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尔茨访华引起了欧美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批评,但朔尔茨还是扛住了压力完成了这次访问。
如何理解和评价朔尔茨的访华?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当前中德关系? 灵哥先给大家说一个故事:
1999年1月1日,欧元成立,直接挑战了美元的地位。美国为了打压欧元,在欧洲直接以北约名义正式介入了科索沃战争。
欧元一路下跌,这时候欧洲已经看出了美国借巴尔干战争来内耗欧洲,打压欧元和欧元区经济的企图。德国总理施罗德决定访华,寻找和中国合作来制衡美国对欧洲经济的打压。
但就在施罗德出发前五天,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北约轰炸中国领事馆事件。
其实就是美国炸的,但美国用的是北约的名义,这就把整个欧洲一起拉上背了这个锅。
施罗德极其尴尬,但他还是决定冒着巨大的压力和北京的怒火访问中国,以维系住岌岌可危的中德,乃至中欧关系。
中国政府同意他来,但是他的正式访问被降格为工作访问,总共只停留了28小时!所有庞大的工商业代表团都被强制取消行程,施罗德只带了几个随行秘书降落在了北京机场。
在机场,没有任何官员迎接,但是施罗德不以为意,在中南海他面对中国领导人对北约轰炸我国大使馆一事进行了无条件的道歉。
西方媒体极其抓狂,他们把施罗德的道歉称之为向中国磕头。
但施罗德的真诚最终得到了中国的信任,六个月之后,施罗德带领了庞大的经贸代表团再访北京,这一次中国政府为德国企业投资中国大开绿灯,施罗德的忍辱负重获得了回报。
施罗德后来被称为中国人民老朋友,即使2005年卸任,2008年在北京奥运还被特邀参加开幕式典礼。
顺便说一句,当年轰炸我国领事馆时,克林顿政府的总统特别助理兼战略计划高级总监名字叫布林肯,现在拜登政府的国务卿。
历史如此相似,美国搞乱欧洲,搞垮欧元的手法如此相似,美国舆论批评的手法如此相似,当初施罗德访华被批评为向北京磕头,现在也是被各种奚落挤兑他为了经贸利益卑躬屈膝来北京访问。
但是别忘记,当欧洲各国看到施罗德访华拿到巨大经贸利益后,一个个纷纷撇清北约轰炸和他们无关,他们争先恐后要和中国经贸合作,而美国在两年后,克林顿正式主导推进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所以当朔尔茨回到德国以后在议会中说“因为中方和我能够宣布,在这场(俄乌)冲突中不应该使用核武器,仅凭这一点就让整个(访华)行程变得值得。”

这让法国怎么忍?马克龙前脚还在对朔尔茨独自访华批评,法国外交部长后脚就立刻打来电话,言语中那种迫不及待跃然而出:法方希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深入沟通交流,增进共同利益,应对共同挑战。
说的那么赤裸裸,法国人要密切的高层交往,法国人绝对不甘欧洲对华的主导权被德国抢走。这位法国外交部长迅速向媒体放风:马克龙总统将在几周或几个月之内访问中国。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当老对手民主党继续二十多年前那个搞乱欧洲,搞垮欧元的套路时,我们依然用同样一套对策来拉拢分化欧洲。
这170亿美元的空客订单,意味深长,一方面空客是法国公司,德国有股份。这次的订单由德国总理完成,着实打了马克龙的脸。另外一方面,空客在德国的总装厂恰好位于汉堡,而朔尔茨在汉堡当了七年的市长。这代表谁跟中国友好,我们就能精准给他的基本盘提供利益。
但只给12小时,连过夜都没给,那又是个冷屁股,比起当年他的前辈施罗德的28小时还短,和默克尔来华待遇更是天差地别。
传递的信号很明显,未来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如果朔尔茨未来能稳住中德,乃至中欧的整体合作大势,那他还是有机会成为中国人民老朋友的。
(全文完)
后记:对于时代变局和如何应对,灵哥前两天两篇小文刷屏,没有读的朋友欢迎大家点击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