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洺亦
上回和大家分享了「咖啡器材怎么选」,我看小伙伴们还想我推荐咖啡豆,做一些测评什么的。
我就在想,我该用什么立场来给大家推荐呢?好不好喝是比较主观的判断,毕竟我和朋友一起喝咖啡的时候,大家对豆子的选择很两极,口味太不同了😂
而且对于小白来说,可能觉着喝什么咖啡都是「苦味」,就算喝咖啡较多的「入门人士」,未经训练也未必能品出风味里描述的各种香气。
所以我觉着,还不如从消费者的角度,给大家分享一些买豆子、喝豆子需要具备的知识。
至少在咖啡店拿到下图这样的
小标签
,能大概明白这些标识的背后代表什么。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Gee Coffee 的咖啡标签
大家可以尝试解答,具体是什么意思
文末有答案~
这样不管是你们
看着咖啡店的豆子 menu
,还是
自己盲选豆子
的时候,能尽量挑到适合自己的咖啡豆。

在文末也有按产区推荐相应的咖啡品种,方便大家挑选。
今天也算是一次「硬核科普」啦,我把重点知识都给做成图片了。
大家要是一下看不完,可以先收藏码住慢慢看。
今天的文章有以下 4 个方向的内容👇
  • 咖啡豆的大分类
  • 精制处理方式、烘焙对风味的影响
  • 买到新鲜咖啡豆的方法
  • 优质咖啡豆产区分享
那现在我们就进入正题啦~
咖啡豆其实分两大类
这几年的咖啡店真是倒 1 家开 3 家,就我家附近一条商业街,不到 800 米的路程就新开了 4 家咖啡店,装修得很「精品」,但咖啡质量确实良莠不齐
现在大家喝咖啡,不外乎 2 个需求:
  • 一个是快速获取咖啡因保持清醒
  • 再者就是想在闲适的环境里
    喝一杯风味好的咖啡
图片来源:instagram@_jta
第一个需求,许多连锁超市咖啡,甚至速溶咖啡都能解决,我们不会太要求风味,购买的时候也无法了解到咖啡背后有关豆子的信息,一般这种咖啡会被归类为「商业咖啡 Commodity Coffee」
第二个需求,说明你想要一杯高质量的咖啡,希望品尝到丰富的风味。
这样的咖啡一般都是由有名有姓,有机会溯源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也是我们今天的重点「精品咖啡 Speciality Coffee」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这两类的咖啡,大体都会用到以下两大主流咖啡树种的咖啡豆:
  • 罗布斯塔因为风味稍逊,用在商业咖啡更多
  • 阿拉比卡更常用来做精品咖啡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想看一家咖啡店有多大实力拿到好豆子,看他家的咖啡 menu 就很直接,毕竟优质豆子量少又贵,拿到好豆子必须摆在明面上不是?
对手冲品质很执着的咖啡店,会为咖啡豆专门列一个清单。对豆子越自信,信息写得越清楚,均价会较高,适合品鉴;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在澳门 BREW LAB 喝的手冲
可冷热品鉴单品豆风味的变化
普适性更强的意式咖啡店,会在常见的咖啡 menu 里提供「SOE 季节限定」
用时令的单品豆做美式、拿铁等咖啡,增加新的风味,价格更灵活,适合对咖啡有要求但不多的爱好者;
在 Manner 能喝到季节性单品豆做的 SOE 意式咖啡
图片来源:instagram@manner_coffee
当然,也有一些咖啡店在风味上另辟蹊径,会自己烘培「拼配豆」,让店里的咖啡风味更独特,价格适中,也适合对风味挑剔的爱好者。
BlueBottle 会用优质阿拉比卡咖啡豆
拼配出独特风味的单品咖啡
图源:instagram@bluebottle
至于有些咖啡店,菜单上的咖啡是以「蜜桃乌龙」等风味命名,但没有明确风味来源的,会有糊弄或者踩雷的嫌疑,大家遇到可以斟酌一下。
好喝的咖啡豆是什么味道
那么只要是精品豆就一定好喝吗?也不是的。
咖啡生豆本身是没有香气的,需要经历合适的「精制处理+烘焙」步骤,尤其在精制处理环节,一旦失误,豆子直接毁了,怎么烘焙都救不回来。
咖啡豆的处理流程
图片来源:Wix.com

精制处理
现在看一些专业咖啡店里的咖啡 menu,包括网上卖的咖啡豆信息,会发现大家倾向于把「精制处理方式」写得更明显
大概率也是出于相比烘焙程度精制处理的方式对于咖啡风味的影响更大的考虑。
这是我去年在「啟程拓殖」家买的豆子,他家是比较专业的了。
所以在包装上,也体现出了更多的咖啡豆种植区 BOMBE,和精制方式「水洗」的介绍。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包括线上的详情页,对于咖啡豆的信息也是与产地、采收时间、处理方式所产生的风味信息有关
图片来源:啟程拓殖Terraform Coffee Roasters
因此在判断咖啡豆是否符合自己口味的时候,精制处理方式是个比较重要的参考信息,以下为常见的处理方式👇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虽说生豆的精制处理方法,对咖啡的风味有特别大的影响,但也不是说哪个处理法就一定更好。
因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也是需要考虑成本当地资源的。
近年埃塞俄比亚西达摩产区的日晒豆
出品质量较优秀
图源:starbucks.com
像在埃塞俄比亚一些地区,由于没有水源可以利用,日晒处理法可能就是生产者唯一的选项。
所以当地的小农户,也愿意冒着失败的风险,付出额外的精力和成本,用更精细地日晒处理方式照顾豆子。
这几年在埃塞尔比亚的西达摩产区,就生产出了几款风味绝佳、打破成交记录的「冠军豆」,也是建议大家对咖啡豆保持多尝试的心态,或许会有很多意外惊喜呢。
烘焙程度 VS 快与慢
精制处理方式是对咖啡生豆的处理,而烘焙则是把生豆转变为熟豆,把精制处理过程产生的香气给呈现出来,重点把握「酸、甜、苦」的平衡。
但仅仅说是浅烘、深烘也并不足以说明咖啡豆是否得到合理的处理,还关系到烘焙花了多长时间,是快炒还是慢炒。
总得来说烘焙时间越久,颜色越深,酸度越低,苦味越高。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甜度会呈「钟形曲线」。
好的烘焙商会根据咖啡豆的特性,让每个咖啡豆达到烘焙度中的甜度峰值,尽量让「酸甜苦」得到平衡
对于制作一杯高质量的贵价咖啡,大家会倾向于选择慢炒,让咖啡豆更均匀地被烘焙,就像我们想要鲜美的汤汁,会选择「慢炖」的道理。
不过对于快慢处理,我看在🍑宝上的商家标注得不是特别多,毕竟相比精制处理、烘焙度,这个信息太细而且小白都不知道,大家如果真的想了解,购买前可以问问客服。
瑕疵豆 VS 干净度
最后,我再简单说一下和咖啡豆品质相关的两个概念「瑕疵豆」「干净度」
这两个词我们经常能在买家反馈里看到,大家可以大概判断评价说的「不好喝」「瑕疵度高」,究竟是主观口味评价,还是有较客观的依据,有助于自己做出评估和避雷。
瑕疵豆 Defects
一般指会导致风味不适的特定问题豆,包括是否有肉眼可见瑕疵,如虫咬豆等。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部分肉眼可判断的瑕疵豆类型
再者,就是风味上是否有瑕疵,比如一些成因不明的酚类瑕疵豆,喝起来会有较尖锐的金属味、硫化物气味、或者类似除漆剂的味道。
对于精制处理不当的豆子,还会出现过度的发酵味,比如令人不舒服的土地味、熏醉味,腐败的水果味等。
干净度
指一杯咖啡喝起来口味上没有明显的不适
包括没有上面提到的过度发酵、奇怪的负面风味,入口没有特别尖锐的酸味,喝完口腔没有发涩的感觉等。
买到新鲜咖啡豆的 tips
以上所有的小知识分享,其实都是为了帮助咱们买到喜欢的豆子,喝到一杯新鲜的咖啡。
大家也知道咖啡豆里的芳香物是很容易挥发的,想要喝到好喝的咖啡也离不开新鲜的豆子
但因为渠道的不同,到手的咖啡豆质量差别也是很大的,下面我再和大家分享几个购买 tips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虽然推荐大家尽量买新鲜的咖啡豆,但也要注意不是越新鲜越好喝。
一般刚刚新烘焙出来的豆子,都会建议静置几天,当然这是针对有明确烘焙日期的咖啡豆说的。
对于像超市这类,只有最佳赏味日期的豆子,不太存在养豆的问题。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具体的静置时间或「养豆时间」,烘焙商会在咖啡豆包装和产品详情页注明。
拿我刚到的「周狮虎」家的豆子来说吧,烘焙日期是 11月1日,运输到我手上是 11月4日,按照建议放 10 天,大概是今天就能喝啦~
优质咖啡豆产区推荐
或许大家也会发现,同样品种名字的咖啡豆,在不同的店喝着味道差很多。
这就和咖啡豆的来源很有关系,包括咖啡豆是当地原生品种「原生豆」,还是被带到当地种植的,还有生长环境的风土条件等等都有关,有那么点「南橘北枳」的意思。
咖啡生长带
图片来源:Lincoln & York
现在我会挑几个常见的产区,简单介绍产区的咖啡品种,大家买单品豆的时候也有个对照。
需要产地和品种更全面的信息,可以参考「世界咖啡地图」这本书。
图片来源:豆瓣
非洲

咖啡豆信息参考示例
图源:singleo.com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美洲

咖啡豆信息参考示例
图源:singleo.com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亚洲及周边

图片来源:The PEAT  Coffee 咖啡店菜单
进化论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好啦,今天的咖啡豆知识就先分享到这里了,回顾一下大概聊了 4 个方向的内容👇
  • 精品豆的范围
  • 精制处理方式、烘焙对风味的影响
  • 买到新鲜咖啡豆的方法
  • 优质咖啡豆产区分享
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那张图,现在我们应该能读懂了
这是一款来自巴拿马著名产区 Boquete「博克特/奇里基省」的瑰夏豆
  • 用了水洗的精制处理方式,豆子得分有 92.25 分
  • 喝起来应该会有柑橘与花果的香气,微微果酸回甘;
  • 干净度高没有负面风味的豆子。
大家现在对咖啡豆有进一步的了解了吗?还是那句话,想感受到咖啡里的风味,还是要多喝,不要怕踩雷。
如果还想看咖啡更多的内容,包括测评哪款咖啡好喝、哪几家店铺的豆值得买、咖啡香薰分享等,记得在评论区告诉我哦。
那我们就下次见啦~
想看更多咖啡内容
我们还写了
「怎么挑到喜欢的咖啡」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原物志」
回复「咖啡」,就能看到啦!

大家还想看更多咖啡品鉴知识吗?

想就点个「在看」告诉我们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