佳,而这一指标在四线及以下城市受访者中达到了18%。总体而言,睡眠规律、质量高的人不足半数。
从人口分类角度来看,女性平均睡眠时间为6.54小时,较男性6.4小时更长,但实际睡眠问题却更为严重:30%的受访女性需要半小时及以上时间才能入睡,而男性为24%。女性受浅睡眠困扰的比例为48%,较男性42%更高。
数据显示,睡眠障碍给男性和女性带来的影响也各有侧重。
对男性而言,失眠更多影响其认知和反应能力,注意力警觉状态明显下降,思绪不集中,容易被干扰,影响理性判断和思考。而失眠给女性带来的问题,则更多集中在情绪和对外表的关注上:低质量睡眠容易诱发女性内分泌失调和激素紊乱,造成其情绪失控,也容易使得女性肤质变差。
事实上,“睡不好”是个大问题,长期失眠会导致“疾病缠身”。韩芳表示,失眠可能导致肥胖症、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结肠癌、高血压等——这些都是睡眠不足的后果:长时间睡眠不足,将导致控制饥饿激素的显著变化,人们食欲打开,造成肥胖;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泌尿系统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易升高血糖水平,加快II型糖尿病进程。

改善睡眠质量

民众多方努力效果如何?

既然睡眠问题严重,且分布甚广,大众是否尝试过改善睡眠质量?
答案是肯定的。
有49%的受访者希望通过补觉缓解缺觉问题——这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医疗专家表示,补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睡眠不足的情况,但也有例外:对于睡眠障碍者,可能存在“越补越烦,越补越紧张,越想补越补不回来”的状况。
此外,有27%的受访者选择通过传统方式进行助眠。例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使之更加符合自然节律;添置遮光窗帘、使用眼罩和耳塞,以改善睡眠环境。
当传统助眠方式不足以解决问题,人们开始寻求外在帮助。
搜索引擎反映了公众在改善睡眠方面的努力。相较于2012年10月,2022年11月有关“睡眠”的百度搜索指数增长超过40%。受访者中自评“生活压力较大”的高压人群中,接近9成每月都会搜索“失眠”、“助眠”等相关话题,以寻求解决方案。
还有人将目光转到了助眠产品。
伴随科技不断进步,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有医疗依据和科技含量的助眠产品——智能床等新型硬件产品的消费热潮正在袭来。
调研数据显示,大众对智能助眠产品的尝试意愿较高:超过70%受访者愿意尝试。从产品功能期待角度看,大众对智能助眠产品功能点的主要诉求集中在“睡得好”,提高入睡效率、进行全面健康监测、提供按摩放松的比例相对更高。
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显示,智能床、智能睡眠仪、睡眠呼吸机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均在100%以上。2022年冬奥会期间,各国奥运选手尝试功能丰富的舒福德智能床后反馈良好,这也引发了一轮新的消费热潮。
在地域差异上,高线城市人群的助眠方式更智能化。在购买和使用智能硬件设备的人群中,一线与新一线城市人群占比超过7成,而低线城市人群的助眠方式则相对更加基础与传统。
除以上内容外,《“数”眠新时代:2022中国睡眠健康洞察报告》还提供了更多犀利洞察与观点。报告出品方腾讯新闻《中国益公司》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智能床供应商舒福德,力图帮助国人“安心入眠”。
《报告》由京东健康、京东居家提供数据支持,中国睡眠研究会提供学术支持,使用定量调研、专家访谈、平台大数据和桌面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呈现了国人的睡眠现状、认知和需求,结合不同细分人群的画像特征以及数字时代助眠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促进国人“睡个好觉”提供参考。
END
“中国益公司“由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出品。该项目是由腾讯新闻发起的企业社会责任促进项目,致力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专业化、体系化发展,促进企业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均衡发展,进而推动商业文明的整体升级。
小满工作室 | 腾讯新闻出品
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