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卫健委发布二十条政策,朋友圈里欢欣鼓舞,而我一上微博才发现,人类的悲欢当真并不相通。
有人呼嚎「自求多福」,有人说「终于如躺匪所愿」,而某些眼熟的大V们,一边集体仰天长叹、痛心疾首,一边开始不约而同转发制氧机广告,这份默契实在令人泪目。
他们诸多抱怨,渲染恐慌,却极少看到他们用数据支撑论点,用科学反驳异议。
中风险的阳性检出率是3/10万,因此取消;奥密克戎潜伏期最长8天,因此入境隔离改为5+3......本次调整如此清楚的数据分析和科学逻辑,让我实在难以理解他们的情绪。
网络平台惯来耸动的标题选择和观点骂战,塑造了许多人对新冠的过度认知,想要改变绝非一朝一夕。
宣传数据、普及科学,让每个个体客观了解新冠,使其获得疾病防治的实感,而不是囿于制氧机大V们的微博营销惶惶不可终日,无疑是改变的第一步。
例如新冠和年龄的关系,据香港卫生署,20-59岁不接种疫苗死亡率约0.2%,而60-69岁不接种疫苗死亡率约1.75%,接种三针疫苗后则降为约0.04%。
又例如新冠是否等同流感,据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流感死亡率:<0.1%,而今年10月德国新冠死亡率约0.27%,韩国约0.07%,台湾地区约0.19%,美国约0.97%。
过去的和他地的数据,当然无法准确预测我们未来的数据,但只有先明确心理预期的区间,才能够产生有益的讨论。当然,动辄推以100%感染率,将数据乘以14亿以生成一个恐怖数字,我们唯有无语待之。
防疫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可理解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病毒感染人数,而实质上的目标,则是降低病毒对社会运转的影响程度。
病毒病死率高,民众健康生命受威胁,这是一种运转阻碍,而病毒高传染性带来的防控难度和成本支出,也是一种运转阻碍。
而我们不能站在道德高地,只看一种阻碍,无视另一种阻碍。因时因地衡量这两种阻碍孰轻孰重,是防疫不易之所在,也是防疫关键之所在。
在非极大危急时刻,相比指令性,公共政策更应该提供选择性。经济上如计划之于市场,文化上如命题作文之于多元氛围,防疫上如本轮调整,之于极个别地方过去的随意静默。
因为每个个体面临的社会情境和所持能力是不一样的,其行动利益最大化的落脚点也势必不同,指令性则消弥了这种不同。
而提供选择性,则是在基本政策基础上,让人们自行制定生产生活计划,人们反而能够自发做到自我照顾,自我获益。
在家就能办公的制氧机大V,和出门才能派送的快递小哥,两者面对新冠的风险损益显然不同,而以前者的处境规定后者的活动,无疑有失偏颇。
在新冠病死率相比最初下降不少的当下,打好疫苗普及、医疗设施建设等防疫基础,让前者归于制氧机,让后者归于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我们都将选择自己的选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