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有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寥寥几字,便勾勒出喜气洋洋、男婚女嫁的一派兴旺景象。中国在夏商时期就形成了婚姻礼俗,由于古时常在黄昏时刻举行娶妻之礼,有昏礼”之称。
自古以来人们对婚礼都非常重视,在这一天人们盛装打扮,庆祝这人生大事,在婚服上汇聚了众多的美好祝福。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人在婚礼上选择传统婚服,凤冠霞帔之精美亦惊艳了无数人。
中国的传统婚服不仅华美,更是凝聚着古老东方文化的厚重和独特,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份已延续千年,独属于中国人的爱意吧。
唐:热烈与绚丽
大唐盛世作为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朝代,唐朝人的观念前所未有的开放多元,而这种开放亦体现在服装、民俗以及婚姻制度上。
敦煌莫高窟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择偶标准”
尽管在唐朝初期门第观念尚重,但在唐中后期则更看重一个人是否有才华
倘若新婿能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夫贵则妻荣,那可不是妥妥的潜力股嘛。
因此随着科举制的兴起,唐代逐渐出现了“榜下择婿”的现象。
而“郎才女貌”这种择偶搭配也是形成于唐代,并流传至今。
仇英 《观榜图》
唐朝婚礼隆重又充满仪式感
虽然唐高宗李渊对各阶层的服装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上,婚礼这天人们可以穿着比日常生活更高一级的礼服
莫高窟 摄盛图
古人极为重视礼仪,而婚礼作为人生五礼之一的婚礼,更是被古人所重视
婚礼这天人们可以穿着盛装举办仪式,这种为了显示婚礼的贵盛而临时性地超越日常礼制规定的情况,称之为“摄盛”。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在婚礼上见到一些摄盛的做法。
比如迎娶新娘时租或者借的婚车
这些婚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名牌高档车”,往往超越了新郎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财力水平,使用这样豪华婚车阵仗,用以表达对婚姻的重视
婚车
那么摄盛体现在唐朝的婚礼上,就是无论新郎是什么身份,都可以穿超越自身等级的官袍
所以这就是为何新郎会有“新郎官”之称,亦有说法“结婚这一天穿官袍,以示这种婚姻关系得到了官府的支持和重视”。
相比于前朝的庄重,唐朝女子的婚服更接地气,多了份热烈与喜庆。
唐朝时女子服饰流行襦裙制,这是一种由短上衣和裙子组成的一套装束。
以敦煌壁画中新娘的着装为例,上衣大概有两层,内有白色中单,外有大袖襦衫,下着红色高腰或齐胸曳地,配以披帛
色彩上,唐朝女子的婚服是青绿色的,“绿”同“禄”,有祝福之意。
大唐的女子喜爱红色,亦喜欢红配绿。
这是一种极为浓郁、强烈的配色,唐朝婚服红与绿的大胆配色冲撞出绚丽的大唐气象
敦煌莫高窟 第33窟 婚娶图
在唐朝的婚礼,也是非常考验才华的。
大概是新娘因不舍娘家而不肯出门,焦灼的夫家会带领数十人前去催妆,催促新娘子快些化妆出门来。
《梅花仕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那怎么个催法?当然是夸呀。
唐朝是一个诗意的朝代,这种诗意也浸透到了唐代婚礼中。
催妆之礼在唐朝的盛行,于是出现了许多优美的催妆诗
唐代诗人贾岛曾有云: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
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虽为催妆诗,实际上却是赞扬新娘如水中芙蓉一样美丽动人。
这种喜庆而有趣的催妆礼一直流传后世。
《知否》 催妆诗
大抵是害羞,化完妆的新娘会以扇遮面出门,等婚礼结束后才要撤掉,这一习俗又称“却扇礼”。
这也是唐朝婚礼中普遍流行的习俗之一。
接着来到新人举行婚礼的场所——青庐。
青庐,又名“百子帐”,是在屋门之外设立青布幔的帐篷,唐朝的新人在里面进行交拜迎妇。
敦煌莫高窟   中有青庐
在青庐之中,新人会各自剪下自己长发一绺,共同放进锦囊之中,寓意“结发夫妻”。
这“结发礼”的锦囊,也可以作为信物,以示同心偕老,颇为浪漫。
当繁琐的仪式结束后,新婚夫妇入洞房,此时会进行“撒帐”。
新人对拜后坐于床榻上,会有人向新人撒掷金钱彩果,取富贵多子之意。
唐代金山公主下嫁时,更是专门铸造刻有“长命富贵”的撒帐钱。
撒帐习俗
唐朝的婚礼极为奢华,且节目繁多。
直至闹洞房之后,红烛过半,夜已深沉,新人方得安寝.
待第二天东方吐白,朝阳冉冉升起,唐朝新人的相亲相爱婚姻生活就此开启。
宋:清雅与秀丽
宋人在婚姻选择上更加注重伦理和道德标准。
不难想象,正是宋代上层社会对正宗儒学思想的宣扬,宋人的审美观念
也发生了转变。

宋代崇尚儒雅,温婉的服饰风格。于是在整体的审美选择上更加简约、质朴、自然
《清平乐》
与唐代相比较少了些绚丽明艳,但更多了些典雅庄重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云:
“先一日或是日早,下催妆冠帔花粉,女家回公裳花幞头之类。”
而这冠帔花粉公裳花幞头是新人成亲前互送的礼物。
宋代男方家会在“亲迎”前三天会送礼物到女家,包括首饰、花粉等以供新娘化妆使用,而女方家则回送男装和扎着彩色饰带的礼帽表示收到了信息。
这些礼物都会在之后的婚礼上隆重登场。
宋朝首饰    金竹叶桥梁式钗 东阳市博物馆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宋朝新人的婚服。
宋代规定男子婚娶可假以九品幞头公服,新郎的穿着可以从《宋史·舆服志》中一探究竟,书曰:
“元丰元年,去青不用,阶官至四品服紫,至六品服绯,皆象笏,佩鱼,九品以上则服绿,笏以木”
婚娶之日,新郎头戴幞头,身穿大袖长袍的绿色九品官服,腰系革带,带饰佩鱼,脚着乌皮革靴。
宋代女子婚嫁服饰基本沿袭唐代形制,比如宋朝皇族婚娶依旧沿用青色系的翟衣。
腰带、蔽膝、鞋袜都是青色调的,领口、袖口、下摆有红色云龙纹样镶边。
宋高宗后坐像轴
但宋代女子的婚服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改变。
比如色彩上虽然也有红绿相撞的配色,但更多会选择纯度和饱和度较低的色彩。
总体色彩倾向于柔和清淡、典雅庄重,基本上以素雅色调为主,更加强调本色。
而在宋代后期,红色的女子婚服逐渐出现。
新娘的服装我们可以从《梦梁录·娶妇》中得知一二:
“更言士宦,亦送销金大袖,黄罗销金裙,缎红长裙,或红素罗大袖缎亦得。”
可见宋代女性婚嫁礼服的形制是大袖、下着长裙、外披霞帔
大袖因两袖宽大及膝而得名。
对于宋朝女子来说,大袖是属于大礼服,一般只在婚礼、受封等重要或特定的场合使用。
宋朝婚服最具特色的改变——霞帔,是在唐朝“披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其样式为狭长形,绣有纹样,使用时自领后绕至胸前,披肩而下。
正面的下端系一枚用金或玉制成的坠子用以固定,不像披帛那样随风飘曳。
下面用以固定所系的坠子被称为“帔坠”,主要质地是金、银、银鎏金,纹饰主要以禽、花卉为主。
而这“帔坠”也是宋朝人婚娶时所需准备的“三金”之一。南宋时期嫁娶时男方需准备三金,即:
“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镯、金帔坠者是也”。
宋  镂空双鱼纹金帔坠  
婚礼之物处处显精心。鱼为南宋婚俗中的吉物,而将双鲤饰于帔坠之上,则是寄托了美好的寓意所谓“殷勤寄双鲤, 梦想入君怀”。
宋 苏汉臣 《靓妆仕女图》局部 波士顿美术馆
当新娘盛装打扮后,乘上花轿,典礼正式在夫家开始。
新人下车时,脚不能踩地,要走在青布条或者毡席上。
此时会有人手持装有谷物、豆子、金钱的米斗站立两侧,祝贺之后望门而撒。
新娘进门前要先跨马鞍,而后登堂入室。
入室后要进行“拜堂”活动,新婚夫妇会手牵同心结,又称牵巾,表示夫妇已连成一体,也象征两人从此将紧紧结合。
在洞房之内,新婚夫妇还会共饮交杯酒交杯酒又称合卺(jin)之礼,先秦之时就有了,沿袭至宋朝,有一个有趣的小活动。
那便是宋朝新人在饮完交杯酒后,会将杯盏投掷于床下,使之一仰一覆为大吉,夫妻和谐。

饮完交杯酒后,将杯盏一仰一合放置
不过投掷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便干脆直接在饮酒后将酒杯一仰一合放在床下,取吉祥之意。
明:烟火与喧嚣
时间流转至明朝。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之后发了一道《衣冠复古诏》,即“诏复衣冠如唐制”“悉复中国之旧矣”。

朱元璋画像
尽管明代沿用唐宋之制,但随着广大人民自身意识的觉醒和对美的追求,明代的服饰已呈现出张扬个性、追新求异的繁荣景象。

明朝可谓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也造就了中国传统婚服发展的高峰时期。
明朝的彩绣龙凤大红吉服、凤冠霞帔以及大红盖头,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代曹国长公主朱佛女
明制服饰因其雍容华贵、大气端庄的风格颇受现代人的喜爱,那明朝人穿的婚服是什么样?
《醒世姻缘传》中对婚礼场景有这样的描述:
“狄希陈公服乘马,簪花披红,童寄姐穿着大红纻丝麒麟通袖袍儿,素光银带,盖着文王百子锦袱,四人大轿,十二名鼓手,迎娶到寓。”
明朝官员男子婚娶时,会带“簪花”的乌纱帽和胸背缀以本品级补子的大红圆领袍
普通男子
可以穿青绿色的九品幞头官服,或着交领、大袖袍,左右开衩,缀以形制为双摆在内的道袍作为婚礼吉服。

另外,明朝男子娶亲时在肩部斜披一幅红色锦缎
,称为“披红”或“挂彩”,表示喜庆或光荣。

平民女子婚礼通常戴髻或金冠,穿大红袍或袄衫,头上罩红盖头,出嫁时可僭越享受贵妇凤冠霞帔的衣装殊荣。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之前凤冠霞帔只有皇家或者命妇才能穿戴,而在明朝,平民也可以在婚礼上穿戴凤冠霞帔,虽没有明文规定,据猜测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
明朝新娘的婚服,常见的组合
有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官绿裙和红缎绣花鞋等。

提起中国传统婚服的色彩,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红色
其实婚服尚红,是直到明朝才真正得到确立的。
在明之前,周代婚服多为玄黑色,魏晋一度出现白色,而到了唐宋则取青色、红色,那红色是怎么在明朝获得推崇的

孝靖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  明 下图为复制品

历朝历代讲究五行之说,明朝为火德,皇帝朱姓亦有红色之意,国家政治和文化中都提倡使用红色。
如朝阳般富生命力的红色,象征吉祥、幸福、喜庆,也寓意着生命、爱情的美好
明·邢玠夫妇
渐渐的,红色文化就渗透到了中国的各个方面成了民族的代表。
千年婚服
中国人的婚服已有千年历史。
自周朝便有了形制, 历经不同朝代的演变,从唐的奢侈华丽到宋的精致秀丽,再到明朝的庄重大气。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彩。
锦衣华服,金妆玉琢,把东方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中华婚服,承载了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家庭的重视和对未来的向往。
婚服之上,所蕴含的传统元素寓意已不仅仅局限于新婚之喜。
亦包含了幸福美满、成双成对、白头偕老和早生贵子等内在誓言。

如果问中国老祖宗的浪漫是什么?

那大概就是——“许你凤冠霞帔一世无忧,此生清风明月长伴天涯。”

华夏衣冠
中国古称“华夏”,何为“华夏”?
礼仪之大,故称夏
服章之美,谓之华
让我们共同回眸凝望这“服章之美”
在这凝聚着几千年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中
与美学精神不期而遇
(古代服饰级形制颇多,且在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变化,本文未能详尽,仅抛砖引玉,如有精彩的见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探讨)
-参考文献-
[1]我国婚姻与女性传统婚服简略-王革非
[2]唐代女性婚礼服饰研究_郑宇钦
[3]中国各朝代婚礼文化-易叡
[4]历史的衣橱-顾凡颖
本文经授权转载发布
文案、手绘丨往月明
设计丨禹涵
微信编辑 | 阿什么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