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迎来一次近十年来的高光时刻,起因是一则防疫通告。
11月3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平安鄂尔多斯等多个官方号发布通告:
“针对近期国内个别地区在防疫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鄂尔多斯市政法系统将汲取教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统筹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合法权益工作,进一步畅通救助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维护隔离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这则通告几乎第一时间引发了各大社交平台刷屏。

原因想必大家都有所感受。

“针对个别防疫事件”显然和最近两则引发全民关注的新闻相关。

一则河北保定某男子疫情期间为幼子送奶粉持刀闯卡。
事后公安机关考虑其特殊情况,仅对其处以罚款100元的行政处罚。处罚后,派出所还特地派人送了两罐奶粉。
二则是甘肃兰州那起悲剧。
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一名儿童一氧化碳中毒不幸死亡,舆论不断发酵引发公众质疑。
其家属在求助过程中,在卡口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漠视。
两起事件紧密关乎民生,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此时鄂尔多斯官方发出的这则通报,在这两起防疫反面事件中显得尤为珍贵。
防疫的目的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管是幼子没奶粉吃,还是孩子面临生命威胁,防疫关卡都应为此紧急情况打开方便之门。

此时的设障、甚至形成对抗,都是一种对防疫的本末倒置。

图源:中国新闻网
更引发网友们好感的,是通告中一段对相关法律规定的重申。
“在鄂尔多斯,如您遭遇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特别是危及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等相关法律规定,您有权采取措施自救,或及时紧急避险。”
罗翔老师刑法课中常提到的“紧急避险”,适时出现在这则通告中。
像一颗定心丸,给了群众疫情下应急避险的底气,抚顺了网友们躁动的不安感。
也让一票网友被鄂尔多斯展现出的关怀圈粉。
防疫三年,绵延不绝的疫情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大家的经济生活,忍耐度快达到峰值的时候,很多人不禁发问——

这种被疫情折磨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曙光似乎已经乍现。
前两天全国多地发出通知,乘坐火车、飞机不再需要48小时阴性核酸证明;由此同时,多地释放出核酸将自费的信号。
不仅如此,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文表示,长期新冠后遗症多数是短暂的,症状轻微。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10月1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分析表示:
一般来说,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新冠后患后遗症的风险要远远低于那些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
大局似乎正在发生新的趋势。
很多人开始讨论,这些信号是否意味着新冠疫情快结束了?
在讨论如何结束新冠疫情之前,我们要弄清楚新冠疫情结束的标准是什么。

很遗憾,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并没有对如何定义新冠疫情结束而达成共识。

但我们可以从世界卫生组织对疫情的警示级别上做一些分析。
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新冠疫情列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应急机制中的最高等级。
这也是自2005年《国际卫生条例》实施以来,世卫组织宣布的第6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其中就包括2009年的H1N1甲流疫情:
3月1日,世卫组织将新冠疫情全球风险级别调至非常高。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如果新冠疫情结束,那么至少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撤销“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且调低新冠疫情全球风险级别。
但目前为止我们很难预测这一天会什么时候到来。

根据目前各国防疫专家们的研究呢,我们只能期待以下三件事的同时发生,才能宣告新冠疫情的结束:

第一,全球绝大多数人都接种了至少两针疫苗,获得足够的抵御重症和死亡的免疫力。
第二,新冠特效药完成临床试验,并大规模投入生产。
第三,新冠出现了传播性很高,但重症率致死率很低的新变种,并迅速替换所有疫情肆虐的地区。
关于这个第一点,接种疫苗,这可能是最先能满足的条件了,其实很多国家已经快要完成疫苗全民接种了。
我国已经完成了超30亿次疫苗接种,而且完成三针加强针注射的国民也达到了很可观的比例。
疫苗虽然无法完全抵抗感染,但在降低重症和死亡率上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随着全球疫苗生产的继续,大多数发达国家能够完成疫苗接种。
再看新冠特效药。治疗新冠的药物的研究从疫情全球爆发的第一天就开始了。
时至今日,中国和美国及其他国家都已经有了治疗新冠的专门药物。假以时日,完成临床试验,就可以投入大规模生产。

这么看来,药的方面也不是很难实现。
那么最难实现的就是第三点,新冠何时能演化出低死亡率的变异版本
自从新冠在全球大流行一波接一波之后,人们还发现新冠在动物中也能传播,这就意味着让新冠彻底从地球上消失,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

最终的结局,很大概率还是与病毒共存。

但是这里我们讨论的与病毒共存,一定不是与目前的新冠版本并存。
与病毒共存这个词儿,这两年已经彻底被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西方官员玩坏了。

目前即便是被很多营销号成为低毒性的Omicron,目前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死亡率在0.25%左右

听上去并不高,但你要知道2009年甲流H1N1全球大流行期间,我国的甲流H1N1病死率仅为0.065%。
也就是说Omicron死亡率是甲流的4倍。
如果放任Omicron这个版本在中国境内大肆流行的话,中国至少要付出350万人死亡的代价。
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同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秉性。
武汉疫情严重期间,小到一个月大的婴儿,上到90多岁的老人,我们应收尽收都尽力医治。
反观有些国家,医疗物资告急干脆就拔了60岁以上老人的呼吸机,彻底抛弃一部分国民了。
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还不是打开国门任由新冠放肆传染的时候。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接受与病毒共存,打开国门呢?
至少要在新冠演化出更低毒性的版本,重症率死亡率与流感差不多,并且在疫苗和药物的加持下,甚至能做到死亡率低于流感后,我们才能考虑打开国门。
然而世界上的病毒并非都是遵循越变异危害力越小的进化规律的。
比如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天花病毒,人类已经与他们奋战几十年甚至上千年了,他们的致死率依然没有丝毫减弱。
其中艾滋病毒甚至到今天,人类都没有拿出有效的疫苗来。

所以只要有人跟你说新冠最终一定会越变越弱,那就是不尊重基本的科学常识了。

针对新冠这种善于变异的RNA病毒,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如2003年非典疫情那种的强效物理隔离方法了,在病毒进一步变异之前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

我国在应对新冠疫情时采用的就是这种办法。

但是当新冠已经在全球肆虐后,彻底隔绝病毒已永远不可能。只要世界上还有人在持续感染新冠,新的变异就会层出不穷。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疫苗强化免疫屏障,将特效药物投入大规模生产,尽量做到打开国门后新冠不大规模传播。
即便大规模传播不出现太多重症造成医疗挤兑,同时用药物和更专业的治疗保障不死太多人。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新冠疫情中恢复人类原有的正常生活。

但是做出这样的决策,要面临巨大压力,毕竟只要放任新冠在境内传播,就会出现因新冠死亡的国民
这种牺牲,算在谁的头上呢?
想想看吧,那个时候西方媒体可能会铺天盖地地用诸如“中国抗疫政策最终失败”或者“中国人还是选择与病毒共存,中国抗疫模式宣告结束”等等危言耸听的报道抹黑中国本来很优秀的抗疫成果
人类是健忘的物种,到那时候,境外和境内的声音联动起来,人们可能就忘记了那些奋战在武汉牺牲在武汉的抗疫战士了,就忘记了中国式抗疫避免了几百万可能的死亡,就忘记了14亿中国人民为挽救同胞生命所付出的一切了。

其实现在我们就已经能看到很多人在说“美国人得了新冠也没事儿,过几天就好了,经济生活一切正常了”。
其实这也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因为那些死于新冠的85万美国人再也无法说话了。
死人给不了差评。
新冠康复的人一定会说这没什么,但死去的人如果能说话,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新冠不是大流感,得新冠是真会死人的。
贸然与病毒共存是要付出人命的代价的。
拜登的6名前医学顾问,在今年1月6日的《美国内科医学会杂志》上曾发了三篇恨铁不成钢的文章。
文章中十分犀利地对新冠病毒的监测和防疫措施,疫苗和治疗方式,以及未来如何将“与新冠共存”变成人类新常态提出了关键建议。
图源:《美国内科医学会杂志》
美国是医疗资源排名世界第一的国家,人均ICU床位数也是世界第一。
图源:福布斯
可自从奥密克戎再度引起疫情海啸,美国的医疗资源正遭到挤兑
各地ICU床位严重稀缺,一些城市的空余床位几乎为零,这样的消息屡屡登上当地媒体头版头条。
图源:KDBC
图源:Local Profile
从美国这个案例我们还能看出来,不同发展程度地区医疗资源也不同,应对新冠时的惨烈程度也不同。

假如在新的变种到来时开放国门,根据我国各地发达情况不平均的国情,
大型城市一定最欢迎开放政策,同时也是最受益于开放政策的城市。
可对于偏远的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来说,可能会无法承受这种代价
“人命关天”这个四个字,刻在中国人几千年的DNA里。
所以,西安医院门前流产的孕妇,会牵动14亿中国人的心。
图源:微博
所以,兰州男孩去世,亿万国人愤怒发声。

哪怕再多死一个人,都是在全国人民心上插一把刀。
就算开放国门以后,死亡人数只比现在增加一万人。
这一万人命,不足美国死亡数据的一个零头,可这也都是鲜活的生命。
这些性命要算在谁的头上?
中国疾控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预判,如果没有采取“围堵清零”策略,假设中国的发病率与美国英国的水平相似,则中国会有超过2亿人感染,超过300万人死亡
图源:《财经》
这300万人里,可能有你有我,还有我们的父母子女。
而中国在抗疫过程当中,将感染率、死亡率降到了最低,挽救了几十万、几百万人民的宝贵生命。
这样的功绩,也足以永刻星空之下。
疫情终将结束。
新冠病毒将变成和甲流类似,成为永远困扰人类的几大流行疾病之一。
最终,中国人民还是会赢得这场抗疫战争的胜利。
这可能就是这场疫情如何结束的剧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