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云报
洞察深一度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道,
是产业创新变革之道,
是企业转型升级之道。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将是一场影响广泛且意义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可持续发展是百年大计
当前,从全球来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1980年推出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深入阐述,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能满足经济发展所需,又可以更好地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安居乐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从经济学、社会学、资源与环境、系统等不同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发展目标以及原则等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在今天,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体现和实践,这对于引导整个社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可持续发展既是远大的目标,又是推动产业发展、企业创新、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的具体指引和方法论。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将践行落地“双碳”目标,实现节能减排,以及行业的绿色发展。当前,我国正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推进产业发展创新的最根本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等各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遵循。
在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助力之一,将通过持续的创新、优化,并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相融合,不断推进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满足减排需求的同时,还能实现对外赋能,促进生产制造、城市治理、园区管理、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转型升级。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数据显示,相关制造企业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后,其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16.1%,最高达到1.25倍,节能降耗正向赋能作用显著。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大计,也是企业发展大计。从政府的角度讲,要做好政策引导;从产业的角度讲,要做好标准工作,大力推动平台建设;从企业的角度讲,要做好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各方协同共进。
落实“双碳”目标 向绿色低碳转型
近日,Gartner发布了企业机构在2023年需要探索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其中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位列第一。Gartner的分析师认为,可持续性将贯穿2023年企业所有的战略技术。
Gartner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企业CEO眼中,环境和社会变化已成为三大优先事项之一,仅次于利润和收入。这意味着为了实现可持续性目标,企业必须加大对满足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的投资力度。为此,企业需要构建新的可持续技术框架,以提高IT服务的能源和材料使用效率,并通过可追溯性、分析、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频发的“黑天鹅”事件的持续影响下,可持续发展对于每个企业来说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每个企业都应该加速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探索。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赛迪百强区》显示,近年来,我国多个区域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以科技创新、产城融合、绿色低碳为导向,推动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都市工业”发展,从空间规划、产业更新、城市再塑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探索,都市工业将成为中心城区解决“制造业空心化”难题、重振城区核心竞争力、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抓手。
当前,我国工业领域已从高速发展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绿色化、低碳化成为工业转型发展的主旋律。绿色制造成为“双碳”目标下的必然选择。我们需要打造绿色设计、采购、生产、交付的全过程、全链条的绿色供应链。有效控制碳排放是助推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引擎之一。在过去这些年中,我国的制造企业也一直为此而不懈努力。《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绿色制造体系已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绿色工厂2121家、绿色工业园区171家、绿色供应链企业189家,绿色产品推广近2万种。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抢机遇、快转型、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核心任务。


“双碳”目标的提出,增强了我国能源行业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的加速升级带来难得的机遇。清洁能源更大规模的使用、电网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数字能源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都将有力地促进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在实践中,有些能源行业企业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走上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智慧供热为例,河北承德双滦兴业热力进行了数字化转型,提供智慧供热服务的同时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它们通过部署基于亚马逊云科技的“揽月云智慧云平台”,能够根据天气和供热负载情况进行分析预测,通过机器学习实现仿真和智能优化,将平均能耗降低了11.7%,相当于减少了18万吨碳排放。
实现“双碳”目标,对钢铁、水泥、石化、建材等传统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这些行业的企业由过去规模化、粗放型的发展转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产业链、价值链的全面升级,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另外,汽车行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有数据显示,汽车制造企业90%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供应链。因此,控制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碳排放是重中之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挥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减少环境资源所承受的压力,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
数据中心行业也是高能耗行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之一。我国已经出台了《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引导数据中心绿色发展的文件 、政策指引,对于推动数据中心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已经突破2000亿千瓦时,能耗占全国总用电量的2.7%,预计2022年耗电量将达到2700亿千瓦时。为了有效降低能耗,我国的数据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也开始注意采用绿色节能技术和方法。华为云东莞T1~T3数据中心采用预制模块化解决方案,建设速度从传统方案的两年缩短至6个月,使业务上线时间提前。华为云廊坊仓储式模块化数据中心2018年7月成功部署iCooling AI能效优化方案,PUE值从1.42降低至1.26,每年可节省电力约2000万度。
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当前在数据中心领域,绿色产品的应用规模还不够大,绿色产品的升级换代还需要一个周期,改造成本过高,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高等。更新观念,加速新技术的应用,实现数据中心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共进,才能更好地落地“双碳”目标。


华为云数据中心
为推动我国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赛迪顾问提出以下建议:数据中心厂商需重点关注液冷技术、分布式电源、锂电等在微模块数据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引导不同领域的客户积极拥抱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新型数据中心要按照“双碳”的要求进行建设,加快先进绿色技术产品应用,提升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水平,优化数据中心绿色管理能力;构建数据中心多维评估体系并推广应用,不再“唯PUE”,而应结合本地区数据中心使用需求量、上架率、水资源使用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新能源发电渗透率、IT设备节能水平等,综合评估绿色中心低碳节能水平。
我们应该学会适应绿色低碳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政府的角度,应该大力倡导和推动绿色消费,从需求端倒逼产业供给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从产业侧,应该以落地“双碳”目标为契机,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商业模式的转变,营造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大环境;从企业的角度,应该积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切实实现节能减排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聚全社会之力,将绿色低碳进行到底。
转型发展,他们在行动
也许你未曾留意,各种IT设备的运行,以及制冷系统、不间断电源等的应用,这些与数字化密切相关的交互都会有碳足迹,产生碳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是每个IT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责任所在。
1.节能减排从产品做起
戴尔科技集团致力于成为环境的管理者与贡献者。2019年,戴尔科技集团在其“我们的2030愿景计划”中表确表示,将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戴尔科技集团制定了明确的目标:2023年,实现1∶1的生产再利用(即每售出一台新设备就收回一台旧设备),所有包装以及一半以上的产品都将由可回收或可再生材料制成,以及戴尔科技集团设施中75%的电力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到2024年达到100%;到2025年,戴尔科技集团将在第一、第二、第三范畴实现温室气体(GHG)净零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标,戴尔科技集团从技术、产品层面着手,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和投入。从提高产品的能源效率方面来看,戴尔科技集团正努力降低产品的耗能强度,比如其新一代的PowerEdge服务器的能源效率比上一代产品提高了29%。包括存储、超融合产品在内的许多产品都通过了能源之星认证。从散热和冷却方面来看,戴尔科技集团大力研发新技术,旨在减少碳足迹和碳成本。比如,多矢量冷却技术(MVC)和戴尔液体冷却技术(DLC),已经应用于服务器之中,能够更好地改善气流平衡,大幅提升冷却效率。从基础设施整合方面来看,随着产品的能源效率和性能、稳定性的提升,戴尔科技集团可以有效减少满足企业应用需求的硬件数量。在存储方面,Dell PowerStore的数据缩减比可以达到4∶1,而新一代Dell PowerMax在机架的一半空间内,每个阵列实现了多达7倍的容量提升。数据存储密度的提升、系统整合能力的增强,减少了设备使用量、空间占用和能源消耗,也降低了成本和碳排放。
戴尔科技集团希望通过战略、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组合,帮助企业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好地回馈社会。
2.“云生、云治、云创”赋能客户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亚马逊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早在2019年,亚马逊联合发起《气候宣言》,目标是在2040年实现所有业务线零碳排放,目前已带动300多家企业加入《气候宣言》。亚马逊还是全球最大的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企业之一,计划到2025年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在中国,亚马逊也在鼎力支持相关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它支持的位于山东的太阳能项目和吉林的风能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仅这两个项目预计每年就能够产生49.6万兆瓦时(MWh)的可再生能源。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战略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顾凡表示,亚马逊云科技将从“云生、云治、云创”三方面赋能客户,基于数字化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您的企业已经上云,那么恭喜您,因为您已经踏上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快车。亚马逊云科技从云服务的角度,以“云生、云治、云创”为理念,携手合作伙伴,赋能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所谓“云生”,是指亚马逊云科技通过构建可持续的云基础设施,帮助客户通过云原生技术或迁移上云,减少碳排放。亚马逊云科技持续打造高可用的基础架构,不断改善冷却数据中心的方法,推出创新的服务器设计等,旨在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使用。市场调研机构451的数据显示,亚马逊云科技可以将客户的碳足迹减少80%。
所谓“云治”,是指亚马逊云科技将不断提升其云服务的硬件和软件的效率,帮助客户持续优化云上的工作负载。举例来说,亚马逊云科技推出的基于ARM架构的Amazon Graviton3自研计算芯片,在同样条件下可节省60%的能耗;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良好架构框架(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可持续发展支柱设计原则,能够帮助客户按照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构建云上应用。
所谓“云创”,是指亚马逊云科技将围绕重点行业和场景,开发专属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举例来说,亚马逊云科技组建了可持续发展技术专家团队,在碳排放管理、智慧供热、供应链风险管理、绿色能源替换、运输优化管理等重点场景中,帮助客户构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平台、解决方案和工具。亚马逊云科技碳中和数据平台碳湖(Carbon Lake)支持企业内的碳核算流程和整体减碳测量、报告和验证。亚马逊云科技还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等技术等融入企业的业务场景中,为客户提供能源优化管理、可持续冷链、可持续包装等解决方案。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战略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顾凡表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和变革者,亚马逊云科技将在云基础设施和服务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丰富的工具和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帮助企业增强云上应用的可持续性,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可持续性解决方案,赋能客户的可持续发展。
3.迈入数字能源新时代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显示,2018~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由25%增至90%,清洁能源将成为主导。我们正在步入数字能源时代,其特征表现为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以电为中心,氢成为重要一极。全球能源产业也将从自然资源驱动走向技术创新驱动。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数字能源)认为,数字能源就是“数字化的能源+能源的数字化”。所谓数字化的能源,是指从物理层上实现比特管理瓦特,用数字化技术控制电力电子设备。所谓能源的数字化,是指在应用层面实现能源系统的数字孪生,用传感器、物联网、5G、云、AI等技术,构建一个功能更加完善、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现代能源体系。
为推动数字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华为深耕相关根技术,做强嵌入式电源、智能配电、储能、氢能等使能平台,并
聚焦清洁发电、能源数字化、交通电动化、绿色
ICT基础设施,以及综合智慧能源等五大领域,持续打造“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解决方案。众所周知,华为在材料、部件、电池、热管理等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同时
5G、AI、云、传感器等数字技术领域也保持领先,这让华为数字能源具备了先天优势,能够将电力电子技术与数字技术完美融合,真正实现用比特管理瓦特的目标。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在家庭、建筑、工厂、园区、乡村、城市等场景中重点布局,推动低碳化进程,并携手客户与伙伴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循环体系的构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