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温静导读当下的公检法题材电视剧已在不同类型内容领域走出了一条风格化、生活化、人文化的路子,“硬核”中饱含“温情”,既有公检法的专业性,也有大众化的普法功能,成为受众观看类型中不可或缺的品类,因此这一题材创作必然长期受到引导和关注。
来源:传媒内参(CMNC)
文/朝明
公检法题材电视剧作为影视市场的“硬菜”,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涌现出代表性作品。日前,备受关注的“飞天奖”“金鹰奖”落下帷幕,一批精品力作实至名归。 
其中,检察题材作品《巡回检察组》获得第33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此前,《三叉戟》《猎狐》《扫黑风暴》《刑警之海外行动》等入围第33届电视剧“飞天奖”。
今年以来,公检法题材电视剧持续霸屏。上半年公安题材电视剧《警察荣誉》讲述派出所民警故事,其带有轻喜剧元素,细腻、真实、接地气儿,让大家看到民警真实的一面。
下半年,我国首部展现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最新成果的法治题材为主题的电视剧《底线》以当代人民法官为创造原型,主要讲述了三代(老、中、青)法院人发扬法院传、帮、带的优良法院传统,在一桩桩纷繁复杂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司法案件中,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司法为民,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院队伍的精神风貌。
《冰雨火》则跳出了以往同类题材从警察视角出发单线叙事的模式,选择了为证明父亲的清白的“孤狼”吴振峰和热血禁毒警察陈宇的双视角交叉叙事,真实再现了边境县城云河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禁毒实况——既有基层一线禁毒警察面临的危险与艰辛,也有不同地区毒枭抢夺运输线路的激烈内斗,还交织着父辈的恩怨情仇,更展现了新人警察在磨砺中成长。
随着《警察荣誉》《底线》《冰雨火》等剧的热播热议,如今的公检法题材电视剧面更广、生活化更浓,更注重对人物的塑造、对人性的刻画。当下,公检法题材影视作品在常规的优势之外,还在故事讲述、人物塑造和演绎创作上呈现新的“蝶变”。 
打破冷冰冰的距离感
充满烟火气、人情味、生活感
当下热播的公检法题材电视剧除了全面展现案情始末、真切探讨社会问题之外,在带给观众人生体验与思考的同时,案件背后的故事讲述也让人物不再有冷冰冰的距离感,增添更多人情味。
比如《底线》除了扣人心弦的案件,该剧对法院人生活工作的描摹中选择了更为生活化的叙事方式,这部剧少大话、空话,而法院同事间的温暖有趣的互动更是“圈粉”颇多。
对于《底线》呈现出的出人意表的烟火气与温度,该剧导演刘国彤表示,这一基调是于采风期间“自然”确定的,“采风中和一线法官的大量交流和我们所看、所经历的事情,全部锁定了一个方向,这个戏要拍出温度,这是当时我们主创特别鲜明的感受,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温暖的基调,是最先确定的。”
在刘国彤看来,近几年观众更多的希望看到真正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真实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所以《底线》要把真实的生活、浓浓的烟火气息呈现出来。“这种叙事风格其实也是我个人表达上的一种偏好,越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东西,因为表现的是人们当下的生活,我会觉得越需要挖掘鲜活和有深度的内容,而事实上,这样的题材,可挖掘可表达的东西也会更多一些。”刘国彤说。
作为一部讲述基层民警琐碎故事的警察剧,《警察荣誉》涉及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揭示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真实状况。该剧编剧赵冬苓曾表示,如果说《警察荣誉》有原型或来源的话,那就是我们身边热气腾腾的生活。“把这种充满烟火气的真实生活搬上荧屏,我相信观众会喜欢,这是我们从来没有动摇过的信念。从我们的文学传统和电视剧播出的历史,都可以看到这一点。”赵冬苓说。 
“硬核”之外,对人物、
人生、人性的多维度挖掘
实际上,公检法题材剧目除了“硬核”十足的破案过程以及环环相扣的脑力激荡,更重要的是背后体现出价值立意和润物无声的人文关怀。 
一部卓绝的公检法题材剧目可以在剧情、观众期待、善恶表达、真实与虚构之间,营造出一种奇妙的平衡。尤其是自带人文关怀的作品在好看的故事之外,对人物、人生、人性的多维度挖掘更有深入人心的穿透力。
“采风中我们最大的感性认识,就是中国法官传递出来的温度,也是我们要去表现的,当然还要挖掘到当事人之间真正人性的善恶选择,要能够看到人性。”刘国彤表示,该剧在拍摄过程中,主创们也在跟着剧中人的“走向”不断揣摩,“演员们在创作中也不断相互激发,有时候有了新的想法,我们就会停下来讨论,希望最终的呈现能最大限度上给人物以真实的生命。”
“真正打动观众的东西需要真实的基底,采风中的很多交流都特别让我们有创作欲望,比如其中的一位法官讲到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他说自己作为法官,不停的在调解各种案子,处理各种关系,但自己生活中、家庭关系中的问题矛盾就很难解决。这也让我们有一种深的感受,就是法官自己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咱们每个人的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他们也会同样面临。”刘国彤说。
春风化雨般的现实观照
有代入感,也有正能量
如今的涉案题材的宽泛度越来越高,在去血腥、去暴力、去过度艺术加工之后,涉案题材的影视剧也变得更接地气,不是靠强刺激内容博眼球,而是回归温暖的现实主义的感染力,靠取材的人文故事性、职业的专业性、与常人一样的生活性打动观众。  
在刘国彤看来,如今主旋律作品的风格有明显转变。比如不刻意追求感官的刺激、情节的反转、冲突的张力,更主要的是创作心态的转变,从最平凡的小事情入手,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挖掘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比如《底线》不仅仅停留在案件层面,而是希望通过某个具体的人物或者案件,能够映射出时代的变迁,能展现出社会的纷繁复杂,从而关注和探讨人性,希望把能够打动人的积极的能量传递出来。
正如《人民法院报》“崇尚法治精神 坚守司法底线”一文指出,《底线》中的案件以交错展示的形式进行叙述,如“雷星宇案”“女主播猝死案”和“职场性骚扰案”,这些案件都呈现出案情复杂、双方当事人矛盾尖锐、网络舆论大起大落的特点。剧中的法官并没有受到外界舆论的干扰,而是始终做到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千百种言论中守住自己的本心,对于案件事实反复推敲、分析、逐层梳理,最终作出了公正的判决。《底线》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也正如刘国彤所言:“我们着重所要表达的温暖感体现在,能够让大家对公平正义的这种诉求得到释放,让观众看完以后,能够戏里边感受到法律、法官对公平正义的坚守,也真正能够从案件当中去学到一些法律知识。”
总体来看,当下的公检法题材电视剧已在不同类型内容领域走出了一条风格化、生活化、人文化的路子,“硬核”中饱含“温情”,既有公检法的专业性,也有大众化的普法功能,成为受众观看类型中不可或缺的品类,因此这一题材创作必然长期受到引导和关注,而随着《人民警察》《我是刑警》《公诉精英》《女刑警队长》等剧的待播,市场也有望诞生更多公检法题材优质作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