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GUE 上海活动,刘雯又赢麻了。
网友感叹,超模就是超模。
其实,现在不少品牌都开始邀请明星走秀,比如前段时间的上时装周
明星怎么开始抢起了模特的饭碗?
服装秀流行请明星了?
首先简单回顾下今年上海时装周走上T台的明星。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小印一样,最先刷到的是陈瑶的开场,被一袭古典礼服长裙从云雾中走来的画面牢牢吸引。
这算是给时装周开了个好头,但没成想,随之而来的,几乎就是一场“明星大秀”。

#白鹿喻言沈梦瑶上海时装周走秀#的热搜词条,让人一言难尽,白鹿整身浅蓝色卫衣套装的现场动图引来一水吐槽。
甚至有网友表示“再也不会买这个品牌”。
当日同台的,还有沈梦瑶、戴萌、张星特、付思超等等许多爱豆。
闭幕大秀上,更是一众明星前来助阵。
歌手李大奔、万妮达、郑希怡、宋妍霏、张雪迎、黄明昊等纷纷化身模特走上T台,宋妍霏的词条还一度挂在热搜上,台风台步被赞气场全开。
而就在两个月前,Prada2022北京时装秀,也堪称“全明星阵容”。
再往前看,最早登上巴黎时装周的内地歌手李宇春,前几年沸沸扬扬的米兰时装周秀场T台上的迪丽热巴、王俊凯、陈学冬、宋威龙、张彬彬……
以前每到这种时尚秀场,明星们更多po出的是看秀照、红毯照,但近几年似乎越来越多地能看到明星从台下走到台上。
品牌纷纷请明星助阵走秀,给品牌打开新市场,但是品牌也在默默咬牙承担走崩了风险。
明星走秀,有“bug”吗?
明星和模特走秀,有壁吗?
明星和优秀的模特之间,有“壁”吗?
长相和身材,其实是两个评价体系和维度。
模特最基础的硬件条件,有着极为严苛的选拔标准。
比如国际时装模特大赛,女模要求的统一身高在1.78m,一般只能上下浮动2-3cm。
身材上,除了最基本的上下身比例要符合“黄金分割”5:8,还有一些极其细琐繁杂的要求。
比如腰围要比胸围小20cm、髋围比胸围大4cm、大腿围比腰围小10cm、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cm、足颈围较小腿围小10厘米、肩宽等于胸围的一半减4cm……
腿型上不仅要腿型粗细均匀,中线笔直,还要小腿有力,踝骨不能太大,脚不能太宽厚……
明星当然好看,但是秀场上,就不是论脸好不好看的地方了。
秀场上,更多看相貌特征、妆后效果,并综合考虑言谈举止、礼仪等等。
相比之下,明星的标准会低很多。
当然不是说明星们一定全都达不到这个标准,但能像当年的张曼玉那样,用气质、气场和身形撑起来的明星,有几个呢?
▲ 1998年巴黎时装周上,张曼玉第一次踏上巴黎T台
基本的硬件不达标,明星的走秀效果也就很难和职业模特媲美。
白鹿这次招来这么多吐槽,属实是在硬件上先吃了大亏。
再说直接影响观感的重要因素——台步。
即使身材容貌都姣好,也不一定就能够驾驭得了的走秀这趟差。
台步看着简单,实际上大有门道。
经受过长期训练走上大舞台的模特们,手臂的摆幅、腰臀的扭动、抬腿落地的力度以及搭配什么样的眼神和面部表情,都是十分讲究的。

当年顶级超模吉赛尔·邦辰在巴西奥运会上45万美元一步的走秀,懂不懂的人都能看出不一般的专业度。
这种台步,明星短短的集训显然根本不足以走到位。
就像热巴的台步,有的人觉得很有气场,有的人却觉得像甩手逛大街。
另外,时尚秀场,模特永远是服务于衣服的,不同风格的衣服要如何展示是模特自身需要把握的重点。
不同秀场、品牌的调性、风格都不一样。
最明显的就是High Fashion和商业秀的区别,HF的模特就是大家认知里的“冷脸”,而典型的商业秀维密大秀,就是完全不同的活力、甜美和性感的展示。
厉害的模特能够对众多款式和风格的服装都游刃有余。
何穗在跑男走秀选衣服时,很大方自信地表示:“模特嘛,随便都可以。”
专业的果然就是有底气。
明星是带着流量上台的,大家的关注点也多在明星上,而不是衣服上了。
带着品牌合作关系,或是单纯出场引流,和职业模特的“功能”也不一样,自然也不能要求明星都走得跟职业模特一样了。
我们都越来越能感觉到时尚秀场渐渐有些变质了,满屏都是明星爱豆的面孔,不禁让人有一点怀念好像是很久之前,那个只是为了展示服装与时尚的“古早”中国时装秀。
“古早”中国时装秀,有多精彩?
现在每每说到“时装秀”,我们总觉得是西方传来的“现代事物”,但早在二十世纪,中国人就已经用自己的方式举办着“服装秀”。
那时的时装秀往往是公益性质的,是人们在纷乱的社会环境里想做点什么的努力,充满了烟火气、凡人心。
前两年一段经AI技术还原影像里,记录了一场20年代上海的中国“现代”女孩“时装秀”。
从影像中可以看到,秀场似乎只是一方小小的园林空间,极为简单,没有过多的布置,主持人笑盈盈地用英语讲述着服饰穿搭和设计理念以及它们适应的场合。
戚风天鹅绒晚礼服、对襟短衫配半裙、旗袍配狐裘披肩、西班牙元素晚袍,不引领,而是展示与再现。
你能从中最直接地看到人们对于服装与时尚的热爱,以自己略显青涩的方式向镜头展示着那个时代爱美的中国女孩之间最真实的流行。
这场秀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贫苦儿童,筹集他们的治疗费用,可见当时办秀还是公益性质的。
1934年沸沸扬扬的“明星名媛时装表演大会”也是如此。
以“为筹募吴兴福医院经费”为目的,请了胡蝶在内的9位大明星,颇有点今天的芭莎慈善夜的意思。
▲ 蝴蝶穿着婚纱站在C位,其他从左到右是顾兰君、徐琴芳、宣景琳、严月娴、朱秋痕、顾梅君
而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时尚秀场,直到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发生发展起来。那个时候的“时尚”对于中国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种新鲜而陌生的东西。
1979年皮尔·卡丹带着模特来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办了中国第一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时装秀,当时还只供外贸界、服装界的专业人士“内部观摩”。
虽然模特们的穿着和表演在观摩者眼中太多夸张和大胆,但中国的时尚市场却也因此打开了一道缝。
80年代起的时装秀热潮就这样刮起来了。
1981年2月9日,中国终于在上海友谊会堂(今上海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时装表演。
到了1983年,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上海时装表演队为了配合五省服装展销活动,应邀前往中南海演出,一举轰动北京。
一时之间,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纷纷发文表彰,众多海外媒体也接踵报道。
今天这种“流量焦虑”在那时几乎是个完全不用思考的问题,当时服装表演更多地是一种“内部演出”。
它们大多是以招待会表演节目,或者是服装展销会的形式呈现,一场场表演吸引着众多经销商前来订货,著名模特队在T台上表演过的衣服,很多都供不应求。
不仅仅是秀场模式与今天全然不同,模特队也全然不是今天这样僧多粥少、众人羡艳的职业。
在当时模特被称为“时装表演演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商品促销”。
那时人们思想还相对保守,对于这种表演服装的事业不仅不热衷,甚至有些排斥,往往需要靠负责人主动去各个工厂物色身材样貌都不错的女生。
而这种“物色”,也只是大概目测一下,“合适”就行。
也许是那个年代老一辈人之间的风气使然,他们讲究地道、重视专业。又或者可以说,那时的时装秀,还是一件让专业人士心怀崇敬、一丝不苟对待的事情。
就像拍摄《红楼梦》的演员表演前的长期培训一样,时装表演模特们也要经受适合表演风格的培训。
当时有名的服表演员史凤梅,为了让华贵的礼服显得更合气质,阅读了许多古今文学名著,琢磨“贵妇人”的气质、风度,又在导演的指导下反复苦练,才终于进入了“角色”。
1989年中国办了“首届最佳时装模特表演艺术大赛”,就是后来的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
你知道吗,那个时候的时装表演比赛,还要笔试考文化题。
比赛还会给笔试第一名颁奖。
表演有三个环节:便装、泳装和晚装。
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服装公司赞助,便装和泳装基本都是选手自己准备的(另外,泳装表演在当时确实是一件需要克服很大心理障碍去做的事情);晚装也大多都是找婚纱影楼借来的。
他们在T台上神态自若,摇曳生姿,透露着那股子悠然自若、气定神闲的自信与大气,在今天真的很少能看到了。
这场比赛在当时轰动了整个时装界,极大地推动了服装产业。
比赛的冠亚季军叶继红、柏青、姚佩芳,也成为了首代国模的代名词,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现着“东方美”。
能够感觉到当时的人们,是真的怀着满满的对时尚的敬畏与诚恳,扑在时尚事业的新海里。
时间慢慢来到了今天,曾经“时尚秀场”的青涩早已褪去,商业模式越来越成熟了,但总觉得离我们的日常越来越远了。
它是不是成为了一件太“老成”、太“懂”、也太“焦虑”的事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