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视频截图  图源网络
南京扇耳光事件后续,孩子受欺负了是忍让还是打回去?
文/绿风
南京掴耳光这事说起来不大,但其实里面真有不少道道。鲁某孩子在幼儿园被熊孩子打了,鲁某带着孩子去熊孩子家讨说法,一开始都还说得好好的,熊孩子爷爷也是客客气气的,原本道个歉啥事也没有了。但是千不该万不该鲁某出手打人了,这肯定是他的不对。
熊孩子爷爷生气了,先是塑料凳子,再是木凳子,鲁某一推,爷爷倒地,骨折。然后喊了警察。然后警察把鲁某刑事拘留了。视频传到网上发酵后,鲁某妻子上门请求原谅,被熊孩子妈妈录了视频,放到网上。生活中其实不乏这样的事例,本来很小的一件事,越演越烈,最后小事变大事,有点像蝴蝶效应,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振动翅膀,也许不久就会引起美国德州的一场龙卷风。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就造成了极其巨大的差别。
图源网络
而网络无疑就是一个放大器。现在手机,监控到处都是,人人手里都有一个放大器。而网络无疑也是一把双刃剑,群众的情绪和喜好并不一定都会如你所愿。比如这件事,一开始大家都是同情熊孩子一家,谴责鲁某,但很快更多细节流露出来,据说熊孩子是拿着利器打的孩子,据说还不是第一次被打,据说熊孩子一家并没有道歉(这个地方说法不一,根据网上截图,我更倾向认为是没有道歉),尤其当鲁某妻子下跪的视频也被放出来后,不少人开始倾向鲁某一家,甚至有人说熊孩子妈妈擅长写小作文,自己其实也撒了谎。说实在,那个下跪的视频看了让人觉得不舒服,觉得这个熊孩子妈妈做得有点绝,先是一边和他们说话,一边录屏,然后还放了出来。说我们不接受道歉,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模样。
图源网络
其实大家都是邻居,孩子还在一个幼儿园,抬头不见低头见,做人做事也不要做得太绝,得饶人处且饶人。要说鲁某妻子的态度还真是不错,爷爷倒地了还去扶他,还不停说对不起。这事要是鲁某妻子一个人带着孩子上门肯定效果好多了。
说起来,鲁家对整个事情处理也是不妥的。如果第一次熊孩子就打人的情况属实,鲁某孩子嘴角缝了六针,为什么对方没有道歉而不了了之?是当初宽宏大量,考虑到邻里友情吗?到了第二次被打,而且还缝了针,去医院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当然幼儿园也有一定责任。幼儿园老师通知被打家长,难道不该同时通知打人家长一起送孩子到医院吗?即使打人家长没到,幼儿园老师和被打孩子家长不也应该一起到医院吗?幼儿园的监护权应该要求他们一起参与这个过程。好了,到此,打人家长知道熊孩子打人了,也应该知道后果,还无动于衷,一个电话没打过来,人更是没有来,那么鲁家是有权力直接上门要求赔礼道歉和医药赔偿的。
如果对方没有其他事,就是不愿意道歉,但在沟通后能诚恳发现自家的问题,道歉,赔偿,也可以欣然接受。
如果对方不道歉,无悔意,那可以找到学校一起解决,调节还是走司法鉴定都可以,然后申请把孩子调到其他班级或幼儿园。
最糟糕的是大人动手打孩子,父亲打父亲可以,子不教父之过。偏偏又把爷爷推倒造成骨折。视频上网发酵后,舆论汹涌,执法机关甚至有可能迫于舆论做出对他们不利的裁判。其实这件事情起因是熊孩子打人,孩子被打,还不是第一次,又没道歉,哪个家长没有怨气?鲁某打孩子肯定是不对的,但爷爷拿木凳子砸鲁某,他推爷爷倒地算不算正当防卫或者是防卫过当?现在只是刑拘,还没有定罪,如果熊孩子一家不接受道歉,不如请个靠谱的律师。
说起来孩子在学校受欺负,这事真挺常见,孩子受欺负了,甚至被霸凌了,该怎么应对,我们又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有朋友说在风气不一样了,以前我们都告诉孩子友好待人,要忍让,后来我们告诉孩子别人打就要打回去,再后来孩子打不过,大人直接就上了,家长打别的孩子,家长打老师的都不少。之所以成为这样,是因为许多时候普通民众的权利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维护,人们最后不得不用最简单的暴力方式解决,强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就是丛林社会简单粗暴的法则。
尤其现在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权力倾斜,许多时候社会的公平公正不能有效维持,人们也逐渐丧失了诉求文明解决方式的信心,最后走向暴力。规则是有,但往往执法者丧失了公正之心。比方说俩孩子发生纠纷,老师可能因为一方孩子家庭有背景而偏袒,导致另一个孩子受到压制,那么没有背景的孩子的权利怎么得到保护?有些家长窝囊,忍气吞声可以忍一时风平浪静,有些家长看透了这个现实,自己耍横,也能争取到一些空间,当然这种方式有玩脱的风险,就像鲁某,直接导致事态扩大不好收拾,如果真的定罪了,还有可能坐牢,带着条违法记录影响自己一辈子。真是因小失大了。冲动是魔鬼,这话没错。
要是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怎么办?该怎么教育孩子?是教育孩子忍让,小不忍则乱大谋,还是直接打回去?这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作者简介
绿风:在知识面前,更愿了解常识,在道德面前,不忘记美。个人公号:鱼的人间桑海。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