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爱分享)
还记得之前米粒妈给你们推荐的B站神神秘秘up主吗:《精心整理!个人私藏超大量B站宝藏up主,大语文、数学、编程、历史……应有尽有》?混迹B站,随时让米粒妈惊叹:高手在民间。
刷鬼畜视频之余就能学习知识,这应该是咱们最理想的寓教于乐方式了。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短视频时代,不得不说,他们所处的信息爆炸的环境确实跟咱们小时候不太一样了。
除了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多、更杂以外,一股脑扑面而来的信息量也巨大到咱们根本来不及筛选。
怎么办?当然是顺势而为,“打不过就加入”啊!
既然孩子们无法远离短视频纷繁复杂的信息爆炸环境,那就利用好它,让它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工具呗。
大语文为王的时代,语文课的比重明显增多了。而语文试卷中的内容也绝不再仅仅局限于语文,历史占到了巨大的比重。
我们来看一个某五年级试卷感受一下:
是不是有被扑面而来的历史底蕴暴击到?大语文学习,文史不分家。学好历史,也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现在有一个超级大福利,北大教授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阎步克老师,在某音开讲了,而且是全免费的!
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跟北大教授面对面,还可以评论互动,这天大的好事我必须分享给你们。
众所周知,你越看什么,大数据越给你推什么。孩子多看看阎老师的历史课,可能你的短视频平台就会整天给孩子推荐历史讲座小视频了。
好的,这就是米粒妈“打不过就加入”的底层逻辑,是不是很完美?
北大教授亲授的丰富历史知识
古人上学也修“双学位”、周代贵族怎么“吃瓜”、商周时代音乐才是学校里的“主科”……
北大历史系的阎步克老师,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展示了很多历史上的名场面。通俗易懂,没有教科书式的死板和正襟危坐,特别有意思。越看越上头。
进入“北大历史”官方号页面,课程被分为一节节小片段徐徐开讲。第一套课程《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是北大校园的招牌课,历届北大学生都非常喜欢。
每节课时间不长,大约2-5分钟,这个时长对小学生来说就很友好有没有?
“汉朝人如何看待秦朝的灭亡?”“秦朝的社会精英是什么打扮?”……阎老师的这些课题都是一看就想留下来听个究竟的,非常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讲到“中国古代礼制的核心是区分尊卑贵贱,甚至会影响到吃瓜上。”的时候,阎老师这样举例:
周代天子吃瓜要分成八块,用细葛巾把瓜蒙住端上来;
国君吃瓜要切十字刀分四块,蒙上粗葛巾端上来;
大夫吃瓜也分成四块,但不蒙布;士大夫吃瓜要一刀两断分两半;
庶人则只能抱着整个瓜啃……
短短一分钟的视频里,阎步克老师就能将古代生活的尊卑等级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观众也听得津津有味。
在北大课堂上,老师的角色是历史学问的教授者。在短视频平台,北大教授就化身成了人文历史的科普者,用大家更喜欢的方式,传播正确的历史文化知识。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这门课只是一个开端。后面应该还会继续出各种各样的历史公开课,包含体量近百个小时的《中国古代史》、《考古学概论》、《唐诗与唐史》、《敦煌学导论》等几十余门北大历史学系的镇系精品课程。
这真的是太有吸引力了有没有?
在一节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开讲之余,阎步克老师还将史书史料带进了直播间,“面对面”传授历史知识。
史料都是大干货
其实不止阎步克老师在某音讲北大历史课,北大历史学系教授张帆也在用同样的方式给大家传授知识。
在《读史有学问:中国古代的史料和史书》中,张帆老师提纲挈领地对我国古代远至先秦,近至明清,不同时期的历史著作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系统性讲解,累计播放量近200万。
我直呼好家伙!不得不说,北大历史老师讲课其实是非常接地气的,当他们有意识地面向大众来讲课的时候,其实内容是很通俗易懂的,小学生听也毫无压力。
当时我一边看直播,一边看留言:
“能看到北大老师授课,惊喜”“我何德何能,竟然给我推送北大的历史老师”
“不小心点进来就舍不得出去了”……
真的,这些话也是我想说的!
张老师讲《二十四史》《左传》,还有关羽关二爷最爱读的《春秋》……
《春秋》写一场大战:晋楚城濮之战,写了24个字就概括了,但是《左传》描述这场战争写了1000多个字,所以《左传》史料价值更高,它的文笔都是古人用来当范文的。
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战国开始写,接的是《春秋》《左传》后面的时间线,一直到北宋建立,1300多年的事儿,300多万字。
反正跟着老师的脉络走,就很抓人。听上去完全不会走神,而且时间线捋得那叫一个明白。
这两天新出了一集,是北大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老师讲的:《北宋士大夫政治概说》。
这一集的画风跟前面两位男老师就完全不一样了,赵老师的语言非常考究,而且还很浪漫。
一开篇,她就说北宋汴梁群星闪耀,这引用的是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哇哦!老粉们都知道,米粒妈对精妙的文案和考究的语汇是没有抵抗力哒!赵老师瞬间俘获了我的迷妹之心(手动星星眼)。
苏轼、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这些北宋时期的政坛新秀,创造出了帝制时期儒家政治的最好成绩。
在具体讲解的时候,赵老师还会引用陈寅恪的解读:
这种旁征博引就很“北大”有没有?看回放的时候米粒妈聚精会神,一句话都不想错过,知识量太丰富了!
免费的就是香
还记得之前我给你们推荐过的这个中小学智慧云平台吗:《国家开的“名师阵容网课”改版了,免费内容翻一倍,全是超级大干货》?
里面全是海淀名师给大家讲课,从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平台米粒妈自己到现在也一直在用,真的好用!
用来给米粒预习新课和查缺补漏都特别好,真的香。
这次的北大历史老师集体出动讲免费公开课,其实也跟中小学智慧云平台一样,是个大羊毛,必须狠狠薅一把,才对得起这些先生们的良苦用心。
其实北大历来都有着优秀的传统,有一部纪录片:《先生》,就是专门讲他们的故事的。
胡适、蔡元培、蒋梦麟……他们谱写了北大的历史,也在创造着北大的历史。
PS:他们的八卦故事米粒妈可是都很清楚,哈哈哈,快来戳这些文章吃瓜:
如今,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先生们,如阎步克、张帆、赵冬梅先生,他们依然在继承着北大的传统,把最前沿的学术知识,以最大的可能性普惠给大众,这是北大先生们的担当,也是他们每个人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
在阎步克讲的内容中,有很大部分其实也是可以和孩子们正在学习的内容相衔接的。
比如像“鸡鸣狗盗”“毛遂自荐”这两个成语,他也在讲座中提到了,而且还讲得很详细。
战国时代,凡有一德一艺者皆可称士。士不都是知识分子,但其中的文士和学士就已构成一个独立的阶层。
再其后的策士、术士、食客……构成了战国士阶层,讲到食客这个阶层的时候,就引用到了这两个成语。
前两天刚给大家推荐了蔡志忠的《史记》漫画改编的动画片:《看了这部动画片我才知道,原来《史记》还能这么接地气,里面也讲到了这两个成语的来历。
所以孩子一下子就能联系起来了。
还有,在阎老师讲到“张仪为什么能凭借一张嘴翻身”这一课的时候,提到古代男子的尊称时,又发散到了古巴比伦的阿维鲁、古波斯的卡莎拉、古印度的刹帝利……
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种发散就把中国历史的内容纵深到了世界范围,这就是大格局的史观给孩子带来的视角。
我在前不久给大家推荐的这部100集的央视纪录片《世界历史》里,也讲到了古巴比伦、古波斯、古印度的历史,这样,纪录片又能和北大历史课所讲的内容链接起来,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
《世界历史》纪录片戳这里:《央视花8年打造的100集纪录片,适合小学到高中的娃》。
所以其实历史是贯通的,孩子们会越学越熟悉,越熟悉越有兴趣,庞大的历史体系和大格局的史观,也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建立起来。
说到这,大家可以去看看米粒妈之前整理过的这篇历史纪录片合集:《吐血整理到凌晨3点!了解历史大语文,看这20部封神的纪录片就够了!》。
这样不花钱听名师讲课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米粒妈觉得这样的北大历史课,通俗易懂,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生观看。
大语文学习,文史不分家。用北大老师妙趣横生的短视频给孩子洗洗眼睛,文化自信这不就从小培养出来了?
点个“”+“在看”,听北大老师讲历史,你家娃也能上名校。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点击下方公号名片关注),欢迎添加米粒妈个人微信:mlm739
美国海归、海淀家长,畅销书作家。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新书《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荣登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购买链接戳↓)
【我们一家人的故事】我的求学故事 | 我的爱情故事 | 我姥姥姥爷的故事 | 我的奇葩婆婆
【国际视野】日本午餐 | 芬兰教育 | 印度教育 | 犹太教育 | 以色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